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二十几年来我国磁场生物效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7,他引:9  
杨煜荣 《生物磁学》2003,3(3):14-15
  相似文献   

2.
磁场作用于生物体后,引起生物体内发生一系列生物效应,这些生物效应为磁场产生治疗作用提供了理论基础。为了有助于了解近年来国内关于磁场的生物效应的研究概况,有利于磁疗的临床应用发展与磁场生物学效应的研究,对1999年以来国内关于磁场生物效应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生物体抗氧化作用赵不非等〔1〕报告磁场对大鼠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心肌MDA含量的影响,将表面磁感应强度90mT磁片埋于心前区皮下,为磁场作用对照组,手术复制心肌梗死模型后,将表面磁感应强度90mT的磁片埋于心前区皮下,为磁场治疗组,…  相似文献   

3.
磁场生物效应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3,自引:22,他引:43  
  相似文献   

4.
5.
本首次提出并阐述了水是磁场生物效应的媒体,认为把磁场致水效应的机理、机制搞清,才能找到磁场致生物效应的真谛。  相似文献   

6.
纳米材料生物效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随着纳米技术的快速发展,纳米材料在医学成像、疾病诊断、药物传输、癌症治疗、基因治疗等领域的应用和基础研究也在飞速发展.同时,纳米材料的这些有益应用使得人体通过吸入、经口、皮肤吸收和静脉注射等不同方式受到暴露.当纳米材料与生物体系发生相互作用时,有可能产生负面生物学效应,而这些潜在的毒理效应都是未知的.综述了纳米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巨大的应用前景,关注其对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及转运到其他器官可能造成的负面效应,并探讨了纳米颗粒在引起心血管疾病及肺部炎症方面的可能机理与作用途径.最后对纳米材料的安全性评估和研究重点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7.
前言微循环的概念除了血液微循环以外,还包括组织液和淋巴液的微循环。但通常所说的微循环是指研究比较深入的血液微循环。它是在动脉系统的末稍和静脉系统的起始端之间网状毛细血管内的血液循环。微循环这个名词是在1954年第一届美国微循环会议上才正式确定和使用。它的基本功能是进行物质(O2、养料·CO2废物)交换。它是血液循环的基本功能单位,同时又有能量、信息传递功能。磁场对人体微循环生物效应微循环的毛细血管组织形态结构特点:口径小,一般为5~25微米,最小处仅2微米。因此微循环内的血流速度很慢,流动速度仅…  相似文献   

8.
磁场疗法对人体微循环的生物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廷列 《生物磁学》2003,3(1):20-21
  相似文献   

9.
河口缺氧生物效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世界许多河口都存在季节性缺氧的现象,并且低氧出现的频率、范围、持续时间、强度都有明显上升的趋势,因此河口缺氧引起的生态效应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河口生物种类繁多,根据它们的运动能力和栖息环境的不同可分为浮游生物、游泳生物和底栖生物.河口缺氧不仅影响河口生物的分布与生存,而且还会改变群落结构、影响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从分子、群落和生态系统等不同层次综述了河口缺氧生物效应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展望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极低频磁场致癌效应的细胞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有关极低频磁场致癌效应的细胞学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多数研究表明,极低频磁场本身对正常的动物细胞并没有诱发癌变的效应,但它可作为促进因子或协同促进因子使具有癌变倾向的、以及已经癌变的细胞加快癌变的进程。这种影响可发生于细胞生理过程的任何一个环节,如细胞信号转导、第二信使、基因修改、转录及翻译、酶的活性、自由基产生以及与细胞增殖有关的生理活性物质等。  相似文献   

11.
磁场对酶学效应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关于脉冲磁场和恒定磁场对于生物体内各种酶的活性、构象、酶促反应动力学的效应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
生物与磁场     
生活于海滩上的泥蜗牛人为拿离海滩后,它能根据太阳与月球相对于地表的位置来确定爬行方向.但如果在蜗牛下面放一块磁铁,蜗牛就会根据其周围变化了磁场来改变爬行方向.显然,这种小动物能够感知磁场的微弱变化,并能根据变化了的磁场而定向.某些细菌的游动,冬小麦(根部)等一些植物的生长也表现出向磁性.  相似文献   

13.
古脊椎动物学的发展,和重要的新材料的发現有着密切的关系。解放以来,特別是近四、五年来,我国在古脊椎动物方面,有不少有意义的新发現,在了解某些脊椎动物和人类的起源、发展历史、地理分布以至形态、分类上,都有不少的补充、修訂,或提出了新的問题和对一些重要問題的看法。这里就一些主要的发現和它們的意义作簡单的介绍。一.魚类古魚类学,解放前在我国几乎是一門空白。魚类是最早出現的脊椎动物,已經有四亿年以上的悠久的  相似文献   

14.
15.
随着太赫兹源和探测技术的不断进步,太赫兹技术迅速发展并在众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特别是在生物医学领域,太赫兹技术有望成为一种新型治疗手段.本文首先介绍了太赫兹的电磁波特点及3种太赫兹波产生方式.其次介绍了太赫兹辐射在生物上的两大效应:热效应和非热效应.最后从细胞和生物体两大层面上,详细介绍了太赫兹辐射对不同细胞的生...  相似文献   

16.
富营养化水体生物净化效应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4,自引:6,他引:34  
水体富营养化治理已成为当今世界性难题,解决水体富营养化问题的关键是调控水生生态系统结构,使其恢复自然、健康和稳定的水生生态系统功能,提高水生生态系统的生物净化能力,水生高等植物及水生植被是水生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初级生产者,它们个体大、生长周期长、吸取和储存营养物质的能力强,保持和恢复一定数量的水生植物种群可抑制浮游植物的生长,提高系统的生物多样性,使水生生态系统结构更加稳定,水生动物在水生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循环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浮游动物和底栖动物可直接捕食浮游植物,控制浮游植物的数量;而改变鱼类种群结构可提高浮游动物的生物量,从而间接控制浮游植物的大量繁殖,达到治理水体富营养化的目的,我国的生物净化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今后在水生高等植物及水生植被生物净化的关键技术及优化水产养殖新模式技术研究方面有待提高,这将对我国水体富营养化治理及水体可持续利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工业生物技术的进步离不开工业生物过程工程研究的不断深入及发展,我国作为工业发酵大国在工业生物技术由实验室向产业化转化过程中面对诸多挑战,由此而逐渐发展起来的我国工业生物过程工程发展先后经历了多个阶段,伴随着不同阶段的发展,我国的工业生物技术水平得到不断的提升。本文重点回顾了近三、四十年来我国工业生物过程工程发展的历程,包括早期由化工过程研究引入的动力学模型化研究、基于过程控制的优化理论与方法的应用、基于过程在线监测技术发展起来的参数相关性分析方法、过程多尺度理论的建立、基于现代固态发酵的新型固态发酵罐的设计及优化技术发展等。通过对生物过程工程发展历程的回顾对先进工业生物过程发展面临的技术难题及由此引出的未来发展重点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生物炭是一类具有比表面积大、疏松多孔、含碳量极高的固体物质, 近年来, 作为一种新型的环境材料受到广泛的关注。然而, 由于原料种类、制备工艺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生物炭的应用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表现复杂多样。在此综述了不同原料制备的生物炭的理化特征, 总结了生物炭对土壤生态系统中植物、土壤动物、土壤微生物生态的影响, 最后针对生物炭的土壤生态效应研究提出展望, 为生物炭正向调控土壤生态系统以及生物炭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磁处理对种子萌发生物效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文飞  沈永宝 《植物学报》2015,50(4):527-533
大量研究证实, 外加磁场和磁化水具有生物学效应, 这种生物学效应往往因处理方式、处理时间和处理对象的不同而异。磁处理可以促进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和根系伸长等。该文针对磁化水和外在磁场及其在种子萌发方面产生的生物效应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以磁处理对种子吸水过程、呼吸强度、种子内部生理活性物质及相关代谢酶的影响等方面为切入点, 结合自由基理论和电位差与信号转导理论, 重点分析磁处理对植物种子萌发的作用机理, 以期促进磁处理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我国地表臭氧生态环境效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针对当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夏季出现的高浓度地表臭氧污染,综述了目前在地表臭氧的生态环境效应方面取得的研究进展及未来的研究展望。主要进展包括地表臭氧的污染水平,及其对植物的影响机制,具体包括地表臭氧对植物叶片的表观伤害、光合固碳能力、植物源挥发性有机化合物(BVOCs)释放、土壤微生物和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等方面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减少臭氧生态环境效应的管理措施。此外,对我国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建议加强在农田和森林布设臭氧浓度监测点、开展多因子同时存在的交互作用、气孔臭氧吸收量-响应(生物量或产量)关系以及臭氧对地下生态过程累积效应的长期定位等方面的研究,以期为我国地表臭氧污染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