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接受不同透析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按照透析方式分为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组,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在血压控制,血糖,白蛋白、血总蛋白,肌酐、尿素氮水平,甘油三酯以及出血发生率等各项指标有其各自的优劣性,但是均可使患者获益,提高生存率,生存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及时、恰当的选择肾脏替代治疗,并在治疗过程中及时调整,甚或更换方案对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PD)和血液透析(HD)对终末期肾脏疾病(ESRD)患者钙磷代谢及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ESRD患者9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PD组(47例)和HD组(47例),PD组给予非卧床持续性PD治疗,HD组给予HD治疗,治疗6个月后比较两组血清钙磷代谢水平和微炎症状态,并统计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治疗6个月后,两组血清钙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显著升高,血清磷水平显著降低(P0.05),但HD组与PD组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HD组高于P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降钙素原(PCT)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HD组与PD组比较无差异(P0.05);PD组感染、低蛋白血症的发生率高于HD组,HD组高血压、心律失常、充血性心衰的发生率高于P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和HD治疗均可改善ESRD患者钙磷代谢紊乱,但两者都将加剧患者微炎症反应,其中HD对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终末期肾脏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相应地,腹膜透析病人的数量也在不断增长。明确腹膜透析病人预后的影响因素是临床医师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尿毒症毒素的积蓄可对腹膜透析病人的心血管系统产生不良作用,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腹膜透析充分性的相关指标对于预测病人的生存率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此外,腹膜炎的发生可使超滤量明显下降,增加病人的死亡率。合并症可能通过加重病人的营养不良状态、促进炎症水平,影响病人的预后。因此,重视病人的尿毒症毒素水平、透析充分性指标与合并症情况,积极防治腹膜炎,将有助于改善腹膜透析病人的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对慢性肾衰竭患者微炎症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1月~2016年9月因慢性肾衰竭需住院治疗患者96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观察组予以腹膜透析,对照组予以血液透析,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c-C-reactive protein,hs-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和白蛋白(albumin,ALB)水平、血红蛋白(hemoglobin,HB)和红细胞(red blood cell,RBC)值、SF-36量表生活质量评分(the 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的变化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清hs-CRP、IL-6、TNF-α、BUN、Scr和ALB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HB和RBC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并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并发低蛋白血症率和感染得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6个月后体力功能、总体健康、心理健康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躯体疼痛、生命活力、社会职能、生理职能和情感职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膜透析对慢性肾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较好,较血液透析可更有效抑制患者的微炎症状态,提高小分子物质清除率,改善生活质量,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但治疗中易发生低蛋白血症和感染等并发症,需及时补充白蛋白和加强预防感染措施等对症处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终末期肾病行透析治疗患者的疲劳,探讨疲劳的影响因素及其与生活质量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患者一般情况调查问卷、多维疲劳量表MIF-20、健康状况问卷量表SF-36对204例ESRD进行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治疗的患者进行调查,分析治疗效果差异之间的相关因素。结果:204例透析患者的疲劳总分为60.47+11.75;经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透析患者疲劳的主要相关因素为年龄、文化程度、经济状况;除疲劳的活动减少与生活质量的躯体疼痛、情感职能无显著相关外,两者总分及各维度之间均呈显著性负相关。结论:终末期肾病透析患者存在重度疲劳;临床上重视患者的疲劳评估,进行有效干预,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应用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与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CAPD)两种不同透析方式治疗终末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3年2月在我院接受透析治疗的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98例的临床资料,其中55例为接受HD治疗,43例接受CAPD治疗,统计分析及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HD组透析后的体重(50.2±8.9Kg)较透析前(58.4±10.1Kg)明显减轻(P0.05),也明显低于CAPD组透析后体重(60.4±9.1 kg)(P0.05),HD组透析后血压下降明显(SBP 157.6±20.2 vs 144.3±14.4 mmHg,DBP 71.4±12.9 vs 83.2±10.9 mmHg)(P0.05),同时明显低于CAPD组透析后血压(SBP 144.3±14.4 mmHg vs 159.4±17.1 mmHg,DBP 71.4±12.9 vs 84.3±10.5 mmHg)(P0.05),两组透析后尿量与透析前比较无明显差异(0.05),但HD组尿量(487.0±332.0mL)明显少于CAPD组(593.0±420.0 ml)(P0.05),两组透析后生化指标如肌酐(HD 310.6±210.1μmol/L,CAPD425.9±267.2μmol/L)、尿素氮(HD 11.6±4.1 mmol/L,CAPD 19.5±6.9 mmol/L)、血钾(HD 3.4±0.4 mmol/L,CAPD 3.6±0.5 mmol/L)有明显下降(P0.05),HD组透析后血浆总蛋白(59.4±8.1 g/L)及白蛋白(37.4±6.1 g/L)水平较透析前(TP 55.2±9.0 g/L,ALB 33.2±5.9 g/L)显著性升高(P0.05),且HD组血浆总蛋白(55.2±9.0g/L)及白蛋白水平(33.2±5.9 g/L)显著高于CAPD组(TP 52.5±7.3 g/L,ALB 33.4±5.1 g/L)(P0.05),HD组发生心血管并发症(36.3%)、出血事件(30.9%)的比例较CAPD组(16.2%,13.9%)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透析方式都是治疗终末期糖尿病肾病的有效措施,两者各有特点。对于不同病人应采取个体化方针,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及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探讨终末期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β2微球蛋白(β2-MG)、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CAS)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河北燕达医院收治的121例终末期肾病MHD患者,根据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情况分为CAS组(58例)和无CAS组(63例),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茁2-MG水平、EOS计数。所有患者出院后随访3年。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终末期肾病MHD患者预后的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β2-MG、EOS预测终末期肾病MHD患者预后的价值。结果:CAS组血清β2-MG水平,外周血中EOS计数高于无CAS组(P<0.05)。死亡组血清β2-MG水平,外周血中EOS计数高于生存组(P<0.05)。合并CAS、高β2-MG、高EOS计数是终末期肾病MHD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β2-MG、EOS联合预测终末期肾病MHD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为0.904,高于单独指标预测。结论:终末期肾病MHD伴CAS患者血清β2-MG水平和外周血EOS计数增高,且与预后有关,联合检测β2-MG和EOS可提高终末期肾病MHD患者预后的预测效能。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对糖尿病肾病(DN)血液透析患者心脏功能及结构的影响,并分析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DN血液透析患者(n=172),上述DN血液透析患者中普通透析治疗者60例(普通透析组)、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者112例(高通量透析组)。普通透析组采用低通量透析治疗,高通量透析组采用高通量透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心脏功能及结构以及预后情况,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高通量透析组治疗6个月后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Dd)、左心室心肌重量指数(LVMI)低于治疗前和普通透析组(P<0.05),高通量透析组治疗6个月后左心室射血分数( LVEF )高于治疗前和普通透析组(P<0.05)。高通量透析组的生存率高于普通透析组(P<0.05)。存活组年龄、上机前舒张压、上机前收缩压、血磷、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均低于死亡组(P<0.05),存活组透析频率、白蛋白、血红蛋白均高于死亡组(P<0.05),两组性别、血钙比较无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上机前舒张压高、上机前收缩压高、血磷高、iPTH高、透析频率少、白蛋白低、血红蛋白低均是DN血液透析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能减轻DN患者血液透析所引起的心脏功能及结构损伤,改善患者预后。影响DN血液透析患者预后的因素较多,其中上机前舒张压、上机前收缩压、血磷、iPTH越高,白蛋白、血红蛋白越低,透析频率越少,患者的死亡风险越大。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评价左卡尼汀辅助持续低效缓慢血液透析(SLED)治疗终末期糖尿病肾病(DN)的疗效及对患者生存质量和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入我院2020年3月~2023年2月收治的终末期DN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均予以SLED治疗,观察组加用左卡尼汀,疗程3个月。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生存质量、氧化应激指标等,并进行统计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而不良反应总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Na+、Alb显著高于对照组,K+、SCr、BUN、β2-MG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相较于治疗前,两组治疗后MDA、AOPPs明显降低,SOD、GSP-Px显著升高(P<0.05),而观察组降低/升高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SF-36量表评分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SF-36量表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左卡尼汀辅助SLED治疗终末期DN的疗效明确,可有效抑制机体的氧化应激反应,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中低血压(Intradialytic Hypotension,IDH)的发生率,并分析人体成分参数中影响IDH发生的因素。方法:采用观察性研究,于2019年6月起共纳入106例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透析结束后30 min以生物电阻抗的方法进行人体成分测量,并记录患者最近一个月有无发生IDH。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影响IDH发生的人体成分因素。结果:(1)纳入研究的106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总计21名患者一月内发生过IDH(19.8%);(2)单因素分析:IDH组与非IDH组间年龄、透析龄、PTH、ECW、ECW/TBW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3)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校正了性别、年龄、透析龄、PTH、是否合并糖尿病或心血管疾病、腰围等因素后,内脏脂肪(VAT)是IDH的独立危险因素(OR 4.658,95%CI1.360-15.954)。结论:IDH是血液透析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在临床治疗中需予以高度重视。在人体成分各项参数中,内脏脂肪(VAT)是影响IDH发生的危险因素,我们可以针对VAT进行干预,继而减少IDH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联合厄贝沙坦对老年腹膜透析(PD)患者的氧化应激(OS)及微炎症(MI)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到2018年12月在我院收治的老年尿毒症患者96例纳入本次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8例,两组均给予常规PD治疗,对照组另给予阿托伐他汀,观察组在对照组的用药基础上另增用厄贝沙坦,两组均治疗3个月后对比两组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的OS指标,包括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晚期蛋白质氧化产物(AOPP),MI指标,包括C反应蛋白(CRP)、β_2-微球蛋白(β_2-Mg)及降钙素原(PCT)。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AOPP和MDA水平均分别低于对照组,SOD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CRP、β_2-MG及PCT水平均分别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按照Spearman法对患者治疗后的OS指标与MI指标的相关性分析后可知,AOPP和MDA均分别与CRP、β_2-MG及PCT呈正相关(均P0.05),而SOD则分别与CRP、β_2-MG及PCT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厄贝沙坦可有效改善老年PD患者机体的OS及MI状态。临床可通过监测MDA、SOD、AOPP、CRP、β_2-MG及PCT等指标水平,全面地掌握患者的病情,从而更好地服务后续治疗。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观察腹膜透析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As)情况及血清klotho、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的表达,分析血清klotho、FGF表达与腹膜透析患者颈动脉As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10月接受腹膜透析治疗的15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颈动脉As发生情况,检测血清klotho、FGF水平。结果:154例腹膜透析患者患者中,颈动脉As发生率为51.16 %;发生颈动脉As患者的血清klotho水平低于未发生患者,血清FGF水平高于未发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双变量Pearson直线相关性分析发现,腹膜透析患者血清klotho水平与FGF水平呈负相关(r<0,P<0.001);经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klotho低表达、血清FGF过表达均是腹膜透析患者发生颈动脉As的影响因素(OR>1,P<0.05); 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klotho、FGF预测腹膜透析患者发生颈动脉As风险的AUC均>0.80。结论:腹膜透析患者颈动脉As的发生可能与血清klotho低表达、血清FGF过表达有关,建议临床通过检测患者血清klotho、FGF水平,预测颈动脉As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3.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最常见的食管疾病之一。多项研究表明,终末期肾病(ERSD)患者GERD的患病率高于普通人群。目前对于ERSD患者特别是血液透析患者GERD的症状特点及严重程度的研究较少。ESRD患者常并发或伴发糖尿病、高血压等,而糖尿病神经病变可影响胃排空功能,钙拮抗剂和硝酸酯类药物可影响LES舒张功能。透析相关淀粉样变通过影响食管蠕动、食管下段括约肌张力和胃排空影响GERD的发生。ERSD患者中,相当比例的患者全身状况不佳,行胃镜风险较高,常常应用标准化量表或质子泵抑制剂诊断试验评估患者症状性GERD患病情况。ESRD及透析患者GERD的知晓率仍较低,部分患者自行服用碳酸氢钠等非一线药物控制症状。理论上对于ESRD及透析患者伴随的GERD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可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并减少水钠摄入,改善血压及透析间期体重增加,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具体的临床获益仍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并分析终末期肾脏病患者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营养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82例终末期肾脏病患者,根据改良的定量主观整体评估表(MQSGA)评分将患者分为营养不良组(10分)以及营养正常组,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透析时间、身体质量指数(BMI)、血红蛋白(Hb)、血尿素氮(BUN)、甘油三酯(TG)、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蛋白(Alb)、尿素清除指数(Kt/v)指标差异,分析血液透析患者发生营养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营养正常组患者年龄、透析时间、BUN、hs-CRP及Kt/v1.2的比例均显著低于营养不良组,Hb、BMI、Alb以及Kt/v≥1.2的比例均显著高于营养不良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70岁、透析时间25个月、Kt/v1.2均是导致血液透析患者发生营养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终末期肾脏病患者的年龄、透析充分性以及透析时间长短均是导致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营养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许琴  曹娟  赵烨  印获  章旭  刘显章 《生物磁学》2013,(36):7085-7088
目的:探究尿毒症皮肤瘙瘁患者采取腹膜透析与血液透析治疗的临床效果,并为该病的临床治疗提供经验积累。方法:选取我院肾内科于2005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52例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别设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实施血液透析治疗,而研究组开展腹膜透析治疗。记录两组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第8周末血生化客观指标及皮肤瘙痒程度,并做好对比。结果:两组在治疗前的皮肤瘙痒评分、β2-MG、PTH、p3,BUN、SCr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皮肤瘙瘁评分为(3.4±0.8)分,对照组为(5.8±0.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β2-MG、PTH及Ps.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的主要致敏因子为大中分子,采取腹膜透析能够有效清除大分子物质,进而达到瘙痒程度的有效改善。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探析自体动静脉内瘘(AVF)、带隧道带涤纶套透析导管(TCC)在慢性肾衰竭(CRF)患者中的血液透析效果比较及对炎性因子、营养水平和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1月-2021年1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接受诊治的150例CRF患者纳入研讨,所有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VF组、TCC组两组,例数各为75例。观察两组血液透析效果并进行比较,对比两组炎性因子、营养水平和肾功能的变化情况,记录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AVF组透析6个月后尿素清除指数(KT/V)、尿素清除率(URR)高于TCC组(P<0.05)。AVF组透析6个月后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低于TCC组(P<0.05)。AVF组透析6个月后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B)高于TCC组(P<0.05)。两组透析6个月后尿素氮(BUN)、肌酐(Scr)较治疗前下降,且AVF组低于TCC组(P<0.05)。AVF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TCC组(P<0.05)。结论:CRF患者采取AVF通路行血液透析治疗,临床效果较采取TCC通路更为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肾功能,降低血液炎性因子水平,同时还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对机体营养状况的影响相对轻微,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