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动物类中药资源丰富,其在肿瘤治疗中取得的疗效引起医药领域广泛关注,已成为抗肿瘤药物的一个新的研究热点。然而,抗肿瘤动物类中药成分复杂,其有效成分和作用机制尚有待进一步明确。综述常用抗肿瘤动物类中药及其活性成分、抗肿瘤动物类中药作用机制与临床应用,以期为抗肿瘤动物类中药的深入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蟾酥(Venenum Bufonis)一词源自《本草衍义》,为我国名贵的传统中药。其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具有镇痛、强心、升压、局麻、抗炎和抗肿瘤等药理活性,临床应用广泛。蟾酥中抗肿瘤的有效成分为蟾毒配基类化合物,包括脂蟾毒配基、华蟾毒配基和蟾毒灵等。抗肿瘤活性主要包括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分化等。近年来,有关蟾酥中活性成分在抗肿瘤方面的作用越来越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3.
传统中药及其天然活性成分为现代医药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的抗疟活性已得到世界公认,具有起效快、药效高、毒副作用低等优点。不断深入的研究揭示了该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抗肿瘤作用,如诱导细胞周期阻滞、促进细胞凋亡、抑制肿瘤血管生成、阻断肿瘤细胞的侵袭转移等。目前,在认识青蒿素类化合物抗癌分子作用机理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结构改造,为新型一类抗肿瘤药物的研制奠定基础。对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的抗肿瘤活性及相关分子机制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苦参是中国传统的植物药,具有清热燥湿等多种作用,广泛地应用于抗肿瘤研究,其活性成分能够通过细胞周期阻滞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分化、通过细胞周期阻滞、Fas/Fasl和线粒体途径诱导肿瘤细胞凋亡,通过降低VEGF等的表达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和内皮细胞增殖,抑制肿瘤侵袭和转移,通过抑制端粒酶活性、逆转多药耐药、调节免疫耐受等辅助治疗肿瘤。通过收集、分析和整理最近几年涉及苦参活性成分抗肿瘤作用的文献,综述其抗肿瘤作用机制,为临床应用苦参治疗肿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人参作为传统中药家喻户晓,其提纯的重要活性成分之一一一人参皂苷Rg3,在科研中发现,具有多方向、多“靶点”抗肿瘤作用,并在临床治疗中不断被证实和推广.目前发现:人参皂苷Rg3具有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作用;通过激活凋亡基因活性或抑制凋亡抑制蛋白等,从而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因子的信号传导途径,促进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因子的表达,从而抑制肿瘤新生血管形成;与部分化学药物联合,可明显提高效果,同时对临床患者无明显血液系统毒性,并提高生活质量等作用.近年临床及体外实验证明,人参皂苷Rg3对多个系统并以不同机制发挥抗肿瘤作用,而对其研究仍在不断探索新的方向.作为祖国传统中药中提纯的单体抗肿瘤药物,在现今综合抗肿瘤治疗中意义深刻.  相似文献   

6.
蜘蛛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对中药蜘蛛香的生药学、化学成分、药理活性、组织培养、活性成分含量测定等的研究概况。蜘蛛香的化学成分有挥发油成分、环烯醚萜成分 (包括其酯和甙 )及其他一些成分。药理活性包括镇静催眠、抗菌、抗病毒、细胞毒、抗肿瘤和对循环系统的作用。活性成分含量测定包括挥发油 ,缬草素类成分 ,β -谷甾醇及总酸的测定。  相似文献   

7.
雷公藤红素是我国传统中药雷公藤中的天然活性成分,具有抗类风湿、抗炎、抗肿瘤等多种生物学活性。近年来,雷公藤红素由于低毒、多靶点、广谱性等优势,在抗肿瘤治疗中备受关注。雷公藤红素可以通过调控PI3K/AKT、NF-κB、MAPK和STAT3等多种信号通路抑制肿瘤增殖、侵袭和转移,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综述了雷公藤红素的抗肿瘤作用及机制,以期促进雷公藤红素的深入研究与应用。  相似文献   

8.
刘晓  温瑞兴 《生物磁学》2011,(24):4978-4983
应用中草药抗肿瘤的研究很早就已是医学科技工作者的重要研究领域;但是,近年来中草药抗肿瘤的研究变的越来越火热,越来越深入,许多研究工作已经不单纯局限于抗肿瘤的基本活性,更多的研究已经深入到抗肿瘤作用机理的层面;本文从中药有效成分对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血管的生长、诱导肿瘤细胞分化、逆转肿瘤细胞多药耐药性、提高机体免疫力等方面对中药抗肿瘤研究的当前状况进行了综述,具体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9.
厚朴酚作为传统中药厚朴的主要成分之一,已经被证实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且毒性较低,在抗肿瘤药物的研究中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厚朴酚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的转移和肿瘤血管的形成,逆转肿瘤耐药的效果也非常显著。本文通过对厚朴酚以往的研究,主要从细胞周期阻滞,细胞凋亡,抗转移,抗血管生成等方面对其在抗肿瘤领域的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人参皂甙Rh2抗肿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作为中国传统中药的人参在中药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被用于多种古方验方的主药。其主要成分人参皂甙具有多种药理作用 ,其中二醇组皂甙Rh2 为从人参中提取的天然活性成分 ,经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具有很高的抗肿瘤活性 ,对肿瘤细胞具有分化诱导、增殖抑制、诱导细胞凋亡等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中药现代化是目前中药研究最迫切的需要,微生物转化技术可以利用微生物的特性解决中药现代化研究中难以解决的诸多问题,我们总结了微生物转化中药的特点,转化酶系统及反应类型,分析了微生物生物转化对中药的影响,认为微生物转化技术酶系统广泛,选择性强,反应条件温和可控,反应类型广泛,适用于所有类型的中药有效成分的生物转化,经过转化后,可以提高中药药效,降低毒性,去除杂质,帮助有效成分的体内代谢及产生新的药物成分。中药微生物转化技术必定成为中药学与微生物学完美契合的典范,推进中药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2.
Curcumin, a biphenyl compound derived from rhizome, is a powerful anti-cancer agent. Emodin is an active component isolated from the root and rhizome of Rheum palmatum that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 the treatment of various diseases. Currently, there are no studies examining the effect of curcumin in combination with emodin on tumor cell growth. In this study, we report for the first time that combined curcumin and emodin administration synergistically inhibits proliferation (MTT assay), survival (flow cytometry), and invasion (transwell migration assay) of breast cancer cells. Synergism is determined by the Chou–Talalay method. Moreover, we demonstrate that miR-34a is upregulated by curcumin and emodin. This microRNA helps mediate the anti-tumor effects of curcumin and emodin by downregulating Bcl-2 and Bmi-1. Our results not only provide insight into the mechanism of synergy between curcumin and emodin in breast cancer cells, but also suggest a new and potentially useful approach for breast cancer therapy.  相似文献   

13.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水产品的需求量日益增加,水产养殖业得到飞速发展。然而,各种寄生虫、细菌和病毒诱发的疾病给水产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制约了水产养殖业的快速稳定发展。作为传统的防治手段,抗生素等化学合成药物常用于水产养殖过程。大量化学合成药物的滥用诱发了药物残留、耐药菌等环境污染问题,危害人类健康。因此,具有多种有效活性成分的中草药因其天然、安全、副作用小等原因,成为探索新型防控水产病害暴发手段的研究对象。当前,中草药常被用于调节水产动物的免疫力、生长速度和预防疾病暴发等。同时,中草药还可用于改善养殖环境,降低环境因子对水产动物的胁迫。然而,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从中草药中获取防控疾病暴发的复合有效成分,存在药效不稳定、活性成分不明确等问题,无法满足生产高效、廉价、稳定防治剂的需求。论述了当前中草药在防控水产动物疾病暴发中的应用及其作用机制,揭示了对中草药活性分子作用机制研究的不足,强调了中草药作为一种更环保、更有效的水产养殖疾病防控手段进行应用的潜力,对其抗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中药在疾病防治方面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受到了广泛认可。科学合理地解释中药的作用机制将有助于提高其利用价值。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肠道菌群在中药治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打开我国中医药宝库的一把钥匙。肠道菌群在中药代谢过程中发挥着复杂的作用:一方面,人类肠道菌群通过编码多种活性酶,促进了中药组分中的非碳水化合物小分子与碳水化合物在肠道中的代谢过程;另一方面,经肠道菌群代谢转化后产生的中药产物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因此,在未来中药研究中应更多地考虑肠道微生态因素,这有助于为中药的药理作用机制研究奠定新的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15.
银杏是传统的活血化瘀中药,银杏制剂是现代科技开发的植物药中最为成功的案例之一.目前研究较多的银杏制剂是银杏酮酯,其主要活性成分为银杏黄酮、银杏内酯等,具有较为广泛的心血管药理效应,对多种心血管疾病具有较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本文对中药银杏制剂的主要活性成分、心血管药理效应及其机制、研究展望做一述评.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肠道菌群与中药有效成分代谢已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热点,本研究综述了肠道菌群对中药有效成分代谢转化、吸收利用的研究概括,以及中草药对肠道菌群的调理作用。  相似文献   

17.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是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突发性传染病,具有极强的传染性和致病性,感染者常伴有发烧、乏力、咳嗽等症状,自2019年12月首次发现以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迅速席卷全球,受到国内外高度关注。中医药是我国传统特色文化,国家卫健委、中医药管理局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三版)》中首次推出中医药治疗方案,其中清热解毒、补气活血、清肺化痰等中药为新冠肺炎防治中常用中草药类型,槲皮素、山奈酚、黄芩素等黄酮类成分为主要活性成分。实践证明,中草药在抗病毒、抗炎、减轻患者症状等方面有显著效果,特别是我国新冠肺炎患者总体治愈率达94%以上,远高于其他国家。文中在概述新型冠状病毒特征的基础上,综述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中涉及的药用植物及其有效成分研究进展,为防治新冠肺炎药物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