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转基因植物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植物基因工程使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越来越多地进入人们的生活,转基因植物安全性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对转基因植物检测技术的需求也越来越紧迫。就转基因植物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重点介绍以基因和蛋白为目标的检测技术,包括PCR、ELISA和基因芯片技术的最新进展,并对不同方法的优缺点进行对比。此外,提出对特定代谢产物的检测是转基因植物检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后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之一。最后,以差异蛋白为检测目标,结合研究工作提出基于双向电泳技术的转基因植物检测方法及其产品溯源方案。  相似文献   

2.
转基因产品检测方法概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转基因技术的快速发展,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日益增多,但其安全性问题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转基因产品的检测已纳入国内外检验检疫部门的检测项目,采用的检测方法是建立在已商品化生产的转基因生物外源基因的构建及表达情况的基础上的,包括蛋白质检测和DNA检测方法。蛋白质检测方法有ELISA、试纸条、免疫PCR等,DNA检测方法有PCR、多重PCR、PCR-EUSA、PCR-GeneScan、荧光定量PCR、基因芯片等。  相似文献   

3.
转基因植物核酸成分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首先对转基因核酸成分检测的靶序列特征进行了阐述,对转基因植物核酸成分的定性、定量检测技术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包括基于PCR的检测技术、基于等温核酸扩增的检测技术、基因芯片检测技术、基于高通量测序和新型转基因核酸检测技术(如生物传感器技术、毛细管电泳技术和纳米刻度技术等),重点介绍了各种检测技术的原理、特点、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并对各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4.
当前国内外生物技术产业革命加速推进,以基因编辑为代表的转基因新技术发展迅猛,新基因、新性状、新产品不断涌现。围绕基因编辑产品的检测方法将成为转基因生物安全监管的重要一环和有效支撑。因此,基于测序技术、酶切技术、PCR技术和其他检测技术4个方面,总结了目前应用于基因编辑产品检测的一些技术方法,并对每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以期为今后基因编辑产品的检测提供思路,做好转基因监管技术储备。  相似文献   

5.
转基因技术带来食品产量、经济效益的大幅提升,但其安全性也一直备受争议。面对转基因食品的潜在风险,全面且严格的监管势在必行,而科学的评估和精准的检测是严格监管的技术基础。近年来,国内外涌现出许多转基因成分检测技术,其中,基于核酸的检测技术因其特异性好、灵敏度高而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及应用。本文中,笔者综述了包括常规PCR、数字PCR、等温扩增、侧翼序列扩增及核酸检测试纸等使用频率较高的转基因检测技术,并对这些技术做出了原理阐释、应用介绍和方法评价,以期为转基因食品分析检测技术的发展提供更多思路。  相似文献   

6.
由于国际上对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存在的较大争议,因此对没有加施标签予以声明的情况下大量进入中国市场的转基因产品进行检测就显得十分迫切且意义重大。本研究以进口转基因抗草甘膦油菜籽和大豆为材料,通过比较分析外源的CP4-EPSPS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和表达的氨基酸序列,设计出两对不同的引物,采用PCR方法分别对转基因油菜籽和大豆中外源的CP4-EPSPS基因进行了检测。  相似文献   

7.
加工产品中转基因玉米Bt11成分实时荧光PCR定量(性)检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实验在玉米自身基因和外源基因的边界序列之间设计了具有品种和品系特异性的引物和探针 ,并以实时荧光PCR技术 ,建立了加工产品中转基因玉米Bt1 1成分品系鉴定检测和定量检测的方法。实验对加热条件和时间对检测转基因成分的影响作了探讨 ,并检测了部分市售食品和饲料。检测结果发现 ,加热时间温度越高、时间越长 ,对转基因成分定量检测的影响越大 ;在所检测的样品中可以检测出转基因玉米Bt1 1成分 ,有些样品还同时检出其他转基因成分。本研究实验建立的方法 ,可以用于加工产品中转基因成分的定量检测 ,也可以用于定性检测 ,或作为常规PCR定性检测后的确证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以外源基因(RDV MP-)和玉米内源基因Zein作为PCR扩增对象,旨在建立一种简便有效的转基因玉米及其产品的二重PCR检测技术。转外源基因(RDV MP-)材料的常规PCR检测结果证明外源基因在转基因材料中可稳定遗传;对常规PCR检测的阴性结果材料进行二重PCR检测,扩增结果除进一步证实常规PCR检测的阴性结果结论外,还证明提取的植物总DNA质量符合试验要求,进而从二重PCR检测结果还得出常规PCR检测的阴性结果出错率为1.4%。此方法简单,实用,结果可靠,可适用于转基因植物及产品的检测。  相似文献   

9.
随着DNA重组技术的发展,外源基因的表达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常用的外源基因表达系统有原核表达系统和真核表达系统,两种表达系统各有优缺点.本文主要对这两类表达系统的研究进展、存在问题等做一概述.  相似文献   

10.
以外源基因(RDV MP-)和玉米内源基因Zein作为PCR扩增对象,旨在建立一种简便有效的转基因玉米及其产品的二重PCR检测技术.转外源基因(RDV MP-)材料的常规PCR检测结果证明外源基因在转基因材料中可稳定遗传;对常规PCR检测的阴性结果材料进行二重PCR检测,扩增结果除进一步证实常规PCR检测的阴性结果结论外,还证明提取的植物总DNA质量符合试验要求,进而从二重PCR检测结果还得出常规PCR检测的阴性结果出错率为1.4%.此方法简单,实用,结果可靠,可适用于转基因植物及产品的检测.  相似文献   

11.
出入境转基因产品及其分子检测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转基因产品在全球的迅速推广,包括我国在内的很多国家都建立了转基因标识制度。各检验检疫口岸应转基因产品生产企业、食品制造商、消费者等多方面需要,相继开展了转基因产品的检测工作。准确可靠的转基因产品检测技术是各国检疫检疫单位的共同需求。转基因产品的检测主要有两大类方法,一类是DNA水平上的检测,另一类是蛋白质水平上的检测。多个发达国家也相继成立专门机构或部门,负责转基因产品生物检测技术标准化工作。国际上对转基因产品的检测工作有向委托鉴定方向发展的趋势。我们简要综述了出入境转基因产品及其分子检测现状。  相似文献   

12.
PCR技术是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检测的主要方法,但是因为其对模板纯度和质量有较高要求,对于低质量模板难以获得稳定的检测结果。本研究利用MDA技术可将低至10 copies的微量DNA样品扩增至可用PCR方法稳定检出;进一步利用MDA技术对转基因玉米有证标准物质Bt11粉末的单颗粒痕量样品释出DNA进行扩增,结合PCR扩增检测,玉米粉末颗粒中内源参照基因的检出率达到70%以上,转基因特异性序列检出与内源参照基因检出的比值,与标准物质标称值基本相符,为建立基于MDA技术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粉末颗粒等痕量样品检测方法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加工产品中复合性状转基因作物的检测提供了潜在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3.
旨在建立转基因水稻"科丰6号"外源基因和边界序列的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为科丰6号定性定量检测提供技术支持。根据外源基因和边界序列信息,设计实时荧光PCR探针引物,优化体系,对不同转基因产品和不同转基因含量的"科丰6号"水稻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所设计的引物探针具有很好的特异性,与其他转基因水稻品系、转基因玉米、转基因棉花、转基因番茄和非转基因水稻均无非特异性反应,对转基因水稻"科丰6号"的检测灵敏度达到0.01%。建立的科丰6号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重复性好、灵敏度高,能够达到目前国际上转基因产品定量检测的标准,为该水稻品系的定性定量检测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4.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在转基因食品检测领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基因工程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的深入,越来越多具有改良特征的转基因植物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种植,随之而来的转基因食品也迅猛发展,转基因产品大规模商业化引起了对安全性问题的担忧。为保证转基因产品标签制度的顺利实施,建立快速、准确、高通量的定量检测方法十分必要。我们综述了国内外转基因食品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在转基因食品检测领域中的应用,并展望了通过构建质粒标准分子的方法来实现对更多转基因植物品系的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植物基因工程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与人们生活越来越密切.与此同时,转基因植物检测技术不断丰富和发展,主要是在整合、转录、翻译等不同水平上检测转基因产物的存在.但各种方法都存在不同的缺点,如缺乏特异性、假阳性较高,操作繁琐、成本高等.利用TAIL-PCR(thermal asym-metric interlaced PCR)和融合克隆结合建立一种简单、快速、特异性高的转基因植物检测方法,以两个转基因植株(C3-3株系和TB-5株系)为例,通过TAIL-PCR获得其侧翼序列后设计特异引物,并用于特定转基因植株的筛选.  相似文献   

16.
转基因作物安全性的解决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转基因技术的不断发展,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逐年扩大.转基因技术在解决全球不断增长的粮食需求和保障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人们对转基因作物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一直存在争议.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科学家研究出了多项分子技术来消除转基因带来的潜在威胁,尤其是近几年出现的"外源基因清除技术",有望成为解决该问题的有力工具.综述了几种解决转基因作物安全性问题的方法及其最新进展,并对几种方法进行了优缺点分析.  相似文献   

17.
转基因作物及加工品检测技术概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公众对转基因产品关注度的提高和转基因标识制度的建立,快速、准确、灵敏地检测出转基因成分是客观发展的必然要求,建立高效、高通量的转基因检测技术已成为国内外的热点课题。我们简要介绍了转基因检测技术的概念、原理和研究进展,比较了各种转基因检测技术的优缺点,对转基因检测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转基因研究及产业化进程提速,转基因检测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因而快速、高效的分子检测新方法的研发具有重要的生产实践及科研意义。在转基因检测中,常规PCR技术具有检测范围广的特点,但较为费时费力,且对实验条件要求较高;而胶体金蛋白试纸法检测方便、快捷,但可检范围窄。基于此,建立了一套基于核酸层析法快速转基因检测的方法体系。将经液氨研磨后的样品通过一管法提取DNA后直接进行PCR扩增,再将PCR扩增产物滴加到胶体金检测卡上,通过直接观察胶体金卡条显色状况进行结果判别。此方法最终检验出玉米内参基因ZSSⅡB及Zein、大豆内参基因SPS、水稻内参基因Lectin,转基因元件启动子CaMV35S及终止子NOS,以及抗虫基因Cry1Ab/1Ac、抗除草剂基因Bar、Pat、CP4-EPSPS及选择标记基因NPTⅡ、Pmi等外源基因;并成功检出特异性转基因事件Mir604及Bt11。研究获得的核酸层析检测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省时省力且对检测条件要求低等优点,集PCR法与蛋白试纸检测法二者优势于一身,可广泛应用于转基因产品的精确快速检测,为我国转基因生物安全监管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9.
随着转基因产品商业化种植面积不断增加、国际贸易日趋频繁,对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转基因产品检测技术作为安全评价的关键环节,逐渐引起了各国政府的关注。目前,针对转基因产品的快速检测方法层出不穷,但这些检测方法对于设备、试剂和专业的实验人员均有较高的要求。因此,为了有效支撑转基因相关产业的发展和管理,亟需建立一种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及高效的转基因检测技术。基因组编辑技术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一类遗传修饰技术,其代表技术——CRISPR/Cas技术,更是极大地推动了生物技术的发展。CRISPR/Cas技术除了被应用于基因编辑领域,也逐渐被应用于核酸分子检测领域。基于此,以转基因产品检测技术为立足点,从CRISPR/Cas的检测原理、检测效果等技术层面分析了CRISPR/Cas检测技术发展的必然性,并对其在转基因产品检测上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旨在为我国转基因产品快速检测和有效监管工作提供资料,对于保障我国转基因产品贸易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采用SYBR Green实时荧光PCR技术,建立了食用大豆油转基因成分的检测方法.根据转基因大豆中内源参照基因lectin和外源基因35S启动子、NoS终止子和ep4 epsps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在Roche荧光PCR仪上进行实时荧光PCR扩增.荧光曲线表明,SYBR Green实时荧光PCR可特异性地检测大豆油中的转基因成分,方法准确、快速,并运用熔解曲线进行产物分析,验证了试验结果的特异性和准确性,检测方法灵敏度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