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稻为世界一半以上的人口提供了主要食物。水稻基因组的常染色质部分长约 43 0个mb ,是拟南芥基因组长度的 3 .7倍 ,约为人类基因组长度的七分之一。我们最近完成了水稻的籼亚种——— (OryzasativaL .ssp .indica)中的全基因组序列草图的绘制 (Science ,2 96 :79~ 92 ,2 0 0 2 )。籼稻在中国与东南亚广泛种植。我们分析的籼稻品种 93_1 1就是袁隆平院士培育的超级杂交水稻两优培 9(LYP9)的父本。水稻基因组全长 46 6mb ,包含有 46 0 2 2~ 5 5 0 1 5个基因。在已测序的序列中功能区占 92 .0 %。通过…  相似文献   

2.
水稻AD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的cDNA基因克隆和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PCR技术从我国水稻品种“中花10 号”(Oryza sativa var. japonica cv. Zhonghua 10)的未成熟种子中克隆到AD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基因,进行了全序列分析,并与国外已报道的同类基因进行了核苷酸及推导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比较。结果表明,作者克隆的AD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基因全长1461 bp,编码1个由483 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与国外基因的核苷酸和推导氨基酸同源率分别为99.6% 和99.7% 。此外,还对该基因进行了结构及进化分析。  相似文献   

3.
一种水稻酰基辅酶A结合蛋白cDNA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一水稻cDNA克隆(R1908)的分析表明,其可能编码水稻酰基辅酶A结合蛋白(acyl-CoA-binding protein,ACBP)。South-ern杂交显示水稻(Oryza sativa L)基因组中仅有一个该基因的拷贝。Northern分析表明水稻的ACBP基因在水稻的根、茎、叶、叶鞘、黄化苗和幼穗中皆表达,而以黄化苗的绿苗叶鞘中的表达高于绿苗叶片。  相似文献   

4.
水稻重复DNA顺序克隆pRRD3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DNA复性动力学方法克隆到一个水稻(OryzasativaL.)中度重复DNA顺序。不同限制性内切酶消化和Southern杂交分析显示,这段重复DNA顺序以串联加散布的形式存在于水稻基因组中;序列分析表明在它内部含有一个典型的植物启动子序列TGTATAAATA;以pRRD3克隆片段作探针,对水稻34个品种进行拷贝数测定,在野生稻与栽培稻、籼稻与粳稻之间均存在拷贝数上的明显差异;对AA基因组不同亚型水稻DNA进行Southern杂交分析,得到基因组亚型特异的杂交带谱,说明该重复顺序是研究水稻进化和分类的一个有用探针。  相似文献   

5.
水稻脂质转移蛋白基因的分离和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水稻脂质转移蛋白(lipidtransferprotein,LTP)的cDNA(pFDRSC110)为探针,从水稻(OryzasativaL.sp.indica)“广陆矮4号”基因文库中筛选出LTP基因,完成了1.8kb长片段的序列测定。该基因编码一个121个氨基酸组成的肽,编码区中间有一个90bp的内含子,基因的调控区除有2个TATAbox和polyA加工信号外,还存在多个回文序列和逆向重复序列。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N端是由28个氨基酸组成的信号肽,同源性比较表明它具有典型的植物LTP特征。  相似文献   

6.
对一水稻cDNA 克隆(R1908) 的分析表明, 其可能编码水稻酰基辅酶A 结合蛋白(acylCoAbinding protein,ACBP)。Southern 杂交显示水稻( Oryza sativa L.) 基因组中仅有一个该基因的拷贝。Northern 分析表明水稻的ACBP基因在水稻的根、茎、叶、叶鞘、黄化苗和幼穗中皆表达,而以黄化苗的绿苗叶鞘中的表达强度高于绿苗叶片。  相似文献   

7.
ADVISORJIAORui Shen (J .S .Chao)  Professor(InstituteofPlantPhysiologyandEcology ,ShanghaiInstitutesforBiologicalSciences ,ChineseAcademyofSciences ,Shanghai 2 0 0 0 32 ,China)EDITOR IN CHIEFYANGSheng Li  Academician(ShanghaiResearchCenterforBiotechnology ,ChineseAca…  相似文献   

8.
水稻D1snoRNA及其基因的鉴定和功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和比较了籼稻(OryzasativaL.sp.indica)、粳稻(O.sativaL.sp.japonica)和多年生野生稻(O.rufipogonW.Grifith)hsp70基因第一个内含子中D1DNA以及部分上游序列,并通过Northern杂交及cDNA序列分析对D1DNA编码的D1snoRNA进行了实验鉴定。D1snoRNA属于反义snoRNA家族,它与水稻25SrRNA互补序列为14个核苷酸长。根据理论计算,D1snoRNA具有指导水稻25SrRNA中第807位的核糖甲基化功能。D1DNA与C1DNA相隔仅105个核苷酸,在内含子中如此短的距离内连续编码两种snoRNA是罕见的,这一结构为研究串联结构的snoRNA转录后加工机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研究体系。  相似文献   

9.
用基因表达连续分析进行基因组转录图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 0 0年 6月 ,公用基金资助的人类基因组计划 (humangenomeproject,HGP)和Celera公司在美国白宫宣布了人类基因组草图的完成。这是关于人类基因组研究的标志性成果 ,象征成基因组的研究从结构基因组(structuralgenomics)过渡到功能基因组 (func tionalgenomics)的研究。他们的论文分别在Nature[1] 和Science[2 ] 上发表。他们从基因组预测的基因数分别为 31 778(HGP的估计 )和2 6 588(Celera公司 )条。这比预先估计的 6 00 0 0~ 1 0 0 0 0 0要少。…  相似文献   

10.
测定了水稻(OryzasativaL.)不同正反交组合的PSⅡ电子传递活性、D1蛋白量、叶绿素a荧光、净光合速率(PN)、光呼吸速率(PR)、RuBPCase/Oase活性,并对RuBPCase进行了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光抑制条件下粳(japonica)亚种中D1蛋白净降解少,PSⅡ电子传递活性和光化学效率高,表现耐光抑制,而籼(indica)亚种则相反,籼、粳正反交F1的上述指标介于双亲值之间且偏向其母本。进一步观察它们的CO2交换特点,所有基因型水稻PR保持稳定、PN降低,因而PR/PN增加。与耐光抑制的粳亚种相比,对光抑制敏感的籼亚种中PN降低较多、PR/PN增加较多。正反交F1杂种的PR/PN介于双亲值之间且偏向其母本。CO2交换的关键酶RuBPCase/Oase活性和RuBPCase动力学参数没有变化且在基因型间无差异。相关分析表明,D1蛋白量与Fv/Fm、PR/PN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501和-0.9768。看来,质基因编码的D1蛋白是籼粳杂种稻光抑制特性及其生理遗传的分子基础。  相似文献   

11.
斜纹夜蛾核多角本病毒(SpltNPV)基因组4.73Kb片段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了斜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Spodoptera litura nucleopolyhedrovirus,SpltNPV)基因组EcoRI-E片段中长4730bp的序列分析结果。该序列上含有完整的SpltNPV odv-e66基因,一个开入读码框ORF 1086(AcMNPVORF109的同源区)和一类似亮氨酸拉链蛋白的基因(命名为p34基因)。序列比较分析表明,SpltNPV odv-e66基因  相似文献   

12.
抑制根癌土壤杆菌生长和转移的水稻信号分子的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许东晖  刘煜 《Acta Botanica Sinica》1999,41(12):1283-1286
从水稻(OryzasativaL.cv.IR72)根中分离出一种高效抑制根癌土壤杆菌(Agrobacteriumtunefaciens(SmithetTownsend)Conn)生长及抑制根癌土壤杆菌在水稻细胞表面附着的水稻信号分子:乙基4-(邻硝基苯基)-3-硫代脲酸酯(T),该化合物是一种新发现的天然的硫脲化合物,对根癌土壤杆菌生长和根癌土壤杆菌在水稻细胞表面附着具有较强抑制作用,水稻对根癌土  相似文献   

13.
一个新的水稻MADS—box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MADS-box基因保守区结构,设计简并性引物,利用3'RACE从水稻(Oryza sativa L.)中克隆了1个新的水稻MADS-box基因的cDNA片段,同时利用5&RACE获得了全长cDnA命名为FDRMADSS。序列分析表明,该cDNA全长1406bp,开放阅读框共编码233个到,具有典型的植物MADS-box基因的结构。推测的氨基酸序列与拟南芥的MADS-box基因,AGL14同  相似文献   

14.
水稻DH群体的分子连锁图谱及基因组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利用扩大的籼粳杂交来源(窄叶青8号×京系17)的水稻(OryzasativaL.)加倍单倍体(DH)群体,构建了包含444个位点的分子连锁图谱,覆盖水稻基因组1962cM(centiMorgon),标记间的平均图距小于5cM。此图谱包括276个RFLP标记、34个RAPD标记、89个微卫星标记、10个AFLP标记、26个端粒重复相关序列(TAS)标记以及9个同工酶标记。该遗传图谱与其它的水稻高密度遗传图谱具有较高的可比性,并有自己的特点,适于进行各种持续性的遗传学研究  相似文献   

15.
杨征 《Acta Botanica Sinica》1999,41(12):1339-1341
细胞凋亡 (apoptosis)是当今发育生物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成视网膜细胞瘤 (retinoblastoma ,rb)基因是动物中第一个被克隆的肿瘤抑制基因 ,当细胞中缺失rb产物时 ,导致细胞凋亡。本研究采用South ern杂交技术 ,进一步证明玉米和水稻基因组中具有rb基因的同源序列 ,并利用染色体原位杂交技术 ,首次确定了这一序列在玉米染色体上的位置。1 材料和方法1 1 实验材料供试玉米 (ZeamaysL .)品种为“黄早四”和“大红袍” ,供试水稻 (OryzasativaL .)品种为“鄂早 6号”。人rb基因的…  相似文献   

16.
水稻Xa21基因在水稻和玉米中的比较物理定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比较基因组分析证明,禾本科不同种基因组间存在广泛的同线性和共线性。对水稻(OryzasativaL.)这一模式植物与其它禾本科植物基因的原位杂交比较定位可以揭示禾本科植物基因组结构的共同特点和进化规律。利用含Xa21基因的pB822作探针筛选水稻的细菌人工染色体(BAC)文库,建立了一个包含3个BAC克隆的重叠群。用生物素标记其中一个BAC克隆,对水稻“广陆矮4号”和玉米自交系黄早四进行了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同时,用pB822也作了原位杂交检测。在水稻第11染色体长臂中间检出了杂交信号,信号与着丝粒的百分距离约为24。在玉米的第1、3和第8染色体长臂观察到杂交信号,表明玉米基因组中具有三个Xa21的同源序列座位。BACFISH的信号检出率达在40%以上,大大高于质粒探针pB822的检出率(15%),而且可在同源染色体和姊妹染色单体上同时检出杂交信号的比例较高,证明了利用BAC克隆荧光原位杂交进行比较物理定位的可行性和优越性。在BACFISH中必须用相应基因组的CotⅠDNA封阻,以排除重复序列的干扰。  相似文献   

17.
从籼稻(OryzasativaL.spp.indica)“窄叶青”中克隆到了1个重复序列(pOs139)。经分子杂交证明,pOs139为一稻属内AA基因组特异的串联重复序列。序列分析表明,pOs139以355bp为一重复单位。以pOs139为探针对29份中国普通野生稻和43份中国栽培稻的基因组DNA进行的分子杂交表明,籼、粳亚种之间具有明显的差异,籼稻杂交带数明显多于粳稻,普通野生稻与籼稻相似,具有较多的杂交带数。拷贝数测定结果表明,pOs139在普通野生稻和籼稻中丰度均较高,在粳稻中丰度较低。结合pOs139的Southern杂交结果和以前的RAPD结果,认为籼稻和粳稻共同起源于普通野生稻。  相似文献   

18.
从豌豆(Pisum sativum L.)中提取总RNA, 逆转录出cDNA 第一条链后, 以大麦钙调蛋白结构基因两端的寡聚核苷酸为引物, 用PCR方法合成豌豆钙调蛋白基因, 克隆到Blue-script 载体上并测定其全序列。结果与已知的苜蓿(Medicago sativa L.)、水稻(Oryza sativaL.)、大麦(Hordeum vulgare L.)、电鳗(Electrophoridae)、根瘤(Aspergillus nidulans)、酵母(Saccharomycescerevisiae) 钙调蛋白基因相比,同源性较高(91.3% —60.8% ),其不同部分则常常是C和T相替换。进一步分析发现,上述七种来源的钙调蛋白基因之间,常有某些核苷酸替换方式占优势,它们对于氨基酸密码子的使用也各有偏爱  相似文献   

19.
DVISORJIAORui Shen (J .S .Chao)  Professor(InstituteofPlantPhysiologyandEcology ,ShanghaiInstitutesforBiologicalSciences ,ChineseAcademyofSciences ,Shanghai 2 0 0 0 32 ,China)EDITOR IN CHIEFYANGSheng Li  Academician(ShanghaiResearchCenterforBiotechnology ,ChineseAcad…  相似文献   

20.
茉莉酸甲酯对水稻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2.5×10-4mol/L茉莉酸甲酯处理水稻(OryzasativaL.)幼苗叶片,可明显地降低Chla、Chlb的含量及叶片的光合速率,抑制RuBPCase的活性,抑制幼苗叶片中RubisCO大亚基的合成,降低小亚基的含量。对幼苗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叶片的光合速率及RuBPCase的活性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