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采用回归分析法研究了超速离心纯化时,固定一次溴化钾密度梯度比例,选择不同的二次溴化钾梯度比例对下一步SepharoseCL-4B柱层析纯化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回归分析不仅能揭示纯化的最佳条件,即,二次溴化钾超速离心时溶液由240ml(1.04g/ml):800m1(1.28g/ml):600ml(1.32g/ml):50ml(1.34g/ml)构成时柱层析收率最高。而且还能解释层析纯化中出现的异常结果。  相似文献   

2.
以0.1mol/LNH4Cl溶液为介质,用2.5次微分伏安法测定了丙二醛,线性范围为1.0*10^-6至1.0*10^-3mol/L,检测限达1.0*10^-7mol/L。并测定了细胞培养液介质中新生SD大鼠室肌细胞样品的丙二醛。  相似文献   

3.
用TFF微孔过滤系统对白喉、破伤风毒素培养液分别进行了两次澄清过滤试验,澄清过滤后的毒素上清液立即用TFF超滤系统浓缩至原培养液体积的1/10-1/20。白喉毒素总回收率分别为86%、76.6%,破伤风毒素总回收率为94.1%、92%。澄清过避白喉毒素平均Flux分别为23.4、14.3L/m^2/h,破伤风毒素平均Flu为24及22.9L/m^2/h。结果表明破伤风两次试验有很好的一致性,白喉毒  相似文献   

4.
用TFF微孔过滤系统对白喉、破伤风毒素培养液分别进行了两次澄清过滤试验,澄清过滤后的毒素上清液立即用TFF超滤系统浓缩至原培养液体积的1/10-1/20。白喉毒素总回收率分别为86%、76.6%,破伤风毒素总回收率为94.1%、92%。澄清过滤中白喉毒素平均F1ux分别为23.4、14.3L/m2/h,破伤风毒素平均Flux为24及22.9L/m2/h。结果表明破伤风两次试验有很好的一致性,白喉毒素回收率差别不甚明显,而两次试验Flux相差较大,TFF微孔过滤系统用于澄清白喉培养液,滤膜使用后的清洗程序仍需改良,以提高膜滤过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5.
党参原生质体再生植株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党参下胚轴愈伤组织原生质体在附加1.2mg/L2,4-D,0.2mg/L NAA,0.2mg/L BAP和0.1mg/L ZT的MS,C81V,DPD及KM8p培养基中进行液体体层培养。在KM8p中获得了最高的分裂频率。葡萄糖作渗透剂优于甘露醇,两结合使用效果更好。在合适的条件下,原生质体培养3天出现第1次分裂,4周内形成大细胞团,培养6周后形成0.5-1.0mm大小的小愈伤组织。在附加2%蔗糖  相似文献   

6.
杏愈伤组织的超低温保存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杏茎段在附加1.0mg/L 2,4-D和0.1mg/L BA的改良MS培养基中诱导出愈伤组织,放入10%DMSO+0.5mol/L山梨醇或葡萄糖的冰冻保护剂中,以1C/min的降温速度降至-40℃,停留2h后投入液氮保存,在40℃水浴中化冻。继代培养8次生长15-20d的愈伤组织保存后的相对存活率最高,不同品种基因型保存效果差异很大,保存后的愈伤组织生长量比对照减少,但经过2次继代培养后不再表现差  相似文献   

7.
利用组织培养对秦岭百合属植物的保种繁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组织培养的方法对秦岭野生百合属植物进行了保种繁殖研究。实验证明,在MS+0.5mg/LNAA上可诱导云南大百合、秦岭麝香百合和川百合产生较多的小鳞茎,在MS+0.5mg/LNAA+0.1mg/L6-BA上继代培养20多次仍保持较强的活力和稳定的遗传性。而卷丹在MS+1mg/LNAA上诱导产生小鳞茎,在MS+0.5mg/LNAA+0.1mg/L6-BA上继代培养较好。结果表明,通过组织培养可以建立百合属植物的种质基因库。  相似文献   

8.
通过超滤膜过滤法,在大连市黑石礁海域2500米以内,分离到白色与铁红圆酵母两类海洋酵母。铁红圆酵母分属于Torulopsispulcerrima类群和Torulopsiscandida类群。葡萄糖——蛋白胨——酵母膏液体培养基静止培养条件下,T.pulcerrima类群培养五天半,活酵母数量达到第一次高峰,为1.2×10 ̄8/ml,大约在八天半之后,达到最高数量,为2.0×108/ml。T.candida类群,培养大约二天半后,酵母数量达到第一次高峰,为1.8×10 ̄7/ml,培养大约十天半,活细胞数达到最高峰,为1.2×10 ̄(-8)/ml。由于铁红园酵母具有易培性,耐不良环境能力强的优点,作为未来水产养殖业幼体饵料微生物具有广泛地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用双标记水示踪法测定人体自由活动时的能量消耗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用18O和2H双标记水测定人自由活动时能量消耗率的示踪方法及正常成人的初步测定结果。根据质谱测量精度将HO和2H2O测量定为1.0g/kg(丰度14.45%)和0.06g/kg(丰度99.9%),一次口服后在14d内间歇性收集尿样5次,然后从18O和2H时相曲线斜率的差别,并加入同位素分馏校正因子,算出整体CO2产生率,再根据食物组成估计呼吸商,求出能量消耗率。测得10例正常实验室工作人员的结果是:男性和女性平均为208.8±14.2和192.0±23,kJ·kg-1·d-1。3例住院康复人员平均为154.0kJ·kg-1·d-1。  相似文献   

10.
精制蝮蛇抗栓酶致上消化道出血1例报告沈阳军区大连第二疗养院王润鹏,刘忠富患者于××,男,16岁,因上肢躯干皮肤发凉变硬3年,心悸气短乏力1月入院,查体T36.5℃,P96次/分,BP14.6/10.6Kpa,口唇轻度发绀,颈静脉无怒张,双肺呼吸音粗糙...  相似文献   

11.
新疆鹅喉羚的种群结构   总被引:17,自引:5,他引:12  
1992年8~9月和1993年9月,作者在新疆北部鹅喉羚北疆亚种(GazellasubguttrosaSairensis)分布区(天山以北)设置19条样带,总长818km,观测点至动物的平均垂直距离248.3m,面积405.8km2的调查统计,见鹅喉羚62群次,共221只。样带中动物的平均密度为0.71±0.17只/km2。对能判别性别和成幼的16条样带中的37群次113只统计,雌:雄=1:1.05,成:幼=2.4:1。对8条样带中的16群次50只统计,母:仔=1:1.4。1993年2月和10月,我们还在新疆南部鹅喉羚南疆亚种(G.s.yarkandensis)分布区(天山以南),设置8条样带,长230km,平均垂直距离299m,面积116km2的调查统计,见鹅喉羚17群次51只,平均密度0.57±0.26只/km2。  相似文献   

12.
南方红豆杉细胞培养合成紫杉醇诱导子浓度的优化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本文利用短期诱导实验考察了几种诱导子的最优诱导浓度,结果表明,在南方红豆杉细胞培养体系中分别加入1.0mmol/L硝酸铈铵、0.01mmol/L硝酸银、0.1mg/L花生四烯酸、0.1mg/L水杨酸以及10.0mg/L甲基苯莉酮酸最有利于紫杉醇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10名较高水平(HL)和12名一般水平(NL)运动员以按实际成绩换算得出的跑速在活动跑台上进行了800m和1500m跑的测定,其目的是探讨非稳态Vo2半反应时间(T1/2vo2)与酸碱失衡及其恢复过程的关系。结果显示:800m和1500m跑时非稳态Vo2呈单指数函数曲线。HL者由于氧的运输和利用能力动员快,故Vo2增加迅速,T1/2vo2短。体内缺氧少使得酸碱失衡程度轻,运动能力强,运动后恢复快。T1/2Vo2与血乳酸(LA)及pH值的半恢复时间(t1/2LA,t1/2pH)存在着显著相关(r≥0.75,P<0.01),800m和1500m的回归方程分别为:t1/2LA=5.11+13.63T1/2vo2,t1/2pH=4.62+14.37T1/2vo2;t1/2LA=6.63+5.74T1/2vo2,t1/2pH=1.84+13.65T1/2vo2。方程可靠性检验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无显著差异。由于酸碱失衡的恢复与疲劳的消除一致,因此利用T1/2vo2通过回归方程计算可对运动疲劳恢复过程进行间接的评估。  相似文献   

14.
杨健  王克雄 《动物学研究》1997,18(4):389-395
1992年5月到10月,我们地养于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白暨豚饭1头白暨豚进行了游动和呼吸及其昼夜节律的研究。根据游速测定将其游劝分为慢速游,中速游和快速游3类。慢速游为最基本的游动方式,其1天中每小时所占的时间份额无明显的昼夜差异,而中、快速游则白天显著多于夜晚;我们所以的观察到的白暨豚夜晚运动减 节 中、快速游减少的结果,白暨豚1天中平均呼吸为106.5次/h(1.77次/min)。其平均呼  相似文献   

15.
蕲蛇酶在健康人的药物代谢动力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晴川  刘广芬 《蛇志》1997,9(3):14-15
健康自愿者14人,男9人,女5人,除研究者本身(女,64岁)外,平均年龄25.8±s6.5岁,分3组。分别一次iv蕲蛇酶注射液1U(150),2U(300)和3U(450μg)。用ELISA方法检测药后不同时间血药浓度以研究药代动力学。结果显示血药-时间曲线符合二室开放模型,其t1/2α分别为0.66±0.10,0.97±0.34和1.22±0.77h,t1/2β分别为15.95±2.4,18.80±4.94和19.73±4.28h  相似文献   

16.
选用5只大熊猫(2雄3雌)进行长达一年的观察研究,发现食竹量均值为6.21kg/天和8.38kg/天(n=12)的2只大熊猫,肠道内粘液不断地随竹叶和竹茎类粪便次为8次,而且每次量少;食竹归均值为0.82kg/天和3.10kg/天(n=10)的2只熊猫,年排粘频次高达24和39次,粘膜量多而积聚于肠壁,偶可见成块或成滩粘液排出;食竹量均值为8.10kg/天(n=5)的1只熊猫,年排粘频次为19次,  相似文献   

17.
1992年5月到10月,我们对养于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白豚馆的1头白豚进行了游动和呼吸及其昼夜节律的研究。根据游速测定将其游动分为慢速游、中速游和快速游3类。慢速游为最基本的游动方式,其1天中每小时所占的时间份额无明显的昼夜差异,而中、快速游则白天显著多于夜晚;因此,我们所观察到的白暨豚夜晚运动减缓的节律是中、快速游减少的结果。白豚1天中平均呼吸频率为106.05次/h(1.77次/min)。其平均呼吸间隔时间为30.62±24.55s,范围1.04—316s。白豚的呼吸模式为1次长间隔呼吸之后伴随1—8次短间隔呼吸。慢速游不会明显提高白豚的呼吸频率,而中、快速游将使呼吸频率显著提高,反映出中、快速游会使白豚的能耗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8.
唐菖蒲球茎芽的离体培养及快速繁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带1-2个芽眼的唐菖蒲球茎切块接种到附加1.0mg/L BA的MS基本培养基上可诱导休眠芽萌动。无菌芽转移至附加3.0mg/L BA的培养基上可分化产生丛生芽。丛生芽的幼代增殖宜采用附加1.5mg/L BA的培养基生根培养,以MS+NAA0.1-0.5mg/L或MS+IBA1.mg/L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9.
备课卡片     
备课卡片植物细胞的组成1.细胞壁A.初生壁,厚约l~3pm,含约1/4纤维素B.次生壁,厚约4μm以上,含约1/2纤维素和1/4木质素C.中层,以果胶化合物为主D.胞间连丝,直径30~100nmE.简单纹孔和具缘纹孔2.原生质体直径10~100μmA...  相似文献   

20.
李洪清  梁承邺  黄毓文  郭俊彦   《广西植物》1999,19(3):246-250
研究了在外植体的不同发育阶段中,碳源以及不同的生长激素配比对木薯次生胚状体诱导及植株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固体成熟培养基上生长15d的胚状体子叶为外植体,次生胚状体的产量最高,达29.3个成熟胚状体/1个外植体。在次生胚状体的诱导阶段,以麦芽糖(40g/L)代替蔗糖作碳源,能同时提高次生胚状体的产量(32.5个胚次体/1个外植体)及植株再生频率(74.3%)。2,4-D与PP333;(0.1mg/L)配合能提高植株再生频率到77.6%。2,4-D与BAP(2mg/L)或激动素(2.0mg/L)配合则大大降低了胚状体诱导及植株再生频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