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蛇志》2015,(4)
目的建立以多壁碳纳米管作为QuEChERS吸附剂,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法测定六堡茶中黄曲霉毒素B_1的分析方法。方法采用乙腈提取,并在样品提取液中加入分散固相基质净化后进行测定。结果在2.6~41.6μg/kg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线性关系,黄曲霉毒素B_1的回收率为83.8%,相对标准偏差(RSD)4.7%,n=10,方法检测限为2.6μg/kg。结论该法有较好的灵敏度,能够满足六堡茶中黄曲霉毒素B_1测定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来自我国20个省、市、自治区的不同基物上分离的和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菌种保藏室以及其他单位提供的黄曲霉群菌种,经随机选取82株进行了黄曲霉毒素B_1的测定,证明在测试的9个已知分类群中产生黄曲霉毒素B_1的菌种只限于寄生曲霉和黄曲霉,另外4株种名未定者也能产生此种毒素。在黄曲霉中产毒菌株约占30%(28.3%),其在GAN(葡萄糖硝酸铵)和大米培养基中的黄曲霉毒素B_1的最高产量分别为133,333.3和160,000.0ppb。总的来说,大体上可以反映在我国一般基物上黄曲霉产毒菌株存在的现状。在实验过程中,还对黄曲霉群菌种在GAN和大米培养基中黄曲霉毒素B_1的产量和产毒菌株数作了比较。发现在大米培养基中黄曲霉毒素B_1的产量高于GAN,而且测试的黄曲霉产毒菌株在这两种培养基中均各有不能产毒的菌株,因此,在测定产毒菌株时,若仅采用其中一种产毒培养基,往往会有漏掉产毒菌株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来自我国20个省、市、自治区的不同基物上分离的和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菌种保藏室以及其他单位提供的黄曲霉群菌种,经随机选取82株进行了黄曲霉毒素B_1的测定,证明在测试的9个已知分类群中产生黄曲霉毒素B_1的菌种只限于寄生曲霉和黄曲霉,另外4株种名未定者也能产生此种毒素。在黄曲霉中产毒菌株约占30%(28.3%),其在GAN(葡萄糖硝酸铵)和大米培养基中的黄曲霉毒素B_1的最高产量分别为133,333.3和160,000.0ppb。总的来说,大体上可以反映在我国一般基物上黄曲霉产毒菌株存在的现状。在实验过程中,还对黄曲霉群菌种在GAN和大米培养基中黄曲霉毒素B_1的产量和产毒菌株数作了比较。发现在大米培养基中黄曲霉毒素B_1的产量高于GAN,而且测试的黄曲霉产毒菌株在这两种培养基中均各有不能产毒的菌株,因此,在测定产毒菌株时,若仅采用其中一种产毒培养基,往往会有漏掉产毒菌株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同步测定多种色素含量的不确定度。方法:通过评定各不确定度分量,计算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及扩展不确定度。结果:HPLC同步测定多种色素含量的扩展不确定度范围在3.97%~7.13% (k=2);天平称量和提取回收率对合成色素的测量结果不确定度影响最大。结论:本研究建立了简便易行的HPLC同步测定肉制品中色素含量检测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  相似文献   

5.
试验旨在研究葡萄糖氧化酶解除黄曲霉毒素M_1毒性的应用效果。选择含有7.2μg/kg(A组)和19.5μg/kg(B组)黄曲霉毒素B_1(AFB_1)的玉米饲料,分别添加5‰固体和液体葡萄糖氧化酶制剂,连续饲喂奶牛10 d,同时和延后测定鲜牛奶和尿中黄曲霉毒素M_1(AFM_1)量。测定数据表明,与AFB_1组相比,固体酶A组产牛奶中AFM_1未检出,B组中AFM_1含量平均减少了76.47%;液体酶A组产牛奶中AFM_1未检出,B组中AFM_1平均减少了82.35%。尿中AFM_1量减少了75%、70.5%和75%、73.1%;与对照组相比,牛奶产量、牛奶中蛋白质及脂肪含量没有变化。  相似文献   

6.
据报道,黄曲霉毒素M_1(AFTM_1)的致癌性仅次于黄曲霉毒素B_1(AFTB_1)。AFTM_1是AFTB_1的代谢产物。目前对AFTB_1在动物体内的代谢过程和作用机制的研究很重视。AFTM_1标准品在流行病学调查及食品(特别是乳制品、肉类等)卫生检测工作中的需要量较  相似文献   

7.
我们从霉玉米中分离出产黄曲霉毒素B_1(以下简称AFTB_1)能力强的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 Q_(2-3)),以玉米为培养基进行大量培养后,由培养物中提取出AFTB_1结晶。结晶纯度与国外同类产品相同。本文报告提取与纯化方法和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8.
为考察孜然精油对产毒黄曲霉的抑制效果,采用亚临界萃取法提取孜然精油,通过GC-MS分析精油的主要挥发性成分,并从黄曲霉生长、胞内氧化还原状态、产毒能力、菌体超微结构等方面综合研究孜然精油对黄曲霉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孜然精油的主要挥发性成分为苯基-1,2-乙二醇(34. 76%)、γ-松油烯(8. 68%)、枯茗醛(8. 15%)、β-蒎烯(4. 49%);该精油使黄曲霉生长、黄曲霉毒素B_1(AFB_1)合成量、胞内总过氧化物含量分别下降了81. 90%、83. 01%、33. 75%,且黄曲霉菌丝体和孢子的超微结构受到严重破坏,说明孜然精油能有效抑制黄曲霉生长及产毒,可用于食品与饲料中真菌毒素的控制。  相似文献   

9.
杨娟 《工业微生物》2021,51(3):31-35
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柱后衍生法对变性淀粉中的黄曲霉毒素G2、G1、B2和B1含量进行测定.样品采用乙腈-水(84:16,v/v)提取,经免疫亲和柱净化,C18色谱柱分离,以乙腈-甲醇-水(10:30:60,v/v)为流动相进行洗脱,用HPLC光化学衍生-荧光检测器检测样品含量.结果表明,4种黄曲霉毒素的标准曲线线性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气相色谱法测定山核桃油中酚类抗氧化剂的不确定度评定数学模型,分析试验中不确定度来源。方法:样品经过乙酸乙酯稀释,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山核桃油中BHA、BHT、TBHQ的含量,计算合成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结果:山核桃油中BHA、BHT、TBHQ的扩展不确定度分别为0.097、0.093 8、0.096 6 mg/kg(k=2,P=95%)。结论:影响3种抗氧化剂气相色谱法测定的不确定度来源主要是标准曲线溶液配制、标准曲线拟合和样品定容步骤,此不确定度评定可以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黄曲霉毒素B1生物脱毒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曲霉毒素是一组由黄曲霉、寄生曲霉等多种真茵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具有强烈的毒性,可以引起动物肝脏肿大、病变甚至癌变,对人和家畜的健康产生极大的威胁。本文简介了黄曲霉毒素B_1的分子结构、理化性质、污染现状,综述了黄曲霉毒素B_1生物脱毒方面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重点讲述通过微生物降解黄曲霉毒素B_1的研究近况。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干烤法测定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原液固体总量的不确定度分析方法。方法分析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原液固体总量测定过程中引入的不确定度,并对各个不确定度的分量进行评估。结果由各分量不确定度计算合成不确定度,最终给出测定结果在95%置信区间的扩展不确定度。结论 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原液固体总量测量不确定度主要由取样及干燥过程引入,在试验中须严格控制以减小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气相色谱法测定橄榄中三唑酮残留量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结果表明,测量过程中三唑酮残留量的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校准过程、重复性测量和回收率;当橄榄三唑酮含量为0.072 21 mg·kg-1时,扩展不确定度U = 0.005 576 mg·kg-1(k = 2)。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公共场所中测定一氧化碳浓度的不确定来源进行分析,找出影响不确定度的因素,对不确定度进行评估,如实反映测量的和准确性。方法:根据《公共场所卫生标准检验方法第2部分:化学污染物》GB/T 18204.2-2014中的空气中一氧化碳不分光红外分析测量法,按照《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JJF1059-2012建立公共场所一氧化碳浓度测量不确定度的数学模型,分析各个不确定度分量,并对合成相对不确定度方差进行计算。结论:该方法可用于公共场所一氧化碳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分析。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制备黄曲霉毒素B1单克隆(AFB1)抗体,建立间接竞争ELISA检测方法用于污染样品中AFB1的检测。【方法】用碳二亚胺法制备黄曲霉毒素B1的完全抗原AFB1-BSA后免疫Balb/c小鼠,经过细胞融合和克隆化筛选获得抗AFB1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采用体内诱生腹水法制备抗体,通过间接ELISA方法分别测定抗体亚类和效价。经优化实验条件,建立稳定的间接竞争ELISA检测方法,并用于检测饲料样品中的黄曲霉毒素B1。【结果】获得4株稳定分泌抗AFB1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选择3B9细胞株制备抗体,测定抗体亚类为IgG1,效价为1:204 800,与黄曲霉毒素B2、G1、G2和M1的交叉反应率分别为2.2%、33.9%、1.8%和4.1%,与赭曲霉毒素A、伏马毒素和玉米赤霉烯酮几乎不存在交叉反应。以此单抗构建了AFB1间接竞争ELISA检测方法,在AFB1浓度为1.04?25.00 μg/L范围内呈线性(R2=0.993 1),检测限为1.04 μg/L,半数抑制率(IC50)为6.03 μg/L,平均加标回收率在线性范围内可达85%?120%,变异系数均小于10%。【结论】通过饲料样品检测证实,该方法与进口ELISA试剂盒检测一致性良好,可用于实际样品中黄曲霉毒素B1的快速筛检。  相似文献   

16.
黄曲霉毒素B1(AFB1)是已知毒性最强的天然物质,在我国的酱油产品中普遍存在,对人体的危害及其严重,其安全性受到消费者的密切关注。为了解我国酱油中黄曲霉毒素B1的安全现状,建立我国酱油中黄曲霉毒素B1的应急对策,本文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对我国203个酱油样品中的AFB1含量进行了检测,并就现有的污染状况,从危害识别、危害描述、暴露评估和风险特征描述等方面对酱油中的AFB1进行了风险评估。  相似文献   

17.
对家酿黄酒中黄曲霉毒素(AFT)的调查,在国内外报道较少。我们在浙江省永嘉县农村分散采集183例黄酒酒样,以薄层法测定其中黄曲毒毒素B_1(AFTB_1),并用同酸度的酒石酸及醋酸溶液作对照试验,以了解AFTB_1在黄酒中分解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以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稻米赖氨酸含量为参照标准。在“茚三酮测定赖氨酸含量”(A法)的基础上,对该法中大米蛋白质的提取温度和时间、色温度和时间及茚三酮用量等条件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稻米赖氨酸含量快速测(B法)。提取条件为90℃5分钟,显色条件为90℃20分钟;茚三酮试剂用1 ml。用B法对10个大米样品进行测定,赖氨酸含量与氨基酸分析仪测得的赖含量基本上一致,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9.
经过自然发酵后制作的家庭自制酱品,极易被外界产毒的黄曲霉菌株污染。为了调查黄曲霉菌所产生的毒素对家庭自制酱品的污染情况,自1977年起,连续三年收集了160份农户自制酱品,测定了黄曲霉毒素中致癌性最强的B_2含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平菇、金针菇、黑木耳等七种食用菌对黄曲霉毒素B_1(AFB_1)的脱毒效果。方法首先通过降解圈直径与菌落直径之比(Da/Dm)筛选出具有脱毒作用的株菌;然后通过AFB_1残留量筛选出脱毒能力最强的菌株;最后将该菌株接种于含AFB_1的玉米粉和大米中,考查其对粮食中AFB_1的脱毒效果。结果初筛发现平菇、黑木耳、金针菇对AFB_1有较强脱毒作用,其Da/Dm分别为1.6±0.02、1.5±0.01、1.4±0.02;复筛发现黑木耳的脱毒能力最强,与AFB_1共培养10 d后能清除88.16%的AFB_1;进一步发现黑木耳对玉米粉和大米中AFB_1有一定去除作用,清除率分别为62.40%和15.73%。结论黑木耳对受AFB_1污染的粮食作物有较好的脱毒作用,可用其控制食品与饲料中的AFB_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