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由美国杜克大学(Duke University)植物学系Kramer教授和威斯康辛大学(University of Wisconsin)林学系Kozlowski教授合著的《木本植物生理学》英文版已经问世。这对于我国从事树木栽培工作的同志来说,是一个好消息。在我国读者中间,这二位作者的名字并不陌生,在1979和1980年曾先后来我国访  相似文献   

2.
3.
4.
<正> Calgene 公司(加利福尼亚州的一家生物技术公司)最近宣布了一项重大植物生物技术成就。Calgene 公司的 Maloney 博士在加拿大科学家召开的一次会议上说,他们在本公司一些实验室对油菜的重组体 DNA 的转化和再生作了试验,并首次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5.
遗传操作技术是指在离体细胞和分子水平上对遗传结构的修饰和重组的技术。它是区别于传统有性重组技术的一种生物工程技术。既是研究遗传基础问题的手段。又是改良品种,创造新植物的一种重要新技术。 目前流行的技术策略是把人们感兴趣的外源基因通过离体细胞融合或离体分子重组和转化等技术重组到体细胞基因组中,或能独立在受体中复制,进而能在再生植物中表达和传递后代,以达到操纵所需的遗传性状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该书分四部分:一、发育遗传学(6篇);二,内源病毒及病毒载体(5篇):三、将克隆基因导入哺乳动物的种系中(11篇);四、非哺乳动物的基因转移系统(3篇)。 此书是1984年秋在英国Banbury举行的“哺乳动物卵及早期胚胎遗传操作会议”上发表的论文集。  相似文献   

7.
8.
9.
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种类极其丰富,是人类的宝贵资源,这些产物及其合成途径相关酶具有空间特异性分布的特征。植物次生代谢途径的调控是个复杂的过程,受代谢产物水平、多酶复合物相互作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通过遗传操作改造代谢过程,调控产物在植物体内的含量,是一条切实可行和具有广阔发展空间的途径。目前,改造植物次生代谢途径可以采取单基因操作和多基因操作两种策略进行。  相似文献   

10.
百日咳毒素的基本分子结构、基本特性、基因结构和表达调控等方面的进展以及用基因工程方法生产百日咳毒素或百日咳毒素遗传脱毒的类似物的方法,为今后发展新一代百日咳基因工程菌苗,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被子植物离体受精系统的遗传操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被子植物离体受精系统分子生物学研究取得的重要成果及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2.
本文概述了近年来激光微束在染色体微切割和微分离、分子细胞生物学、去除细胞壁、诱导原生质体融合等方面的应用,并对其今后的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激光微束是8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一种很有前途的遗传操作技术。该技术利用激光方向性好、光色单一和亮度高等独一无二的特点,把激光束通过光学系统引入显微镜并聚焦成很小的光点(直径小于1μm)。这种直径很小但功能密度很高的激光束照射细胞后,在细胞膜的表面引起可修复性的微损伤,从而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因此激光微束可用于诱导基因转移、染色体切割、细胞核打孔以及细胞融合等与基因导入有关的遗传操作。激光微束技术使得对细胞或细胞器进行精细的细胞或亚细胞水平的显微外科术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4.
15.
<正> 植物遗传操作是在整株、细胞和分子上对植物遗传性状进行改造,使之更符合人类需要的一门新兴学科和技术,是生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使用这种新技术育种,不仅育种期短,而且能够将理想的异源遗传物质,包括基因、染色体或染色体片段转移到栽培品种中,从而按照人们的要求改造植物。本文将按照下述三方面:单倍体研究,细胞和组织培养在农业上的应用,以及植物遗传操作等,来讨论植物遗传操作技术在中国的进展。  相似文献   

16.
<正> 已知有许多种微生物(大部分是需氧菌)能降解石油,使它的理化性质发生广泛的变化。这些变化已在实验室研究及地面和海洋表面上漏出的油中还有储油层中得到了证实。不过,很难研究和控制这些微生物之间的合作及相互作用。因此,只有用能靠简单矿物培养基中的石油或单烃迅速生长的纯培养物,才能设法对它们进行遗传改良。本文的目的是扼要介绍某些烃降解途径的遗传组织和调节方式,并讨论遗传改良培养物及其代谢产物在石油工业中的潜在应用。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在分子病毒学研究领域兴起一门新型技术,即病毒的全长感染性cDNA克隆技术,是一种反向遗传操作技术(reverse genetics),通常被称为\"病毒拯救(the rescue of virus)\",它解决了对RNA病毒基因组难以操作这一困扰研究者多年的难题.从cDNA克隆拯救出负链RNA全病毒是20世纪90年代分子病毒学研究领域最振奋人心的突破之一,它开启了人们对病毒基因组进行人工操作和详细了解病毒基因及其产物功能的大门.该技术发展迅速,倍受国内外研究者关注[1-5].  相似文献   

18.
冰岛硫化叶菌是古菌研究中常用的模式菌株,为人们研究古菌复制、细胞周期以及CRISPR-Cas系统等作出了巨大贡献。冰岛硫化叶菌遗传操作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对古菌学的全面深入研究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了冰岛硫化叶菌遗传操作体系所使用的质粒载体、筛选标记和转化方法,论述了目前广泛使用的两类冰岛硫化叶菌基因敲除体系。最后提出了现有冰岛硫化叶菌基因操作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木本植物的原生质体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木本植物的原生质体培养对于将生物技术应用于树木品种改良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但难度较大。本文概述了近年来木本植物原生质体培养的进展,并针对木本植物原生质体培养过程中的问题进行了较详细的讨论。  相似文献   

20.
遗传操作系涉及改变生物遗传结构的技术。本文试图按照年代顺序评述较重要的研究工作,以及不同的研究人员为培育具有人类所需性状的植物而采用的方法。回顾六十年代,我们发现早期的研究是以种子和幼苗作为引入外来基因的受体材料,而外来基因则采用“裸露的”DNA。尔后七十年代,研究重点转移到以花粉和组织培养物作为摄取外来基因的受体材料,而外来基因则开始采用置于噬菌体内加以保护的DNA。最近随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连接酶的发现,愈来愈多地采用质体作为基因转移载体。在这方面,土壤杆菌的Ti质体具有更突出的特点。现在,大多数研究人员认为,当土让杆菌感染植物细胞时,至少有几个Ti质体的片段掺入到植物细胞基因组,从而引起细菌性根癌病。所以土让杆菌系统是天然遗传工程的一个实例。其他基因能不能也通过Ti质体掺入到植物细胞呢?这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许多植物学家已把其注意力转向这个问题,并做了一些相应的实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