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实验因教材中选用材料有限,在实际操作中有些实验材料不适合不同地域,实际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因此,针对如何选用适合北京地区的实验材料以及如何在1课时内利用合适的材料、设备等进行探究活动并提出合理的实验教学建议,以达到最佳实验和教学效果,为构建"稳态"概念和深入理解"稳态"的含义提供事实支撑。  相似文献   

2.
"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实验目的是通过比较自来水、缓冲液和生物材料在加入酸或碱后pH的变化,进一步解释生物体如何维持pH的稳定。在以往实验教学中,学生完成度不高。改进实验后,利用溶液显色,且溶液的颜色随pH变化而呈现颜色梯度变化,使学生从重复清洗、辩色困难中解脱,将更多精力用于关注实验目的,分析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3.
探讨了“探究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的实验教学,并对教学效果等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4.
排尿是生物体重要的生理活动之一,通过尿液将机体代谢的终末产物排出体外,同时调节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维持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5.
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种类及其功能关系的总和。它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具有多方面的价值。 1)存在价值强调生物体的“活着”就是一种价值表现 ,生物个体的活着并不只是为了自己 ,同时也在为其它物种提供食物来源。2 )选择价值是指生物多样性具有一种潜在的进化优势 ,当自然选择的进化驱力偏向某一方向时 ,必然能够找出适宜这种进化驱力的个体 ,即“选择”出某种生物体完成自然进化。3)维持价值强调自然界的每一个物种都在为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起着维持作用。某一物种的灭绝往往导致食物链断裂…  相似文献   

6.
王建森 《生物学通报》2005,40(12):29-29
探究活动旨在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培养实践能力。把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的目标落到实处。一个简便实用的探究实验不仅能实现这一目标,而且能大大提高探究活动的质量,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获得明晰的科学方法。下面,笔者就尝试以一实例,来介绍在7年级上册,第1单元第2章第2节“环境对生物的影响”一节教学内容中,是如何组织学生开展探究实验活动的。  相似文献   

7.
1教学建议“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是新课程标准中建议的一项活动,旨在使学生能从种群的组成上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但是,以往的实验在设计思路上只要求学生掌握书面材料上的知识概念、实验步骤或统计方法上的应用,这样做对学生实际的探究能力、操  相似文献   

8.
在讲授人教版8年级上册社会性动物信息交流的教学内容时,教材建议教师在此处进行蚁群信息交流的探究活动,并给出了实施探究的提示。很多教师做了多次尝试,可能少有成功,笔者也按照教材的建议反复进行探究,最终也没能成功。反思这一次次失败的尝试,笔者认为本实验难以直观证实假设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9.
铁元素是生物体中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在生物的生长发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铁蛋白是一种分布广泛的球形蛋白,能够以稳定的形式储存大量铁。铁蛋白通过储存和释放铁来维持机体内铁平衡。铁蛋白不仅是机体中重要的铁储存蛋白,同时也能有效保护生物体免受来自氧自由基的损伤。与此同时,铁蛋白含量可以作为一些疾病预防检测的明确指标。对铁的代谢吸收及铁对基因调控的研究,进一步说明了维持铁平衡对生物体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为了维持生物体经常的各种活动,需要不断的从外界得到能量供应,因此营养学中要计算食物中的能量含量。但这只是问题的一面,除去能量以外,要使生物体能够利用这些食物,还需要考虑食物的组成。正如Schrodinger指出生物体从食物中所获得的不是  相似文献   

11.
植物的感性运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物的感性运动任海云(北京师范大学生物学系100875)任何一个生物体都存在于一定的外界环境中,生物体是在不断地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及能量的交换中来维持生存、生长和生殖的。因此,生物体在其整个生命活动过程中,必须通过自身“以变应变”的多种方式来适应千变...  相似文献   

12.
<正>细胞与经济,似乎风马牛毫不相关,怎么说得到一起去了?其实不然,细菌细胞的生命活动类似于社会经济活动,细菌细胞因自主代谢而保持并发展自身的种种现象,正在成为微生物细胞进行经济运行的有力证据。事实证明,在物竞天择的基础上形成的微生物代谢体系是保障微生物生存和发展的经济体系。生物体和经济实体都是有机体生物以生物体的方式存在于  相似文献   

13.
陈维 《生物学通报》2006,41(4):39-40
有丝分裂实验是高中生物学课程中的经典实验, 不同版本的教材都安排有“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验证性实验。从学生参与探究的程度和探究活动的难易上看,该实验属于“零级水平探究”,即活动的各个步骤在实验之前均由教材呈现给学生,学生只要依步进行即可。如果在此基础上,挖掘一些适合学生的探究性课题,不仅可以训练学生的实验技能而且也可以提升探究活动的层次,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那么围绕有丝分裂的探究性实验该如何设计呢?下面将从几个方面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4.
陈栩  沈初见 《生物学通报》2006,41(11):36-37
1教学建议“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的研究”是新课程标准中设置的一项活动,旨在使学生能从实验的角度去探究土壤中落叶等物质的消失源于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但是,以往的研究在设计思路上只要求学生掌握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中,微生物作为分解者的知识,最  相似文献   

15.
林伟 《生物学通报》2020,(10):32-35
基于科学探究的教学中常存在目标设置随意等问题,比较了课程标准中设定的探究活动,进而对教材中设计的探究活动进行分析,通过对探究活动的类型、分布、目的和内容等进行归纳后,揭示了教材中的探究能力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建议进行探究能力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有针对、有侧重、有层次地做好教学规划。  相似文献   

16.
“酶的特性”是现行高中生物学课程的一组引导式学生探究实验。其中“酶的高效性、专一性”探究设置在必修教材里,为学生提供了较为规范的探究性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生物学探究实验方案设计的起始课;“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分布于选修教材中,是必修部分内容的深化和拓展。就实验内容来说,催化剂是学生十分熟悉的内容。但生命体中的特殊催化剂——酶却是他们深感陌生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吉红亮 《植物杂志》2010,(10):92-93
就生物实验教学而言,旧教材的实验更多地是验证性实验,教师只要保证将实验顺利验证正确就行,而现在在生物课标教材中,生物学探究实验大大增加,教师不仅要在实验中贯彻探究精神,而且要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实验,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究活动,“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相似文献   

18.
刘要生 《生物学通报》1998,33(10):18-18
二氧化碳(CO2)是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等有机物的主要代谢终产物之一。生物体必须不断地将它排出体外以维持内环境成分的相对稳定。然而,CO2并非毫无用处,它在生物体中主要有以下作用:1CO2在物质代谢中的作用(1)CO2是参与组成核苷酸的碱基合成的前体物...  相似文献   

19.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是《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的活动建议。本课题的探究教学不仅有利于渗透新课程的教学理念,熟悉探究活动的一般过程,培养探究问题、设计和评价实验能力,建构实验研究的一般体系,而且在对本探究课题的结果分析中,引导学生构建数学模型,有利于培养学生透过现象揭示事物本质的洞察力和学生简约、严密的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20.
热休克蛋白70(HSP70)是生物体在各种应激条件下产生的蛋白之一,具有维持细胞自身稳定等多种生物学功能.随着研究的深入,在生物学的功能不断被发现的同时,HSP70的应用前景也变得越来越广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