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渗析发酵法生产乳酸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定  王建龙 《生物技术》1993,3(1):10-14
在乳酸发酵过程中,所生成的乳酸对进一步发酵有抑制作用。采用电渗析法从发酵液中及时地分离出产物乳酸,使乳酸的生产量提高到86.4g/L,是不控制pH值发酵时的4倍多。结果表明:电渗析法能有效地消除产物乳酸的抑制作用,提高了乳酸生产率,且简化了提取工艺。  相似文献   

2.
超滤法是一种根据溶液中分子的大小和形态,在埃(10~(-8)厘米)数量级选择性过滤的技术。这种方法,在一定的压力下(外源N_2压或真空泵压),使溶剂和较小分子的溶质能通过一定孔径的薄膜,大分子的溶质则不能透过,从而可以使高分子物质脱盐、脱水和浓缩;在一定的条件下,还可以起到分离和纯化的作用。从另一角度来看,超滤也可以认为具有溶液相的分子筛作用,根据所用超滤膜的型号不同,可以在分子量500—100,000内进行筛分。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用鸡蛋膜做透析袋探究发生渗透作用的基本条件,只有当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时,水才能透过鸡蛋膜,从浓度低的一侧扩散到浓度高的一侧。水、无机盐、维生素、碘分子、葡萄糖等小分子物质能透过鸡蛋膜,淀粉、蛋白质、脂肪等大分子物质不能透过鸡蛋膜。发生渗透作用的2个基本条件:一是半透膜,二是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  相似文献   

4.
可食性膜是由天然可食性大分子材料制成的选择透过性薄膜,常用于果蔬保鲜。可食性膜通过控制果蔬内部气体交换、延缓水分流失、阻止空气与食品接触而减少食品氧化反应、细菌微生物的滋生,提高食品货架期。本文通过对前人做过的研究进行了全面的总结,综述了目前已有的可食性膜的主要种类和国内外对可食性膜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可食性膜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游隆信 《生物学通报》2005,40(12):32-32
1概念的内涵 高中生物学教材中对渗透作用的定义是: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透过半透膜,从低浓度溶液向高浓度溶液的扩散,叫做渗透作用(着重号为概念的精髓)。渗透作用的产生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①具有半透膜;②半透膜两侧溶液具有浓度差。对上述概念和条件应注意如下两个问题:一是在“扩散”前用“低浓度溶液向高浓度溶液”加以修饰,学生常常会把溶液浓度作为判断是否发生渗透作用的标准,即如果两种溶液之间没有浓度差就不会发生渗透作用。事实上浓度相同而溶质不同的两种溶液也能发生渗透作用;二是教材只在植物的水分代谢中叙述了渗透作用,学生往往认为只有成熟的植物细胞才能发生渗透作用,其实包括动物细胞、植物细胞、细菌细胞等在内的活体生物细胞都具有渗透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采用有机微滤膜和超滤膜连续过滤谷氨酸发酵液,去除菌体蛋白,以利于后续的提取操作。方法:利用微滤膜去除菌体及大分子蛋白等杂质,微滤透过液进入超滤膜系统,进一步去除小分子蛋白及色素等,再利用浓缩连续等电法进行提取,得到谷氨酸。结果:发酵液经过滤后,可溶性蛋白、色素去除率分别可达到86.7%和63.2%,谷氨酸的损失率仅为0.6%;谷氨酸的提取收率和纯度分别可达到95%和99%。结论:利用有机膜系统处理谷氨酸发酵液,可高效去除发酵液中的菌体蛋白和色素等,明显地提高了谷氨酸的提取收率及纯度。  相似文献   

7.
通过结合有抗原的PVDF膜进行亲和纯化是小规模快速获取特异性抗体的一种重要手段.该方法的关键步骤之一是将抗原蛋白有效地吸附到PVDF膜上.尽管人们广泛使用PVDF膜亲和纯化抗体,但对影响PVDF膜吸附抗原蛋白的因素至今仍缺乏系统研究.以BSA为模型蛋白,检测在不同蛋白浓度、不同孵育时间、不同溶质溶液和不同pH值的情况下,PVDF膜吸附蛋白的效率.当蛋白溶液为PBS时,1 cm2 PVDF膜与2 mg·mLl BSA溶液孵育1h可达到其最大吸附率.常见的蛋白质缓冲液组分对PVDF膜的蛋白吸附率影响不一.其中,咪唑、Tris-HCl、NaCl、KCl在广泛的浓度范围内对PVDF膜吸附蛋白没有明显影响,而较高浓度的SDS、Triton-X 100、Tween-20、乙二醇、甘油、盐酸胍、尿素等可显著降低PVDF膜对蛋白的吸附效率,在pH为6.5~9.5的Tris-HCl中,随着pH的增高而吸附效率降低.  相似文献   

8.
随着同步辐射光源(尤其是目前快速发展的第四代同步辐射光源)技术的进步,可用于实验的辐射通量越来越高,实验样品(特别是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样品)受到的辐照损伤也越来越严重。在全球现有的同步辐射装置上,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溶液专用小角X射线散射(SAXS)实验站的光子通量基本上都在1013cps量级。在如此高的通量下,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溶液样品在实验测量中受到的辐照损伤极其严重。如果没有有效的辐照防护措施,蛋白质溶液样品在毫秒级辐照时间内便会辐照损伤,导致不能获取有效的实验数据。辐照损伤严重制约了SAXS实验技术在蛋白质溶液样品方面的应用。因而,认识蛋白质溶液样品辐照损伤的产生机理、影响因素、判断标准,以及有效降低辐照损伤程度、延缓辐照损伤产生时间的方法,对于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溶液的散射实验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在简要概述生物大分子溶液样品辐照损伤产生机理、影响因素、辐照剂量等基本概念的基础上,重点综述了同步辐射SAXS实验中辐照损伤的判断标准和防护措施。此外,本文还对比了各种防护措施的优缺点,讨论了在建HEPS新光源中SAXS束线可用的散射数据采集时间,指出辐照损伤防护剂是有价值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大分子拥挤(macromolecular crowding effect)代表了细胞内高度拥挤状态,其源于非特异性容积排斥效应,是细胞内与pH、离子强度等同等重要的生理因素。生物大分子介导的拥挤环境对于DNA-DNA、DNA-蛋白质的相互作用以及DNA高级结构、细胞核或核区结构的稳定具有重要作用。在拥挤环境中,大分子总浓度的增加将增强溶质的浓缩倾向,从而降低溶液的自由能。拥挤效应是胞内大分子环境的总体反映,具有高度的缓冲性,保证了胞内反应的稳定进行及细胞功能的正常行使。  相似文献   

10.
昆虫谷胱甘肽S-转移酶蛋白纯化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汤方  高希武 《昆虫知识》2007,44(6):810-814
昆虫谷胱甘肽S-转移酶蛋白纯化的主要方法是沉淀法、层析法和电泳法。沉淀法是在进行柱层析前常使用的一种方法,但是其纯化倍数较低。层析法纯化倍数较高,但其费用也较高。电泳通常是作为一种辅助方法来使用。利用这些方法,谷胱甘肽S-转移酶蛋白最高纯化倍数为1138倍(马素永等利用层析法和电泳法对亚洲玉米螟谷胱甘肽S-转移酶蛋白进行纯化)。文章讨论了昆虫谷胱甘肽S-转移酶蛋白纯化研究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蓟马基因组DNA提取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昆虫分子生物学的研究中,从昆虫样品中有效地获得总DNA是分子实验成功的前提。但是,常规提取方法由于不能保留昆虫所有的形态特征,这对于体形较小的珍稀标本是不适用的。文中通过对改进的盐析法和STE法与KAc法的对比,发现盐析法和STE法提取的DNA质量明显优于KAc法,并且能够通过针刺从单头蓟马中成功提取DNA而不影响形态鉴定。2种提取方法的优点是单头蓟马在提取过DNA以后,虫体仍然可用以做成永久玻片进行形态鉴定。提取的DNA经实验证明,可以顺利的进行mtDNA-COI和rDNA-ITS2基因序列引物的扩增。  相似文献   

12.
本实验通过采用红血细胞溶血的方法,来说明溶质分子量大小与细胞膜通透性的关系.红血细胞对水是自由渗透的,但对大多数其他物质具选择性渗透.将红血细胞置于能透入细胞的溶液中,由于水和溶质的透入使红血细胞开始膨胀,直到细胞膜破裂,血红蛋白从细胞中扩散出来,这种现象即为溶血.当红血细胞呈完整状态时,其悬浮液呈现浑浊状态且透光性较差,但当细胞溶血后,其悬浮液就变得透明且光线也容易透过.本实验用稀释的红血细胞悬浮液在含有不同分子量溶质的溶液中达到一定  相似文献   

13.
细胞膜是一种半透性膜,能选择性地控制物质进出,研究细胞膜的通透性对细胞病变,某些疾病的致病机理以及药物疗效上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新鲜鸡血和羊血为研究材料,采用观察血细胞在不同等渗溶液中是否发生溶血并记录溶血时间方法来进行比较。将等渗溶液分为脂溶性物质,水溶性物质、水、强电解质、弱电解质几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鸡血红细胞膜的通透性低于羊血红细胞膜。造成两种红细胞膜之间通透性的差异主要原因是红细胞膜自身的机械强度,红细胞的生理特性,溶质的性质及血细胞来源等多方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正渗透作用在生物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大部分生物膜都具有半透性,渗透作用是水分子进出细胞的主要途径。发生渗透作用时,哪些分子发生了运动?高渗、低渗和等渗溶液又是怎样区别的?渗透作用还有哪些更奇妙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细胞形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亲手做实验,感受渗透作用的多样。1背景知识渗透作用是指溶液,例如水,通过一个选择性透过膜的扩散,这个膜就像是细胞膜。当膜两侧溶液的浓度不同时就会发生渗透。假如半透膜的两  相似文献   

15.
潘景美、陈宏愚两位同志对华东师范大学编写的“小液流’法提出了改进意见,现根据我们的实践体会与作者进行商讨。一、关于染色剂使用问题“小液流”法是根据相同溶质、当浓度相同的溶液比重亦相同的原理,测定待测液浓度是否改变,该法很灵敏,溶液浓度稍有改变即可在液滴比重上反应出来。所以实验中待测液的着色这一环节必需掌握好,如果亚甲蓝加入太多就会增加溶液比重而影响试验的准确性,加入太少又因着色太浅而不易辨别,而且各管中所加量难于一致,所以作者提出改用亚甲蓝溶液在试验组各  相似文献   

16.
血浆超滤后,其大分子浓缩部分的自发发光强度以及碱诱导发光强度都增高,而透过膜部分的自发发光强度以及碱诱导发光强度则降低。用10%ZnSO4沉淀除去部分蛋白质后的血浆制液,其发光强度下降。说明大分子,尤其是蛋白质在血浆超微弱发光中起着重要作用,结合蛋白质本身可能就是发光反应的底物。  相似文献   

17.
凝胶电泳是研究核酸、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一项重要技术,也是 DNA 的限制性内切酶切割片断的分析、分离、纯化的一种不可缺少的方法。这样,就时常需要将某些大分子或片段从凝胶中分离纯化出来,所采用的方法很多,如渗滤法、连续电泳洗脱法、透析法等等。但是,所有这些方法都或多或少地受到诸如分子大小、回收率、纯化时间等方面的限制。联邦德国 Schleicher and Schuell 公司最近推出了新型的电洗脱仪,用于从凝胶中分离生物大分子,并可对样品进行浓缩。经我们实验室使用,效果很好。现特作介绍,供国内同  相似文献   

18.
聚丙烯酰胺凝胶具有化学稳定性,透明度高,聚合体孔径可控制等性质,以及不存在非特异吸附和电渗作用等,因此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在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临床化学等学科的分析或分离方法中愈来愈占有重要地位。自Ornstein及Davis首先介绍了聚丙烯酰胺电泳法以来,无论在理论的深度和应用的广度上都有较大的发展,国内外均有专著。本文仅讨论直立平板式连续浓度梯度电泳,它的主要优点是分辨率高,同时由于在同一块凝胶板上可进行几个样品的电泳更便于比较和辨认,并可为进行双相电泳、分子量测定或制备电泳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9.
提出溶液中溶质分子的热运动以热弹性振动为主,只有极少一部分高能分子才可以定向移动的假说。溶质分子的热振动会产生压力,而溶液压力是其中热振动的溶质分子产生的压力与连通的溶剂压力的叠加作用,因而溶液中的溶剂的压力总是比溶液的宏观压力低;渗透现象以及溶液的蒸气压降低、冰点下降现象正是由于溶液中溶剂的压力比溶液本身的宏观压力低而造成的。  相似文献   

20.
细胞中存在种类繁多的无膜细胞器,在感知环境信号,基因表达调控,RNA加工等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生物大分子相分离被证明是无膜细胞器形成的主要方式。文章介绍了生物大分子相分离的概念与特征,总结了有关相分离在植物对环境信号响应中的研究进展,并对相分离在植物中的生物学功能进行了分类,以期解析相分离在植物生长发育和逆境适应中的作用机理,揭示植物无膜细胞器的本质与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