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棉花黄萎病是真菌病害,病原菌为大丽轮枝菌(Vertillium daliae),因致病力不同可分为不同的致病类型或生理小种。据统计,黄萎病对棉花的危害有逐年加重的趋势。1993年是我国棉花黄萎病大发生的一年,发病面积约占全国棉田的一半以上。尤其是北方棉区受害更重,重病棉田棉花病株率在80%以上,其中落叶成光秆的病株率高达50%,损失皮棉达1亿公斤。新疆棉区由于种植面积不断扩大(2000年皮棉总产占全国的1/3以上),引种不规范和  相似文献   

2.
外源DNA和Bt基因导入棉花分子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综述了外源DNA和Bt基因导入棉花的分子育种原理、方法,以及在棉花品种改良等方面取得的进展,并就棉花分子育种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途径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SDS-CTAB结合法提取棉花总DNA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根据以往提取棉花总DNA的经验 ,并参考了几种相关的植物总DNA提取方法 ,得到一种更适合棉花 (GossypiumL .)总DNA提取的方法。该提取方法综合了SDS法与CTAB法的优点 ,使获得的棉花总DNA纯度高 ,得率大 ,完整性较好 ,可用于PCR检测 ,Southern杂交 ,RAPD ,染色体步移等分子生物学操作。  相似文献   

4.
外源DNA导入黄瓜引起变异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5.
1987年以来,作者采用改进的酚-RNA酶法从野生一粒、野生二粒、提莫菲维和波兰小麦幼苗中提取总DNA,并用子房注射法和花粉管途径导入云南铁壳麦1号及湖北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鄂恩1号。经观察发现,D_1代出现了供体性状或新的变异性状,有些变异性状能稳定遗传到D_3和D_4代。  相似文献   

6.
李卫杰  丁巍  王朝霞  徐汪节 《生物技术》2021,(6):607-611,600
转基因技术在现代生命科学研究、药物开发、临床治疗、遗传育种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精子介导转基因技术(sperm-mediated gene transfer,SMGT)是以精子细胞为载体,携带外源基因进入卵细胞受精,从而获得转基因动物.该文回顾了SMGT的历史发展,简述了SMGT的分子机制,包括外源DNA与精子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7.
大豆(Glycine max),豆科,各地均有栽培[1].世界各国许多科技工作者都致力于大豆新品种的选育和大豆品质改良方面的研究工作,尤其致力于先进育种技术和手段的研究与应用.常规育种技术是有性杂交、回交和轮回选择等,有极大局限性[2].  相似文献   

8.
辐照外源DNA导入番茄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利用^60Co的γ射线辐照外源DNA导入选育番茄。研究表明,辐照外源DNA导入后,提高D0代的座果率;使D0代结籽数减少,但比没有辐照的DNA导入要多,这些与剂量有一定的关系,差别明显。果脐有变化,这与短截花柱有关。在D1代的幼苗观察中,发现供体的叶形和幼苗茎杆颜色(紫色)的显性基因,已在受本中得到表达。  相似文献   

9.
外源DNA在体内的吸收与降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外源DNA在动物体内的吸收与降解研究已经受到了关注[1、2 ] 。由于基因治疗与DNA疫苗的飞速发展 ,经常要通过一定的方式将外源的DNA导入到动物体 ,然而对于它们的吸收与降解机制到目前为止仍然不是十分清楚。用基因治疗疾病时 ,须解决外源基因在动物体内的吸收与降解问题 ,尤其是大量外源DNA质粒在动物体内的吸收与降解问题。外源DNA的吸收与降解研究已成为一个热点 ,目前主要集中在肠胃道吸收降解和细胞吸收降解两个方面。1 .外源DNA在肠胃道中的吸收与降解最有可能让外源DNA进入动物体的就是肠胃道 ,在每天的进食中 …  相似文献   

10.
显微注射外源DNA在早期胚胎中的命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显微注射法制备转基因动物时,外源DNA早期在胚胎的命运比较复杂,但对一些基本问题已有所了解。外源DNA在早期胚胎中发生着一系列的事件:染色体外重组,最终以线性DNA的形式整合入宿主基因组内;不同的细胞周期进行的微注射决定整合的频率及嵌合的比例,整合事件发生于第一个细胞周期S期,大多数呈现非嵌合现象。  相似文献   

11.
外源DNA导入技术,是植物分子育种的内容之一.它不同于目的基因分离、构建重组分子、装载体、转导的基因工程技术.它是以植物的植株为受体,直接将带有目的性状的供体遗传物质或供体的总DNA片段进行导入,最后筛选获得目的性状的后代,达到改良品种之目的.由于它简易可行,已引起了育种者极大的兴趣.近十多年来,这一技术已  相似文献   

12.
外源DNA直接导入小麦及其在育种上的应用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刘根齐  林世兰 《遗传学报》1994,21(6):463-467
本研究选用两个白粒小麦品种作供体,提取其总DNA,采用花粉管直接携带法导入75(198)红粒品种受体植株。DNA导入的第一代(D1),目的性状的转化频率为1.75%和2.94%。D2代变异率显著低于D1代。对D1,D2代所得目的性状变异后代,按照常规育种程序进行D3代观察与鉴定,得到已稳定遗传的后代,从中选取保持原品种其它优良性状而籽粒为的白色的变异类型混合脱粒,获得75(198)改良新品系。  相似文献   

13.
14.
外源DNA直接导入受体植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外源DNA直接导入技术以DNA片段杂交假说为理论基础,直接将带有目的性状的供体遗传物质(总DNA)或目的基因导入受体植株,创造大量的变异材料,通过筛选获得目的性状的后代,达到改良品种的目的。由于其简单、易行、不受受体植物种类的限制,已被越来越多的育种工作者所接受,并在水稻、小麦、棉花、大豆、玉米以及蔬菜等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为农业生产培育出了一些抗病、抗虫及其它优良性状听新品种及新品系,有利地推动  相似文献   

15.
采用聚丙烯酰胺梯度凝胶电泳对辐照外源DNA导入番茄的受体后代进行过氧化物酶和细胞色素氧化酶同工酶研究,并对供体叶形在受体后代中的表达和后代株高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多数受体后代与受体对照的两种同工酶图谱差异较大而与供体对照的两种同工酶图谱较为相似,这与它们在外观性状(叶形和株高)上的差异是吻合的。受体后代与体供在同工酶图谱上的相似性以及供体外观性状在受体后代的表达表明了外源DNA已经导入受体,并得到整合表达,说明辐照外源DNA导入技术是改良番茄品种,丰富育种材料的一条有效途径,在番茄选育新品种方面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综述了外源DNA在动物体内组织和细胞的代谢命运。外源DNA经核酸酶不完全降解后可以通过胃肠道被哺乳动物吸收,外源DNA片段能够被哺乳动物细胞吸收并整合到宿主细胞基因组中。  相似文献   

17.
外源DNA导入小麦的RAPD验证及遗传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将外源DNA特别是牛胸腺DNA转移给普通小麦,对在其后代中选育出的矮杆变异体进行了RAPD分子验证及其遗传学分析研究,获得了3个主要结果:(1)对变异体D111,受体814527,供体矮孟牛I型进行的RAPD验证中,通过137个引物由5个引物检测出了DNA的多态性,表明矮秆变异体D111的出现可能是供体的片段DNA进入了受体并得到稳定遗传。(2)对变异体D011,D1453,受体814527,供体牛胸腺DNA进行的RAPD验证中,在供试的180个引物中,变异体,受体扩增产物的带型绝大多数一致而与供体则完全不一致,其中有很少引物对变异体和受体扩增产物的带型表现不同,还有个别引物对变异体扩增产物的带型与供体的个别带一致,由此说明亲缘关系极远的牛胸腺DNA导入受体引起的变异更为广泛和复杂;(3)3个矮秆变异体的遗传分析表明,控制其株高的基因位于核基因组,在杂种后代中表现了明显降低株高的作用,其杂种后代的某些农艺性状也表现良好,因此,利用它们进行杂交育种或在杂种优势的利用上,都将是有较好应用价值前途的新矮源。  相似文献   

18.
19.
外源DNA直接导入受体植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源DNA直接导入技术以DNA片段杂交假说为理论基础,直接将带有目的性状的供体遗传物质(总DNA)或目的基因导入受体植株,创造大量的变异材料,通过筛选获得目的性状的后代,达到改良品种的目的。由于其简单、易行、不受受体植物种类的限制,已被越来越多的育种工作者所接受,并在水稻、小麦、棉花、大豆、玉米以及蔬菜等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为农业生产培育出了一些抗病、抗虫及其它优良性状的新品种及新品系,有利地推动了植物分子育种的研究进程。  相似文献   

20.
低能离子注入介导外源DNA转化的原理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能离子注入介导外源DNA转化是分子杂交育种的一种有效的途径,被广泛应用于植物和微牛物的品质改良及种质创新并在农业、工业的生产应用方面奠定了很好的基础.本文简述了低能离子注入介导外源DNA转化技术的基本原理,低能离子的注入对受体产生了通道作用、吸引作用、损伤作用和吸胀作用的验证性实验,介绍了该技术在成功创制"玉米稻"、"高蛋白小麦"品系和株系的基础上进行转化植物和微生物方面取得的成果,分析了该研究领域包括实验技术、实验材料、实验结果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并提出初步解决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