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与欧盟的转基因食品安全性政策演变比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转基因食品的研究与发展,人们对待转基因食品的态度表现为主要以美国和欧盟为主的两种代表性政策.美国采取遵循可靠科学原则,坚决反对预防原则,即对转基因食品采取积极支持,自愿标识的宽松政策;欧盟采取谨慎预防原则,必须标识和可追溯.从管理原则出发,结合相应采取的监管措施和相关条例,对两国从开始颁布转基因食品政策到当下态势的发展,并结合最新出台的政策进行跟踪分析,比对美国及欧盟对这些指令和条例的执行情况.  相似文献   

2.
正转基因产品的安全评价、监测和管理是否都在严格的法规和法律框架下进行?国际上以及各个国家是否都有与转基因技术及其产品评价和监管相关的法规或条文?转基因生物安全监管的国际法规国际上最具权威的与转基因生物安全监管相关的文件是《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该议定书是在《生物多样性公约》框架下的一个专门针对生物技术培育的转基因生物活体(LMO)越境转移而制定的安全议定书。该议  相似文献   

3.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国和出口国,本文对澳大利亚转基因生物安全监管从基因工程安全管理立法历程、转基因监管体系及职责、转基因日常监管与执法、转基因标识管理、生物育种新技术研究和监管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澳大利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经验为启示,结合我国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的现状,提出如下建议:对我国现有转基因管理体系、法规制度体系和技术支撑体系等进行完善,严格监管执法,落实相关责任,提高公众参与度、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并尽快明确基因编辑等生物育种新技术的监管原则。  相似文献   

4.
"转基因安全性尚未确定"是反对转基因的各界人士的共同理由,并进而引用预防原则来否定转基因技术的产业化,这个错误观点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对转基因预防原则的误读和对在转基因预防原则下的转基因安全评估的不了解。作为转基因技术和产品管理的全球性共识,转基因预防原则源自《里约宣言》,并在《卡塔赫纳协议》中获得实施,进而通过世界卫生组织的评估框架建议和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建议的细则条例,指导各国的转基因相关立法和管理。通过了政府主导的第三方权威机构转基因安全评估并获得安全证书后的转基因种植和食品都是安全性已经确定并获得保障的,此时预防原则已经实施,转基因产品进入市场阶段后,预防原则的前提已经不存在,不再适合用不确定的观点看待转基因产品,否则会带来误导和对新技术、新产品的歧视,影响科学决策,阻碍采用新技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我国的转基因管理遵循预防为主的理念和慎重的原则,预防原则与预防为主的原则在中文里不加区别的翻译也是造成误读的原因,因此在转基因产品通过了安全评估进入市场阶段时,不再重复强调预防原则,将有利于公众正确理解安全评估和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多种具有较大应用前景的新型植物育种技术,如寡核苷酸定点诱变、锌指核酸酶技术、同源转基因技术、RNA介导的DNA甲基化、反向育种、转基因砧木嫁接和农杆菌浸润等在欧洲发展迅速。这些新技术比常规育种技术更具特异性和针对性,可为育种家提供准确和有效的方法。文献计量学研究表明,农杆菌浸润和RNA介导的DNA甲基化等技术在欧盟研究中使用率较高;德国、英国是欧盟新型植物育种技术研究的重要国家。目前,欧盟正在讨论由这些新技术产生的植物是否属于其监管体系,尤其是2001/18/EC指令中定义的转基因生物。相关机构也纷纷发布一系列报告,对新技术产生的植物及产品的分类监管问题进行了广泛讨论。欧洲食品安全局分别对同源转基因(cisgenesis/Intragenesis)和锌指核酸酶(ZFN-3)等技术产生的植物进行风险评估,并认为Cisgenesis与常规育种技术植物的风险程度相当,Intragenesis和常规转基因技术获得的植物均可能造成新风险;ZFN-3技术比常规转基因技术具有更小的风险。  相似文献   

6.
转基因植物环境监测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刘标  韩娟  薛堃 《生态学报》2016,36(9):2490-2496
近20年来,转基因植物的商业化应用规模越来越大,而转基因生物安全问题依然是转基因植物产业进一步发展的最主要制约因素。转基因植物在商业化应用之前虽然预先进行了风险评估,但是,包括环境监测在内的风险管理措施是确保转基因植物安全应用的必要手段。在转基因作物大规模应用近20年之后,其在靶标生物抗性、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基因漂移、在生态系统中的长期存留等方面产生的环境风险已经渐渐显现出来,表明风险评估无法为转基因植物应用提供足够的安全保障,还必须通过开展系统而长期的环境监测,明确转基因植物在生产应用后的实际环境影响。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欧盟等已经制定了转基因植物环境监测的法规和技术指南,一些国家实施了系统的转基因植物环境监测。对转基因植物所产生的环境风险以及环境监测应包括的内容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
ISAAA信息     
<正>瑞典农业委员会: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开发的植物不属于欧盟对转基因生物的定义范畴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是一种新技术,它使科学家们可以对一个有机体的遗传物质进行自然、精准的微小改变。该技术在植物科学和育种领域有很大的潜在应用价值。根据瑞典农业委员会的说法:利用这项技术改造的植物不属于欧盟定义的转基因生物(GMO)。因此,应用这项技术开发的植物可以不受限制的进行种植。欧盟以外的  相似文献   

8.
ISAAA信息     
正瑞典农业委员会: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开发的植物不属于欧盟对转基因生物的定义范畴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是一种新技术,它使科学家们可以对一个有机体的遗传物质进行自然、精准的微小改变。该技术在植物科学和育种领域有很大的潜在应用价值。根据瑞典农业委员会的说法:利用这项技术改造的植物不属于欧盟定义的转基因生物(GMO)。因此,应用这项技术开发的植物可以不受限制的进行种植。欧盟以外的  相似文献   

9.
随着转基因动物在新品种培育、异种器官移植、生物反应器和疾病模型等方面的研究与发展,转基因动物的生物安全性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目前,各国政府与机构已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来规范转基因动物的研究与应用。文中介绍了转基因动物生物安全研究的内容、评价原则、评价政策与程序、上市或有望上市的转基因动物产品。最后,对转基因动物及其产品的研究与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和饲料作物。目前转基因技术作为生物育种技术的代表,已成为国际上育种的前沿和核心技术。世界各国利用转基因技术相继研发了具有多种优良性状的转基因玉米,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统一、有效的监管措施是转基因玉米研发、推广和商业化的重要基础。食用安全性评价是有效监管的前提。针对转基因玉米的商业化和控制玉米重要性状基因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转基因玉米的食用安全性评价进行归纳分析,以期为我国转基因玉米的研发、管理和推广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国际转基因食品安全评价政策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基因技术作为现代生物技术的核心之一,在保障粮食安全、保护生态安全、拓展农业功能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带来了潜在的安全性问题。为此,世界上主要国家和国际组织都制定了与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管理。通过对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odex Alimentarius Commission, CAC)、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的转基因食品安全评价体系与评价政策进行介绍分析,总结其现实积极作用及价值,指出其缺陷或不足,以期为健全我国转基因食品安全评价体系、完善监管措施,提供理论政策及法律规范方面的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12.
出于食品安全的考虑,欧盟一直对转基因作物持审慎态度,而近日情况有了转变.2010年3月2日欧盟批准了Amflora转基因马铃薯在欧洲的商业化栽培.这一决定打破了欧洲转基因作物长期等待商业化批准的僵局,被认为是欧盟委员会转变对转基因农作物的立场,具有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转基因标识是表明产品含有转基因成分或者由转基因生物生产、加工而成的一种标识。随着全球转基因技术研发和应用的不断推进,国际上对农业转基因产品的标识管理更加关注与重视。通过阐述农业转基因产品标识制度的形成与发展过程,研究欧盟、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等主要国家和地区的转基因产品标识管理制度,总结出成分关注标识、过程关注标识、自愿标识、强制性标识、定性标识、定量标识、全面标识、目录标识等不同标识类别的特点与利弊,并分析了国际上关于标识豁免及阴性标识等方面的政策规定,为我国的农业转基因产品标识管理工作提供了启示与参考。  相似文献   

14.
针对抗虫耐除草剂大豆转基因品系MON89788,从转基因植物基因组DNA的提取、核酸模板的质量和浓度控制、引物探针的筛选、PCR反应过程的建立等方面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转基因大豆芯片式dPCR定量检测方法。本实验也对该方法的重复性和定量检测限进行考察。10组5%转基因品系大豆MON89788样品定量重复性RSD在1.17%-9.97%之间,均满足国际上转基因定量结果RSD小于25%的要求。用该方法对转基因含量为5%、1%、0.1%的大豆MON89788进行定量检测,其定量结果为5.20%、0.94%和0.11%,RSD分别为6.2%、3.6%和15.2%。该检测方法的定量限达到0.1%,能满足欧盟对转基因定量标识0.9%的要求。将本实验建立的方法用于转基因大豆的定量检测,能为规范我国转基因监管工作的实施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是当前《生物多样性公约》谈判的焦点议题, 了解该议题的谈判进展将对我国顺利举办第15次缔约方大会(COP15)产生积极的作用。本文在梳理相关谈判进程的基础上, 分析了各方主要观点, 并就我国应对国际谈判并以东道国身份推进该框架的制定进程提出了建议。各方对制定框架的时间表、程序和一般性原则形成了较为一致的共识, 认为应尽快确定“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的程序及时间表, 基于“爱知生物多样性目标”的执行经验、科学结论和和广泛的信息来源, 与“可持续发展目标”及其他国际进程衔接, 重视利用情景和模型, 并支持更多利益相关方参与制定过程。同时, 各方认为框架应主要包括土地利用、保护和恢复生物多样性的措施、解决生物多样性丧失的根本原因、主流化、能力建设、资源调动、国家承诺等要素。为应对国际谈判, 建议我国在《公约》谈判会议中适时提出以下观点: 重视实现可持续利用相关的目标; 提升评估指标体系的合理性; 科学制定措施。此外, 建议我国采取以下措施积极推进框架制定进程: 充分利用国际高级别会议, 提升政治重视程度; 积极与主要国际进程协作, 推进该框架深入讨论; 重视调动利益相关方积极性。  相似文献   

16.
基因组编辑技术是指利用特异性核酸酶的定点剪切活性与细胞内源DNA损伤修复活性,在基因组水平上对目的核酸序列或单个核苷酸进行定点修饰的基因工程技术,该技术可以对生物体基因组进行精确敲除、插入、单碱基突变或置换等编辑。目前,基因组编辑技术具有精确性、高效性及易操作性,应用范围日益扩大。文中简要概述了3种主要的基因组编辑技术工具及基因组编辑类型,介绍了美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对基因组编辑产品的监管体制。同时,基于我国对转基因产品的安全管理原则与体系,初步提出了基因组编辑产品的安全管理思路。根据中间材料或产品中是否含有外源编辑酶蛋白基因成分对基因组编辑产品进行分类管理,含有外源编辑酶的材料应按现有转基因安全管理办法进行管理;中间材料或产品中不含有Cas9等编辑酶的材料应根据被编辑位点的特征进行具体分类管理。  相似文献   

17.
理性认识转基因植物食品的安全性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讨论现代生物技术的几个基本概念 ,如转基因生物、基因修饰生物、重组DNA植物以及对转基因植物食品安全性评价框架 ,阐明作者对转基因植物食品安全性的理解。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中国转基因玉米和大豆产业化试点的推进,间接食用转基因农产品在中国大范围产业化种植到了关键时刻。为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进程,本文在回顾全球和中国转基因作物产业化历史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中国生物育种产业化遇到的两大机遇: 一是中国转基因农产品的持续进口和间接食用在下游加工业和群众中积累了一定的消费基础;二是过去这些年中国转基因技术的研发和技术储备已为转基因作物产业化做出了良好准备。最后,本文从充分利用现有群众消费基础、进一步释放技术储备潜力、更加严格地做好全流程监管等方面,提出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生物经济的概念自提出以来,美国、欧盟、英国、日本等都积极开展路线图规划和实施相关项目部署,以培育国内新的经济增长点,掌握未来国际竞争的主动权。近年来,生物科技领域创新与产业飞速发展,生物经济有望在国民经济中发挥更加凸显的作用和贡献,主导引领经济形态的新一次轮换。为了更好的掌握全球生物经济的发展现状和规模,对美国、欧盟和日本等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国家/地区的生物经济测算方式开展了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生物经济的定义,提出我国生物经济测算框架并得到初步测算结果,为我国生物经济发展决策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撑。最后,对我国生物经济未来发展规模做出展望,同时也对我国生物经济测算框架的下一步改进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英国脱欧后加快了生物技术领域的立法进程,迫切希望通过革新原先欧盟的保守监管模式,在保障技术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基因技术的应用价值。为实现该目标,英国发布了《基因技术报告》,旨在重新构建更加全面的基因技术监管体系。这一报告不仅分析了既有基因技术治理实践的不足,还指明了未来英国基因技术监管的方向。当前基因编辑、合成生物学等新型基因技术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英国的报告也为这些技术的应用提供了一条可供参考的治理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