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一例题引出如何求解同源多倍体产生配子的种类和比例的问题,然后提出3种,求解方法:图解法、图示法、组合法,最后给出例题答案。  相似文献   

2.
苏俊 《生物学通报》2014,(11):14-16
人教版普通高中生物学必修2提及二倍体生物产生配子的种类和比例,基于此知识点,各类试题中考查三体、三倍体、四倍体等类型的生物产生配子的频率较高。借用二价体概念,列举了数学建模和排列知识在求解配子种类、比例方面的简单技巧。  相似文献   

3.
抑制消减杂交技术的原理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决定了生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对这些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分离、克隆有助于了解人体各项生命活动的分子调控机制。抑制硝减杂交技术是新建立的一个快速克隆差异表达基因cDNA的有效方法。本将详细介绍该技术的原理及应用。  相似文献   

4.
稻属多倍体的研究历史及存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属Oryza隶属于禾本科Poaceae稻亚科Oryzoideae稻族Oryzeae, 包括20多个种, 其中近1/2的种类为异源多倍体植物。这些多倍体不但数量多而且涉及BC、CD、HJ和HK等多种染色体组构成, 广泛分布于热带亚洲、非洲、大洋洲和拉丁美洲。由于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理论研究价值, 稻属植物一直在植物学研究中备受瞩目。相应地, 稻属多倍体植物的研究也积累了丰富的资料。本文通过回顾以往对稻属植物的研究历史, 特别关注有关多倍体的研究, 结合我们最近的研究总结了稻属多倍体分类和系统发育关系研究的最新进展, 同时对稻属多倍体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在幼龄林时期开展早期稳定性选择研究,为各造林地点及环境条件相似的毗邻地区选择优树,是林木遗传改良的重要环节之一。本文以21个白桦家系为材料,分别在庆安、尚志、辉南、丹东等4个试验点营建子代测定林,对2年生白桦树高和地径等性状进行多地点联合分析,结果表明:树高与地径性状在各地点间和各家系间以及家系与地点的交互作用上均达到差异极显著水平(P<0.01)。在庆安试验点生长较好的有:201、203等家系;在尚志试验点生长较好的有:203、206、201、312、316、205等家系;辉南试验点生长较好的有:203家系;在丹东试验点生长较好的有:325、203、310、204、201、316等家系。采用Tai模型对参试家系的地径性状进行稳定性评价,结果显示:203与201家系是生长表现优异、稳定性强的最优家系;309、308、205、316、302和206等6个家系生长表现较好,生长适应性较强,是较好家系;311家系受环境条件影响大,为敏感型家系;325家系生长表现在各点均不一致,为不稳定家系。研究结果不仅为白桦优良家系的评价选择提供理论依据,而且也为优良亲本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人工诱导多倍体的原理和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多倍体现象在植物进化或作物选种上都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如果我们对多倍体种的超源和形成的知识知道得愈多,那末对农作物原有品种的改良和新品种创造的可能性也就愈大。在现阶段,人们不仅已经发现了自然界的多倍体现象,而且更掌握了多倍体产生的规律以及如何诱导多倍体的方法和途径。这一工作固然给作物选种指出了一条极广阔的道路,而且还解释了许多栽培植物种和野生种是怎样产生的。  相似文献   

7.
植物多倍体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倍化是植物进化变异的自然现象,也是促进植物发生进化改变的重要力量,对植物多倍体的诱导方法、遗传机理进行研究并应用于生产实际,出现了可喜局面。植物多倍体在农作物品种改良及农业生产上的积极作用将非常深远。  相似文献   

8.
问:同源四倍体形成的配子种类及比例是怎样的?答:同源四倍体形成的配子种类及比例与同源四倍体的染色体分离以及基因在染色体上距离着丝点的远近有关。减数分裂时,同源四倍体染色体的分离主要是2/2式,但也存在3/l式或其它形式的分离,结果大部分配子含有一个同...  相似文献   

9.
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过程复杂精巧并深藏于母体组织内进行,一直以来难以对该过程进行直接的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如今在多种植物中获得了有活力而无污染的配子细胞和早期胚胎,结合少量细胞m RNA提取技术、基因组深度测序以及离体授精系统等技术,人们已能对被子植物受精过程中的配子识别、配子融合、合子激活等重要发育事件进行深入分析。本文对有代表性的被子植物配子和早期胚胎的分离技术及其在受精作用研究中的应用、存在的问题和前景进行了总结,旨在为植物生殖发育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0.
以融安金柑为试验材料,观察了2n花粉自然发生率、雌雄配子发育过程及减数分裂行为,以不同秋水仙素浓度及处理时间对花蕾进行2n配子诱变.结果显示:(1)融安金柑2n花粉自然发生率为0.31%;(2)花蕾纵径为0.228~0.270cm时,为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Ⅰ前期;花蕾纵径为0.274~0.318 cm时,大孢子处于减数分...  相似文献   

11.
酵母三杂交系统的原理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丹妮  黄静  吴自荣 《生命科学》2007,19(4):461-464
酵母双杂交系统自出现以来,广泛用于研究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它是一种具有高灵敏度的研究蛋白质之间关系的技术.在酵母双杂交系统基础上发展的酵母三杂交系统将应用范围扩展到蛋白质-蛋白质、蛋白质-RNA、蛋白质-小分子化合物等更广阔的研究领域.本文着重介绍酵母三杂交系统的原理、应用及局限性.  相似文献   

12.
酵母单杂交的原理与应用实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许多诱导型基因的表达,都受特定的转录因子和顺式元件调控。要阐明各种信号传递途径与基因表达调控的机理,克隆和鉴定转录因子是关键。近年来酵母单杂交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克隆和鉴定各种动植物的转录因子,本文以拟南芥DREB转录因子的克隆为例,介绍酵母单杂交方法的原理和具体应用 。  相似文献   

13.
差减杂交方法的原理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结合胡场盐诱导基因和盐抑基因的筛选,介绍了差减杂交技术的试验原理,设计思想和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结合胡杨盐诱导基因和盐抑制基因的筛选,介绍了差减杂交(subtractivehybridization)技术的试验原理,设计思想和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15.
探索目的基因在转基因白桦杂交子代群体中的传递规律,为后续进一步跟踪调查,实现转基因白桦的聚合育种提供帮助。以1年生BpAP1、TabZIP转基因白桦杂交T1代和5年生BpGH3.5、BpCCR转基因白桦为研究对象,测定杂交子代种子千粒质量、发芽率和发芽势等活力指标,同时采用PCR扩增法检测目的基因,调查杂交T2代白桦苗高。杂交子代各家系间种子千粒质量、种子活力指标和苗高等在0.01水平上差异显著,各性状的家系遗传力均高于85.00%。研究结果表明,目的基因在T2代群体中的传递规律不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雌、雄配子目的基因的传递效率分别为30.00%、50.00%左右,同时未获得3目的基因聚合的杂交T2代个体。目的基因的随机插入降低了白桦杂交T2代种子活力,未获得3基因聚合的白桦杂交子代,目的基因的聚合对杂交子代个体的生长发育产生了不利影响,甚至产生致死现象。  相似文献   

16.
人类在很早以前就开始了无意识的选种工作,选取了最能满足人类需要的各种植物。但是在长期的农业生产过程中,人类不是根据多倍体,也不是根据细胞核里的染色体的数目进行人工选择的,而是根据具有大而品质优良的果实、种子、块根、块茎、花等器官选择了许多在品质上产量上都很好的作物和鲜艳而美丽的花卉,因而就无意识的栽培了许多自然发生的多倍体植物,多倍体类型无论在品质上和产量上大致都比二倍体类型要好。但是人类所选择和栽培的并不全都是多倍体。  相似文献   

17.
在高中生物学第五章遗传和变异的课文中,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是这一章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之一。课文中,对具有两对性状的亲本进行杂交,其后代表现型的比值只讲了 F_2的9∶3∶3∶1和测交后代的1∶1∶1∶1两种类型,但八二年的高考试题中却出现了3∶1∶3∶1和1  相似文献   

18.
“浙农大 1号”意蜂Apismelliferaligustica (Ea)与喀尼鄂拉蜂A .melliferacarnica (K)、卡尔巴阡蜂A .melliferacarpatica (C)、高加索蜂A .melliferacaucasica(G)、乌克兰蜂A .melliferaacervorum(W)、东北黑蜂A .melliferaspp .(D)分别进行正反杂交试验 ,测定其杂交 1代的吻长、背板 3 +4长、蜡镜面积、跗节指数、右后足胫节长、花粉筐面积、翅钩数、肘脉指数、翅膀面积等 9项形态指标。分析与经济性状密切相关的吻长、背板 3 +4长、蜡镜面积、花粉筐面积、翅膀面积等形态指标的杂种优势率 ,发现吻长、背板 3 +4长、蜡镜面积、花粉筐面积、翅膀面积的较佳杂交组合分别是D(♂ )×Ea(♀ )、Ea(♂ )×C(♀ )、K(♂ )×Ea(♀ )、Ea(♂ )×K(♀ )和Ea(♂ )×K(♀ ) ,其杂种优势率分别为 1 47%,4 79%,2 6 5 7%,1 0 88%和4 97%,并对这些杂交组合在养蜂生产上的利用价值做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9.
从ATPase8-6基因研究杂交多倍体鱼线粒体母性遗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新红  刘少军  刘筠 《动物学报》2004,50(3):408-413
异源四倍体鲫鲤是世界上首例人工培育的两性可育并形成群体的且能自然繁殖的四倍体鱼。本文采用质粒克隆测序法测定了红鲫、异源四倍体鲫鲤、三倍体湘云鲫和三倍体湘云鲤的ATPase8和ATPase6基因全序列 ,结合鲤鱼、日本白鲫和斑马鱼的同源序列 ,对不同倍性水平鲤科鱼类的ATPase8和ATPase6基因进行了比较 ,分析了碱基组成、变异情况以及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差异。红鲫、鲤鱼、异源四倍体鲫鲤、日本白鲫、三倍体湘云鲫和三倍体湘云鲤之间的序列差异为 0 0 % - 1 3 4 % ,它们与外群斑马鱼之间的序列差异为 2 7 9% -31 0 %。用MEGA软件中的MP法、ME法、NJ法和UPGMA法构建分子系统树 ,得到了相似的拓扑结构。结果分析表明 ,人工杂交多倍体异源四倍体鲫鲤、三倍体湘云鲫和三倍体湘云鲤在线粒体ATPase8和ATPase6基因上具有严格的母性遗传特征。值得注意的是 ,异源四倍体鲫鲤经过 1 1代的繁育后 ,与其原始母本红鲫仍然保持了非常高的同源性 ,说明了新的异源四倍体基因库在线粒体ATPase8和ATPase6基因上拥有稳定的遗传特性。对不同倍性鲤科鱼类线粒体ATPase8和ATPase6基因的研究表明 ,ATPase8和ATPase6基因是杂交鱼后代遗传变异研究的一个很好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20.
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被定义为“妊娠期间首次被诊断为糖耐量异常”,可导致不良妊娠结局,对母亲及新生儿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近些年随着肥胖人群的不断扩增,GDM呈现上升趋势。因此预防或治疗GDM成为当务之急。近几年的研究发现GDM患者及其子代的肠道菌群发生了改变,提示GDM的发生与肠道菌群紊乱可能存在某种联系。本文分析和总结了GDM母亲及其子代肠道菌群的变化和GDM母亲对子代的影响,探讨GDM对母亲及子代肠道菌群的影响,以期为预防或治疗GDM提供一个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