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比较运用逆行可膨胀髓内钉与股骨远端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远端33A、33C1型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013年3月至2015年6月收治并符合纳入标准的43例股骨远端33A、33C1型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按照不同的手术固定方式分为逆行可膨胀髓内钉组(n=18)和锁定钢板组(n=25),记录并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失血量、愈合时间及功能结果、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所有骨折最终都获得愈合;逆行可膨胀髓内钉组在手术时间及失血量上都显著低于锁定钢板组,两组在愈合时间及功能评定方面无明显差异;5例开放性骨折的患者中1例出现浅表伤口感染,1例患者延迟愈合。结论:股骨远端逆行可膨胀髓内钉在获得与锁定钢板相当的骨折愈合时间及患肢功能的情况下,具有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失血量少等特点,对于股骨远端33A、33C1型骨折来说是一个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用锁定加压钢板行微创技术治疗老年性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2年1月到2015年6月间,我院用锁定加压钢板行微创技术治疗27例60岁以上老年性股骨远端骨折患者(其中1例为双侧),通过观察患者伤口愈合情况、骨折愈合情况及相关并发症,并采用Kolmert评分标准评价其临床效果。结果:本组27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其中1例患者(单侧)在术后25 d死亡,其余病例随访6-30月,平均14.7月,术后切口有1例延迟愈合,余均一期愈合,骨折在末次随访均骨性愈合,未见骨折移位、内固定物失效、骨折畸形愈合、骨折不愈合等不良并发症,根据Kolmert评分标准,优10例,良13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为85%。结论:锁定加压钢板行微创技术治疗老年性股骨远端骨折可达到固定牢固、能早期功能练习、术后并发症少、术后效果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锁骨远端锁定钢板治疗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的疗效及对肩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2017年10月期间四川省泸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07例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锁骨钩钢板治疗的5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行锁骨远端锁定钢板治疗的54例患者作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术后1年的临床疗效,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比较两组术前、术后5周、术后10周肩关节功能情况,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1年优良率为90.74%(49/54),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4.15%(34/53)(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以及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5周、术后10周肩关节功能、肩关节活动度、X线评定、患侧肩部疼痛、关节稳定性评分高于术前,且术后10周高于术后5周(P0.05);研究组术后5周、术后10周上述指标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7.41%(4/54),低于对照组的32.08%(17/53)(P0.05)。结论:锁骨远端锁定钢板治疗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安全有效,可有效改善患者肩关节功能,促进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锁定板MIPO技术治疗老年人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2年12月运用锁定板MIPO技术治疗老年人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骨折类型、骨折愈合时间、6个月时的膝关节活动度和膝关节功能评分及临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共纳入33例老年人股骨远端骨折患者,平均年龄72岁,其中2例随访失败。87%的股骨远端骨折是关节外骨折;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12.56(8~29)周;术后6个月时平均活动范围超过105°:伸0°~30°,屈90°~140°;术后6个月的平均膝功能评分89.5;治疗过程中无植入失败、骨折不愈合和感染发生;术后早期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DVT)7例(22.6%),均在膝关节水平以下。结论:锁定板结合MIPO技术是一种治疗老年人股骨远端骨折安全有效的方法,但要注意预防术后DVT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PFLP)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至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160例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乱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PFLP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PFNA治疗。统计分析两组的手术及术后相关指标以及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比较两组的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术后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患侧负重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个月、6个月,观察组患者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2个月,观察组患者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FNA与PFLP均能够有效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但PFNA治疗方式在近期疗效中的作用优于PFLP,且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更快。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LISS-DF治疗股骨远端骨折近端螺钉不同单双皮质固定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并进行初步生物力学分析。方法提取CT图片相关数据,利用自行编写程序生成命令流文件,建立完整股骨以及16个不同LISS-DF治疗股骨远端AO分型33-A3型骨折的实体模型(钢板和股骨不接触、螺钉分别固定于钢板和股骨),进行网格划分。分析不同载荷作用下完整股骨和LISS钢板近端螺钉全双皮质固定治疗骨折的模型受力状况。结果建立了相关的有限元模型。不同载荷作用下,LISS钢板近端螺钉全双皮质固定模型和完整股骨的应力集中均位于股骨颈内侧和股骨干外侧中下1/3处。相同载荷作用下,LISS钢板近端螺钉全双皮质固定模型的股骨颈部最大等效应力值略减小,股骨干最大等效应力值明显减小。结论研究建立的三维有限元模型,为应用LISS治疗股骨骨折的生物力学分析提供了良好的实验平台和基础。从生物力学角度而言,LISS-DF近端螺钉全双皮质固定为治疗股骨远端复杂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以锁骨钩钢板为对照,探讨锁骨远端解剖锁定钢板结合Nice结环扎治疗Neer Ⅱ型锁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为临床Neer Ⅱ型锁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提供合理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7年1月~2020年1月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38例Neer Ⅱ型锁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内固定方式不同进行分组,其中18例采用锁骨远端解剖锁定板结合Nice结环扎固定(观察组),20例采用锁骨钩钢板内固定(对照组)。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并于术后3个月和6个月时进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肩关节功能Constant-Murley和UCLA评分。结果:38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两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无差异(P>0.05)。38例患者手术均获得随访,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无差异(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1.11%)低于对照组(40.00%)(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和6个月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而Constant- Murley和UCL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Neer Ⅱ型锁骨远端骨折采用锁骨远端解剖锁定钢板结合Nice结环扎治疗固定效果确切,患者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并发症少,痛疼程度轻,相较于锁骨钩钢板治疗,其优势明显,可作为临床治疗Neer Ⅱ型锁骨远端骨折的推荐方案。  相似文献   

8.
目前,在骨科医疗和科研中,由于严重的损伤程度、复杂的解剖结构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复杂程度仅次于髋骨骨折,成为一项临床医学难题,其不仅处理极为棘手,而且极易导致并发症的发生,难以取得预期疗效。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积极的利用手术对股骨远端骨折进行治疗的方法已经逐渐取代了传统的保守方法,明显提高了其疗效并避免了并发症的发生,患者功能得到早期锻炼,关节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康复。本文根据临床实践和相关理论,对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前,比较复杂的股骨远端C3型骨折和膝外翻的矫形手术都需要应用到独立的股骨内侧接骨板。以往术者都是将对侧股骨的外侧接骨板进行预弯曲,以达到贴近骨骼自然形态的目的,而这种冷变形会改变接骨板的金相结构,进而破坏接骨板的生物力学,接骨板螺钉孔的位置有时也会影响到骨折的愈合情况。与传统制造技术相对比,3D打印技术作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核心技术,不必事先制造模具,不必在制造过程中去除大量的材料,也不必通过复杂的锻造工艺就可以得到最终产品,更适合于难加工材料的制造、外形设计检查、装配检验和快速反求工程等。本文将股骨远端内侧接骨板的个性化设计与3D打印技术相结合,从接骨板的应用、3D打印技术的现况及其应用于制作股骨远端内侧个性化解剖型接骨板的前景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交锁髓内钉与经皮锁定钢板治疗胫骨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了100例胫骨骨折患者,按住院单双号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给予交锁髓内钉,观察组(52例)给予经皮锁定钢板治疗。通过观察并记录疗效,围手术期指标及随访3个月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评价交锁髓内钉与经皮锁定钢板治疗胫骨骨折的疗效。结果:采用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和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两种手术方法所需手术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术中出血量更少,术后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更短(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3个月期间,观察组并发症5例,发生率9.6%,对照组并发症12例,发生率25.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锁定钢板对胫骨骨折具有较好的疗效,手术安全性高,并发症少,能促进骨折愈合,使患者尽早康复,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微创锁定接骨板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9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45例)给予微创锁定接骨板治疗,对照组(44例)给予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1个月Neer和Constant-Murley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Constant-Murley各项评分及总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按Neer评分,观察组优良率为91.1%,明显高于对照组(68.1%,P0.05)。结论: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相比,微创锁定接骨板能更好,安全性更高,可更快更有效地促进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肩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和比较使用经皮RTS钉固定与常规椎弓根固定在胸腰段骨折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住院,经诊断为胸腰段骨折,且经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后的共计74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的手术方式和选择,将纳入的患者分为经皮RTS钉固定组(观察组;40例)和常规椎弓根螺钉固定组(对照组;34例)。在术后的3天,1月及1年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及功能评分;并通过其影像学指标(伤椎高度恢复,cobb角恢复等)比较两组的影像学疗效;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长度等手术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等情况。结果:在术后3天时,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而在术后1月及1年时,两组患者未见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Cobb角及前缘高度百分比较术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且两组间均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切口长度,透视次数,出血量,出院时间等均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并发症的比较中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与常规的开放椎弓根螺钉固定相比,对于胸腰椎压缩骨折,RTS螺钉能够有效的恢复影像学指标,特别是在前缘高度及Cobb角恢复,并且能够有效地减少创伤及出血,加快功能恢复,在临床中可以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分析急诊闭合复位和切开复位空心钉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92例急诊股骨颈骨折患者,将所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n=46)和对照组(n=46)。观察组患者采取切开复位空心钉治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则采取闭合复位空心钉治疗法进行诊疗。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术后情况、随访中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以及相关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所需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伤口长度明显多于对照组[(61.43±5.34)min、(30.54±4.27)m L、(6.43±0.56)cm比(46.54±3.26)min、(16.43±2.43)m L、(1.83±0.44)cm](P0.05)。观察组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2.61%(38/46)比50.00%(23/46)](P0.05)。两组患者的骨折不愈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的股骨头坏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17%(1/46)比13.04%(6/46)](P0.05)。结论:应用切开复位空心钉治疗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方法更佳,其临床治疗效果更好且患者股骨头发生缺血坏死的几率也更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并比较弹性髓内钉(ESIN)与钢板固定(PF)治疗儿童股骨干中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股骨干中段骨折患儿90例,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ESIN组和PF组。ESIN组(n=45)采用弹性髓内钉固定,PF组(n=45)采用钢板固定,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切口、术中失血量、术后切口引流量等手术指标,随访评估患者住院时间、完全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按Flynn评定标准比较两组患者的最终治疗结果。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SIN组患者手术切口显著小于PF组(P0.05),手术时间、透视时间、完全负重时间均显著短于PF组(P0.05),临床疗效明显优于PF组(P0.05)。结论:与钢板固定比较,弹性髓内钉在手术时间、透视时间显著短于钢板固定,临床疗效明显优于钢板固定,可作为儿童股骨干骨折内固定的首选材料。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FHR)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UFIF)的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9月到2017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UFIF患者156例进行研究。根据手术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成观察组(n=78)及对照组(n=78),其中观察组给予FHR术式治疗,对照组给予PFNA术式治疗,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并发症以及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下床时间等手术指标,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结果:观察组的优良率为92.31%,与对照组的88.46%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下床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但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以及术中出血量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输血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患者的内植物松动、骨折不愈合以及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的VAS评分均低于术前,且随着时间的推移,VAS评分呈逐渐降低的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UFIF患者而言,PFNA术式及FHR术式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均较好,临床上可根据患者的实际骨折程度选择合适的术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SL-R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两种术式治疗老年不稳定型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6月间于河北医科大学附属秦皇岛市第一医院行手术治疗的老年不稳定型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98例,以数表法将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n=49)和观察组(n=49)。其中对照组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观察组采用SL-R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比较两组患者临床各项指标、手术前后髋关节功能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均高于对照组,但住院时间、开始负重时间则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08%(2/49),低于对照组的18.37%(9/49)(P0.05)。术后1个月、3个月时患者髋关节各项评分相比术前均有升高,术后3个月的各项评分高于术后1个月(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3个月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不稳定型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治疗过程当中,采用SL-R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可减少住院时间,疗效确切,无严重并发症,且可改善髋关节各项功能评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