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涂强  张卿西 《生理学报》1990,42(4):368-373
本 文应用血小板生成液体培养体系及纯化的血小板生成刺激因子(TSF)研究了 TSF对巨核细胞成熟及血小板生成的作用。TSF 在0.5—2U/ml 浓度范围内能够刺激巨核细胞DNA 合成,胞浆成熟,胞体直径增加以及血小板直径增加,但对巨核细胞与血小板计数没有影响。实验表明 TSF 作为一种血小板生成素,通过促进巨核细胞分化成熟,以增加血小板体积的方式,促进血板小生成。  相似文献   

2.
microRNA(miRNA)是一类长约22nt(19~23nt)在进化上非常保守的非编码RNA,其能够通过降解mRNA或抑制mRNA翻译来调控蛋白表达。研究证实miRNAs在包括胚胎干细胞分化、单核细胞和巨核细胞生成等血细胞形成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而由巨核细胞生成的血小板内同样存在miRNAs,并且被证实参与到血小板活化和血小板生理病理状态改变等过程中。对miRNA调控血小板生成及功能的深入研究将有利于早期诊断治疗血液系统相关疾病。  相似文献   

3.
体外液体培养体系中生成的血小板性能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涂强  张卿西 《生理学报》1988,40(3):258-264
应用液体培养法培养小鼠骨髓细胞获得了比较稳定且有一定数量血小板生成的培养体系。培养3、5、7、9d时体系中的血小板数均高于接种时。在培养7d时可见巨核细胞生成血小板的现象,~(35)S掺入也证实体外有血小板生成。这些体外生成的血小板形态功能基本正常,其直径为1—5μm,新生成的血小板体积较大。无论体积大小,其活动性均稍强于正常。这些体外生成的血小板具有正常粘附功能,2×10~(-4)mol/L ADP可诱导出单波聚集。体系中血小板及巨核细胞生成量稳定且与接种细胞数呈正相关,提示可将其应用于巨核系生成调控的研究。进一步增加并稳定血小板生成量可使此体系更有效地应用于血小板形态、功能及生成调控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涂强  张卿西 《生理学报》1990,42(4):363-367
本文应用血小板生成液体培养体系,检测了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EPO)对巨核细胞成熟及血小板生成的影响。r-EPO 能在1U 至6~U/ml 浓度范围内增加体系血小板数,r-EPO剂量与血小板数之间呈线性关系。r-EPO 还能促进巨核细胞 DNA 合成,并使 Ⅱ、Ⅳ 期巨核细胞比例增加,Ⅰ、Ⅱ 期巨核细胞比例减少。结果表明:r-EPO 可以促进巨核细胞成熟,并作为一种主要刺激因子,以增加血小板数的方式促进血小板生成。  相似文献   

5.
血小板活化因子受体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小板活化因子(PAF)是一种磷脂细胞因子,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其生物效应是通过PAF受体产生。本概述了PAF受体的组织细胞分布、亚型、分子结构、表达调控及细胞内信息转导等。  相似文献   

6.
人血小板生成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小板生成素是新近发现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造血调控因子。经过40多年的不懈努力,基本上阐明了血小板生成素及其受体系统(TPO/c-Mpl)在造血调控方面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研制了重组血小板生成素,以治疗放疗和化疗引发的血小板减少症,本综述了近年TPO及其受体c-Mpl系统对造血调控的研究进展,涉及TPO和c-Mpl的基因和蛋白分子结构。基因表达调控、可能经历的信号传导途径、TPO/c-Mpl系统主要的生理作用、TPO在血液循环中的代谢过程以及目前重组血小板生成素的临床研究现状等六个方面。深入理解TPO/c-Mpl系统的结构和作用。将加深人们对机体的造血调控和血液病的认识,并将有助于相关疾病的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7.
血管生成因子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雅梅 《生物技术》2002,12(3):48-48,F003,F002
近年来,随着基因重组技术和蛋白质工程技术的完善和发展,一类可促进新生血管生成的蛋白多肽被相继发现,它们被统称为血管生成因子(angiogenicfactor,AF)[1]。目前已被分离纯化和克隆的有: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ibroblastgrowthfac tor,FGF)、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cellgrowthfactor,VEGF)、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growthfactor,PDGF)、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gro…  相似文献   

8.
血小板活化因子受体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汴板活化因子是通过靶细胞膜上的受体而发挥其作用的,该受体属G联的受体家族,含342个氨基酸,有7个疏水的跨膜片段。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激活磷酯酰肌醇、钙信使系统及相关蛋白激酶,使某些蛋白质发生磷酸化并产生相应的生物学效应。  相似文献   

9.
血小板生成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小板生成素(thrombopoietin,TPO)是近几年发现的一种造血生长因子,其功能是促进巨核细胞的发育成熟,调节血液中血小板的水平。由于它在临床上纠正较难对付的血小板减少症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短短两年时间其开发研究已进入了Ⅰ/Ⅱ期临床试验,据称初步结果比较乐观;在理论研究方面,TPO基因的克隆大大丰富了人们对巨核细胞发育过程和调控机制的认识,出现了大量相关文献。本文根据最新文献,综述人们在有关TPO的表达调控、信号转导、生物活性、临床应用等方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血小板生成素(TPO)是最近被描述的一种新型细胞因子,相对分子质量在35×103以上,是一种糖蛋白.人和鼠TPO成熟蛋白分别由332和335个氨基酸残基组成.TPO的受体与造血生长因子受体超家族成员c-Mpl相关.TPO不仅对巨核系祖细胞的增殖、分化具有明显的调控作用,而巨对血小板的生成同样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魏海燕  史宏伟  张媛 《生物磁学》2011,(7):1391-1393
在体外循环过程中,血小板可经各种途径被激活,导致α-颗粒释放,发生粘附、聚集、收缩、释放等反应,导致术后血小板数量和质量的下降。通过在围体外循环期使用某些药物可对血小板进行功能性保护,而血小板分离技术可使血小板避免体外循环的打击,得到数量和功能的双重保护。本文将就体外循环期间血小板保护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在体外循环过程中,血小板可经各种途径被激活,导致α-颗粒释放,发生粘附、聚集、收缩、释放等反应,导致术后血小板数量和质量的下降。通过在围体外循环期使用某些药物可对血小板进行功能性保护,而血小板分离技术可使血小板避免体外循环的打击,得到数量和功能的双重保护。本文将就体外循环期间血小板保护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血小板生成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4年DeSauvage等克隆出了人的血小板生成素(TPO)的CDNA后,对TPO的结构与功能的研究有了突破性的进展。本综述了近几年对TPO研究的最新献,较系统地介绍了TPO基本结构、CDNA、TOP受体的基因结构特征和TPO基因的染色体定位及生物学作用。  相似文献   

14.
血小板环状RNA (platelet circular RNA, platelet circRNA)是一类在血小板中由RNA反向剪切封闭形成的环形RNA分子,具有结构稳定、丰度高以及细胞、组织特异性.血小板环状RNA可以参与细胞内RNA调控网络,与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可能成为新型的生物标记物及治疗靶点.近年来,关于血小板环状RNA产生、调控、生物学特性、功能及其与疾病的关系等均取得了初步的研究进展.本文将对血小板环状RNA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5.
趋化因子在血管生成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趋化因子可影响血管生成,或通过对内皮细胞的趋化作用,引起血管内皮细胞增殖,毛细血管形成而促进血管生成;或通过抑制多种促血管生成因子活性而发挥抑制血管生成的作用。趋化因子和其他多种血管生成相关性因子组成网络,共同参与血管生成的调控。此外,CXC簇趋化因子SDF-1α也参与胃肠血管的发育过程。  相似文献   

16.
促血小板生成素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桂向东王兵范清林吴清发姚红谊魏跃武宋礼华(安徽省生物工程中心实验室,合肥230031)早在六七十年代就有人发现在血小板缺乏的动物和人的尿、血浆和血清中含有促巨核细胞增殖和血小板生成的因子,并把该因子叫做血小板生成素[...  相似文献   

17.
血小板输注是现代医学治疗的一项有效措施,近年来在临床上的应用日益普遍。血小板的临床输注效果与在体外的保存质量密切相关。我们简要介绍目前评价血小板体外质量的主要实验方法和仪器,以及它们在临床使用中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8.
血小板,血栓与止血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液在血管内循环畅通是维持人体生命的基础。当血管破损而引起出血时,机体通过血小板、血浆凝血因子和血管壁的相互作用,在破损的血管处形成止血栓,阻止流血。但是,当局部血液凝固亢进,或由于血管内壁受损形成血栓时,血液流通受阻,会导致心肌梗塞、脑血栓、肺  相似文献   

19.
血管生成是肿瘤发生、发展的重要生物学过程,因此针对其的抗肿瘤血管生成治疗成为肿瘤治疗的重要策略.随着分子影像学的出现,以及对血管生成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活体监测肿瘤血管生成及评价靶向介入治疗的疗效成为可能.本文就血管生成与肿瘤血管生成、肿瘤抗血管生成治疗,以及介入导向的抗血管生成治疗在肿瘤分子影像学领域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蛇毒血小板聚集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孙林光 《蛇志》1997,9(4):44-46
蛇毒血小板聚集抑制剂的研究进展孙林光综述管锦霞审校(广州医学院广州蛇毒研究所广州,510182)血小板是血液中最小的、具有多种功能的细胞,它在生理性止血以及血栓形成、动脉粥样硬化等病理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1]。蛇毒中广泛存在抑制血小板聚集的活性组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