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琥珀     
①海风轻轻地吹拂着岸边的棕桐树。一个老渔民和他的小孙子正走在海滩上。突然,小惊伙脚下踩着一块硬东西。“什么东西这样硬呵?’,他弯下腰去,把它挖了出来。②“爷爷,您瞧,这是什么?’,小像伙高兴得什么似的,赶紧追上爷爷,快活地询问。爷爷接过那块象宝石一样闪着黄色光彩的东西,仔细地看了又看,也很高兴,说:“这是耽拍,孩子。”⑧“爷爷,您瞧,您瞧,这珑拍里头还关着两个小东西哩!’,’’一个苍蝇,一个蜘蛛,认出来了没有9’’“认出来了,认出来了。这是怎么形成的呀:)’’就这样,爷爷讲开了唬丁白的来历··,,二④那是好多好多万年以前的…  相似文献   

2.
<正> 林伯欣同志对我在《昆虫知识》1981年3期写的“不正确的昆虫学术语应予纠正”一文的一部分提出异议(见本刊1981(6):封三),在此我表示诚挚的欢迎,希望通过讨论,能把问题弄清楚。林同志认为将“普通昆虫学”、“农业昆虫学”(按:我的原文并无“学”字)简称为“普昆”、“农昆”是对的,“不必纠正”。论点之一是:“古书‘昆’字写作‘(虫虫)’,也就是‘昆’字中包含有‘虫’字”了:论点之二是:“《夏小正》解释有‘昆’,小虫也’”。 我认为这两个论点是欠妥的。 因为一、古文“(虫虫)”,是包含两个“虫”字,但这“虫”  相似文献   

3.
《十万个为什么》中谈到蚂蚁的“触角触碰有一套复杂的方式,这些不同的触碰,就相当于它们的一套‘语言’。但直到现在为止,还没有足够的科学证据可以证明蚂蚁具有这样的天才”。一般认为,蚂蚁利用触角互相触碰,仅能传递比较简单的“消息”,可以“刺激同伴去找食”,而“不能把食物的方向、地点‘告诉’给同伴”,同伴是依据它足迹的气味去找到食物的。据我们观察和实验,蚂蚁并非只能传递简单信息。我们先将一只死苍蝇丢在蚁穴附近。一只小蚂蚁发现后,拖了它就跑。我们用火柴杆轻轻压住苍蝇,小蚂蚁拖不动了,就去“报信”。但走了“几步”就又回来拖,似乎它并不相信拖不动。当确信拖不动时,它才  相似文献   

4.
正直而安于清苦,勤奋好学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本色,罗老就是这样的一位知识分子。他一生坎坷,将无数不遂心的事蕴藏在心灵深处。解放后当他受命筹建植物生理研究所时,欣喜万分,意气风发,称此为:“我生平之宿愿,此亦为当时亚洲第一个独立的植物生理研究所也,只有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才可能实现的大事。”从此先生苦心经营和发展研究所的事业,直到他的心脏停止跳动为止。  相似文献   

5.
刘恩山先生在硕士研究生班“生物学的教学原理与方法”绪论课上,设计了上述新教法。受其启发,我将该创意试用于初一绪论课,于1996年9月2日上了一堂研究课。以往的绪论课,我曾刻意收集学生感兴趣的生物学实例及较新奇的生物学知识,充满激情地讲述,期望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然而,一位毕业生坦率的话使我感到困惑了。他说,刚上初一时,每门课的教师上台都“自吹自擂”,说明自己那门课如何重要。“您上讲台还没开口,我心里就想,该听这位老师‘卖瓜’了。”也就是说,尽管教师上课讲得很投入,但是学生已缺乏新鲜感了。绪论课应…  相似文献   

6.
山旺印象     
邓涛 《化石》2009,(2):32-41
我在上中学的时候就知道了山旺.那是从一本名为《化石漫谈》的科普书籍中读到的。后来又在专业工作中了解到更多有关山旺的知识,但这一切仍然是“纸上谈兵”,还没有机会亲身接触山旺。直到后来山旺成为我的研究课题之一,自己就可以去考察山旺的地层和化石了。  相似文献   

7.
前不久,日本增田芳雄教授应邀访问我国时,赠送给植物生理研究所一本书。其中有罗宗洛先生的学友平塚直秀教授回忆日本著名植物生理学家报村彻先生的文章。文中提到罗老在日本的一些往事。现摘录如下:——译者“当年在坂村先生门下学习植物生理学的有比我早一年的先辈罗宗洛君。他在仙台二高毕业后,因慕名  相似文献   

8.
一、“八卦”的来历“喏!这块化石,是公安局给我们送来的,据说是从反动的一贯道那里没收来的‘八卦’,我们也认不得,你们是不是拿去研究研究!”重庆自然博物馆的一位同志,边说边拿着一块沉甸甸的,滑溜溜的,棕、黑色夹杂的石头,递给我们看(图1)。然后接着说:“这块化石,被没收以前,一直为一贯道所霸占,还胡说什么‘从天上掉下来的八卦’,并把它当作‘神物’来供奉,招谣撞骗,进行反革命活动。宣扬封建迷信,蛊惑人心,要老百姓向它跪拜。你们看,明明是一块化石,那里是从天上  相似文献   

9.
“我们要求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都要积极活动。要求教师根据不同的教材、不同的对象和不同课题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不应当把课堂教学组织得千篇一律。”“教学方法应当是多种多样的,但是不论运用那种方法,都必须使学生在课堂上基本上掌握教材的内容。”(凯洛夫:关于改进和提高苏联普通学校的教育质问题。1957年3月号人民教育)。笔者学习了这篇文章后,得到很大启发,想用这些理论来指导教学。在人体解剖生理学教学中曾根据这种精神结合学校具体情况改进了教学。我现在把‘眼——视觉器官’内‘眼球的构造’一堂教学的心得体会写在这里,请同志批评指正。过去笔者也曾教过‘眼球的构造’这一课,那时是用演示挂图的方法进行讲述,从平面图上学生难以获得立体的感党,即使用模型也还缺乏真实感。讲完后学  相似文献   

10.
十二生肖,我属蛇,虚度三十有七。然而,对蛇,我一度很忌恨,就是这种被人们捧称为“小龙”的爬行类动物,曾两度伤害于我,其情境至今回想起来,仍然毛骨悚然。在我十三岁那年,由于家境生计所迫,上小学六年级的同时兼任了生产队那头老黄牛的“司令”。每日早出晚归,披星戴月。一个仲夏的夜晚,我赤着脚,牵着老黄牛在一条田埂上放牧。突然,脚下似乎踩到一堆有生灵的东西,当我还没有反映过来,脚背神经传来了针刺般的痛疼。“哎哟!”我惊叫一声,急速打开亮光微弱的手电筒,隐约看见一条灰里带红的蛇向田间循去。“啊!土孟子”。“我被蛇咬了!”。尖叫声唤来了牧友,将我背回家中,家兄即速请来了村里的草药老人李公公。给我清洗伤口,敷上了解蛇毒的草药。一连几天躺在床上,忧心忡忡,脚脖子肿的象馒头。联想起邻村一位小伙子也曾被“土孟子”咬了一口,由于处理不当,整条腿变成了莲藕状,成  相似文献   

11.
卡拉麦里山是我多年魂牵梦萦之地。它起始了我野生动物摄影之路,让我流连忘返,如同患上“相思病”,总感到最好的片子还在下一次。虽然它也让我有过失望、痛苦,甚至是生命的代价,可还是无法阻止我迈向它的脚步。再去,再去…… 这是我第21次走进它,但决不是最后一次。 荒野“探戈” 2001年7月17日,我和弟弟冯强、老友孟宪新清晨6时离乌市第21次去卡拉麦里山。本想寻一条近路,结果却适得其反,多绕了近130公里路,跑坏了一条轮胎,午夜12点半才抵达卡拉麦里的拍摄地点。第  相似文献   

12.
梦里虫吟     
有一段时间,我颇引起媒体的关注。报纸杂志的记者常来采访,电台不断请我去作嘉宾,摄像机追在身后连续几天搞“跟踪拍摄”,我甚至还作为“专家”坐到了《鉴宝》节目的鉴定席上。那么,我做出了什么惊人的成就,引起了社会的注意呢?说起来惭愧,不是因为我在自己的古典文学专业领域有了什么突出成绩,而是因为我与鸣虫的半生因缘。  相似文献   

13.
扶绥观龙     
郭建崴  吴兆荣 《化石》2005,(1):13-15
姚锦仙欢快地走过时直时弯的田埂,嘴里还轻轻地哼着那首曾经风靡大陆的台湾校园歌曲“赤足走在窄窄的田埂上,听着脚步劈啪劈啪响……”。跟在后面的老师潘石似乎受到了学生的感染,也不知不觉地唱出“遥远的东方有一条龙……”/作向导的县旅游局长施家强被这一老一少逗乐了,打趣道:“别太高兴咯.一会儿见着‘真龙’你们俩可别表演‘叶公好龙’哟。”  相似文献   

14.
许是经常从事科学探险采访的缘故,遇到朋友,往往会问我:“2002年有什么打算,又准备到哪里去探险?”“今年不往远跑了,因为我想集中精力把我的摄影作品推向社会。”我回答。 我是新华社长期从事科技报道的记者,在搞好我的主业——大量的文字新闻报道的同时,还出版了《南极历险记》、《探险家札记》等9部专著。以前,由于文字创作的压力太大,忙得我经常把在野外拍  相似文献   

15.
探访山东诸城“恐龙墓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志恒 《化石》2010,(1):2-8
埃及的金字塔,中国的秦始皇陵都是世界闻名的陵墓,可以称得上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而今天我要带大家去领略一番山东诸城谜一般的“恐龙基地”,去感受一下自然的神奇之功。  相似文献   

16.
生物学通报本年第五期上发表了吴元玠先生所撰“论‘种内斗争’和‘种内互助’的存在”一文,正像吴先生所说:“本着不怕犯错误,大胆提问题的精种……”,我原提出自己对这些问题的看法,来与吴先生共同商榷。当然,由于自己没有系统的学过这一专门科学,理论和业务水平都很低,因此对这些问题的看法就难免有欠妥当,甚或是错误的地方,  相似文献   

17.
一、果 柯猕猴桃花粉贮藏与生活力的探讨 ”’“’“””””””””’”“’“”’………’·’……’……………………………………杨文波 1983年 1期猕猴桃伤流期芽接试验(简报) ”””“““““’“”“”’““”’””‘’””‘”“””””””’…’”’…””””··’··“…·”·’…杨文波 周如撂1983年1期鲜果采收后的防腐与保鲜技术(续) ’””‘”’”’””””’””’”””’”’”””””’””‘”“”’””’“’““”··””’”…··’“‘…’··’·’·吕荣欣 黄维南 1983年 1期亚热带水果的伽玛辐…  相似文献   

18.
领略了亚马逊那恢弘博大,令人震撼的自然奇观之后.有一段时间.巴西的其它旅行胜地再也引不起我的太大兴趣。这就好似当你去过里约热内卢的海滩,就再也不想去北戴河一样,也许这就叫“曾经沧海难为水”吧!我想自己可能犯了一个经验上的错误.即不该先去亚马逊。既然是“黄山归来不看岳”,何不看完它山看黄山?漫漫旅途就像是一部经典的戏剧.高潮应当在最后出现才精彩。  相似文献   

19.
“当时我们家刚吃完饭.我正给我9个月的儿子在衣柜里找衣服呢.脚下剧烈摇晃起来,就听爸妈在外屋喊‘地震了!快跑!’”抱着孩子的这个妇女名叫杜玲,她一边回忆着当时情况一边带我们到她以前的家去。之所以说是以前的家是因为那个地方根本没有任何房屋的痕迹.一座不小的土丘垮塌下来.将她的家完全埋住了。  相似文献   

20.
孙秋云 《化石》1989,(3):21-22
“一看到它我就笑了,它太娇小了。”亨利·麦克亨利是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靳分校的人类学家,他正生动地叙述着他对坦桑尼亚奥杜威峡谷新发现的一个距今180万年的人类祖先“部分骨髁”的最初印象,“现在我们不得不回到化石堆里去,找出那些至今还被错划为猿猴的人科成员肢骨。”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