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菌物学报》2017,(11):1487-1497
2004–2016年对山西省8个保护区和森林公园天然林中的木材腐朽菌进行了真菌资源调查,共采集木生真菌标本1 000余号,基于对这些标本的研究,鉴定出木生真菌160种,分属于77个属,38个种为山西省首次报道。此外Antrodiella onychoides和Phlebiopsis pilatii为中国新记录种,本文提供了这2个种的详细描述、ITS序列和n LSU序列。  相似文献   

2.
对云南高黎贡山地区进行了3次木材腐朽菌调查,共采集到约410号标本,经鉴定共有木材腐朽菌128种,列出了这些种类的名录,并提供了每种的寄主和其他采集信息。其中保山小集毛孔菌Coltriciella baoshanensis为新种,其主要特征是担子果盖形或平伏反转,孔口较大(1–3个/mm),担孢子广椭圆形,只生长在栲属树木上,对其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显微结构绘图。  相似文献   

3.
崔宝凯  戴玉成 《菌物学报》2012,31(4):486-492
在对云南老君山木材腐朽菌调查过程中,共采集到约300号标本,经鉴定共有多孔菌96种,列出了这些多孔菌的名录,并提供了每种的采集信息。其中云杉木层孔菌Phellinus piceicola为新种,其主要特征是担子果盖形或平伏反转,孔口和孢子较小,只生长在云杉树木上,对其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显微结构绘图。  相似文献   

4.
中国多孔菌多样性初探:物种、区系和生态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孔菌是指子实层体呈孔状且质地为革质至木质的一类大型担子菌,主要生长在各类木材上。我国地域辽阔,气候带和地形多样,森林类型和植被组成丰富,为多孔菌提供了丰富的栖息地。长期的野外资源调查和标本采集,特别是近年来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对我国多孔菌种类的认识。我国是世界上多孔菌物种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现在已知有多孔菌704种,隶属于11目22科134属,包括世界广布成分、北温带成分和热带-亚热带成分。多孔菌中的白腐菌是潜在的工业用菌,褐腐菌在森林的更新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10种针阔叶树上常见的木材腐朽菌的培养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池玉杰 《菌物系统》2002,21(1):116-119
描述了10种针阔叶树上常见的多孔菌的培养特性,它们是环纹革盖菌,蔷红拟层孔菌、盘拟层孔菌,斑褐孔菌,全缘孔菌,小刺猴头,黄白卧孔菌,烟色刺耳,变红栓菌和红斑干酪菌。  相似文献   

6.
池玉杰 《菌物学报》2002,21(1):116-119
描述了10种针阔叶树上常见的多孔菌的培养特性。它们是环纹革盖菌、蔷红拟层孔菌、盘拟层孔菌、斑褐孔菌、全缘孔菌、小刺猴头、黄白卧孔菌、烟色刺耳、变红栓菌和红斑干酪菌。  相似文献   

7.
中国多孔菌名录   总被引:19,自引:29,他引:19  
戴玉成 《菌物学报》2009,28(3):315-327
本文中的多孔菌系指广义非褶菌目中具有孔状子实层体的种类,按照现代分类系统包括担子菌门中多孔菌目、锈革孔菌目、褐褶菌目、糙孢孔目、革菌目、糙孢革菌目和红菇目中孔状子实体的种类,还有伞菌目、阿太菌目、鸡油菌目和木耳目中个别属,如网孔菌属、胶孔菌属、榆孔菌属、牛排菌属和纵隔孔菌属等的种类。基于作者采集的1万余号标本和国内主要标本馆标本的研究,对中国多孔菌的种类进行了系统总结,目前有604种多孔菌发现于中国,多孔菌数量位居世界第一。对中国多孔菌的名称按新近研究成果和最新命名法规(维也纳法规)进行了订正。对121种新拟了汉语学名。  相似文献   

8.
中国木本植物病原木材腐朽菌研究   总被引:9,自引:15,他引:9  
戴玉成 《菌物学报》2012,31(4):493-509
简要论述了中国木本植物致病木材腐朽菌,报道危害活立木的木腐菌152种,其中49种(占总数的34%)在中国首次报道为林木病原菌。对每个种的寄主、侵染部位、腐朽类型、发生频率及分布进行了报道。它们中有135种(占总数的89%)造成木材白色腐朽,17种导致褐色腐朽;67种为常见种,33种为偶见种,52种为少见种。  相似文献   

9.
在四川青城山风景区发现木材腐朽菌60种,给出了每个木材腐朽菌的寄主和生长基质。拟黄薄孔菌Antrodia subxantha为一新种,其特点为子实体平伏,孔口表面黄色,担孢子圆柱形至窄椭圆形(3-4×1.6-2.1μm),菌髓主要由生殖菌丝组成;该种与黄薄孔菌Antrodia xantha具有相似的孔口表面,但后者的担孢子为腊肠形(4-5×1.2-1.5μm),且其菌髓主要有骨架菌丝组成。  相似文献   

10.
木材腐朽菌培养特性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池玉杰 《菌物学报》2004,23(1):158-164
论述了研究木材腐朽菌培养特性的意义,对自1889年以来有关木材腐朽菌培养特性的研究文献进行了回顾。通过综合分析以往国内外对木材腐朽菌培养特性研究的结果,得出了对木材腐朽菌培养特性研究的总体结论。  相似文献   

11.
官前鑫  赵长林 《菌物学报》2021,40(3):447-461
依据形态学和分子系统学研究结果,描述了产自中国云南省的丝皮革菌属2个新种,即中国丝皮革菌Hyphoderma sinense和棉絮丝皮革菌H. floccosum。中国丝皮革菌以光滑子实层体表面、被结晶和念珠状的囊状体及圆柱形至腊肠状的担孢子(8-11.5×3-5μm)为主要识别特征。棉絮丝皮革菌具有棉絮状至粉状子实层体表面、管状和分隔状囊状体及椭圆形至腊肠状担孢子。对新种的ITS和nLSU片段进行了测序和分析,采用最大似然法、最大简约法和贝叶斯推断法对研究样本的ITS+nLSU nrRNA基因序列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两个新种隶属于丝皮革菌属,其中,中国丝皮革菌与变形丝皮革菌聚在一起;棉絮丝皮革菌与松生丝皮革菌、丝皮革菌和拟丝皮革菌聚为一类。本研究提供了两新种的详细描述、线条图、生态照片及与相似种的区别,同时编写了我国丝皮革菌属23个种的检索表。  相似文献   

12.
在对广东车八岭自然保护区木生多孔菌调查过程中,共采集到约350号标本,经鉴定共有多孔菌103种,本文列出了这些多孔菌的名录,并提供了每种的寄主和采集号。其中小层孔菌属Fomitella是中国新记录属,灰孔小层孔菌Fomitella fumosipora和稻黄多年卧孔菌Perenniporia straminea为中国新记录种,我们对其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显微结构绘图。  相似文献   

13.
崔宝凯  贾碧丝 《菌物学报》2011,30(4):529-535
在对安徽黄山木生多孔菌调查过程中,共采集到约200号标本,经鉴定共有多孔菌85种,列出了这些多孔菌的名录,并提供了每种的寄主和采集号。其中红黄角蜡孔菌Ceriporia aurantiocarnescens和硫色蜡孔菌C. sulphuricolor为中国新记录种,对其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显微结构绘图。  相似文献   

14.
杜蕊  戴玉成 《菌物学报》2020,39(4):637-644
本文报道了产自斯里兰卡的干皮孔菌属一个新种,该种的主要特征是具有平伏反卷或具菌盖的子实体,很小的孔口(每毫米8-10个),菌丝系统二系,生殖菌丝覆盖有刺状结晶,骨架菌丝橙棕色,细腊肠状担孢子(2.7-3.4×0.5-0.8μm)。基于ITS和nLSU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表明该新种属于干皮孔菌属的一个明确的分支。此外,将毛孔菌属组合到干皮孔菌属中,并报道了3个组合种,白边干皮孔菌、印度干皮孔菌和萨彦干皮孔菌。  相似文献   

15.
An acidic α-D-mannosidase has been isolated from the culture filtrate of a wood-rotting Basidiomycete, Pycnoporus sanguineus and the molecular and enzymatic properties of the enzyme determined. The extracellular mannosidase was homogeneous on PAGE at pH 9.4. The Mr as determined by SDS-polyacrylamide disc gel electrophoresis was 64000, and the pI was pH 4.7 using electrofocusing. The purified enzyme had a pH optimum of 4.5 with Baker's yeast mannan and had no activity towards p-nitrophenyl-α-mannoside. The Km and kcat values for Manα1-2Man at pH 4.5 and 30° were 0.9 mM and 1.9 sec. the enzyme had no activity towards Manα1-3Manα1-2Man, and it cleaved specifically the 1,2-α-linked side chain of yeast α-mannan, producing free α-D-mannose.  相似文献   

16.
熊红霞  戴玉成 《菌物研究》2008,6(4):187-189
采自吉林省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的冷杉产丝齿菌(Hyphodontia abieticola)是中国新记录种,一般生于针叶树上。该种特征为子实体平伏,子实层体表面深赭色,具有长管状的囊状体和圆柱形至近腊肠形的担孢子。根据采集的材料对该种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显微结构绘图。  相似文献   

17.
中国东北林区阔叶树上常见的10种多孔菌 培养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池玉杰  潘学仁 《菌物学报》2001,20(2):258-263
描述了中国东北林区10种阔叶树上常见的多孔菌培养特性。培养特性的研究包括宏观特征和微观特征。宏观特征包括菌落生长速度、颜色、结构、质地及其变化;生长新区特征;培养基的颜色变化、培养物的气味、酚氧化酶的检测结果等。微观特征包括生长新区的菌丝体、气生菌丝体和基内生菌丝体的类型和分隔;担子的形成和发生;厚垣孢子、分生孢子和分生节孢子(粉孢子)的产生及特征;特殊结构如囊壮体和刚毛的有无及其特征;晶体的有无及形状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