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教材分析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是人教版普通高中生物学新课程必修模块1第2章第2节的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2.
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的教学中,创设实验情境,构建物理模型,联系热点问题。该教学过程通过实验探究式、问题启发式、材料阅读式、模型构建式教学,生动、直观又层层深入,逐步揭示蛋白质功能与结构的多样性,充分落实了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3.
在"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一节的教学中,设计了3个小组合作构建类比模型的学生活动,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效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4.
何彬  刘恩山 《生物学通报》2014,49(10):23-26
重要概念的形成往往会超越教材章节的界线,教师需要进行单元整体备课。将概念图和概念框架图2个工具应用于高中"遗传规律"教学单元的备课过程中,发现两者在厘清教学内容间的逻辑关系、确立单元重要概念、设计概念进阶路径、构建单元重要概念体系等方面具有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5.
基于探究式学习,以“葡萄酒的制作”为例,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对葡萄酒发酵过程中的污染、发酵装置的改进、提高发酵产物的品质等关键问题展开探究分析,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等能力。  相似文献   

6.
基于学习进阶的视角进行单元教学设计,通过整合“神经调节”的知识内容,使学习过程能够循序渐进、有效衔接,帮助学生形成结构化的知识体系,提升科学思维,达成概念学习进阶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以6E设计型学习模式为指导,开发“教室空气生态净化装置设计与使用”生物学STEM课程.学生历经参与、探索、解释、工程、深化和评价系列过程,整合STEM教育4个模块,能更好提升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性,有效促进STEM教育的融合性,提高了解决新情境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8.
以“急救利器AED(自动体外除颤器)进校园”的真实事件为情境,聚焦核心任务:制作和展示《AED进校园指导方案》,引导学生以达成核心任务为目标进行问题拆解,探究AED和心肺复苏的作用原理,学习AED的实际操作和急救技能,合作完成《AED进校园指导方案》并分享交流。在项目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启发学生将已有概念和科学原理应用到新的情境中,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9.
以日常生活中食物在冰箱里如何摆放为切入点,创设课后作业的问题情境,将项目式学习引入课后实践性作业中,通过选定项目、制订项目预案、实施项目、分享评价等环节开展学习,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启发学生将已有概念和科学原理应用到生活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0.
在“传染病及其预防”的教学中,将生活中常见的传染病与天津科学技术馆公共卫生展区的资源有机整合,带领学生以项目化学习的方式主动探究、搜集整理信息,通过科普宣传会的形式多样化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通过情境创设实现了历史、生物学、美术、劳动、短剧表演、信息技术等多学科融合,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提升了学生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1.
在“蛋白质工程”的教学中,以重组新型冠状病毒(以下简称新冠病毒)疫苗改造案例为情境,以获得保护效力更高的腺病毒新冠病毒疫苗为核心问题导向,围绕真实问题的解决设计组织递进串联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运用知识思考社会实际问题,激发社会责任感,提升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2.
教学设计关键是要设计有效的学习活动.教师需要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教学内容及学生特点设定合适的教学目标发展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教学过程中的学习活动需要与教学目标、教学评价相互匹配一致.学习活动的设计应围绕核心概念和相应的关键问题展开.教师还应根据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设计合适的学习活动内容、任务梯度和脚手架,为灵...  相似文献   

13.
以"细胞结构"为例,通过单元式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建构学科教室,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深化自主学习;通过整合教材的知识体系,实施单元式教学,保证学生有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通过编制学习规划书,搭建自主阅读、实验探究、小组讨论等平台引导学生学习。  相似文献   

14.
备课是教学的前提和基础,认真备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在进行人教版必修2第4章第1节"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的备课时,应抓住重要概念、学生学情、教学目标、教学主线、情境设置、概念评价等方面的问题,以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在以核心问题为主线的高中生物学学思课堂中,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结构和思维特点,通过构建思维导图、情境化教学及运用信息资源等,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落实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生物学学科素养,提高中学生物学课堂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16.
以“菜篮子工程”为主题,通过系列活动“调研探究近年来蔬菜的变化情况—课堂分享归纳蔬菜发生变化的原因—实验探究蔬菜种子萌发的条件—体验蔬菜种植的快乐”开展实践探究,以环环相扣的活动将课本知识与社会生活实践进行衔接和融合,为学生提供从实践层面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提升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采用项目化学习的策略,结合象山本土特色,将本节内容的学习转换为一个小型的学科项目化学习活动,以帮助同伴养护“红美人”柑橘植株为主题,通过自主查阅资料、走访调查、实验探究的研究历程,培养学生分析、论证、实验设计与实施等能力,发展学生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8.
运用模型构建的高中生物学复习课模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将零散的知识系统化,将复杂的知识简单化,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更全面深刻地理解生物学核心概念,以及概念间的层次关系,形成相对完整的多维度知识体系,发展学生模型与建模的科学思维,提高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创设真实的、问题导向性的单元学习情境,帮助学生明确单元学习目标、学习路径,使其构建清晰的知识体系。以“情境-问题-活动”为单元教学主线,援引多种实验现象、事实证据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进而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等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20.
以问题串为主线,以抑郁症相关科学知识命制的试题为载体,进行“健康生活,远离抑郁”主题的动物生命活动内容的二轮复习,发展学生生物学核心素养,提升心理健康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