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通过整合全球植物志文献资料, 结合调查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物标本馆(PE)、北京林业大学森林植物标本馆(BJFC)和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植物标本馆(IFP)馆藏腊叶标本, 以及进行野外观测, 获取了草问荆的地理分布数据。采用地理绘图软件MapInfo Profes sional 8.0, 绘制草问荆在中国及世界的资源分布图, 首次提供了其在中国的详细分布资料, 为深入理解和开发草问荆资源提供了必要的生物学基本数据。  相似文献   

2.
林祁 《植物研究》2006,26(6):656-657
根据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植物标本馆(IBSC)、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物标本馆(PE)和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标本馆(SZ)复份标本的研究,对中国胡颓子科(Elaeagnaceae)胡颓子属(Elaeagnus)的6个植物名称作出后选模式指定。  相似文献   

3.
基于文献与标本的研究, 本文重新梳理和考证了中国植物采集先行者钟观光先生的采集历史。钟观光是我国第一个进行大规模植物标本采集的学者, 已知其最早的标本采自1912年(采集于北京), 最晚的是1933年(采集于浙江)。目前能够确定的钟观光采集的馆藏标本计10,228份, 其中大部分保存于北京大学生物系植物标本室(PEY, 4,584份)、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物标本馆(PE, 2,966份)和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标本室(BNU, 2,032份), 共计9,582份, 约占钟观光馆藏标本总数的93.7%。英国皇家植物园邱园植物标本馆、爱丁堡植物园标本馆、美国哈佛大学植物标本馆等亦存有少量钟观光采集的标本(16份)。  相似文献   

4.
基于对国内外大量文献研究以及对国内外多个标本馆的植物标本的广泛检视,同时针对2个物种开展了分子系统发生分析。根据形态学与分子系统学证据,报道了发现于新疆阿勒泰地区的2种中国新分布记录被子植物,分别为蒙古水毛茛[Ranunculus mongolicus(Krylov)Serg.]和山地柳叶菜(Epilobium montanum L.)。凭证标本保存于北京林业大学标本馆(BJFC)、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标本馆(PE)和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标本馆(KUN)。  相似文献   

5.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标本馆(NAS)是中国最早的植物标本馆之一,也是国内最早开展植物标本数字化的标本馆,其标本数字化发展经历了4个阶段: 20世纪80年代后期尝试的标本文字信息数字化的起步阶段; 20世纪90年代末的标本图像数字化和文字信息数字化规范阶段; 2004年以后的标本批量数字化与信息网络共享快速发展阶段; 2018年后的标本数字化信息维护与优化阶段。这一过程集中代表和反映了中国植物标本数字化的发展历程。此外,近年来开始了发掘和利用江苏植物标本的数字化信息工作,包括建设江苏省级数字植物标本馆、开发江苏省维管植物标本时空分布可视化系统、开展标本采集-入库过程数字化等。今后,将不断深化标本数字化的工作,以期形成有NAS特色的数字化植物标本馆。  相似文献   

6.
查阅保存于英国爱丁堡植物园标本馆(E)、华南植物园标本馆(IBSC)、邱园植物标本馆(K)、法国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植物标本馆(P)和奥地利维也纳大学植物标本馆(WU)的荨麻科(Urticaceae)标本,发现在楼梯草属(Elatostema J.R.Forster & G.Forster)中有23种8变种的名称在原始描述中没有引证明确的标本,或引证有2份或2份以上的标本,但没指定模式.根据<国际植物命名法规>9.4、9.9和9.10,以及辅则9A.1、9A.2、9A.3和9A.4的精神,对这些名称做出后选模式指定.  相似文献   

7.
植物标本是植物信息的主要保存者。植物标本馆承担着植物标本资源的收藏、植物学实践教学、科学研究和科普教育的责任,并且为标本馆数字化建设提供基础保障。对延边大学农学院长白山植物标本馆发展的历史以及数字化建设情况进行了介绍,探讨了数字化标本馆建设在植物学实践教学中的作用,提出了改革创新的方式,并对今后标本馆的数字化建设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报道湖北省虎耳草科(Saxifragaceae)植物3种新记录——芽虎耳草(Saxifraga gemmigera var. gemmigera Engl. ex Diels)、双喙虎耳草(Saxifraga davidii Franch.)和宽叶梅花草(Parnassia dilatata Hand.-Mazz.)。凭证标本存放于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标本馆(HIB)、吉首大学植物标本馆(JIU)和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标本室(HHB)。  相似文献   

9.
刘艳艳  史志远  李家美 《广西植物》2022,42(Z1):110-115
高校标本馆作为重要的科普和教学实践基地,是连接大学与社会的桥梁,在提升高校社会影响力和加快高校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目前,高校标本馆普遍存在经费少和缺乏管理等问题。如何立足高校现状,有效解决标本采集和标本数字化过程中耗时耗力的难题,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新型植物标本馆,是高校标本馆建设关注的焦点之一。该文以河南农业大学植物标本馆新馆建设为例,介绍了河南农业大学标本馆成立以来,充分发挥高校的人力资源优势,让学生通过实验课或野外实习积极参与新型植物标本馆的建设,基本实现了标本采集、制作、鉴定和数字化的同步进行。在这一过程中,既有效锻炼了学生能力,加深了学生对植物形态的认识,发挥了植物标本馆在教学、科学研究及科学普及中的积极作用,又极大地丰富了标本馆馆藏量,有效地促进了高校新型植物标本馆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由中国植物学会暨其分类专业委员会组织、全国各标本室(馆)协助、并由傅立国等编写的《中国植物标本馆索引》(以下称“索引”)已于1993年8月出版。 最近,国际植物分类协会(IAPT)已对“索引”一书中新拟的255个中国标本室英文代号给予登记注册,并在其会刊Taxon(见附件)上公布一部分,其余部分将收载入下一版的《世界植物标本室索引》中。可以预计,由“索引”一书介绍的我国标本室名称及其代号将在全世界范围内流行、通用。  相似文献   

11.
2011年9月马金双赠予的《东亚高等植物分类学文献概览》一书到手,兴奋之余对它粗粗的进行了拜读,发现内容浩如烟海,从基本的文献知识到国内、国际浩瀚的图书、期刊;从国内标本馆到世界主要标本馆的介绍;从《中国植物志》中、英文版的卷册索引到世界性的植物分类学专著;  相似文献   

12.
葛斌杰  陈彬  钟鑫  陈建平  李晓晨 《广西植物》2022,42(Z1):116-126
21世纪已进入第三个十年,世界范围内的维管植物系统发育研究工作的大框架已基本完成,属级、种级和群体的系统发育学研究正在深入。但是,自地球进入人类世以来,大片原生森林遭到破坏,地表植被发生了深刻变化,多个植物种群萎缩甚至濒于灭绝,这使得野外第一手材料的采集变得越来越困难。此外,国内外对于植物资源的保护意识在不断加强,这虽有利于植物保育,但也给正常的科研交流造成了一定程度的障碍。经过4个多世纪的发展与积累,全球标本馆馆藏标本已达3.97亿份,在分子生物学技术不断迭代和完善的背景下,这些系统性收集与科学馆藏的标本正在成为开展属级、种级和群体系统发育研究的重要科研材料。因此,当下探讨当代植物标本馆体系建设如何适应学科发展的需求恰逢其时。该文通过回顾世界与中国植物标本馆概况,结合上海辰山植物标本馆(CSH)建设的经验,提出6个方面的思考:(1)革新标本管理者的理念,转变“等人来”的被动式服务习惯,通过各种渠道吸引业内外人士来访,提升标本馆的人气。(2)规范合理规划标本馆功能区域,为标本提供安全的馆藏环境,为来访者营造舒适的研究氛围。(3)秉承开放共享的理念不断提升馆藏物数字化覆盖率,注重数据标准化,保证数据的科学有效性。(4)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替代重复性工作岗位,让标本馆工作更富成效和吸引力。(5)按照国家级平台要求不断提升馆藏物收藏多样性和馆藏环境,时刻为能在国家级或国际平台展示馆藏资源做好准备。(6)积极响应社会发展需求,让标本馆成为集信息咨询、资源服务、培训教育于一体的多元化机构,成为国家或地方的植物资源科技服务平台。  相似文献   

13.
经典植物分类学家与植物标本馆密不可分,标本馆所藏标本为其研究提供材料,而分类学家在野外标本采集则丰富标本馆馆藏。中国许多植物分类学家既做深入研究,又做艰辛之采集,秦仁昌便是其中一位,只是其蕨类植物研究名声过大,以致掩盖了他对标本馆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经典植物分类学家与植物标本馆密不可分,标本馆所藏标本为其研究提供材料,而分类学家在野外标本采集则丰富标本馆馆藏。中国许多植物分类学家既做深入研究,又做艰辛之采集,秦仁昌便是其中一位,只是其蕨类植物研究名声过大,以致掩盖了他对标本馆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作为国家标本资源共享平台主要的子平台和最早的共享网站,植物标本子平台及其共享网站“中国数字植物标本馆(CVH)”的发展经历了试点期、发展期、验收考核期、整改服务期和创新发展期5个时期。植物子平台和CVH的建设组织100多家标本馆完成近800万份标本的数字化表达和实现网上共享。这一成果对我国分类学研究、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生物信息的发展等起到了重要作用,植物子平台和CVH也成为全国生物多样性信息共享合作的重要项目和平台。参建标本馆数字化建设能力得到提升,基本实现了信息化现代化的管理。  相似文献   

16.
报道中国兰科植物(Orchidaceae)玉凤花属(Habenaria Willd.)一新记录种——宽叶玉凤花(H.lindleyana Steud.),并提供了该种的形态描述和野外照片。凭证标本存放于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标本馆(IBK)。  相似文献   

17.
草问荆(木贼科)的地理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整合全球植物志文献资料,结合调查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物标本馆(PE)、北京林业大学森林植物标本馆(BJFC)和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植物标本馆(IFP)馆藏腊叶标本,以及进行野外观测,获取了草问荆的地理分布数据。采用地理绘图软件MapInfo Professional 8.0,绘制草问荆在中国及世界的资源分布图,首次提供了其在中国的详细分布资料,为深入理解和开发草问荆资源提供了必要的生物学基本数据。  相似文献   

18.
绿色的丰碑——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标本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物标本馆,坐落在北京香山脚下风景秀丽的北京植物园一角。拔地而起的标本馆大楼,如同一尊绿色的丰碑,记载着几代中国植物学工作者的奋斗历史和创业佳绩。这座植物标本馆占地面积约1万平方米,馆藏植物标本约200万号,其中包括15万号蕨类植...  相似文献   

19.
报道了中国姜科山姜属植物1新记录种:灰岩山姜(Alpinia calcicola),并提供形态特征描述、地理分布及彩色图片。凭证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标本馆(IBSC)。  相似文献   

20.
丁明仁  文华安 《菌物学报》2003,22(2):182-190
研究了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菌物标本馆(HMAS)、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所隐花植物标本馆(HKAS)、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标本馆(HMIGD)以及本研究室未定名的中国粘盖牛肝菌属Suillus标本。鉴定了36种,其中2种为中国新记录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