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睡莲属(Nymphaea)是水生植物睡莲科(Nymphaeaceae)的一个重要属。自古以来成为我国湖、塘、庭园水池中点缀水景的名花。它与荷花一样出污泥而不染,花型秀美,色彩艳丽,花期长,因而赢得了人们的喜爱。为了培育适合城市居民家庭养花的小型睡莲品种,我们从1988年开始进行睡蓬微型化栽培试验,取得了较明显的效果。获得了一个适合家庭阳台种植的盆栽睡莲品  相似文献   

2.
睡莲属(Nymphaea)是水生植物睡莲科(Nymphaeaceae)的一个重要属。自古以来成为我国湖、塘、庭园水池中点缀水景的名花。它与荷花一样出污泥而不染,花型秀美,色彩艳丽,花期长,因而赢得了人们的喜爱。为了培育适合城市居民家庭养花的小型睡莲品种,我们从1988年开始进行睡蓬微型化栽培试验,取得了较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睡莲     
马勋 《生命世界》1996,(4):21-21
在炎热酷暑的夏季里,人们漫步到莲花池旁,会感到格外凉爽宜人,尤其是那一丛丛浮在水面上的睡莲,碧叶红花或白花,更使人赏心悦目。郭沫若同志的睡莲诗中云:“不要误会,我们并不是喜欢睡觉;只是不高兴暮气,晚上把花闭了。一过了子夜我们又开放得很早,提前欢迎着太阳上升,朝气来到”。相传睡莲与佛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佛教称莲有“七宝莲”其中五种都是睡莲。 睡莲又名子午莲、水浮莲,为多年生水生花卉,具短根状茎,叶卵圆形或心形、全缘,丛生。花单生梗端,浮于水面,花瓣8—15枚,内瓣小,外瓣大,萼片4枚,雄蕊多数,子午时间开花,花期6—8月,每朵花可连续开放4  相似文献   

4.
碧波仙子——睡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分布与学名来源睡莲,是睡莲科睡莲属(Nymphaea)植物的泛称。全世界睡莲属植物有40-50种,我国有5种。按其生态学特征,睡莲可分为耐寒、不耐寒两大类,前者分布于亚热带和温带地区,后者分布于热带地区。睡莲属植物的学名Nymphaea源于拉丁语Nymph,意为居住在水乡泽国的仙女,在古希腊、古罗马、古埃及,睡莲与中国的荷花一样,被视为圣洁、美丽的化身,常被用作供奉女神的祭品。在新约圣经中,也有“圣洁之物,出淤泥而不染”之说。二、国内外发展动态我国植物学家对睡莲的关注程度远不如荷花。而国外的植物学家则对此颇为关注,…  相似文献   

5.
论睡莲目植物的地理分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讨论了睡莲目的地理分布,将现存睡莲目(3科9属)分布区归纳为以下分布类型:(一)热带分布类型(1)热带亚洲分布:Barclaya,(2)热带美洲分布:Victoria,(3)热带澳洲分布:Ondinea;(二)温带分布类型(4)温带亚洲分布:Euryale,(5)欧亚-北美连续分布:Brasnia;(三)热带,温带分布类型(7)亚澳-北美间断分布:Nelumbo,(8)世界性分布:Nymphaea  相似文献   

6.
蓝睡莲(延药睡莲)NymphaeastellataWilld.是一种具有园林水体绿化的重要观赏水生植物。根据我们调查、收集的结果看,现仅在海南省万宁县境内的丘陵湿地中发现有自然分布。中国植物志第二十七卷记载湖北有分布,但到目前为止,尚未有人报道发现实物;海南植物志记载海口市附  相似文献   

7.
8.
睡莲目的数量分支分类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数量分支分类学的Farris-Wagner方法,研究了睡莲目10个已知属的系统发育关系。结果表明,唾莲目可分为3个科:莲科、睡莲科和金鱼藻科。本文还讨论了数量分支分析在植物分类学中的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9.
睡莲是睡莲科睡莲属植物的统称。睡莲色泽鲜艳、多样,花型各异,是人们喜爱的水生花卉之一。如同我国的荷花一样,睡莲在国外早就栽培观赏。最早栽培者当数埃及,在尼罗河附近的班尼哈桑村,一座古墓中的壁画上记载着栽培埃及白睡莲一景,这一发现对于研究睡莲栽培史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0.
滇重楼的无性繁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滇重楼[Paris polyphylla var.yunnanensis(Fr.)Hand.-Muzz.]根茎的各部位切段都能繁殖出新植株。这些后代的四年生根茎,其增长速度比同龄实生苗快3—6倍。但切段间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带顶芽切段能于种植的第一年成苗,并开花、结实,是根茎中生活力最强的部位,但其地上茎一般为单轴;中间和末端的切段,它们的出苗情况和有性繁殖相似,第一年只有极少数出苗,第二年才大量出土成苗,但不开花,地上茎出现较多的多轴现象。后代根茎和地上茎的主要成份与野生滇重楼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11.
显著车轮虫无性繁殖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显著车轮虫无性繁殖过程中,其新齿环在分裂前期发生于旧齿环和辐线环之间;由细线状圆环分节以覆瓦式排列,其数目常为旧环的一倍,少数个体有增多。随着虫体发育,新环依次长出齿钩、锥体、齿棘。旧环则依齿钩、齿棘、锥体、齿钩柄的顺序消失;口沟、伸缩泡均在分裂前期分裂,各自形成两个新的口沟、伸缩泡;新辐线在子体发育初或中期才发生于新齿环外缘,总数为旧辐线的一倍。该虫无性繁殖以24小时为一周期。分裂前期需0.5—1小时;分裂期需1—3分钟。幼虫生长发育期需1.5—3小时。成虫生长成熟期需20—22小时。无论幼虫、童虫和成虫,均能感染鱼苗并影响其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2.
银杏无性繁殖位置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银杏无性繁殖的位置效应进行了研究。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位置效应在无性繁殖过程中能保持稳定,在品种之间有一定差异。随母树及接穗年龄的增长,位置效应越明显。不同无性繁殖方法有相似的位置效应,并具有显著的重现性。在自然状态下,当年生枝条生长的异质性可分为3个枝段。从嫁接到大量结实后,位置效应可经过强-弱-强阶段。采用基生复干作接穗或插条,或用修剪、复壮和扶梢等方法可以控制或消除位置效应,而且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3.
该研究选用的3种舞花姜属植物中,毛舞花姜(Globba barthei)和双翅舞花姜(G. schomburgkii)自然条件下开花不结实,以珠芽进行繁殖;异果舞花姜(G. racemosa)则同时以种子和珠芽进行繁殖。在人工栽培条件下,高养分处理显著增加毛舞花姜的珠芽干重((1.11±0.10) g vs. (3.08±0.69) g,p=0.010 7)、珠芽数量((30.58±2.92) vs. (74.74±9.73),p=0.000 4)、珠芽大小((10.5±1.48) mg vs. (53.50±11.42) mg,p=0.001 5)、植株营养体重((3.99±0.23) g vs. (9.67±1.17) g,p=0.000 2)和双翅舞花姜的珠芽数量((51.74±3.64) vs. (108.71±21.52),p=0.018 1)。不同养分条件下两种舞花姜的开花数量无显著差异。人工去除珠芽、花对两种舞花姜植株当年生花和珠芽的数量无显著影响(p<0.05)。自然条件下异果舞花姜不同居群间珠芽大小、珠芽数、珠芽重、果实重、种子数和营养体重等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01)。异果舞花姜各居群植株珠芽数和营养体重(r=0.901,p<0.05)、珠芽重和珠芽大小 (r=0.849,p<0.05) 呈显著正相关;果实重和种子数(r=0.998,p<0.05) 呈显著正相关。土壤因子主成分分析表明前3个主成分提供的信息量分别为50.575%、18.204% 和11.883%,其中第一主成分中的全氮(0.959)、速效氮(0.885)和有机质(0.821)负荷量最大,第二主成分中土壤速效磷(0.824)负荷量最大。植株营养体重和土壤速效磷极显著正相关(r=0.906,p<0.01),珠芽大小与全氮(r=0.798)、速效氮(r=0.780)和有机质(r=0.821)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果实重和种子数与土壤因子相关性不显著(p<0.05)。3种舞花姜的无性繁殖器官更易受到养分供应的影响,有性繁殖器官对养分供应变化响应不显著,有性和无性繁殖之间似不存在补偿关系。  相似文献   

14.
阔口尖毛虫无性生殖和生理改组过程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阔口尖毛虫无性生殖中先后发生后口围带原基,前、后的波动膜原基,额腹横棘毛原基和左、右缘棘毛原基,老口围带也在此期间更新,结果形成2套新纤毛结构,原老结构瓦解消失;生理改组时按同样顺序产生口围带原基等几类腹面纤毛原基,结果形成1套新纤毛结构,替换老结构。在这两个截然不同的过程中,新纤毛结构的分化和老纤毛结构退化时也表现出某些相似的特征。作者据此推测,这种纤毛虫无性生殖和生理改组中,纤毛原基的发生、发育和定位在细胞控制机理上可能是相同的。  相似文献   

15.
通过试验表明,漳州水仙在武汉水培时:(一)在本试验期内的自然气温下,40桩规格的商品鳞茎从水培至始花,最多需时83天,最少47天。水培开始早的需时较长,开始晚的需时较短。(二)开花期的长短,与花期内气温平均值明显相关。平均值升高,花期缩短。(三)在本试验所述的条件下,供春节观赏的水仙,应在节前60—70天开始水培。过早,始花期延长,管理费事。过迟,不能适时开花,而且花期将因气温升高而缩短。(四)40桩规格的商品鳞茎,每个平均有花3.2葶,24.8朵。质量较好,而价格较低,适合子一般群众消费。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苎麻疫霉(PhytophthoraboehmeriaeSawada)菌株JS-5自交S1代单卵孢株的菌落形态和生长速率在其单游动孢子无性系后代的遗传与变异。结果表明,亲本菌株JS-5的菌落形态和生长速率在连续4代单游动孢子无性系后代稳定遗传,而该菌株的自交S1代的约2/3单卵孢株的上述性状在其单拘无性后代中发生分离,且上述性状的分离在无性单孢后代中至少可连续保持3~4代。本研究结果提示,苎麻疫霉有性生殖导致上述性状的变异,除有性生殖过程中的基因重组外,有性生殖还诱导产生了一种新的机制参与上述性状遗传与变异的调控。本研究还观察到供试菌株及其后代所产生的游动孢子绝大多数细胞内只含有1个细胞核,表明上述机制与异核现象无关。有性生殖导致生物学性状在随后的无性后代中发生持续变异可能是苎麻疫霉生物学性状遗传多样性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苎麻疫霉(PhytophthoraboehmeriaeSawada)菌株JS-5自交S1代单卵孢株的菌落形态和生长速率在其单游动孢子无性系后代的遗传与变异。结果表明,亲本菌株JS-5的菌落形态和生长速率在连续4代单游动孢子无性系后代稳定遗传,而该菌株的自交S1代的约2/3单卵孢株的上述性状在其单拘无性后代中发生分离,且上述性状的分离在无性单孢后代中至少可连续保持3~4代。本研究结果提示,苎麻疫霉有性生殖导致上述性状的变异,除有性生殖过程中的基因重组外,有性生殖还诱导产生了一种新的机制参与上述性状遗传与变异的调控。本研究还观察到供试菌株及其后代所产生的游动孢子绝大多数细胞内只含有1个细胞核,表明上述机制与异核现象无关。有性生殖导致生物学性状在随后的无性后代中发生持续变异可能是苎麻疫霉生物学性状遗传多样性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8.
一种新病毒——兔出血症病毒的鉴定初报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从我国新发生的一种家兔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死兔内脏抽提物中,观察到典型的病毒粒子,回归兔可引起典型发病,再从病死兔内脏回收到同样病毒,证明该病系病毒性传染病,暂定名为“兔病毒性出血症”,病原暂定为“兔出血症病毒”。经初步鉴定,认为本病毒可能是一种首次发现的新病毒,属双股RNA病毒。但从病毒大小和核酸节段看,又不同于呼肠病毒科。最终归属正在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刘维德 《昆虫学报》1955,(2):243-243
安徽省的蚊虫种类,除李凰荪、吴希澄二氏1935年曾在黄山作一短期调查外,尚乏人报告。1953年8月至10月,作者曾在该省某些有代表性的地区,如霍山、黄山、霍邱、芜湖等地作了初步的调查,结果共获蚊26种。兹将其名录列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