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环境温湿度对狭翅雏蝗体温与含水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智翔  陈永林 《昆虫学报》1989,32(3):278-285
昆虫体内环境(体温、体含水量)受外界环境条件影响极大,昆虫通过改变水的获得与损失维持体内水分平衡.本文提出“平衡温湿条件”这一概念,并用以描述昆虫体内水分平衡与环境温、湿度的关系,禁食昆虫体内含水量保持不变时的环境温、湿度条件为“平衡温湿条件”.对于狭翅雏蝗 Chorthippus dubius(Zub.)末龄蝻,其平衡温湿条件若以温湿系数(Q)表示,为Q=2.87.当Q>2.87时,虫体含水量增高;当Q<2.87时,虫体含水量下降.狭翅雏蝗调节体温的能力较差,对于其末龄蝻体温的研究表明,静止时,蝗蝻体温与环境温度一致;运动可使体温高于环境温度1—2℃;接受太阳辐射可使体温高于环境温度1—10℃(辐射强度为77500—161000 Lux时).狭翅雏蝗种群世代净增长率达到最大时的环境温、湿度条件与“平衡温湿条件”接近.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金沙江畔7个不同海拔区域花椒园中昆虫群落特征的动态变化及其与温、湿度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花椒园中昆虫群落的多样性、均匀度、丰富度、Ss/Si、Sn/Sp指标随海拔升高先增加后减少,而个体数、优势集中性指数则随海拔升高先减少后增加;低海拔(450—750 m)区域花椒园中由于总体温度高、湿度低,较高海拔(1300—1550 m)区域总体温度低、湿度高,均不利昆虫群落多样性、均匀度、丰富度、Ss/Si、Sn/Sp指标的提高和群落的稳定,而中等海拔(750—1300 m)区域的温度、湿度较为适中,昆虫群落的物种数及个体数量均相对较高,昆虫群落多样性、均匀度、丰富度、Ss/Si、Sn/Sp指标也较高,群落较稳定;相反,低海拔、较高海拔区域花椒园中昆虫群落优势集中性指数较高,而中等海拔区域却相对较低。综合分析表明,海拔高度及温湿度对花椒园昆虫群落特征影响较大,而海拔高度及温湿度的测量和分析较为方便。  相似文献   

3.
本文比较了智能人工气候箱、智能型光照培养箱、全自动控制养虫室和简易型养虫室等4种常用昆虫饲养设备的优点和不足,分析了不同设备的适用情况。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应用昆虫学重点实验室正在应用的昆虫饲养设备为例,详细介绍了几种设备使用中的注意事项及维护方法。智能型人工气候箱和全自动控制养虫室可用于饲养对温度、湿度及光照要求较高的寄主植物及昆虫;智能型光照培养箱适用于对温度和光照有一定要求而对湿度要求不严格的试验;简易养虫室造价低,较容易建立,适用于饲养普通试验观察的昆虫种群。本文对4种设备的比较为农业科学研究中昆虫饲养设备的选择及管理维护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连续温度梯度下昆虫趋温性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马春森  马罡  杜尧  杨和平 《生态学报》2005,25(12):3390-3397
昆虫作为一种能够自由活动的生物,可以通过运动主动选择对其有利的环境温度。大多数研究中昆虫被迫接受人为设定的恒温或变温,并未体现出昆虫本身对适宜温度的主动选择性。连续温度梯度是在某一介质的两端产生由高到低连续变化的温度范围。在一定温度梯度中昆虫趋温行为的研究揭示了其主动选择的适宜温度,这对了解昆虫的空间动态、提高测报准确性和开发防治新方法有重要意义。总结了产生连续温度梯度的各种装置,致冷、加热和温度测量方法以及昆虫趋温行为的观察装置和方法,包括在植物体上(内)及空气、下垫面、粮食和土壤等介质中产生温度梯度的方法及装置。各装置以水浴或电器设备制冷或加热,肉眼观察手工记录或以摄像机、声音信号采集系统等方法记录昆虫的行为。综述了多种昆虫生长发育、栖息、产卵或取食的偏好温度,总结了性别、发育阶段和生态型等生理因素及光照、湿度和预适应温度等环境因子对昆虫偏好温度变化的影响。昆虫的趋温性因种而异,同种昆虫不同发育阶段或不同生命活动所趋温度不同。多数种类昆虫雄性成虫的偏好温度比雌性略高。某些昆虫的多型现象可能导致其种内不同生态型的偏好温度存在差异。光照和湿度的变化会影响某些昆虫对温度的反应。有些昆虫经预适应温度训练后,其偏好温度发生改变。某些昆虫对温度的偏好呈现出一定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规律。饥饿条件下昆虫的偏好温度降低。温度梯度的有无及其方向、温度的高低、温差的大小等因素都会影响昆虫的活动性。最后分析了本类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指出开展对重要农林作物害虫和天敌趋温行为及其生理学机制,外界环境因素影响昆虫趋温性等方面的探索将是未来该领域研究的重点内容。  相似文献   

5.
《蛇志》1996,(1)
人工养殖蕲蛇技术(接上期)二、饲养管理1.食物与投饵:蕲蛇以肉食为主,喜食蛙、鼠、晰蝎、鸟类、昆虫及其他小型兽类,最喜食棘胸蛙(石鸡)。蛇场词养可根据蕲蛇的食性,结合当地当时的具体条件,选择食物。一般每月投饵2~3次。2.温、湿度的控制:蕲蛇是变温动...  相似文献   

6.
昆虫生殖一般是通过两性来完成的。在生殖过程中,从精子、卵子发生、交配到产卵,除了受外界环境因素(光、温度、湿度、食物等)影响以外;还受内分泌器官的激素来调节控制。昆虫怎样通过外界环境因素诱导内分泌器官的激素来调节控制自身的生殖,这是昆虫生殖生理的一个重要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了解不仅在昆虫生殖方面有理论意义,而且在指导如何抑制害虫生殖和大量繁育益虫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 光场对昆虫行为的作用是复杂的,它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波长、光亮度、环境温、湿度以及季节变化和时差等外界条件及复眼的生理状况,光、暗适应程度等内在因素都直接地影响着蛾子的趋光行为。揭示这些因素之间的错综关系,对不断改进光源、合理地布局灯防区、准确地掌握开灯的有利时机,使灯光防治在综合治理中发挥高效作用是十分必要的。为  相似文献   

8.
滞育是昆虫长期适应不利环境的重要对策之一,对昆虫的生存、繁衍和进化都具有重要意义.滞育一般分为滞育前期、滞育期和滞育后期3个阶段,其中,滞育前期包括滞育诱导期和滞育准备期,是确保昆虫顺利进入滞育的重要时期.本文首先简要概括了光周期、温度、湿度、食料等外界环境因素在不同昆虫滞育诱导中的作用;然后系统综述了滞育激素、保幼激...  相似文献   

9.
在苏联昆虫生态学专家——列宁格勒大学昆虫实验生态研究室高级研究员Н.И.戈雷辛同志的帮助和指导下,短短的几个月内,在我组建成了一间现代化的昆虫实验生态研究室。本室现有的设备主要是各种不同温度的恒温装置和光照控制仪器。此外,还有用来研究昆虫在不同温度、湿度及光照等条件影响下生长发育与生理变化的仪器,如研究昆虫对温度反应的梯度温度台和测定呼吸的微呼吸器等。 恒温装置主要是复式定温箱和电冰箱。复式定温  相似文献   

10.
温、湿度对狭翅雏蝗Chorthippus dubius (Zub.)实验种群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研究了不同温、湿度条件对狭翅雏蝗Chorthippus dubius(Zub.)实验种群的影响;在室内,温度控制在16℃、18℃、21℃、23℃、25℃、28℃、30℃、33℃、35℃和37℃,土壤含水率控制在5.0%、10.0%、14.3%,研究温度和土壤含水率对狭翅雏蝗卵孵化率的影响;温度控制在18℃、21℃、25℃、28℃、30℃、33℃、35℃和37℃,相对湿度控制在100%、80%和60%,研究温度和相对湿度对狭翅雏蝗蝻存活率、成虫生殖力和种群增长率的影响。 研究表明:温度、土壤含水率以及两者的交互作用对狭翅雏蝗卵的孵化率都有显著的影响;温度、相对湿度以及两者的交互作用对狭翅雏蝗卵的孵化率都有显著的影响。这种影响可用下列回归方程表示: y=a+b_1(T′-T)(T-T_0)+b_2(H′-H)(H-H_0)+b_3(H′/T_0-H/T)(H/T-H_0/T′)+b_4·(H′T′-HT)(HT-H_0T_0) 其中H′、H_0和T′、T_0分别为昆虫可存活的湿度的上、下限和温度的上、下限;T、H为实际温、湿度;y为存活率(或孵化率);a、b_1、b_2、b_3和b_4均为常数。 温度对狭翅雏蝗的生殖力有显著的影响,相对湿度的作用不太显著。狭翅雏蝗种群世代净增长率R_0>1的温度范围,在80%相对湿度下为27.0℃—31.5℃,在60%相对湿度下为23.0℃—29.5℃。  相似文献   

11.
温、湿度对粘虫蛾飞行能源物质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系统研究了不同温、湿度对粘虫蛾飞行能源物质消耗的影响,结果表明,温、湿度对成虫飞行能源物质消耗有显著影响,在适宜的温、湿度下飞行时,粘虫蛾主要飞行能源物质(甘油三酯和糖原)消耗最少,其飞行单位距离所需的甘油三酯也最少,即能源利用效率最高,随着温,湿度从适宜到不适宜,甘油三酯消耗有逐渐增多的趋势,但温,湿度对成虫飞行能源物质消耗会因蛾龄及性别的不同而异,在所测试的几种温,湿度下(高温35℃除外),5日龄成虫在飞行中消耗的甘油三酯最多,低龄和高龄时消耗均较少,高温下飞行时,雄蛾比雌蛾消耗的能源物质多,而在高温或低湿条件下,雌蛾比雄蛾消耗的多,进一步对影响成虫飞行能源物质消耗的海藻糖酶活力及呼吸强度研究表明,温、湿度对海藻糖酶活性有明显影响,在适宜的温,湿度下,酶的活性高,反之,酶的活性降低,其中高温对酶活性的抑制作用比低温明显,但高湿和低湿对酶活性的抑制作用基本一致,成虫呼吸强度随温度的升降而升降,飞行初期成虫呼吸强度急剧增加,但0.5h后开始下降并维持在一个较稳定的水平,根据所获结果对温、湿度与粘虫蛾飞行能源物质消耗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正> 昆虫人工饲料的研究在国外已有30余年的历史,取得很大进展。许多种重要昆虫的大量人工饲育已达商品化,并已有专门公司销售配制好的人工饲料。1981年5月,作者在去瑞士汽巴嘉基公司进修期间,曾有机会在该公司的昆虫饲养组参观并短期工作,该公司和其它公司大量饲育昆虫的人工饲料配方,在控制温  相似文献   

13.
火赤链游蛇卵孵化的进一步研究兼评孵化水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张永普  计翔 《动物学报》2002,48(1):35-43
用 2× 2四种温、湿度孵化火赤链游蛇 (Dinodonrufozonatum)卵 ,重点评估湿度及其与温度的相互作用对孵化成功率、胚胎利用卵内物质和能量及孵出幼体特征的影响。卵在孵化过程中净吸水导致重量增加 ,孵化温、湿度及其相互作用显著影响孵化卵的重量变化并导致卵内水环境的相应变化。同一湿度下 ,低温孵化卵的终末重量大于高温孵化卵 ;同一温度下 ,高湿度孵化卵的终末重量大于低湿度孵化卵。温度显著影响孵化期 ,湿度及其与温度的相互作用对孵化期无显著的影响。孵化温、湿度对孵化成功率和孵出幼体性别无显著的影响。2 4℃和 30℃中均有畸形幼体孵出 ,但畸形率与孵化温、湿度无关。孵化基质湿度显著影响孵出幼体的大小(snout ventlength ,SVL)、湿重和躯干干重 ,潮湿基质中孵出幼体的SVL和体重较大且躯干发育较好。孵化温度显著影响幼体剩余卵黄的干重和灰分含量以及幼体的能量和总灰分含量 ,30℃孵出幼体的剩余卵黄较大、总灰分含量和剩余卵黄灰分含量较高 ,但能量较低。在所有被检测的幼体特征中 ,孵化温、湿度相互作用仅影响剩余卵黄干重。各条件下孵出幼体的最大持续运动距离与其SVL无显著的相关性 ,孵化温、湿度及其相互作用对孵出幼体最大持续运动距离无显著的影响。孵化水环境虽然影响部分幼体特  相似文献   

14.
司强  周迪勤 《昆虫知识》2001,38(2):148-149
在昆虫标本的采集、制作过程中 ,如何防止标本腐烂变质 ,是每个制作标本的人都很关心的问题。5~ 9月 ,是采集昆虫标本的最佳时期 ,然而 ,那一段时间气温往往较高 ,湿度较大。在野外采得的昆虫 ,一般当场经毒瓶杀死后 ,用棉花包包裹保存。身体大的 ,尤其是雌性 ,还要取出内脏。但在高温季节 ,即使这样处理 ,5~ 6小时后 ,标本仍有轻重不等的变质 ,轻则褪色、变色或失去光泽 ,重则发黑、发臭 ,完全报废。在展翅板上整好形的昆虫标本 ,需要进行干燥定型处理。气温较高 ,湿度较低的时候 ,可以采用自然干燥的办法。然而 ,在 1周左右的干燥时期里…  相似文献   

15.
嗜卷书虱实验种群生命表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在不同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对嗜卷书虱进行饲养,分别组建春实验种群特定年龄和特定时间生命表,并应用Morris模式及SWeibull频数分布以探讨温、湿度与嗜卷书虱种群数量变动的关系。结果表明,温、湿度对存活率的作用是影响该实验种群趋势指数(I)值最重要的因子,在适宜温、湿度条件下,种群存活曲线属DeeveyⅠ型,而在不太适宜条件下则属DeeveyⅢ型,理论上30.63℃时周限增长率(λ)最大,达1.0628倍/天,该虫发育和繁殖的最适温区为28-30℃,最适相对湿度在80%左右。  相似文献   

16.
昆虫实验生态生理学,是以人工小气候为基础,温度、湿度和光照为组成人工小气候的三个基本要素,特别是温度条件此其他条件要求更严格。因此,可以理解生理生态试验室都是以调节温度的装置为最基本的设备。  相似文献   

17.
吴刚  戈峰  万方浩  肖能文  李俊生 《昆虫知识》2011,48(5):1170-1176
生物入侵已成为一个影响深远的全球性问题,其对我国的生态系统、环境和社会经济的负面影响日益明显。全球气候变化对入侵昆虫有着深刻的影响,它正改变着一些昆虫本地种与入侵昆虫的组成、分布、种群动态和种间关系。本文分析了气候变化与生物入侵之间的互作关系,综述了全球气候变化因子(如温度、湿度及其它气候因子)对入侵昆虫生物学及生态学的影响,探讨了气候变化导致入侵昆虫定殖和传播的原因,并提出了气候变化下入侵昆虫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8.
邱明生  赵志模 《昆虫学报》1999,42(2):145-149
研究了环境因子对角倍蚜Schlechtendalia chinensis (Bell) 秋迁蚜生殖和雌性蚜发育的影响。温、湿度单因子试验表明,秋迁蚜在26℃和80%RH条件下有最大生殖量;温、湿度对秋迁蚜生殖量的影响均符合开口向下的二次抛物线变化趋势,极端温、湿度会导致生殖量的下降。采用三元一次正交组合设计,研究了环境温度(X1)、湿度(X2)和光照强度(X3)三因子不同水平组合对雌性蚜发育的影响,表明温度是影响发育历期的主要因子,其次是光照强度,最后是湿度。因此,适当高温、强光照条件可以加快雌性蚜发育;而适当高湿条件可以降低雌性蚜的发育速率而延长其发育历期。在人工培育角倍蚜生产中,创造有利于秋迁蚜生殖的温、湿度条件可以使秋迁蚜产下较多的越冬侨蚜;在适当降低温度、增加湿度的阴暗条件下贮留雌性蚜可以适当延长其发育,以使角倍蚜与盐肤木在物候上达到最佳吻合。  相似文献   

19.
环境因子对角倍蚜秋迁蚜生殖和雌性蚜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环境因子对角倍蚜Schlechtendalia chinensis (Bell) 秋迁蚜生殖和雌性蚜发育的影响。温、湿度单因子试验表明,秋迁蚜在26℃和80%RH条件下有最大生殖量;温、湿度对秋迁蚜生殖量的影响均符合开口向下的二次抛物线变化趋势,极端温、湿度会导致生殖量的下降。采用三元一次正交组合设计,研究了环境温度(X1)、湿度(X2)和光照强度(X3)三因子不同水平组合对雌性蚜发育的影响,表明温度是影响发育历期的主要因子,其次是光照强度,最后是湿度。因此,适当高温、强光照条件可以加快雌性蚜发育;而适当高湿条件可以降低雌性蚜的发育速率而延长其发育历期。在人工培育角倍蚜生产中,创造有利于秋迁蚜生殖的温、湿度条件可以使秋迁蚜产下较多的越冬侨蚜;在适当降低温度、增加湿度的阴暗条件下贮留雌性蚜可以适当延长其发育,以使角倍蚜与盐肤木在物候上达到最佳吻合。  相似文献   

20.
松嫩平原西部林网生态场中玉米光合生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常杰  葛滢 《植物生态学报》1995,19(2):137-143
东北松嫩平原林网生态场(Ecofield)中主要气候因子对玉米(Zea mays)光合作用影响的研究表明:在整个生长季中,玉米的瞬时光合速率与气温、光强正相关;日光合量则与空气温、湿度正相关。林网中部和东部(10—20H,H为1树高)玉米的光合日进程基本无午休现象,仅两侧主林带附近(1H、5H、25H)仍有午休;与此相应,日光合量也以中、东部高于两侧,这是由于林网中部的气温和湿度高于两侧。通过综合分析,发现午间空气湿度低是造成光合午休的主要原因,在东北松嫩平原,空气温、湿度是制约玉米光合作用主要的气候因子,其中气温是主导因子;光照不是限制因子。防护林可提高林网中的空气温、湿度,从而提高玉米的生产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