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1984年和1985年本文后一作者曾将禄丰古猿化石地点的一种小型而冠面无强烈褶皱的熊类化石归人Ursinae indet.现经重新研究,认为它应属Ursavus。鉴于它和Utsavus已知其他种的区别,订一新种U.sylvestris。它与欧洲的U.ehrenbetgi大体处在同一进化水平上。在原认为是Ursinae indet.的材料中,有两枚M_1,其特点与U.sylvestris者不同,暂以Ursavus sp.记之。  相似文献   

2.
《化石》1985,(2)
山东临朐山旺硅藻土页岩中,最近又发现了一具保存十分完整的祖熊骨架。这是迄今世界上保存最好的一具祖熊骨架。祖熊化石虽然在欧洲、北美和亚洲的地层中也有过记录,但材料都较零星,致使许多古生物学家对这种动物几乎一无所知。因而这一骨架发现后,曾被人误认为是一种  相似文献   

3.
安徽贵池晚古新世哺乳类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记述了在安徽省贵池县梅埂地区红层中发现的3种哺乳动物化石,其中包括钝脚目全棱齿兽科1新属新种——翟氏贵池脊齿兽(Guichilambdazhaiigen.etsp.nov.)。新属与古脊齿兽属较为相似,但在个体大、上颊齿横宽、上臼齿中附尖弱、下颌骨具前外凸缘、下臼齿三角座和跟座V形夹角小等方面又明显不同于该属任何已知种。文中还根据所发现化石的进化水平和组合性质,并与国内外有关层位对比,定地层时代为晚古新世。  相似文献   

4.
贺风三趾马是根据下颊齿和零星肢骨建立的。本文记述的头骨和一贺风三趾马的下颌属于同一个体。新材料表明:贺风三趾马在头骨和上牙方面也与其它已知种有明显的区别。在系统关系上,它和 Hipparion hippidiodum 及 H.turkanense 最为接近。它和后一个种在进化水平上大体相当。它们是从 H.hippidiodum 发展起来的两个不同的支系。  相似文献   

5.
《化石》2014,(4)
正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邱占祥院士等人发现了距离现生熊类最近的祖先化石。这一新种被命名为"戴氏祖熊"(Ursavus tedfordi),是现生熊类祖先中最晚和最进步的一个种。2014年第3期《古脊椎动物学报》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刊登了这一研究成果。这件祖熊化石于2006年7月发现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广河县官坊乡槐沟村附近。据研究人员介绍,此前世界上还从未发现和报道过祖熊的完整头骨;熊亚科的祖先化石,特别是祖熊  相似文献   

6.
山西忻州中新世鼠兔科化石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记述了山西忻州发现的跑兔属—新种.该种以个体较小, P~2 较简单,无前沟, M~2 后叶无后突, P_3 小,无前内沟与前外沟等特征与属型种 B. forsythmajori 相区别,命名为杨胡跑兔 B. yanghuensis sp. nov..新种在进化水平上较属型种稍原始,但两者显示出较近的系统关系.根据 B. yanghuensis sp. nov. 的进化水平,推断其地质时代可能为中中新世早期,约相当于欧洲 Orleanian 期.  相似文献   

7.
记中国首次发现的"真古兽类" (eupantotherian)化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记述了在中国首次发现的采自辽宁黑山县八道壕矿区早白垩世晚期沙海组的一件“eu- pantotherian”(“真古兽类”)下颌骨化石。标本保存了最后两个前臼齿和4个臼齿,它以抬高的下颌角突,半臼齿化的最后一枚前臼齿,臼齿上面积增大但未发育成完整盆形的跟座,尚未形成的facet-5,及加长的最后臼齿等特点有别于所有已知的“eupantotherian”和具有雏形磨楔式臼齿的Kielantherium,被命名为一新属新种,Mozomus shikamai gen.et sp.nov.(鹿间明镇古兽),并由它而创建了一新科,Mozomuridae fam.nov. “Eupantotherian”是早期哺乳动物演化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从无跟座的对齿兽(sym- metrodont)到具有磨楔式(tribosphenic)臼齿兽类的中间类型。早期兽类进化的成功模式是发育成具有磨楔式的臼齿,即在上臼齿上发育出原尖,而下臼齿的跟座形成由3个齿尖围成的盆状。这种结构扩大了牙齿的面积,使咀嚼切割能力更趋完善,今天的有袋类和真兽类均是如此。但在哺乳动物系统发育史上,“eupantotherian”类的化石发现不多,这给探讨具有磨楔式臼齿构造的两大门类(后兽类和真兽类)的起源带来不少困难和疑惑。而传统上的真古兽类形态分异又很大,并不是一个单系类群。其中有跟座发育较好者,如peramurans有可能更接近具有磨楔式臼齿兽类的基部位置,本文记述的Mozomus shikamai也应属于这一类型。具有雏形的被认为处于基干上的磨楔式臼齿类化石,迄今只有两种,即发现在英国早白垩世地层中的滨齿兽(Aegialodon)和蒙古早白垩世晚期Hoobor层的Kielantherium,前者仅有一颗下臼齿,后者由一枚下臼齿和一具有4颗臼齿的下牙床为代表。两种化石在分类上被归入单一的滨齿兽目(Order Aegialodontia Butler,1978),视为Boreosphenidans的基干(stem)。本文记述的Mozomus,其时代与Kielantherium的大体相当,在大小、齿式及臼齿形态上与后者也多有相近之处,但前者以其臼齿的facet-5尚未出现和跟盆发育不全等特点表明它较Kielantherium更为原始,不具备磨楔式臼齿的模式,因之不能归人Aegialodontia,而只能纳入”eupantotheri- ans”。但在后一类的组合中,Mozomus以它半臼齿化的最后前臼齿和面积增大但未发育成盆形的跟座等特点,又是组合中相当进步的类型。无论如何Mozomus的发现是在为数极少的向磨楔式臼齿模式进化的中间环节上增添了一件重要的化石标本,也增加了不少新的信息。它必会引起学者对这一进化过程的更加深入的反思和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座隔孢属(Toxosporiopsis Sutton & Sellar)为腔孢纲(Coelomycetes)之一小属,已描述2种。本文报道了该属产自中国的一个新种:中国座隔孢(Toxosporiopsis sinensisW.P.Wu)。新种生于胡桃(Juglans regia L.)枯枝上,它与已知种尖顶座隔孢(Toxosporio-psis capitata Sutton & Sellar)和大孢座隔孢(Toxosporiopsis macrosperma(Cavara)Sutton& Dyko)在子座大小,产孢细胞长度,分生孢子形态、大小,侧丝长度及其外围胶质鞘的有无等特征上差别极大,故另立新种。  相似文献   

9.
本文记述的是在云南禄丰腊玛古猿化石产地发现的原猴类化石,分类上归于兔猴科。鉴于它的形态特征,作者把它订为一新属新种(Sinoadapis carnosus gen. et sp. nov.),这是迄今已知兔猴科最晚的记录。这一发现对兔猴类的进化及探讨腊玛古猿的生活环境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记述了一件与下颌咬合在一起的完整的祖熊头骨化石。化石发现于甘肃临夏州广河县槐沟村柳树组地层中上部,其层位与时代为新近纪灞河阶/期的晚期,距今约8 Ma。对比研究表明,该头骨与目前所有已知熊类祖先类型都不同,应为一新种,定名为Ursavus tedfordi(戴氏祖熊)。采用TNT软件包对11种祖先熊类和37个特征组成的数据进行不同条件(non-additive,additive等)下全搜索(Implicit Enumeration),并采用自引导法(bootstrapping)进行可信度评价。我们从基于部分特征加积(partially additive)条件下所得出8个最简约树中选取树5作为最可信简约树。该树表明,熊科从渐新世-早中新世的豺熊类(hemicyonids)分出后产生了两类基干类型,Ballusia elmensis和B.orientalis。后者稍更进步,可能为一特异支。此后产生了两大次支:一支向印度熊(可能还有郊熊)+大熊猫演化;另一支则由中-晚中新世的祖熊(Ursavus)和此后由某类祖熊所产生的现生熊类(不包括大熊猫)组成。从现有的化石判断,新建戴氏祖熊是与现生熊类在形态上最为接近的祖先类型,但戴氏祖熊具有某些自近裔性状,可能为一早期旁支。  相似文献   

11.
脊椎动物的出现是动物进化历史上一次质的飞跃.由于所有的脊椎动物在其胚胎发育中都呈现连续的解剖学特征,因此过去很多学者都根据现存脊椎动物的形态特征和在其发育过程中的解剖学特征假想原始脊椎动物,并推导其进化过程和起源.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通过对脊椎动物和与之亲缘关系接近的物种之间进行基因家族、染色体结构分析,可以对脊椎动物进化提供很多线索和证据.更多的研究表明,脊椎动物在进化过程中很可能发生过整体基因组的复制, 基因和/或基因组的复制可能是引起脊椎动物形体结构复杂性增加的根本原因.因此,基因和基因组的复制正在成为生物进化研究的热点问题.但这两种复制方式中哪一种是产生动物形体结构和功能复杂性增加最重要的原因尚有争论.  相似文献   

12.
2006年作者在和政县发现了两件产自东乡龙担动物群的熊类化石:一完整下颌(HMV1422)和一个咬合在一起的头骨及下颌(HMV 1454)。熊类系龙担哺乳动物群中未曾描述过的新成员。这两件标本虽然有少许不同,但都和李亦征(1993)所记述的沂南熊Ursus(Protarctos)yinanensis十分接近,而被归入该种。该种修订后的鉴别特征是:头骨长头型,头长接近中等大小的现生黑熊,头骨最大宽约为最大长的一半;矢状嵴长,约为顶长的1/3;眶下孔与眼眶前缘相距近,两者均在M1上方;颧骨前端仅组成眼眶下缘,其后端止于关节窝前缘水平;硬腭短,齿列之后的腭长小于P4长的1.5倍或M2长的3/4。前臼齿数目全;P4原尖小,位于裂凹正内方;M1短长方形,宽/长~80%;M2跟座中长,M2宽/长56%~58%;M2长/M1长133%~153%。m1无前下后尖及前下内尖,分隔下三角座和跟座的横沟窄(前后),横沟中没有明显的嵴和沟;m2短于m1,其前、后接近等宽。与U.boeckhi相比,P4相对更小;臼齿相对更窄长;M1不呈五边形;M2跟座更大;m1横沟短,V形。现生熊亚科的6个种在分子和生化特性上非常接近,且其分异的时间非常短。这使以生化和分子生物学为研究手段的遗传学家越来越倾向于把它们归入同一个属,即Ursus。但是以形态特征为研究对象的古生物学家却大多依据形态上的明显差异而把它们分成多个属。不过古生物学家也常把欧亚大陆上新世-第四纪早期的熊类化石简单地归入Ursus一个属。在对比研究东乡熊化石时,我们对欧亚大陆同期的熊化石作了较仔细的观察,发现m1的形态变化在熊亚科的演化中分异显著,在分类中应具重要意义。结合头骨及牙齿的其他特征,这一时期熊类化石主要可以分为三组:1)m1形态简单者,无前下后尖和前下内尖,横沟表面基本光滑。2)m1具嵴形图案者,具前下后尖,但无前下内尖,在三角座后壁和横沟中形成V,Y或X形嵴。这一组熊类的m1和现生黑熊者最为接近。3)m1具前下后尖、前下内尖,次级附尖很发育,主尖及附尖多为圆锥形。这一组熊类的m1和现生棕熊者最为接近。属于第一组的有Baroth-Kopecz的U.boeckhi,沂南熊及Serrat d'en Vacquer的一件左下颌(1890年描述)。第二组包括产自Perrier,Weze,Layna,Wolfersheim等地点的熊类及Serrat d'en Vacquer的一件头骨及下颌(1892年描述)。第三组包括发现于欧洲众多地点(Val d'Arno,St.Vallier等)的U.etruscus。上述三组熊类在m1形态上的差异和组内变异的程度,使我们倾向于把它们分为不同的属,其属名分别应为:Protarctos,Euarctos和Ursus。Protarctos包括P.boeckhi(MN 14),P.ruscinensis(MN 15)和P.yinanensis(相当于MN 16-17)。Euarctos包括E.pyrenaicus(MN 15),E.minimus(MN 16-17)和现生美洲及亚洲的黑熊。而Ursus则包括U.etruscus(MN 17)及许多后期类型,如U.spelaeus等,以及现生的U.arctos(可能还有U.maritimus)。  相似文献   

13.
利用RT-PCR克隆获得牛凝乳酶原基因的cDNA序列, 测序后与GenBank中凝乳酶原基因进行序列比对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序列比对统计分析显示, 该基因为牛凝乳酶原B基因, 与已知牛和其他哺乳动物的凝乳酶原基因具有很高的同源性,18种哺乳动物凝乳酶原基因密码子一、二、三位点的碱基偏倚度分别为:6.227、1.042和1.456。这表明该基因具有整体保守性和突变位点偏倚性两个特征, 可以作为哺乳动物系统进化的研究对象。采用多种方法构建的该基因系统进化树一致表明, 偶蹄动物与灵长动物的亲缘关系比偶蹄动物与啮齿动物的亲缘关系更近, 比偶蹄动物与食肉动物的亲缘关系更远, 并且18种哺乳动物的亲缘关系与动物种系进化关系一致, 为哺乳动物系统进化关系研究提供了分子水平的佐证和依据。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记述了产自山东沂南一洞穴堆积中的熊类化石一新种:Ursus yinanensis。这种熊具有个体较小,前臼齿数目全,下裂齿的下后尖之前尚未出现附尖等原始性特征,它与欧洲早上新世的Ursus boeckhi在进化程度上比较接近但更显进步。这是在中国首次发现的中上新世Ursus的可靠记录,它的发现对于探讨欧亚大陆上真正熊类的演化及地理分布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刘登义 《生态学报》1997,17(1):105-108
在自然植物种群中,病原菌与寄主植物不仅在个体发育的水平上相互作用,而且在系统发育的水平上相互作用。这后一种相互作用的结果就是病原菌与寄主植物的共进化。本文论述了病原菌与寄主植物共进化的主要方面病原菌的致病力和寄主植物种群的遗传结构。鉴于传媒方式在进化上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还简单介绍了媒体传布的菌病的种群模型  相似文献   

16.
灵长类化石在内蒙古二连地区上始新统的首次记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记录了内蒙古晚始新世的3种原始灵长类化石(Eosimias sp.A,Eosimias sp.B和Pseudo- loris erenensis sp.nov.)。Eosimias sp.A系该属个体较大者,仅小于E.paukkaungensis。Eosi- mias sp.B个体较小,齿冠较低,主尖较细小。Pseudoloris erenensis的主要特征为:个体小,m2的下次小尖较靠舌侧,无颊、舌侧齿带等。Eosimias在内蒙古上始新统的发现,表明内蒙古在晚始新世时也是高等灵长类活动的舞台。过去已知仅分布于欧洲的Pseudoloris在内蒙古上始新统的发现表明,哺乳动物在晚始新世时,在亚、欧问已有某种交流。上述发现还表明,内蒙古地区晚始新世的气候可能属亚热带型,有过树木繁茂的林地。  相似文献   

17.
Saiga 是一种小型牛类,站立时肩高80厘米.它的主要特征是鼻子形似象鼻:灵活,向下延伸超过下颌;角弯曲,具横脊,长达35厘米.在更新世晚期,它与披毛犀—猛犸象动物群的分布范围大致相同.人们还不能确定谁是 Saiga 的直接祖先.但它与西藏 Pantholops 的现生种 Pantholops hodgsoni 和化石种 P. hundesiensis 有亲密关系.Gentry(1968) 把中国青海晚中新世的 Qurlignoria 也归入到 Simpson(1945) 建立的 Saigini 族中.由此推测,至少从晚中新世以来, Saiga 族已自成一支独立的演化线.最早的 Saiga 发现于西伯利亚东北下 Kolyma 河 Olyorian 期的地层中. Sher(1967) 把它归入到阿拉斯加晚更新世 Saiga ricei 种中.然而,在种的归属上,这可能还有问题.有关中更新世 Saiga 的报道极少.但这些报道已表明在这一时期 Saiga 已从亚洲中部向西扩散,远至西欧.在最后间冰期时, Saiga 在接近 Baku (Apsheron) 岛的 Binagadi 出现. Aekpeova(1955) 为该地大量的 Saiga 标本建立—新种: Saiga binagadensis.比较表明,它应该是 Saiga tatarica —亚种:Saiga tatarica binagadensis Alekperova, 1955.在最后冰期时, Saiga 已在古北区达到它最大的分布范围(图1).已知含 Saiga 的化石地点超过180个.在乌拉尔山区,它向北分布到达北纬62度;在鄂博河流域,它延伸进入北极区;向东它到达白令陆桥. Saiga 还在阿拉斯加存在.然而,由于比利牛斯山和阿尔卑斯山成为迁移的障碍, Saiga 未能进入亚平宁半岛;在中国东北、内蒙和山西等省也没有发现它的踪迹.西伯利亚东北区晚更新世至早全新世的 Saiga 种是 Saiga tatarica borealis,而在克里米亚和苏联西南部一些旧石器地点的 Saiga 化石标本应归入 Saiga tatarica tatarica.欧洲的 S. prisca 和阿拉斯加的 S. ricei 可能是 S. tatarica borealis 的同义词(Baryshnikov et Tikhonov, 1989).在 Saiga 的进化中,角心有逐渐变得粗壮,角心基部相互靠近和两角心向上分开程度变小的趋势.因此, R. D. Kahlke(1990) 提出 Saiga 可能含有两种类型: "Bottrop 类型"和 "Pahren 类型"(图版 I, 1-2).前者为原始的 Saiga, 包括欧亚大陆第二间冰期、最后间冰期和最后冰期的类型;后者主要以欧洲 Weichselian 期的一些破碎头骨为代表.这种分类将来有可能与 Baryshnikov et Tikhonov(1989) 提出的分类合并.现生的 Saiga 包括两个亚种: S. tatarica tatarica 和 S. tatarica mongolica.前者分布于苏联卡尔梅克和哈萨克斯坦的草原和半干燥地区;后者出现在蒙古.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记述的是1981年在禄丰古猿化石产地发掘中发现的熊类标本,共有二属二种和一种暂不能确定属、种的类型。其中祖熊(Ursavus)过去只见于欧洲、北美和西亚的中新世地层,在我国还是首次发现。禄丰的标本,就其大小和特征可归于Ursavus depereti;印度熊(Indarctos)过去在我国发现过两个种:中国印度熊(I.sinensis)和拉氏印度熊(I.lagrelli),禄丰的标本为前一个种;第三类型与Protursus和Ursus都有相似之处,但又有区别,鉴于材料不足,暂不订属和种。  相似文献   

19.
新疆猪毛菜属植物染色体数及核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5种新疆猪毛菜属植物为材料,常规压片法制片后观察记录染色体数,并进行核型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钠猪毛菜体细胞染色体数2n=18;浆果猪毛菜2n=2x=18=12m 6sm,属2A核型;木本猪毛菜2n=2x=18=16m 2sm,属2A核型;东方猪毛菜2n=4x=36=26m 10sm,属2B核型;长刺猪毛菜2n=4x=36=24m 4sm 8st,属2B核型。猪毛菜属植物的染色体基数为9,东方猪毛菜、长刺猪毛菜为四倍体,其它3种均为二倍体。与Бочанцев基于形态学特征建立的分组系统及各组的演化地位相比,东方猪毛菜属于原始的硬叶猪毛菜组,而本研究表明该种在核型上相对较为进化;其余3种核型地位与所属组的演化地位相符。  相似文献   

20.
庄剑云  魏淑霞 《菌物学报》2003,22(4):513-514
描述了寄生于铁筷子Helleborus thibetanus (毛茛科)的单胞锈菌属一新种Uromyces hellebori-thibetani. 本种冬孢子表面具不规则粗疣,与广布北温带Aconitum上的Uromyces lycoctoni及欧洲Ranunculus上的U. ficariae和U. fischerianus明显不同。后三个种的冬孢子表面均为光滑。北美洲Ranunculus上的U. jonesii的冬孢子与本种的相似,但它是个短生活史的种,生活史中不产生夏孢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