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 毫秒
1.
摘要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分别联合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脂、炎症因子和脑血流指标的影响。方法:纳入2018年3月~2020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1例ACI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低剂量组(依达拉奉联合10 mg/d阿托伐他汀治疗)、中剂量组(依达拉奉联合20 mg/d阿托伐他汀治疗)和高剂量组(依达拉奉联合40 mg/d阿托伐他汀治疗),每组各27例。对比三组疗效、血脂、炎症因子、脑血流指标、相关量表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4 d后,高剂量组、中剂量组总有效率高于低剂量组,且高剂量组高于中剂量组(P<0.05)。治疗14 d后,高剂量组、中剂量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改良Rankin 量表(mRS)评分和总胆固醇 (TC ) 、三酰甘油 (TG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 )、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低于低剂量组,且高剂量组低于中剂量组(P<0.05)。治疗14 d后,高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 )高于低剂量组,且高剂量组高于中剂量组(P<0.05)。治疗14 d后,三组平均血流速度较治疗前增加,外周阻力较治疗前降低(P<0.05),但三组间平均血流速度和外周阻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40 mg/d阿托伐他汀联合依达拉奉治疗ACI患者,可更加有效控制疾病进展,改善机体血脂、炎症因子,较为安全可靠,但有关脑血流的改变可能与阿托伐他汀剂量无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栓通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脉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炎症因子及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于2015年10月~2016年10月间收治的ACS患者共92例,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6例,PCI术后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血栓通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周。检测两组患者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血浆内皮素-1(ET-1)、不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DM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统计两组患者心绞痛、心肌梗死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HDL水平高于对照组,LDL、TC、TG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TNF-α、IL-6、ET-1、ADMA、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心脏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栓通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行PCI术的ACS患者,可显著改善患者血脂水平,减轻炎症反应,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继发肺动脉高压(PH)患者肺功能、血管内皮功能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我院于2017年3月~2019年9月收治的86例老年COPD继发PH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43)和研究组(n=43),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其基础上联合使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肺功能、血管内皮功能以及炎症因子水平,统计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3.02%,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6.74%(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最大呼气峰流速(PEF)、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之比(FEV_1/FVC)、一氧化氮(NO)均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内皮素-1(ET-1)、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以及白介素-8(IL-8)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继发肺动脉高压患者的疗效令人满意,可显著改善患者肺功能、血管内皮功能,减轻炎症反应,适于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可能机制。方法:按照抽签法将170例冠心病患者分为对照组(n=85)及研究组(n=85),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C反应蛋白(CRP)]水平、氧化应激水平[血清丙二醇(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血管内皮功能[血清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水平]、血脂水平及心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血清TNF-α、MMP-9、CRP、MDA、ET-1、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血清SOD、NO、高密度脂蛋白(HDL-C)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显著提高冠心病患者的心功能,可能与其有效抑制炎症、氧化应激和降低血脂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片汀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3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156例ACS患者,按随机字数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78例,两组均采取常规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钙片,对照组则用辛伐他汀滴丸。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纤维蛋白原(Fg)和尿酸水平均明显下降,且实验组下降更明显,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实验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率为8.97%(7/7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4.36%(19/78),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片治疗ACS的临床效果优于辛伐他汀滴丸,能有效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值得的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脂水平的短期影响。方法:收集100例ACS患者,入院当天(the day of admission,D0)、入院第一天(the first day,D1)及入院第二天(The Second Day,D2)分别给予阿托伐他汀80mg治疗,入院D0立即采血化验血脂参数包括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度脂蛋白(LDL-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holesterol,HDL-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TG),分别在D1和D2晨起空腹复查。结果:总胆固醇的平均基线水平为5.24±0.07(D0),低密度脂蛋白为3.26±0.07,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为1.07±0.07,甘油三酯为1.31±0.07。口服阿托伐他汀80毫克后第一天早晨,TC水平下降6.1%(D1)(与D0相比P0.001),第二日下降13.2%(D2)(与D0相比P0.001),LDL-C下降5.8%(D1)(DO与D1相比,P0.001)和15.6%(D2)(DO与D2相比,P0.001);HDL-C下降7.5%(D1)(DO与D1相比,P0.001)和12.1(D2)(DO与D2相比,P0.001);相反TG水平升高20.6%(D1)(DO与D1相比,P0.001)和25.5%(D2)(DO与D2相比,P0.001)。结论:强化他汀治疗对ACS患者血脂短期的影响与长期的影响是不同的,TC,LDL和HDL在短期内是下降的,而TG是升高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两种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疗效及对炎症、凝血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20例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住院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6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对照组予以10 mg/d,观察组予以20 mg/d,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以及炎症因子、凝血因子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血脂达标率均显著提高,观察组治疗后1个月的血脂达标率为33.3%,治疗后3个月的血脂达标率为46.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5.0%、23.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1个月和3个月所有患者血浆CRP和TF均显著下降,观察组治疗后1个月和3个月CRP和TF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TFPI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小剂量,对炎症因子和凝血因子的影响有利于预后的改善,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心功能、血脂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心钠素(ANF)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患者8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10 mg剂量的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20 mg剂量的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两组均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房前后径(LAD)、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TNF-α、ANF水平。对所有患者进行1年的随访,比较患者出现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源性死亡等心血管事件的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的LVEDD、LAD、TC、TG、LDL-C、TNF-α、ANF均显著降低,LVEF、HDL-C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LVEDD、LAD、TC、TG、LDL-C、TNF-α、ANF低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两种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均能有效的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心功能和血脂,降低患者体内的炎症反应,但20 mg剂量的阿托伐他汀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探讨脉络舒通丸联合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患者血脂、炎症因子及术后再狭窄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5月~2020年2月期间我院接收的冠心病PCI术患者93例,分为A、B两组,A组(46例)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B组(47例)给予脉络舒通丸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心电图疗效、血脂、炎症因子及术后再狭窄发生率。结果:B组治疗2个月后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3.62%(44/47),高于A组的76.09%(35/46)(P<0.05)。B组治疗2个月后的心电图总有效率为89.36%(42/47),高于A组的67.39%(31/46)(P<0.05)。治疗2个月后两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升高,白介素-6(IL-6)、胆固醇(TC)、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降低(P<0.05),治疗2个月后B组TC、TG、LDL-C、IL-6、CRP、TNF-α低于A组,HDL-C高于A组(P<0.05)。B组术后再狭窄发生率为6.38%(3/47),明显低于A组的23.91%(11/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脉络舒通丸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PCI术患者,疗效满意,可有效改善心电图疗效、血脂、炎症因子水平,并降低术后再狭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和比较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动脉粥样斑块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6例,随机分为高剂量和低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组,每组28例.高剂量组给予阿托伐他汀40 mg/d,低剂量组给予阿托伐他汀20mg/d治疗,检测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管舒张功能(FMD)、淋巴细胞刺激指数(SI)和IFN-γ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MD、SI、IFN-γ水平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所有患者的FMD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低剂量组:t=1.098,P=0.025;高剂量组:t=2.053,P=0.017),且高剂量组FMD显著高于低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51,P=0.017);患者SI、IFN-γ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剂量组SI、IFN-γ均显著低于低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I:t=2.234,P=0.002; IFN-γ:t=4.416,P=0.001).结论:与低剂量阿托伐他汀相比,高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炎性反应的改善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肺炎衣原体(CP)感染与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炎症因子、血脂水平及血流动力学的关系。方法:选择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n=120)和同期入院的健康体检者(n=120)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采用微量免疫荧光试验(MIF)测定两组的CP特异性抗体A(IgA)、特异性抗体G(IgG)、特异性抗体M(IgM),比较两组的CP抗体阳性率。将观察组依据CP的感染与否分为感染者和未感染者,比较两组血液中炎症因子、血脂水平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特异性抗体阳性与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CP抗体IgA和IgG的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IgM的阳性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中感染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高于未感染者(P0.05);感染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载脂蛋白B(ApoB)与全血粘度、血细胞比容、血浆粘度和红细胞聚集指数均显著高于未感染者,而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低于未感染者(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IgA、IgG抗体阳性均是急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而未发现IgM抗体与急性脑梗死的发生有关(P0.05)。结论:CP感染与老年急性脑梗死的发生发展有关,其机制可能与炎症因子的大量释放、血脂代谢紊乱和血流动力学的改变,从而造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血栓的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依折麦布联合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氧化应激及血脂水平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8月-2016年8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4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7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及硝酸甘油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和依折麦布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过氧化物酶(MPO)、丙二醇(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心功能及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87.5%)效显著高于对照组(76.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MDA及MPO水平均降低,而SOD水平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血清MDA及MPO水平较低,而SOD水平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HDL-C水平均升高,而LDL-C,TC及TG水平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血清HDL-C水平较高,而LDL-C,TC及TG水平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LVEDD及LVESD均降低,而LVEF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治疗后LVEDD及LVESD较低,而LVEF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折麦布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降低患者血脂水平,改善氧化应激反应及心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介入患者血清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高敏C反应蛋白(hs-CPR)及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lCAM-1)水平以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ACS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乱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6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患者给予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口服,对照组给予小剂量阿托伐他汀口服,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ox-LDL、hs-CRP及slCAM-1水平以及治疗后的心功能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2周后ox-LDL、hs-CRP及slCAM-1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治疗2周后ox-LDL、hs-CRP及slCAM-1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的E峰与A峰流速比值(E/A)、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收缩指数、舒张指数和Tei指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ACS介入患者能有效降低患者术后ox-LDL、hs-CRP及slCAM-1ACS水平,抑制炎症反应,改善患者心功能,药物安全性与小剂量相当,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尿酸(UA)与血脂、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关系。方法:选择从2014年2月到2017年9月在重庆三峡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老年ACS患者59例作为研究对象。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32例,即为AMI组;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27例,即为UAP组。另选同期30例在我院接受体检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各组UA、HCY、hs-CRP水平以及血脂水平,并分析患者UA与血脂、HCY及hs-CRP水平的相关性。结果:AMI组和UAP组的UA、HCY及hs-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AMI组又高于UAP组(P0.05)。AMI组和UAP组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均高于对照组,AMI组又高于UAP组(P0.05);AMI组和UAP组的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低于对照组,且AMI组又低于UAP组(P0.05)。根据Spearman法分析相关性可知,患者UA与HCY、hs-CRP、TC、TG及LDL均呈正相关,与HDL呈负相关(P0.05)。结论:老年ACS患者UA、HCY、hs-CRP、TC、TG及LDL水平均较高,HDL水平较低,且UA与血脂、HCY以及hs-CRP均具有较好的相关性,临床可尝试将其作为重点监测靶点,从而应用于ACS患者的诊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