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王祥红  汤志宏  李静 《生物学通报》2013,(7):54-55,F0003
利用曲霉极易在含糖及蛋白质等基质上生长的特性,从含淀粉及蛋白质的基质上分离曲霉并进行纯化。将分离得到的曲霉培养后用乳酸石炭酸棉蓝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清楚观察到曲霉的典型结构。此法简便易行,所需条件简单,在一般实验条件下就可以进行曲霉菌的形态观察。  相似文献   

2.
王祥红 《生物学通报》2008,43(12):45-46
利用青霉极易在橘子皮上生长的特征。从橘子皮等基质上分离青霉并进行纯化。将分离得到的青霉培养后用乳酸石炭酸棉蓝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清楚的看到青霉的典型结构。此法简便易行,需要的条件简单,在一般实验条件下就可以进行。  相似文献   

3.
从乌贼表皮通过分离纯化得到一株发光细菌JMU07。该菌的菌落形态呈典型细菌菌落特征;显微镜下观察其为球杆状菌,革兰氏染色阴性。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其发光波长在420-650 nm之间,最大发光波长为477 nm。16S rDNA法测序,构建系统进化树,初步鉴定发光细菌JMU07为鳆发光杆菌(Photobacterium leiog-nathi)。生长发光曲线测定表明,发光细菌JMU07发光强度最高出现在对数中后期,相比明亮发光杆菌,JMU07具有发光强度高,持续发光时间长的特点。根据国标GB/T15441-1995研究HgCl2浓度与发光细菌JMU07发光强度抑制率的关系得到:HgCl2浓度与发光细菌JMU07发光强度抑制呈良好线性关系;JMU07 EC50为0.11 mg/L,略低于明亮发光杆菌的0.14 mg/L,表明JMU07对HgCl2的毒性更敏感。因此新分离得到的发光细菌JMU07有希望用于环境检测、食品卫生与安全等领域综合毒性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4.
一种分离培养和观察微生物的简易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根福  陈佩华   《微生物学通报》1994,21(5):314-316
本文介绍了一种简易的分离、培养和观察微生物的方法(双载片法),适用于好氧菌及耐氧性厌氧菌。试验表明,此法的优点是:适于连续地观察和研究微生物的个体生长,了解其生活史;能快速简便地测定微生物的死亡率;能有效地分离纯种;为耐氧性厌氧菌的研究提供了一种便利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发光细菌法测定环境中金属毒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环境污染物的毒性评价和监测中,发光细菌法是一种具有快速、灵敏和廉价等优点的直接生物测试方法.本文简要回顾了发光细菌法的测定原理及其在水环境中的应用;总结了发光细菌法测定水环境中金属毒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如pH、有机无机配体和交互作用);重点评述了发光细菌法在土壤样品金属毒性测定方面的应用、不同提取方法的优缺点以及土壤金属毒性与形态之间的关系;提出今后应加强土壤中金属对发光细菌的毒害机理、土壤环境中发光细菌法标准化以及发光细菌法与其他测试方法的关系等研究.快速、廉价、标准化发光细菌法的建立对土壤环境中金属风险评价和监测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发光细菌在水环境生物毒性检测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发光细菌是一类自身含发光基因且能够发出可见光的细菌,其分布非常广泛。由于具备了日常毒性检测所要求的快速灵敏以及再现性好的特点,发光细菌法愈来愈受到关注,且因其快速和低成本的特点常被用作早期预警系统。基因操作技术的介入更使得发光细菌试验具有了分辨各种毒性的功能。本文综述了发光细菌在环境毒性检测中的进展,重点介绍了基于发光细菌的毒性试验方法,以及在水质检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海洋动物体内有着丰富的微生物,它们可以帮助动物宿主合成一些营养物质或者抵御其他动物侵害所需的化合物。在海洋动物来源微生物的生物活性化合物中,目前已有功能较好且应用于临床治疗的化合物。由于实验室分离培养条件的限制,目前仅有小部分的微生物被分离利用。因此开展新颖而有效的海洋动物来源微生物分离培养方法的研究十分必要。本文概括了近些年从海洋动物中分离微生物的新方法的结果和不足,这些方法包括原位培养技术、电回收法和培养基的改良等,重点介绍了扩散盒技术、I-tip技术和微囊包埋技术等。这些新方法的应用有助于获得更多新的微生物菌种和微生物次生代谢产物,了解微生物与动物宿主之间的关系,以及扩大海洋微生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8.
9.
硝化基质和产物对发光细菌的急性毒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婷婷  郑平 《微生物学报》2009,49(6):759-765
摘要:【目的】对硝化基质和产物对硝化过程的影响进行初步研究。【方法】采用发光细菌法,在pH=7.0的条件下,测定了氨、羟胺、亚硝酸和硝酸对发光细菌的急性毒性(15min-半抑制浓度(the half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50))。【结果】单一物质的毒性试验结果表明,硝化基质和产物对发光细菌的毒性随浓度的升高而增大,且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氨、羟胺、亚硝酸和硝酸的IC50分别为2180.2 mg/L、6.2740 mg/L、1207.2 mg/L和3140.3 mg/L;其毒性大小顺序为:羟胺 >亚硝酸 >氨 >硝酸。按等效浓度混合法测定硝化基质和产物的联合毒性,结果表明:氨与羟胺、氨与亚硝酸、羟胺与亚硝酸对发光细菌的联合毒性呈相加作用;氨与硝酸、羟胺与硝酸、亚硝酸与硝酸对发光细菌的联合毒性呈独立作用;氨、羟胺、亚硝酸、硝酸四元混合物的联合毒性也呈相加作用。【结论】根据硝化基质和产物对发光细菌和硝化细菌抑制浓度的相关性,可用发光细菌发光强度的变化指示硝化基质和产物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神经上皮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其体外分化特性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大鼠胚胎神经管神经上皮干细胞的分离培养条件,并观察其在体外的分化特性.方法采用显微解剖、机械吹打、无血清悬浮培养方法分离培养神经上皮干细胞,采用巢蛋白(nestin)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技术检测神经上皮干细胞,用NSE和GFAP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并计数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结果大鼠胚胎神经管神经上皮干细胞在无血清培养基中可形成大量呈nestin抗原阳性细胞构成的神经球,经传代有血清培养后分化为NSE阳性和GFAP阳性细胞,其中NSE阳性细胞占细胞总数的47.7%,GFAP阳性细胞占细胞总数的39.8%.结论胎鼠神经管神经上皮干细胞在无血清培养中可增殖和传代,在有血清培养中可分化为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两者之比为47.7∶39.8.  相似文献   

11.
新生小鼠心肌细胞分离培养的改良及其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改进新生小鼠心肌分离及其原代培养方法,提高心肌细胞的活性和纯度,构建了新生小鼠心肌细胞分离及原代培养实验平台.采用低浓度的胰酶和Ⅱ型胶原酶反复消化心脏组织5~6次,然后差速贴壁30 min分离纯化心肌细胞,得到的心肌细胞存活率和纯度高,细胞搏动率高,持续时间久.  相似文献   

12.
生物发光是生物界的普遍现象。人们最常见的是萤火虫的发光。然而,在辽阔的自然界,发光生物何止萤火虫,例如,在微生物中,就有能发光的细菌。这种细菌寄生或共生于各种海洋动物如各种鱼类的体表、内脏或专门的发光器官中。一旦条件适宜就能发出蓝绿色的光  相似文献   

13.
巴尔通体分离培养特性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鼠类血液中分离巴尔通体(Bartonella),观察其分离培养特性。被检鼠血为2004年收集自云南省的4个县,采用含5%去纤维兔血脑心浸液琼脂培基置于35℃含5%CO2培养箱中分离培养巴尔通体,进行观察,涂片革兰染色镜检,疑似菌落用巴尔通体属特异性引物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特异基因片段[枸橼酸合酶基因(gltA)的379 bp片段],电泳图中出现目标带即判断为阳性菌株。从397份鼠血分离到巴尔通体47份,分离率为11.8%。阳性菌落长出时间最早为3 d,多数为1~2周,占70.2%(33/47)。阳性菌落形态随培养时间延长而改变,特点多样。PCR阳性的菌经革兰染色,镜下均可见革兰阴性小杆菌。结果可见,可先用涂片革兰染色镜检,对疑似菌落进行初筛,巴尔通体种类多、形态多样,培养时间延长,菌落形态可能发生变异,有待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4.
海洋微生物几丁质酶分离纯化及其抗真菌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实验室筛选的海洋产几丁质酶短芽胞杆菌属(Bacillus brevis sp.)菌株Bspl,经往复式摇床振荡培养96h后,发酵液先后采取了75%的硫酸铵盐析、透析、几丁质亲和层析、SDS—PAGE等方法对几丁质粗酶液进行分离纯化和鉴定。几丁质亲和层析一步纯化后,经过SDS—PAGE电泳测定该酶的分子量为23ku,其比活力为86.65.纯化倍数为1.707、产率为32.1%。纯化的几丁质酶能抑制病原真菌的生长,对病原真菌的拮抗作用具有广谱性。同时研究了几丁质酶的稳定性,以胶态几丁质为底物,分离的几丁质酶在pH7.5,55.0℃左右具有最大酶活性;Zn^2+、Cu^2+和Hg^2+能强烈抑制几丁质酶活性;Ni^+和EDTA抑制20%-40%;然而5mmol/LCo^2+可以使几丁质酶活性提高1.4倍;Mg^2+、Ca^2+等也能使酶活性增加。  相似文献   

15.
分离西沙群岛海域放线菌并研究其抗菌活性。采用干燥、辐射、冷冻及加热处理等11种样品预处理方式和10种培养基对海洋放线菌进行分离,对代表性菌株进行鉴定,并考察分离放线菌生长的海水依赖性。进一步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啤酒酵母和扩展青霉为指示菌考察分离放线菌的抗菌活性。从西沙群岛海域样品中分离获得放线菌383株,其中专性海洋放线菌23株。选定93株代表菌株进行鉴定,93株菌隶属于9个科,11个属。不同培养基对分离放线菌菌株的数量及种类影响显著。6株放线菌对4种指示菌均有抑菌活性,其中4株为专性海洋放线菌,表明海洋环境具有丰富的放线菌资源,这些放线菌特别是专性海洋放线菌有望为新型抗菌物质的发现与开发提供菌种来源。  相似文献   

16.
根霉 (Rhizopus sp.)属于毛霉目根霉属 ,常生长在冬瓜、苹果、馒头和扁豆等含糖分较多的基质上 ,利用它的这个特性 ,可以从以上基质上分离和培养根霉用来进行生物教学实验 ,并取得较好效果。1 分离取冬瓜一小块 ,切成几片 ,置于不加盖的空培养皿中 ,在 2 8℃或室温培养 ,由于空气中有根霉的孢子存在 ,3~ 5 d后即有白色菌丝长出 ,继而长出黑色的孢子囊并释放出孢囊孢子 ,挑取部分菌丝在显微镜下镜检即可确认为根霉。也可取剩馒头、苹果核、苹果皮和扁豆等放入塑料袋中加水湿润 ,置于室温或 2 8℃温箱中培养 ,3~ 5 d后观察 ,如果发现有白…  相似文献   

17.
鲁云霞  王延枝 《植物研究》2003,23(1):36-38,T002
将分离纯化后的烟草叶片注佻 分别置于光镜和电镜下观察得到原生质体,原生质体释放液泡的过程,纯化后液泡的相应照片,结果说明我们选用的方法能得到完整的原生质体和液泡,且中央液泡是成熟植物细胞中体积最大的细胞器。  相似文献   

18.
唐丁  郭龙彪  曾大力  张光恒  程祝宽  钱前 《遗传》2006,28(10):1259-1264
遗传异常分离既是自然界非常普遍的现象, 也是生物进化的动力之一。产生异常分离的原因可能与配子体或孢子体的选择有关。利用6个以类病变(lmi)和矮杆突变体(d6)为亲本的杂交组合(F2或F3), 对该类病变和矮杆基因的遗传规律及异常分离现象作初步的分析。结果显示, lmi×02428和d6×93-11的F2群体以及F3株系中存在极端异常分离的现象; LMI基因附近的分子标记ST8-1和D6基因附近的ST7-1、ST7-2、RM5490的带型分离同样也极显著偏离期望比; 偏分离因子与类病斑LMI和矮杆基因D6紧密连锁, 分别位于第8染色体分子标记ST8和ST8-2之间以及第7染色体分子标记ST7-1和ST7-3之间。异常分离现象还与杂交的组合有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胚胎干细胞的分离与培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如何分离胚胎干细胞,并在体外进行分化抑制培养,仍是探索性很强的研究课题,本文简述了胚胎干细胞分离培养方法的主要进展与趋势。  相似文献   

20.
两株滇产广义美味牛肝菌的分离培养及其分子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组织分离法从广义美味牛肝菌子实体分离获得2株稳定的菌株,初步研究了两菌株的分离和培养条件。用ITS序列分析,对分离菌株进行了分子鉴定。基于ITS序列构建的系统树表明两株菌属于美味牛肝菌复合群,并与夏生牛肝菌Boletus aestivalis(Paul.)Fr.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