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中国古代的诗歌,从《诗经》与《楚辞》两大源头上说,都是对自然万物和农耕生活的记述与吟唱。孔子编纂《诗经》时,把各诸侯国的民歌收录在一起,编为《国风》。这些诗歌所表现的都是一年四季、风霜雨雪和百姓的农耕生活片段。至今仍被传诵的《国风·豳风·七月》,反映的就是周朝早期农民的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场景,不仅具叙事兼抒情,还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时间跨度上从岁寒写到春耕,  相似文献   

2.
近代植物学在我国的发展只有四十多年的历史,其中一部分学科甚至发展得更晚。但远在数千年前,植物学的科学知识已在我国萌芽。《诗经》是古代劳动人民的诗歌,其中很生动地描述了当时的农业情况,并提到了200种以上的植物。《禹贡》也概括地叙述许多特产植物和自然情况。这两书的完成很早,《诗经》的完成大概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在此以后,有关植物学知识的书籍保存下来的很多,其中有不少可与现代植物学互相印证的科学知识。可以见到,我们祖先留下的科学遗产是十分丰富的。  相似文献   

3.
赵岳 《化石》2007,(2):16-19
从BBC和自然博物馆说起 很多古生物爱好者都看过BBC的《与兽同行》这部片子,里面提到过两属巨大的鸟类--加斯顿鸟(Gastornis)和贼毛鸟(束带鸟、恐鹤Phorusrhacos),它们在片中的形象似乎与今天的鸵鸟(Struthio camelus)很相似,但它们真的有关系吗?去过北京自然博物馆的人也应该见过新西兰赠送的恐鸟骨架,它那巨大的身形似乎也和鸵鸟有关系.  相似文献   

4.
1、中国是研究动、植物学最早的国家之一。早在三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就在农业、畜牧业、渔业等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动、植物学知识,成书于公元前1796年一1323年的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就记载了两百种以上的植物(植、P、3)。提到的植物名称也不少于一百种(动、p、4)。2、《养鱼经》是世界上第一部养鱼学著作。在距今两千多年前的舂秋战国时代,我国的范蠡就写下了世界上第一部养鱼专著《养鱼经》(动P、118),书中对家  相似文献   

5.
最近,给本科生讲授"鸟类学"。在准备第一次课"中国鸟类学简史"的过程中,我发现在我国浩如烟海的历史长河中,尽管没有系统的鸟类学研究,但关于鸟类的文化却是绵延不绝,除了诸多久远的传说、著名的画作之外,诗词中也蕴含了大量的鸟类学知识。这其中,纵然有不少的谬误,但赋情于鸟,以鸟喻人,也给我诸多启发,特摘其一二例举于此。诗经春秋时代的《诗经》(距今约3000年),不仅广泛地反映  相似文献   

6.
山(脊鸟)鸰(Dendronanthus indicus)隶属于雀形目(脊鸟)鸰科山(脊鸟)鸰属。据郑作新教授著《中国鸟类分布名录》1976记载,此鸟在福建南部,江西,广东和海南岛,广西,云南为旅鸟、冬候鸟。另据杰门捷也夫等1951—1954  相似文献   

7.
鸟鼠同穴     
肖方  宋刚 《生命世界》2022,(4):72-75
<正>距今2000多年前,在中国古籍《尔雅·释鸟》中,就有鸟鼠同穴的记载。现代动物科学家在其研究中也同样记述了在蒙新区和青藏区的草原上都可见到雪雀利用鼠穴营巢、鸟鼠同穴共处的现象,只是因地域不同,鸟鼠的种类有所不同。这些动物的生态习性与食物来源和掩蔽场所的植被密切相关。在这里因植物生长期短,冬眠、  相似文献   

8.
正构树在中国的应用历史非常悠久,作为我国广布的乡土树种,它在人类历史上发挥着重要的应用价值,更是载入了各种历史典籍、诗词歌赋当中,为我们今天品评赏析构树文化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财富。《诗经》中的构树作为最古老的现实主义诗歌集,《诗经》内容丰富、包罗万象,被誉为古代社会的人生百科全书。《诗经·小雅·黄鸟》中写道:"黄鸟黄鸟!无集于榖,无啄我粟。"《诗经·小雅·鹤鸣》中写有:"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榖。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这里的"榖"就是指现在的构树,这说明早在人类文明初期,构树就引起了人们的重视,被写进了当时最经典的著作当中。  相似文献   

9.
眼子菜属(Potamogeton)建属以来诸学者在其专著中对该属植物果实的描述很不统一。如在《中国水生高等植物图说》和《内蒙古植物志》等文献中,均记载为小核果;在伊恩格莱(Engler)Pflanzanr 1968的《中国种子植物科属词典》等文献中,均记载为果实核果状;  相似文献   

10.
刘明涛  余跃生  刘承贵  徐英志  陈明  刘静 《广西植物》2020,40(10):1450-1456
世纬苣苔是中国特有珍稀植物,但在《中国植物志》记载的模式产地贵州省“平伐”从未找到过该植物。模式产地考证信息的缺失,会在世纬苣苔的鉴定和相关科学研究中产生一定的混乱。作者从产地记载、标本形态、分子证据三个方面进行了考证,确认了世纬苣苔模式产地是贵州省“平坝”(安顺市),而《中国植物志》所记载的模式产地是对模式标本原始记录的错误翻译。考证结果提供了正确的模式产地,使世纬苣苔的鉴定、保护、研究具有了切实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是我国特产的珍贵动物,被誉为“国宝”,自古以来一直把它视为神奇的兽类。早在西周(公元前1066-770年)《书经》和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就提到了大熊猫。《诗经》中有“如虎如貔”的说法,又记有“献其貔皮”。“貔”或“貔貅”正是大熊猫的占名(周建人,1956)。在秦朝(公元前221-207年)出现了我国最早的字典《尔雅》,除对“貔”进行了解释,又对“獏”进行了描述。大熊猫又出现了另一个古名——獏(高耀亭,1973)。公元前770-256年的地理学著作《山海经》叙述了一种动物  相似文献   

12.
梅花是我国原产,在商周时代已在我国广泛栽培,考古发现,在许多古代墓葬中,如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和湖北长沙马王堆墓葬中,都有梅的果实。《诗经》中有多处谈到梅树,《山海经》记载:“灵山其木多桃、李、梅、杏”。《神农本草》记载:梅的花、果、枝、叶、根具有医药功效。经过栽培选育,梅花品种已有200余个。各地还保存有不少百年以上的古梅。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受胁鸟类的分布与现状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参照《Threatened Birds of Asia》(《亚洲受胁鸟类红皮书》),将其中记载的在中国有分布的物种与《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鸟类》的物种进行比较。两者的物种组成有明显差异,仅69种鸟同时出现在两个红皮书中;《亚洲受胁鸟类红皮书》中雀形目鸟类占比例最大,而《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鸟类》中鸡形目鸟类占比例最大。两个红皮书中的受胁鸟类均以森林、湿地和灌丛为主要栖息生境,而导致物种受胁的主要原因是人为干扰所造成的栖息地破坏。在地理分布方面,应用Arcview 3.2的数据处理与叠加功能,发现西南山地亚区、东部丘陵平原亚区和黄淮平原亚区以及台湾亚区受胁鸟类物种丰富度较高,其中留鸟在西南山地亚区及其周边地区相对集中,迁徙鸟在东部丘陵平原亚区及其周边地区相对集中。在保护方面,中国的显著重要鸟区中有51个是在自然保护区范围内,但还有6个尚未建立保护区,建议予以保护和重视。作者认为西南山地和台湾、海南地区的受胁鸟类面临更大的灭绝威胁,而恢复和重建退化的生态系统是保护鸟类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4.
《化石》杂志1989年第2期刊登了一篇题为《救救国宝》的文章,呼吁有关部门重视山东临朐山旺化石保护区,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珍贵标本遭到破坏。文章说,在山旺发现的一万多件标本中,有许多为罕见的珍品,如号称中国第一鸟的山旺山东鸟。“中国第一鸟”,多么响亮、动听的称谓呀!在这里,作为这一化石鸟类的研究者,不禁回忆起10多年前该鸟的发现和研究的过程。1976年盛夏,一架银燕由济南飞向北京。机舱里坐着山东省博物馆的薄其明和孟振亚两位同志。他们今天担负着一项特殊的任务,要将一件从山东临朐山旺发现的鸟化石,送请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  相似文献   

15.
千年鼍文化     
神奇的乐器 因扬子鳄的皮较为结实,古人很早就取其皮蒙鼓,称之为“鼍鼓”。蓬鼓频频出现在古代典籍之中。公元前12世纪的《诗经·大雅·灵台》记载,有民间乐器“鼍鼓逢逢”。《山海经》记载.黄帝用鼍鼓声震五百里,最终战胜了蚩尤。先秦李斯在《谏逐客书》中将鼍鼓称为“灵鼍之鼓“。鼍鼓成为当时古人政治、军事乃至民间生活中的神圣乐器。  相似文献   

16.
比目鱼     
(一)比目鱼的释名比目鱼的名称在中国古文献中记载很早,《诗经·尔雅》内就有“东方有比目鱼焉,不比不行,其名曰鲽”的记载.因它们的两眼同位于头的一侧,古人乃猜测游动时一定是两条鱼合作,一尾鱼看左侧,另一尾鱼看右侧,是并肩而行的;故曰“不比不行”,因而得名比目鱼.古时我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中国水仙考》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史籍记载、植物学证据等方面进行深入的分析与考证,再次认为:中国水仙系归化植物,很可能是唐代从地中海沿岸国家传入中国的。  相似文献   

18.
中国水仙续考--与卢履范同志商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中国水仙考》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史籍记载、植物学证据等方面进行深入的分析与考证,再次认为:中国水仙系归化植物,很可能是唐代从地中海沿岸国家传入中国的。  相似文献   

19.
答关于凤凰的传说和记载很多,如《山海经》中说:“其状如鸡,五采而文,名曰凤凰,首文曰德,翼文曰义,背文曰礼,膺文曰仁,腹文曰信。是鸟也,饮愈自然,自歌自舞。”又说:“其状如翟而不采文,名曰鸾鸟。”“其状如雌雉,而五采以文”“为鸟青,赤尾”“有鸾鸟自歌,凤鸟自  相似文献   

20.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认知和利用灵芝的国家。中国的古籍中也存有大量与"灵芝"相关的记载。但是现代生物学意义上的灵芝究竟何时出现在我国的历史文献中,一直众说纷纭。通过对"芝""灵芝""芝草"等字词进行深入剖析,以及对与"灵芝"相关的中国古代和现代文献进行研究,认为诸如"灵芝记载起源于《山海经·中次七经》、《孔子家语·六本》、《礼记·内则》、《列子·汤问》、《楚辞·山鬼》、《论衡·初禀篇》、《抱朴子》及《道藏》"等起源学说均值得商榷,并确认西汉末年东汉初年的药物学著作《神农本草经》才是记载现代生物学意义上的灵芝的最早文献,其中所记载的赤芝便是现在所言之灵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