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5′—磷酸二酯酶高产菌株的选育和发酵培养条件的优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ATCC14994为出发菌株,采用紫外线与亚硝基胍相结合的多次诱变育种,获得1株5′-磷酸二酯酶高产菌株HAT2228.通过单因子和正交试验对该菌株的产酶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优化发酵产酶条件为蔗糖5%,酵母膏0 3%,蛋白胨0.3%,K2HPO4 0.8%,KH2PO40.8%,MgSO4 0.2%,ZnSO4 0.2%,培养基起始pH6 0,接种量10%,培养温度30℃,摇床转速120r/min,发酵时间48h.在优化条件下,HAT2228的产酶水平达1 329u/ml.  相似文献   

2.
建立一种高效快速的从麦芽根中提取5′-磷酸二酯酶和磷酸单酯酶的方法。通过将麦芽根粉碎后,取一定粒度的麦芽根加一定量的去离子水浸泡,过滤后得粗酶液。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5′-磷酸二酯酶和5′-磷酸单酯酶的酶活,研究粉碎粒度、料液比、抽提温度、抽提时间等因素对麦芽根中5′-磷酸二酯酶和5′-磷酸单酯酶提取的影响。将原料粉碎至100目,以去离子水为提取剂,于4℃提取20h,料液质量比为1:10,5′-磷酸二酯酶的酶活力可达160U/ml。该法简单、快速、准确、适应性强,为5′-磷酸二酯酶的提取与检测提供了有效的工具。  相似文献   

3.
钛氯活化纤维素固定5’-磷酸二酯酶,使酶活回收率达到70%以上。用这种固定化酶在75℃、pH5.2的条件下降解0.5%浓度的酵母核酸(RNA),用酶量可减少到1.75u/ml底物,酶活利用率可提高6倍以上。核酸降解率可达70%以上。  相似文献   

4.
β-葡聚糖酶高产菌株BS9418F的选育及其发酵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经60 Coγ射线辐照处理获得的诱变菌株芽孢杆菌BS9418F ,其产酶活力比出发菌株提高 30 %以上。该菌株以大麦粉 7%、玉米粉 3%、豆粕 3%及适量无机盐为培养基最佳配比 ,其最适培养条件为 :培养基初始 pH 7.0 ,摇瓶装量 5 0mL/ 30 0mL三角瓶 ,种龄 16~ 2 0h ,接种量 2 %~ 3% ,培养温度 36~ 37℃ ,发酵周期 40h。在优化条件下 ,摇瓶发酵产 β 葡聚糖酶活力高达 5 5 0 0u/mL以上 ,比出发菌株初始发酵水平提高了 4倍以上  相似文献   

5.
从土壤中筛选出一株高产α-葡萄糖苷酶的细菌HB-09-5,对其粗酶液进行研究发现,最适反应pH为6.0,最适反应温度为50℃,pH在4.0-7.0,温度在55℃以下保持酶活力相对稳定。通过对产酶条件进行优化,单因素试验表明,最佳碳源为可溶性淀粉,最佳氮源为牛肉膏,Mg2+和Ca2+对产酶有促进作用。优化发酵条件后,菌株HB-09-5产酶水平可达到20.95U/mL,比出发菌酶活提高了2.3倍。  相似文献   

6.
L-丝氨酸高产菌株的选育和摇瓶发酵条件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B revibacterium flavmC-11A为出发菌株,经紫外线照射和亚硝基胍诱变处理,选育出一株L-丝氨酸高产菌株C32为目的突变株,使摇瓶产酸率由12.1 g.L-1增加到16.4 g.L-1,然后对其进行摇瓶发酵条件优化,使菌株C32的L-丝氨酸产率提高到30.1 g.L-1。  相似文献   

7.
目的:获得高活力5′-磷酸二酯酶液,提高核酸RNA酶解效率。方法:采用超滤和盐析技术对从麦芽根浸提液中纯化5′-磷酸二酯酶工艺进行研究,采用单因子试验法优化酶解工艺条件。结果:浸提液依次经过5万Da超滤膜浓缩、40%饱和度硫酸铵盐析、5万Da超滤膜脱盐后,酶活力可达1 500U/ml;第1次超滤膜透过液可作为浸提液循环使用,酶活力是水浸提的1.15倍;第2次超滤膜透过液浓缩5倍后,可回收56.46%硫酸铵,浓缩母液可按1∶2比例循环使用;在底物浓度5.8%、酶用量8%、反应时间2h条件下,RNA酶解率可达95%。结论:初步建立了适合工业化规模的核苷酸生产新工艺。  相似文献   

8.
从土壤中分离得到一株高温放线菌V_4菌株(Thermoactinomyces sp.V_4),经测定能产生热稳定β-淀粉酶。V_4菌株经过热诱变获得一株具高活力β-淀粉酶的变异株A_(61),产酶活力从400u/ml提高到1000u/ml。A_(61)菌株产生的β-淀粉酶最适反应温度为60℃,酶的热稳定性良好,50℃保温4小时不失活,55℃保温2小时仍具有最初活力的96%。  相似文献   

9.
L-组氨酸高产菌株的选育及其发酵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楠  刘辉  陈宁 《生物技术通讯》2006,17(5):747-749
目的:以谷氨酸棒杆菌TQ2223(Phe-/Tyr-/5-MTr/SGr/5-FTr/CINr)为出发菌株,定向选育具有5-甲基色氨酸抗性(5-MTr)、磺胺胍抗性(SGr)、5-氟色氨酸抗性(5-FTr)、8-氮鸟嘌呤抗性(8-AGr)、6-巯基嘌呤抗性(6-MPr)、2-噻唑丙氨酸抗性(2-TAr)等遗传标记的突变株;同时对突变株发酵培养基及条件进行研究,获得最优条件。方法:经硫酸二乙酯诱变处理,测定了诱变时间与致死率的关系,并对发酵培养基中不同氮源、生物素添加量进行了单因素实验,对接种量、发酵培养温度等发酵条件也进行了实验确定。结果:经诱变处理后,定向选育出的菌株TL1105(5-MTr/SGr/5-FTr/8-AGr/6-MPr/2-TAr)在未经优化的摇瓶发酵条件下,L-组氨酸的产量为12.02g/L;而优化培养条件后,L-组氨酸的产量达23~24g/L。结论:确定最佳诱变时间30min,此时致死率为80%。硫酸铵为发酵培养基中最适碳源,生物素添加量为50μg/L,采用5%接种量为宜,组氨酸发酵的最适温度为30℃。  相似文献   

10.
少根根霉γ-亚麻酸高产菌株选育及发酵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He-Ne激光复合氯化锂对孢子诱变,以及He-Ne激光处理原生质体的方法,从一株产γ-亚麻酸(GLA)的原始菌株少根根霉(Rhizopus arrhizus)R8中选育出突变株RC378,摇瓶培养菌体油脂含量47.8%,其中GLA占油脂的12.6%,比原始菌株油脂含量提高了130.8%,GLA含量提高了276.7%。突变株油脂组分较原始菌株具明显差异。以麸皮、玉米粉为主要原料固态发酵干基油脂含量保持在9.4%~12.9%, GLA含量在9.8%~12.6%。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选育布雷菲尔德茵素A(BFA)高产茵和优化发酵条件.采用紫外线照射(UV)、亚硝基胍(NTG)和UV+NTG复合诱变处理BFA产生茵Eupenicillum sp.E-0506筛选突变株后进一步发酵选育;采用单因素筛选结合正交试验考察摇瓶装液量、转速等因素的影响.试验所确定的BFA产生茵的孢子诱变适宜条件为:孢子...  相似文献   

12.
通过低温驯化、紫外诱变琼脂平板上的孢子的方法,对局限曲霉进行诱变。根据刚果红与β-1,3—1,4-葡聚糖耦合而保持红色的特征,采用鉴定平板与诱变平板为同一平板的快速高效的方法粗筛耐低温β-葡聚糖酶高产霉菌。最后经过摇瓶进一步复筛,筛选出一株产酶活力比原始菌株提高4倍多的诱变株QY-00305,该菌株有较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以一株降解植物甾醇产生雄烯二酮的分枝杆菌为研究对象,先后利用亚硝基胍(NTG)和N+注入技术对其进行诱变处理。通过考察NTG浓度和N+注入剂量对菌株诱变效果的影响,确定了最佳诱变条件为NTG浓度为0.6 mg/mL,N+注入剂量为60×1011ions/cm2。最终选育出一株高产突变株Mycobacterium sp.N-2,其生产雄烯二酮的能力较出发菌株提高了37.8%,且传至第七代仍基本稳定。进一步研究了初始pH值、接种量和摇床转速等对高产突变菌株发酵能力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发酵条件为初始pH值7.5,接种量12%,摇床转速260 r/min。  相似文献   

14.
产木聚糠酶菌株的选育及其液体发酵条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相似文献   

15.
从2株芽胞杆菌中通过筛选获得了一株产α-葡萄糖苷酶活力较高的嗜热脂肪芽孢杆菌U2,以嗜热芽孢杆菌U2为菌种,优化发酵培养基后,在温度45℃、初始pH6.8、转速200r/min和10%接种量条件下,发酵20h,菌株U2产酶水平可达到2.62U/mL,比出发菌提高了4倍。  相似文献   

16.
黑曲霉产菊粉酶的发酵条件优化及诱变育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对1株黑曲霉产菊粉酶的发酵条件进行了研究,确定了优化的发酵条件为菊粉2%,酵母膏2%,(NH4)H2PO40 5%,Na Cl0 5%,MgSO4·7H2O0 05%,ZnSO4·7H2O0 01%,初始pH6 5,接种量1 6%,装液量30ml,发酵5d,菊粉酶活最高可达26U/ml,I/S为1 15。经Co60诱变筛选出1株突变株C-32,在相同的发酵条件下菊粉酶活提高30%,I/S不变。  相似文献   

17.
筛选了一株产纤溶酶能力较强的芽孢细菌,本文对其液体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菌株产酶最佳条件为:可溶性淀粉4%,蛋白胨2%,柠檬酸铁铵0.1%,磷酸钙0.4%,接种量2%,pH 7.5,发酵时间96 h,装瓶量75/500(mL/mL),摇床温度37℃,转速150 rpm,在该条件下产酶酶活可达581.81 IU/mL。  相似文献   

18.
刘晓艳  刘毅 《生物技术》2006,16(2):71-73
目的:目前临床使用的溶栓药物疗效肯定,但还存在许多缺陷,而且价格昂贵,因此研制新型溶栓药物的需求迫切。方法:研究了根霉Rhizopus chinensisYY-15液体摇瓶发酵产生纤溶酶的工艺条件。采用单因素试验对液体发酵培养基的碳源、氮源、碳氮比、初始pH进行了优化;采用正交试验对发酵时间、接种量进行了研究。结果:实验范围内菌株液体发酵产纤溶酶的适宜培养基组成为:麸皮水浓度3%(w/v),豆粕浓度5%(w/v),初始培养基pH5.0。适宜培养条件为接种量6%,培养时间72h。优化条件下的摇瓶液体发酵纤溶酶产量平均达98.31 U/ml。  相似文献   

19.
紫外诱变选育木聚糖酶高产菌株及产酶条件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HJ-04为出发菌株,通过紫外诱变的方法筛选得到一株木聚糖酶高产菌株B6,其酶活提高约30%.通过因素轮换试验和L9(34)正交试验结果得出B-6菌株产酶的最佳营养条件及发酵条件.结论:4%啤酒糟、2%玉米芯、2%牛肉膏、0.15%FeSO4、1.5%Na2HPO4,pH 8~9,35℃,170r/min培养60h,产酶活力达到536.72IU/mL.  相似文献   

20.
玉米原料高产γ-聚谷氨酸优良菌株的选育及发酵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实验室筛选到的一株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B-1为出发菌株,采用紫外诱变技术对出发菌株进行反复诱变,得到一株能够利用玉米原料生产γ-聚谷氨酸的优良高产菌株B-115,摇瓶发酵γ-聚谷氨酸的产量由原菌株的12.5g/L提高到19.5g/L。再以该菌株为研究对象利用响应面法进行碳源、氮源、谷氨酸钠、金属离子等发酵条件的优化实验,经48h摇瓶发酵,γ-聚谷氨酸产量达到40.98g/ 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