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0年10月31日是人民科学家钱学森院士逝世一周年纪念日。为缅怀钱学森院士,10月22日上午,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特别邀请到钱老生前学术助手涂元季将军作题为《钱学森和钱学森精神》的专题报告。报告通过一系列鲜为人知的事例,讲述了钱老留美求学、回国从事"两弹一星"研制及晚年  相似文献   

2.
<正>(记者任丽琼摄影肖亚慧)在人民科学家钱学森逝世三周年之际,盼望已久的钱老铜像终于落户学校!近千名钱学森实验班师生与来自北京、上海、内蒙古和湖北等地的四十余位领导嘉宾一起,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2012年10月28日上午9点28分,人民科学家钱学森铜像落成典礼正式开始。校理事长兼校委会主任余毅主持仪式。铜像揭幕之前,校长张端品教授代表全校2万余名师生员工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内蒙古大学原校长,中国实验动物学会原副理事长、《中国实验动物学报》、《中国比较医学杂志》两刊编委会顾问,我国著名的繁殖生物学与生物技术专家旭日干院士,于2015年12月24日辞世,我们永远失去了一位载誉世界的著名科学家。  相似文献   

4.
正由郑光美院士主编的《生物学通报》科普文选系列丛书第1册《纷乱中的秩序——主宰生命的奥秘》一书日前正式出版发行。郑光美院士为丛书撰写了《丛书序》。2013年,本刊开辟了"生物探秘"栏目,邀请了一些热心于科学知识传播教育的科学家撰写高水平的科普文章,以期扩展一线教师的专业知识,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进而促进全民科学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生命科学》2007,19(4):437-437
2007年7月9日,国际著名学术期刊Nature Immunology网络版在线发表了我国科学家关于调节CD4+T细胞存活和自身免疫的最新研究成果。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裴钢院士研究组和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健康科学研究所臧敬五教授研究组经长期合作研究后发现:在机体外周免疫系统中,  相似文献   

6.
贾鹏飞 《细胞生物学杂志》2013,(10):I0008-I0012
中国著名植物细胞生物学家,兰州大学教授郑国铝院士已于2012年10月12日因病在兰州逝世。作为一名长期坚守在祖国西北边陲,对中国的细胞生物学教学和科研做出杰出贡献的老一辈科学家,他的逝世是兰州大学、乃至中国细胞生物学领域的一大损失。而对其学生而言,我们则失去了一位可亲可敬的恩师。  相似文献   

7.
《生物技术世界》2009,(2):84-85
瑞典皇家科学院8日宣布,日本科学家下村修、美国科学家马丁·沙尔菲和中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堂侄、美籍华裔科学家钱永键获得今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相似文献   

8.
李朝辉  于波 《化石》2010,(1):28-32
一、道金斯与古尔德 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 1941-)是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牛津大学“公众理解科学”教授,著名动物学家,进化生物学家、科普作家。他是英国最有名的科学家之一,也是闻名世界的媒体科学家。  相似文献   

9.
《生物学通报》决定重新发表王志均院士于1993年为本刊撰写的关于胰岛素发现的科学史文章[王志均,班廷的奇迹——胰岛素的发现。生物学通报1993,28(1):44-45]。王志均院士,1910年生,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生物系,1950年于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医学院获得哲学博士学位。他关于不同类型食物促进胰液分泌促胰液素和促胰酶素的研究工作被认为是开创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他于1950年回国,在北京医学院生理系任教,任教授、系主任,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院士)。2000年12月王志均教授辞世。王志均教授是国际著名生理学家,他的成就享誉国内外,堪称一代宗师。王志均教授晚年十分关注中国的生物医学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为《生物学通报》撰写了一系列科学史和高级科普文章,如“内分泌概念的衍变和发展”、“班延的奇迹——胰岛素的发现”、“巴甫洛夫:一个从神坛上走下来的人”、“摘取下丘脑皇冠上明珠的一对竞赛冤家”、“雌雄外激素趣谈”,等等,为后世留下了珍贵的史料。本刊在55年前创刊之际,就提出“源于科学、服务教育”的宗旨。许多知名科学家纷纷撰文,将他们对科学的真知灼见,与读者分享。作为一代科学宗师,王志均院士身体力行,亲自为本刊撰写系列高级科普文章。今天重温这些文章,他的高尚情怀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令人感动。本刊重新发表这一系列文章,读者可以重温科学发现的故事.以此作为对一代名师的缅怀和纪念。[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内环境恒定概念的提出——伯尔纳的伟大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学通报》决定重新发表王志均院士于1993年为本刊撰写的关于胰岛素发现的科学史文章(王志均,班廷的奇迹——胰岛素的发现。生物学通报1993,28(1):44—45)。王志均院士,1910年生,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生物系,1950年于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医学院获得哲学博士学位。他关于不同类型食物促进胰液分泌促胰液素和促胰酶素的研究工作被认为是开创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他于1950年回国.在北京医学院生理系任教,任教授、系主任,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2000年12月王志均教授辞世。王志均教授是国际著名生理学家,他的成就享誉国内外,堪称一代宗师。王志均教授晚年十分关注中国的生物医学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为《生物学通报》撰写了一系列科学史和高级科普文章,如“内分泌概念的衍变和发展”、“班廷的奇迹——胰岛素的发现”、“巴甫洛夫:一个从神坛上请下来的人”、“摘取下丘脑皇冠上明珠的一对竞赛冤家”、“雌雄外激素趣谈”,等等,为后世留下了珍贵的史料。本刊在55年前创刊之际,就提出“源于科学、服务教育”的宗旨。许多知名科学家纷纷撰文,将他们对科学的真知灼见.与读者分享。作为一代科学宗师,王志均院士身体力行,亲自为本刊撰写系列高级科普文章。今天重温这些文章,他的高尚情怀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令人感动。本刊重新发表此文,读者可以重温发现胰岛素的科学故事,以此作为对一代名师的缅怀和纪念。[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日前,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物种生存委员会(IUCN/SSC)两栖爬行动物专家组主席ClaudeGascon和JamesCollins先生致函本刊名誉主编赵尔宓院士,邀请他担任该专家组2009~2012年度专家组成员。赵尔宓院士已经回信致谢,并表示接受这一邀请。  相似文献   

12.
致读者     
本刊的版面,正如读者所见,已经改为大16开本。编辑部的组成也作了一些调整。在内容上,对某些栏目作了一些变动。本刊由王志均院士和吴襄教授于1957年创刊,是国内最早的一本综述性的刊物,一直受到读者的重视和欢迎。在文化革命结束后,经王志均院士等多方奔走,积极努力,成为最早复刊的学术期刊之一。从1986年至今,本刊主要由韩济生院士主持。在这一阶段,遇到了很大的困难,例如经费短缺、编辑部搬迁、工作人员调整等等,韩济生院士在最困难的这一阶段,作了极富成效的工作,克服了种种困难,使本刊一直保持了它的崇高威望,受到读者的欢迎。如今王志…  相似文献   

13.
《生命科学》2004,16(5):1-2
2004年11月16日是我国著名的药理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池志强研究员八十寿辰。《生命科学》编辑部全体成员愿与支持和关心本刊的广大读者、作者、审稿者一起,表达我们对池先生无比爱戴和崇敬的心情,向他致以最真挚的生日祝贺。  相似文献   

14.
《遗传学报》2004,31(5):F005-F005
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前身为生物学系.创建于1922年.已造就一批著名的学者,其中伍献文、唐仲璋、曾呈奎,陈宜瑜、唐崇惕、肖培根、林鹏等院士和汪德耀、严楚江、金德祥、何景等科学家在国内外享自盛誉。学院设有生物学系,教育部寄生动物学研究室、教育部细咆生物学研究室、抗癌研究中心、细胞生物学与肿瘤细胞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含肿  相似文献   

15.
一九九九结构生物学学术讨论会已于1999年5月25~27日在湖南省张家界市顺利召开。本次会议共有138名代表参加,大部分来自全国各主要研究院所和高等院校,有约20位学者来自海外,他们分别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日本、奥地利等国,大多为我国留学人员和华裔中青年学者,从事结构生物学研究的部分我国台湾省和香港特区的学者也第一次前来大陆参加了这一盛会。会议还有幸邀请到世界著名科学家、荷兰皇家科学院院士,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HansVliegenthart教授,英国爱丁堡皇家学会会员NeilIsaacs教…  相似文献   

16.
《生命的化学》2012,(2):I0008-I0008
2011年中科院院士增选结果12月9日揭晓,51名科学家新当选为中科院院士,中国蛋白质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李林研究员当选。李林,1961年生,1983年毕业于南京大学生物系,1989年在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获博士  相似文献   

17.
《实验生物学报》2005,38(2):97-97
海峡两岸细胞生物学研讨会是由中国科学院姚龛院士与台湾国家卫生研究院吴成文院长于1996年组织发起的双边学术会议,已召开了四届。目的是为了交流两岸细胞生物学研究的最新成果,进一步促进海峡两岸生物学科技教育的合作与发展。会议秉着促进两岸科学家交流与合作,学术自由的原则,参会双方均以科学家身份参加。会议每两年召开一次,由台湾、大陆轮流组织召开。  相似文献   

18.
海峡两岸细胞生物学研讨会是由中国科学院姚(金珏)院士与台湾国家卫生研究院吴成文院长于1996年组织发起的双边学术会议,已召开了四届。目的是为了交流两岸细胞生物学研究的最新成果,进一步促进海峡两岸生物学科技教育的合作与发展。会议秉着促进两岸科学家交流与合作,学术自由的原则,参会双方均以科学家身份参加。会议每两年召开一次,由台湾、大陆轮流组织召开。  相似文献   

19.
于小波 《化石》2022,(2):56-65
<正>2022年6月1日是著名地质古生物学家、中国古脊椎动物学奠基人杨钟健院士(1897-1979)诞辰125周年纪念日。今年7月7日,又是“七七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85周年纪念日。本文通过杨钟健院士在抗日战争时期和各国科学家书信交往的材料,回顾杨老在艰苦的战争环境中取得的主要古生物学研究成果,然后简述杨老和各国科学家在抗战期间书信交往的情况,并顺便介绍相关科学家的背景与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20.
《生命科学》2006,18(2):101-101
日前,国际著名学术期刊Nat Immunnol杂志刊登了我国科学家的最新研究成果: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裴钢院士研究组研究发现抑制“过激”免疫反应的新机制。这项工作标志着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研究群体、国家科技部“973”项目、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等共同支持的细胞信号转导研究,经过数年不懈的工作,再次取得了具有国际水平的重要进展,为我国生命科学研究中的又一自主创新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