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987年12月,在云南瑞丽江采到一批小型鱼类的标本,经鉴定,其中有三种为我国鱼类区系中的首次纪录,简征如下:长须Danio rerio Hamilton(图1)  相似文献   

2.
1981—1983年,我们在拍摄、编写《中国淡水鱼类原色图集》时,从广西采集一批鱼类标本,经鉴定其中有二新种。  相似文献   

3.
低等鲤科鱼类RAPD分析及系统发育研究   总被引:34,自引:4,他引:30  
通过对鲤科鱼类30个个体所代表的18个种的随机扩增,作者得到了大量有系统发育信息的DNA多态片段。通过Rapdplot程序将DNA的多态片段转换成遗传距离(d=1-S,S=2NxNy/Nx+Ny)。该遗传距离的矩阵经PHYLIP软件包中的Neighbor(option=NJ)程序处理后,生成了低等鲤科鱼类代表属种的分支系统图。从该系统图中以看出:RAPD分析方法在鲤科鱼类的系统发育研究中有一定的局  相似文献   

4.
六种鲤科鱼类核仁组织者区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采用银染及荧光染色技术,对6种鲤科鱼的NORs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这6种鲤科鱼中瓦氏雅罗鱼、花 、麦穗鱼、白甲鱼具有2个NORs,长春鳊、墨头鱼具有4个NORs。根据实验研究结果对鲤科鱼类NORs多态性及演化等进行了讨论。 The NORs were examined in 6 species of Cyprinidae by both silver nitrate and chromomycin A3,which led to the detections of 2 NORs in 4 species(Leuciscus waleckii,Hemibarbus maculates,Pseudorasbora parva,and Varicorhinus simus)and of 4 NORs in 2 species (Parabramis pekinensis,and Garra pingi pingi).Based on our results,the variation and evolution of fish NORs we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5.
鲤科七种鱼的银染核型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周密  康杨  李渝成  周暾 《动物学研究》1988,9(3):225-229
对鲤科七种鱼的银染核型进行了比较研究。这七种鱼均有4个NORs。其中鲴亚科五种鱼的Ag-NORs彼此特征相似;鮈亚科的似刺鳊鮈sm_3染色体上的NORs与次缢痕的位置、形态一致;雅罗鱼亚科的鳡鱼sm_6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NORs显示相对大小异形。结合以前的工作,本文以NORs为指标,讨论了有关雅罗鱼亚科几种鱼的亲缘关系及亚科鱼类染色体进行保守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三种鲤科鱼类肠道内分泌细胞的初探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潘黔生  方之平 《水生生物学报》1989,13(4):348-352,T001,T002
使用Grimelius嗜银染色法对草鱼,鲤,翘嘴红鳇3种不同食性的鲤科鱼的肠道内分泌细胞进行了研究,在3种鱼的整个肠道上均发现有内分泌细胞的分布。在前肠前段中,内分泌细胞分布最多,愈向后分布愈少,在肠褶各处均有内分泌细胞分布,以基部分布最密,内分泌细胞几乎都为开放型,位于上皮细胞和杯状细胞之间,将胞突伸向肠腔,有极少数内分泌细胞兼有开放型和封闭型细胞的特点,在它们顶端胞突伸向腔的同时,基部也伸出突起将分泌物送入邻近细胞或细胞间隙中,肠上皮中还发现一种与内分泌细胞具有同样嗜银特性的圆形颗粒。  相似文献   

7.
2000-06-19,本文作者在进行云南省金平分水岭自然保护区鱼类资源考察时,在金水河采到28号鱼类标本,经鉴定,为我国鲤科鱼类区系中猪嘴属Systomus和小口猪嘴Systomus orphoides (Valenciennes 1842)的首次记录.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鱼类标本室.特征如下.  相似文献   

8.
记述了首次发现于柴达木盆地早渐新世晚期至晚渐新世早期(距今27~29 Ma)的鲤科鱼类化石。材料包括咽骨、咽齿、匙骨、腹鳍骨及一些零散的鳍条。咽骨及咽齿化石与原始鲃亚科鱼类及裂腹鱼亚科裂腹鱼属鱼类的相似;腹鳍骨化石与原始鲃亚科鱼类的更相似。鲃亚科鱼类现今分布于北纬35°以南的亚洲、欧洲南部及非洲北部;裂腹鱼属鱼类分布局限于青藏高原东、南、西面的边缘区域,在柴达木盆地没有分布。柴达木盆地水系现生鱼类仅见适于高寒环境的高度特化等级的裂腹鱼亚科鱼类及鳅科高原鳅属鱼类,鱼类组成与早渐新世晚期至晚渐新世早期的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9.
温度驯化对五种鲤科鱼类糖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 convertAbstractHtml(article.abstractinfoCn, "cn")}}    相似文献   

10.
11.
四种鲤科鱼肠道中高血糖素免疫活性内分泌细胞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应用过氧化物酶抗过氧化物酶(PAP)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用4种哺乳动物中培育出的抗血清对草鱼、青鱼、鲤和翘嘴红鲌4种鲤科鱼的肠内分泌细胞进行免疫、组织化学的鉴别和定位.证实了高血糖素免疫活性内分泌细胞在草鱼整个肠道中均呈阳性反应;在鲤、青鱼前肠中仅有少量阳性反应;在翘嘴红鲌肠道中未见阳性反应。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凝乳酶(Prochymosin)和神经特异烯醇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3种抗血清在4种鱼的肠道中均未发现阳性反应.本文重点描述草鱼高血糖素免疫活性内分泌细胞在肠道各段的分布,密度及其形态学特征,还就其可能的生理功能与草食性哺乳动物胃肠道中该类内分泌细胞进行比较和讨论。  相似文献   

12.
赖草属七个种同工酶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芳  孙根楼   《广西植物》1997,17(2):169-173
用聚丙酰胺凝胶电泳法对赖草属7个种的幼根、幼叶进行了酯酶、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无论从相同器官进行不同的同工酶分析,还是从不同器官进行相同的同工酶分析,这7个种的酶谱在各带区存在相似酶带,但更多的是相异酶带。从酯酶、过氧化物酶这两种酶分析结果来看,酯酶比过氧化物酶分离效果好些;从幼根和幼叶这两个器官的酶谱来看,幼根比幼叶酶带多些,分离效果也好些。同时也表明这7个种的酶谱变化与染色体倍性变化无关  相似文献   

13.
鲂属鱼类的分类整理   总被引:21,自引:4,他引:21  
鲂属(Megalobrama)隶属于鲤科(Cyprinidae)的鲌亚科(Cultrinae),是一群较大型的经济鱼类,有的种已作为淡水养殖对象。关于鲂属的分类,虽经一些作者整理,但存在不少问题,因而长期未能使用正确的种名。易伯鲁和吴清江(1964)将鲂属鱼类归纳为3种,但个别种的种名厘订有误。Bǎnǎrescu(1970)将华鳊属(Sinibrama)划归为鲂属下的1个亚属,使鲂属共含5个种和亚种。华鳊属的鳔为2室,与鲂属有显著差别,作为亚属对待显然是不妥当的。现根据历年来在各地采得的标本,对鱿属鱼类进行重新整理。计有4种,并对个别种的种名作了订正。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道了鲤科鲃亚科5种鱼和(鱼句)亚科4种鱼的染色体组型考察结果,并对这两个亚科鱼类的染色体数日和臂数进行了统计分析,讨论了其染色体进化及系统关系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检视了3类不同生殖方式的7种蜚蠊雌虫标本,描记了卵生A型、卵生B型和卵胎生A型的雌性外生殖器和卵荚外部形态特征.研究发现蜚蠊不同生殖方式的雌性外生殖器结构和卵荚形态上差异明显,雌性外生殖器结构与卵荚形态和生殖方式均互呈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就鲤科、银鮈属鱼类的分类问题进行研究整理.旨在澄清和纠正长期以来本属与近缘属之间钓混淆及变动.确定属的范围,并对属下所含的种类及其分布作一扼要的归结.    相似文献   

17.
东江七种鱼类的生活史类型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通过渐近体长(L∞)、渐近体重(W∞)、生长系数(K)、初次生殖年龄(Tm)、最大年龄(Tmax)、瞬时自然死亡率(M)和性腺指数(Gl)等7个生态学参数来分析鱼类种群生活史类型。根据r-选择和K-选择的典型特征以及各参数间相互关系的显著性,性腺指数、瞬时死亡率和生长系数是判断东江7种鱼类种群偏向rF)和改变渔业补充年龄(tc)时的产量变化,分析产量变化曲线可知,作为偏向r型的种群,提高捕捞强度不能增加渔业产量,适当的捕捞强度可以取得较高的产量;在低龄阶段提高起捕年龄能增加一定产量,但到达一定年龄后再提高起捕年龄,反而引起产量大幅度下降。只有合理控制捕捞强度和起捕年龄,才能获取最大持续产量。    相似文献   

18.
鲱形目和鲈形目七种鱼的核型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本文利用体内注射秋水仙素、低渗和空气干燥法,分析了7种海产鱼的染色体组型;鲱形目的斑和青鳞小沙丁,鲈形目的花鲈、皮氏叫姑鱼、黄姑鱼、小黄鱼和黄鳍刺假虎鱼。并结合前人的文献,讨论了鲱形目的核型演化,将鲈形目几种鱼的核型与前人的报道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19.
A STUDY ON THE CLASSIFICATION OF THE BOTOID FISHES OF CHINA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he present paper deals with the fishes referring to the subfamily Botiinae found in the Chinese fresh-water. At present 3 genera, 22 species and 2 subspecies of this subfamily have so far been known in China. Among them, Botia (Hymenophysa) yunnanensis, Parabotia lijiangensis, Parabotia bimaculata, Parabotia parva, Leptobotia guilinensis are found to be new to scien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