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褐天社蛾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杨褐天社蛾(Micromelalopha troglodyta Graeser)是河南省平原地区四旁植树和豫东防护林的重要害虫。常与白杨天社蛾(Melalopha anachoreta Fabricius)同时发生,除为害各种杨树外,尚为害各种柳树。 生活史和习性 杨褐天社蛾在郑州和豫东地区每年发生3代,以  相似文献   

2.
蜉寄蝇属Phorocera R.-D.,1830年,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共包括4种,是寄蝇亚科中一个较小的属;根据我国现有标本已发现7种,其中有3个新种。本属的种类均为大卵型寄蝇,多寄生于鳞翅目害虫,特别是Ph.agilis R.-D.(=silvestris R.-D.)为舞毒蛾的重  相似文献   

3.
利索寄蝇属Lixophaga Townsend,1908隶于寄蝇科Tackinldae,卷蛾寄蝇族Blondeliinio该属大部分种类分布于新北界,古北界已描述的种类有3种,而且都采自日本,东洋界尚无记载。1964年,中国从古巴引进螟利索寄蝇L. diatmeae(Townsend),多年饲养未获成功。本文记述中国利索寄蝇属3种,其中一新种和二新纪录;为了便于比较和鉴定,把掌握有标本的另外两个种,即L.diatraeae(Townsend)和L. fallax Mesnil均  相似文献   

4.
白杨天社蛾在1958—1959年盛发于西安郊区,受害的植物有美国白杨Populus pyra-mitalis Borkh.,加拿大白杨 P.canadensis Moench.,笔杆杨 P.nigra L.var.italicaMuenchh.,小叶杨 P.cathayana Rehd.,毛白杨 P.tomentosa Carr.,青杨(河杨)P.  相似文献   

5.
汪广  章士美 《昆虫学报》1956,(2):247-251
白杨天社蛾学名Melalopha anachoretaFab。属鳞翅目天社蛾科,为杨柳科树木的大害虫,特别对於白杨,更喜取食。国内分布地区,经查悉的有云南、四川、湖南、江西、浙江、江苏、河南、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面积是相当广阔的。树木经其为害後,叶片捲缩,凋落,甚而形成光桿,影响树势生长很大。按该科植物,多数为  相似文献   

6.
噪寄蝇属Campylocheta隶属于双翅目寄蝇科长足寄蝇亚科Dexiinae噪寄蝇族Campylochetini,其幼虫一般寄生于鳞翅目夜蛾科和尺蛾科的幼虫;世界性分布。本属区别于其它近缘属的特征为:复眼具黄色密长毛;颜堤在下2/3或更多部分具鬃;单眼鬃发达,通常后倾;触角第3节长于第2节3倍以上,触角芒裸,在基部1/5~1/2变粗;前胸前侧片具密的淡色毛;背中鬃3+3;小盾端鬃强,交叉后伸;翅肩鳞黑色;前缘基鳞红黄色;腹部第1+2合背板无中缘鬃。本研究的腹噪寄蝇C.abdominalis、双鬃噪寄蝇C.bisetosa和毛颜噪寄蝇C.hirticeps为中国新纪录分布;褐脉噪寄蝇C.fuscinervis、马来噪寄蝇C.malaisei和巨尾噪寄蝇C.magnicauda为中国分布已知种;编制了中国本属8个种的检索表。首次描述了产自我国的2新种;新种模式标本及其它研究标本均保存于沈阳师范大学昆虫标本馆(SNU)。  相似文献   

7.
天幕毛虫抱寄蝇是柞蚕放养场内大害虫——天幕毛虫(Malacosoma neustria testaceaMots.)的重要天敌。在辽宁省各蚕区普遍发生。据作者在复县调查,其寄生率为93.6%,在新金县调查,寄生率为86.3%,对天幕毛虫的发生发展具有很大的抑制作用,很有利用前途。 又据作者了解,辽南部分蚕民认为,天幕毛虫抱寄蝇与柞蚕饰腹寄蝇一样也是柞蚕的  相似文献   

8.
刺蛾寄蝇属Chaetexorista B.B.1894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已记载有4种,即Ch.javanaB.B.1894,Ch.eutachinoides Bar.1932,Ch.solomonensis Bar.1936和Ch.klapperichiMesnil 1960;在我国,现共发现6种,其中有3个是新种,另有1种为我国初次记录。 本属寄蝇的寄主,文献中尚无记载,通过野外采集和室内饲养,我们得知,这一属的寄蝇是刺蛾科幼虫的重要天敌。 本文以记述新种为主,其余3种的主要特征仅在检索表内加以说明;对于它们的生物学特性和寄主种类,将在经济昆虫志内做详细介绍。新种的模式标本均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9.
陈汉林  周发成  林樟信  陈惠明 《昆虫知识》2006,43(5):718-720,F0004
橙黄后窗网蛾Dysodia magnificaWhalley是油桐(Vernicia fordii(Hemsl.)Airy-Shaw)的食叶害虫,在浙江省丽水地区油桐上普遍发生。该虫1年发生3代,以蛹在土茧内越冬。越冬代成虫于次年4月中旬开始羽化,第1、2代成虫分别于6月下旬和8月下旬开始羽化。饲养中育出幼虫-蛹期寄蝇—蚕饰腹寄蝇,是橙黄后窗网蛾的一种有效天敌。  相似文献   

10.
伞裙追寄蝇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两年在广州郊区、肇庆、阳江、德庆等地调查,松毛虫害蝇主要有六种:伞裙追寄蝇(Exorista civilisRond.)、蚕饰腹寄蝇(Crossocosmia zebina Walk.)、家蚕追寄蝇(Exorista sorbillans Wied.)、松毛虫狭颊寄蝇(Carcelia bombylans rasella Bar.)、红尾追寄蝇(Exori-sta fallax Meig.)和棕尾别麻蝇(Boettcherisca peregrinaR.-D.)。前五种属寄蝇科,后一种属麻蝇科,主要寄生松毛虫的老龄幼虫。在低丘地带,十年生左右的松林中常以伞裙追寄蝇的寄生率为最高。 随着松毛虫生物防治的深入开展,我们对优势种伞裙追寄蝇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美根寄蝇属隶于追寄蝇亚科卷蛾寄蝇族,主要分布在古北区、东洋区和新北区,中国已知6种.记述采自我国吉林长白山和辽宁本溪的1新种,棕瓣美根寄蝇Meigenia fuscisquama sp. nov.,与三齿美根寄蝇的区别在于背中鬃2 3,前胫无前背鬃,中胫具2根前背鬃,第3、4背板各具1对中心鬃,雄肛尾叶和侧尾叶端部均较钝圆.新种模式标本保存在沈阳师范大学昆虫研究所.  相似文献   

12.
中国蜉寄蝇属分类学研究(双翅目,寄蝇科)(英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蜉寄蝇属Phorocera隶属于双翅目Diptera寄蝇科Tachinidae追寄蝇业科Exoristinae追寄蝇族Exoristini,一般寄生于鳞翅口毒蛾科,夜蛾科和尺蛾科的幼虫;主要分布于古北区和新北区.该属区别于追寄蝇族Exoristini 其它属的特征为:眼后鬃列后方具黑毛,复眼具淡黄色长毛,单眼鬃位于前单眼后方,背中鬃3+3,翅内鬃0+3,腹部背板具心鬃.本文系统研究了中国蜉寄蝇属的4个已知种,勺肛蜉寄蝇P.assinilis,锥肛蜉寄蝇P.grandis,直条蜉寄蝇P.normalis和昏暗蜉寄蝇P.obscura;并首次描述了直条蜉寄蝇的雄性和采自我国辽宁本溪的1新种,辽宁蜉寄蝇Phorocera liaoningensis sp.nov.;编制了古北区本属6种雄性检索表.新种区别于近缘种勺肛蜉寄蝇的特征为:第4腹板后缘钝圆,中脉心角至中肘横脉的距离略长于心角至翅后缘的距离,雄性肛尾叶后面观端半部均匀变窄.  相似文献   

13.
一前言 寄蝇科为寄生无脊椎动物的蝇类,在自然界中是影响农林业害虫发生数量的重要生物因子之一。过去我国对寄蝇科的研究还没有系统地进行过,只有少数片段资料,分散在一些外国杂志中,根据这些资料,得不出任何关于中国寄蝇种类组成的概念。我们计划将我国现有的寄蝇标本加以整理,并将初步结果陆续发表,以供有关的工作者鉴定参考。在这项工作中,曾得到苏联科学院动物形态研究所双翅目和古昆虫学家珞灯朵夫教授  相似文献   

14.
长足寄蝇属幼虫主要寄生于土壤中生活的金龟总科昆虫,分布于东洋区、非洲热带区和古北区,其幼虫尾节背部均具2根特征性长鬃,区别于长足寄蝇族其它属而为一单系群.记述了采自我国海南省的长足寄蝇属1新种:海南长足寄蝇Dexia hainanensis sp.nov.,与分布东洋区的异长足寄蝇Dexia divergens Walker近似,但胸部背板黑色内侧纵条较窄,雌、雄腹部第3背板均具完整的1列后缘鬃,肛尾叶较窄.新种模式标本保存在沈阳师范大学昆虫研究所.  相似文献   

15.
<正> 莫尼(Mesnil)曾主要根据成蝇外部形态同时结合寄生方式,把寄蝇科Tachinidae归纳成三大类: 1.蜉寄蝇族Phorocerini,该族大部分为大卵型寄蝇; 2.撒寄蝇族Salmaciini为微卵型奇蝇; 3.寄蝇族Tachinini(或称Larvaevorini)为伪胎生寄蝇。在他所分的各个族中,除有些个别种类与本族的其他种类迥然不同外,基本上能反映出寄蝇的各主要寄生方式。我们依据寄蝇产卵特性和侵入寄主体腔的途径,择要分两大类五种类型:一、“外侵入”类  相似文献   

16.
<正> 我县落叶松人工林自1973年遭受落叶松毛虫危害以来,曾发现一种喜马拉雅聚瘤姬蜂Cregopimpla himalayensis(Cameron)(《天敌昆虫图册》32页),能寄生落叶松毛虫、天幕毛虫、舞毒蛾、银波天社蛾幼虫。当7月中旬林间松毛虫密度大时,该蜂寄生率可达13.5%,8月上旬密度小时,寄生率为4%。被寄生的幼虫,到老  相似文献   

17.
小块杨树人工林内冬季鸟类对五种越冬昆虫的捕食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楚国忠  刘传银 《动物学报》1994,40(4):363-369
连续二年冬季调查,鸟类对白杨透翅蛾、黄刺蛾及螳螂(广腹膛螂、狭大刀螂、大刀螂)等越冬昆虫的捕食作用分别为44.8-59.5%、70%和56-66%。从11下旬开始,被捕食的数量和相对百分率逐旬增加,1月下旬或2月中旬达到最大值,以后又逐渐减少,此外,讨论了昆虫寄生作用以及越冬昆虫在越冬昆虫在要对上位置对鸟类捕食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中国新记录属——颊寄蝇属分类研究(双翅目:寄蝇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颊寄蝇属Dexiosoma属于寄蝇亚科、Microphthalmini族,该属种类均栖息于草丛中,寄生于土壤中金龟子科幼虫;其外形特征是侧颜宽,具淡色毛,单眼鬃缺,触角芒羽状,后背中鬃3,足黄,前足基节前内侧大部具倒伏的小毛。已知4种颊寄蝇中,3种分布东洋区,1种分布古北区。本文研究了产自上述两动物地理区的颊寄蝇属标本和文献,首次发现该属在我国分布,记述了采自四川,云南和西藏的1新种,暗角颊寄蝇Dexiosoma nigricornis;简述了分布辽宁和吉林的中国新记录种,灰颊寄蝇D.caninum(Fabricius)的主要特征;编制了本属5种雄性检索表;研究标本均保存在沈阳师范大学昆虫研究所。  相似文献   

19.
天牛肿腿蜂生物学特性及其利用的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天牛肿腿蜂Scleroderma sp.属膜翅目肿腿蜂科。是天牛幼虫和蛹的一种体外寄生蜂。1975年在平邑县浚河林场,首次发现于小杨天牛Saperda populnea L.的虫瘿内。据调查在自然界也寄生于榆虎天牛Xylotrechus grayi White,室内试验还可寄生白杨透翅蛾Parathtene taba-niformis Rott.、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 Motsch.、双条杉天牛Semanotus bifasciatusMotsCh.作者于1977—1978年进行了初步观察及放蜂试验。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20.
陈海霞  罗礼智 《昆虫学报》2007,50(11):1129-1134
双斑截尾寄蝇Nemorilla maculosa Meigen是草地螟和其他鳞翅类昆虫的重要寄生天敌,但国内外对其寄生行为知之甚少。为了明确双斑截尾寄蝇的寄生行为特征及其对草地螟种群动态的影响,在22℃,光照16 h的条件下就其对不同寄主种类及草地螟幼虫龄期、寄主部位的选择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草地螟、甜菜夜蛾和粘虫3种幼虫同时存在的条件下,双斑截尾寄蝇对草地螟的寄生率显著高于甜菜夜蛾和粘虫,而对甜菜夜蛾的寄生率又显著高于粘虫。另外,幼虫被寄生的平均次数也呈现相同的趋势,表明双斑截尾寄蝇喜选择草地螟。在3, 4, 5龄草地螟幼虫同时存在时,双斑截尾寄蝇对5龄幼虫的寄生率和平均寄生次数均显著高于4龄和3龄幼虫的,表明该寄蝇主要选择5龄幼虫为其寄主。在被寄生的草地螟幼虫中,胸部被寄生的比率(66.4%)和次数(4.2)显著高于头部(23.4%,1.0)和腹部(10.9%,1.1),而腹部及头部被寄生的比例及卵粒数没有显著差异,表明双斑截尾寄蝇主要选择幼虫的胸部进行寄生。最后,就双斑截尾寄蝇对产卵寄主选择的原因和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