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光漂白是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中的一个伴随过程,其存在会影响光敏剂的光敏性能并消耗光敏剂.初步探讨了基于量子点CdSe的光动力疗法中两次给药的问题、给药最佳时间间隔、二次给药的最佳作用参数及正常的与药物处理过的白血病HL60细胞表面的超微结构变化.实验表明,一次给药在量子点浓度为1.0 μmol/L且18 J/cm2的光剂量作用下,PDT效率达到61.0%;经过48 h后,进行二次给药,在量子点浓度为0.75 μmol/L,18 J/cm2光剂量作用下,PDT效率达到了72.1%,较一次给药有了较大幅度提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药物作用前后的白血病HL60细胞表面超微结构,结果显示,细胞表面发生了一些显著的变化,由此推测细胞膜可能是量子点CdSe介导的光动力疗法(CdSe-PDT)灭活白血病HL60细胞的一个重要突破口;最后对量子点CdSe光致毒性的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卟啉单甲醚(HMME)介导的光动力疗法(PDT)对人食管癌细胞杀伤效应的最佳作用参数,为HMME-PDT的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以4μg·m L-1HMME与人食管癌Eca-109细胞孵育不同时间后,利用形态学软件分析其荧光强度;进一步予不同浓度(0.5μg·m L-1~8μg·m L-1)HMME与细胞孵育1.5小时后,在特定波长下以不同能量的激光(2、4、8 J·cm-2)照射,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的存活率。结果:HMME在细胞内的荧光强度于给药1.5 h后达到高峰。在一定范围内,随着HMME浓度与激光剂量的增加,细胞存活率逐渐下降,当HMME浓度增高到4μg·m L-1时,光照强度增高到4 J·cm-2,进一步提高药物浓度与激光剂量,细胞存活率并不随之降低。结论:不同的孵育浓度、不同的孵育时间及不同的光照剂量密度可以显著的影响HMME-PDT对人食管癌Eca-109细胞的体外效应。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核壳结构CdS-TiO_2纳米颗粒光对HL60细胞光催化灭活作用,并初步探讨了CdS量子点增强TiO_2光催化灭活效率的作用机理。实验利用超声法制备了核壳结构CdS-TiO_2纳米颗粒,使用CCK-8法检测了其对白血病HL60细胞的光催化灭活效果,并采用活性氧分析和荧光发光光谱等分析手段对CdS量子点增强TiO_2光催化灭活效率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细胞实验结果表明,在暗室条件下,随着CdS包裹的TiO_2外壳的增厚,细胞的暗室存活率从28.5%逐渐上升至80%;在可见光照下,细胞的存活率显著下降。CdS-TiO_2纳米颗粒对HL60细胞的光催化灭活率均超过60%,其中CdS-TiO_2样品0.6对HL60细胞的光催化灭活效率最高,达到95%。根据荧光光谱和活性氧含量分析的结果推测,这可能是由于核壳结构的CdS内核与TiO_2外壳之间产生了有效的电子转移,抑制了TiO_2的空穴电子的复合,增强了TiO_2外壳的光催化活性,最终增加了TiO_2对HL60细胞的PDT灭活效果。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叶酸修饰硫化镉掺杂二氧化钛(FA-CdS-TiO_2)纳米颗粒体外光动力(PDT)灭活HL60细胞的作用效果,探讨了叶酸修饰增强CdS-TiO_2体外PDT效果的作用机理。采用表面修饰的方法制备FA-CdSTiO_2;通过透射电镜(TEM)、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荧光激发光谱(FS)方法,对纳米颗粒进行结构和光学性质的表征;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利用荧光探针标记技术分析细胞内活性氧水平和细胞对纳米颗粒的摄取效率。实验结果表明:叶酸修饰后,纳米颗粒粒径大小和光学性质符合光敏剂要求,且不会引起新的细胞毒性;通过叶酸修饰,细胞对纳米颗粒的摄取效率提升,细胞内活性氧产量提高,FA-CdS-TiO_2纳米颗粒的PDT效率明显增强,在FA-CdS-TiO_2浓度为20μg/m L时,暗室细胞存活率约为85%,可见光下对HL60细胞的灭活率达78%,实现了较低暗毒性下的较高PDT灭活效率。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BiFeO_3@TiO_2复合纳米颗粒,利用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XRD)、荧光发光光谱等对纳米颗粒进行表征。研究采用Cell Counting Kit-8(CCK-8)法分别检测了在暗室条件、光照条件以及不同强度的弱稳恒磁场作用下,用终值质量浓度为50μg/mL纳米颗粒处理HL60细胞活性,试验结果表明:在暗室条件下,药物质量浓度为50μg/mL,与HL60细胞共同孵育12 h后,BiFeO_3@TiO_2复合纳米颗粒随着TiO_2外壳厚度增加,细胞的暗室相对存活率从78%增加到85%;在光照条件下,有弱稳恒磁场作用的BiFeO_3与TiO_2质量比为1∶2的BiFeO_3@TiO_2复合纳米颗粒对HL60细胞的PDT灭活效率最高达到78%,弱稳恒磁场环境增强了对HL60细胞的PDT灭活效率,这为对弱稳恒磁场环境下的光动力疗法治疗白血病肿瘤细胞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文章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核壳CdTe/TiO_2复合纳米颗粒,探讨了该复合纳米颗粒体外PDT对HL60细胞的灭活作用。通过扫描电镜(TEM)、X射线光电子衍射仪(XPS)对CdTe/TiO_2进行表征。文中,用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UV-vis)测得尺寸为2-5 nm的CdTe QDs吸收峰为460 nm。研究表明,CdTe/TiO_2复合纳米颗粒尺寸在80 nm左右,其吸收光谱相较于TiO_2的光响应区拓展至可见光区。将CdTe/TiO_2与HL60细胞进行共同孵育,采用CCK-8法研究了其在暗室条件下细胞的生长情况和浓度对细胞相对存活率的影响以及在不同浓度的CdTe/TiO_2复合纳米颗粒PDT后的细胞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在共同孵育16 h后CdTe/TiO_2对HL60细胞的毒性最强,10~320μg/mL浓度的CdTe/TiO_2样品对HL60细胞均具有较强的灭活作用。当添加CdTe/TiO_2样品浓度为320μg/mL时,光照1 h后PDT灭活效率达到87.7%。  相似文献   

7.
文章主要研究叶酸修饰硫掺杂二氧化钛(FA-S-TiO_2)纳米颗粒光催化灭活作用并初步探讨FA-S-TiO_2增强了TiO_2光催化灭活效率的作用机理。利用固相反应的方法制备了S-TiO_2,并利用表面修饰的方法制备了FA-S-TiO_2。通过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UV-Vis),荧光光谱,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透射电镜(TEM)等手段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利用Cell Counting Kit-8(CCK-8)法分别检测TiO_2、S-TiO_2、FA-S-TiO_2对HL60细胞的灭活效应,并采用活性氧检测等方法进行了分析研究。细胞实验结果表明,在暗室条件下,随着叶酸修饰S-TiO_2的比例增加,细胞的存活率随之减少;在光照条件下,细胞的存活率明显下降。其中FA-S-TiO_2样品1对HL60细胞的灭活效率最高,达到72%。其相应的活性氧含量也是最高。同时,通过荧光光谱推测FA-S-TiO_2提高HL60细胞对该纳米颗粒摄取效率,进而增强PDT灭活效果。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癌症靶向性分子叶酸(FA),硅壳包裹的TiO_2(TS)纳米颗粒和5-氨基乙酰丙酸(5-ALA)进行结合形成新型光敏剂5-ALA-TS-FA,并研究其在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治疗白血病肿瘤细胞HL60中的灭活效果。实验采用表面修饰的方法成功制备了5-ALA-TS-FA纳米颗粒,表征样品通过透射电镜(TEM)、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UV-Vis)等测试方法,通过加入不同浓度的复合纳米颗粒5-ALA-TS-FA与HL60细胞共育12 h,分别测量纳米颗粒的暗毒性和PDT灭活效应,其中PDT灭活效应采用Cell Counting Kit-8(CCK-8)法检测。实验结果表明,5-ALA-TS-FA复合纳米颗粒分散性良好;当药物浓度为100μg/m L与HL60细胞共育12 h后,5-ALA-TS-FA对HL60细胞的暗毒性较低,在光动力疗法中5-ALA-TS-FA灭活效率可达到74.65%,显著高于TiO_2和TS-FA的灭活效率。因此5-ALA-TS-FA作为一种潜在的光敏剂具备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通过研究不同浓度、不同磁场作用下TiO2、掺铁TiO2纳米颗粒对HL60白血病细胞活性的影响,以及在接受光照和不接受光照条件下的细胞活性,探讨基于TiO2、掺铁TiO2纳米颗粒作为光敏剂的光动力疗法(PDT)灭活白血病肿瘤细胞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纳米颗粒对细胞具有一定的抑制/毒性作用,纳米浓度越大,抑制/毒性作用越明显;磁场对细胞的毒性/抑制作用跟掺铁的浓度以及磁感应强度有关,掺铁纳米组在强磁场作用下对细胞抑制/毒性作用明显;此外,添加了纳米颗粒的PDT灭杀效率要比不添加纳米颗粒的PDT灭杀效率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1、研究Photosan介导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对胆管癌细胞的杀伤作用。2、探讨Notch1在胆管癌发生中的表达情况以及Notch1在PDT治疗胆管癌细胞中的作用。方法:1、体外培养人胆管癌QBC939细胞株,在细胞对数生长期用不同浓度Photosan处理,并用半导体激光治疗仪不同强度光照后,采用MTT法检测PDT对QBC939细胞的杀伤作用。观察不同的光敏剂孵育时间、光敏剂浓度及光照剂量对PDT效果的影响。2、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和蛋白印迹法检测胆管癌细胞Notch1表达,经Photosan介导光动力作用胆管癌细胞后,检测胆管癌细胞内Notch1表达变化。结果:1、MTT结果显示Photosan介导的PDT对胆管癌细胞有杀伤作用(P0.05),而且这种杀伤作用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光敏剂浓度增加、光敏剂孵育时间、光照剂量呈正相关。2、免疫细胞学检查发现Notch1在胆管癌细胞中高表达,其表达主要位于细胞膜及胞浆,并且经PDT处理后Notch1表达量较前减少(P0.05)。结论:Notch1与胆管癌细胞生长、增殖密切相关,且Notch1在PDT对胆管癌细胞产生的抑制、促凋亡和杀伤作用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一种简易高效的成年小鼠胰腺腺泡细胞钙振荡的激光共聚焦成像研究方法。方法:取成年昆明小鼠胰脏,用胶原酶法急性分离得胰腺腺泡细胞,加荧光染料fluo-4-AM标记胞内钙;以乙酰胆碱(ACh)为兴奋剂作用于胰腺腺泡细胞,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发射488 nm激光并同步、实时、动态地记录此过程中胰腺腺泡细胞产生的钙振荡。结果:1一定浓度的ACh(如100 nmol/L)可稳定地激发胰腺腺泡细胞产生典型钙振荡,且此钙振荡可被阿托品完全阻断;2胞浆内不同部位的钙振荡有强弱不同,但呈同步变化节律;而不同细胞间的钙振荡强弱和节律往往不同;3钙振荡的幅度和节律与Ach具有剂量依赖效应。结论:小鼠胰腺腺泡细胞钙振荡的激光共聚焦成像研究方法简单易行、直观形象、高效、灵活,可作为常规方法使用,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用超声驱动方法合成了CdSe/TiO_2复合纳米粒子,并通过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XRD)、紫外可见光(UV-Vis)吸收光谱和荧光(FS)光谱对CdSe/TiO_2复合纳米粒子进行表征。使用CCK-8法测定CdSe/TiO_2对白血病细胞的可见光光催化活性并通过SEM研究HL60细胞的表面超微结构形态。实验结果表明,用CdSe/TiO_2复合纳米粒子处理的组中观察到明显的HL60细胞生长抑制,并且HL60细胞在CdSe掺杂TiO_2复合纳米粒子作用下的PDT效率显著高于TiO_2,表明可以通过CdSe的修饰有效增强TiO_2的可见光光催化活性。此外,CdSe/TiO_2在可见光辐照下在4μg/m L的终值浓度下显示非常高的光动力效率,达76%。荧光光谱分析表明,CdSe/TiO_2复合纳米粒子可能通过分离光生空穴电子对提高此复合纳米粒子的光催化活性,从而提高CdSe/TiO_2对HL60细胞的PDT灭活效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1,2-二氯乙烷染毒24h对大鼠肝细胞的损伤及其机理。方法运用显微荧光术测定了大鼠肝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同时,测定了大鼠肝细胞培养上清液乳酸脱氢酶(LDH)活力作为大鼠肝细胞受损的指标。结果所有剂量组的1,2-二氯乙烷的大鼠肝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LDH活力仅在浓度为5mmol/L的1,2-二氯乙烷染毒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也无显著性(P〉0.05);而1,2-二氯乙烷其他染毒组(即浓度为10mmol/L和20mmol/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较高浓度(10mmol/L和20mmol/L)的1,2-二氯乙烷能损伤大鼠肝细胞,损伤的途径不是通过破坏肝细胞内钙稳态机制。  相似文献   

14.
原子力显微镜观测血卟啉单甲醚对细菌光动力杀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血卟啉单甲醚(Hematoporyrin monomethyl Ether,HMME)对革兰氏阳性(G )、阴性(G-)菌的光动力杀伤作用.[方法]通过平板菌落计数法和原子力显微镜(AFM),观察细菌与HMME作用前后形貌的变化.[结论]当HMME浓度为50 μg/mL,可见光(光功密度为200 mW/cm2)光照30min时90%以上的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rlococcus aureus)能被杀死,无光照时对S.aureus杀灭效果显著.同等条件下,无论光照还是无光照,HMME对大肠杆菌(E.coli)无明显的杀伤作用.AFM图像显示,S.aureus细菌表面破坏严重,完全碎裂成鱼鳞状的片状堆积.对HMME作用后的E.coli扫描可见,菌体原来光滑的表面变成网格状的裂纹排列.[讨论]HMME对G 有明显的光失活效应,而对G-效果不明显.AFM的超微图像显示HMME对细菌细胞的攻击位点主要在细胞膜上.AFM为我们研究光敏剂对细菌的光动力损伤作用机制的可视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具有钠钙交换(NCX)激动作用的药物E 4031对慢性心衰大鼠离体心脏功能和心肌细胞内静息Ca2+水平的影响。方法:通过腹主动脉缩窄建立大鼠慢性心力衰竭模型;利用Langendorff装置进行离体心脏灌流,检测大鼠心功能及E 4031对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急性分离心衰大鼠心肌细胞,与钙荧光指示剂fluo3/AM共同孵育后,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系统观察E 4031对心肌细胞内荧光强度的影响。结果:缩窄大鼠腹主动脉12周后,langendorff离体灌流检测显示大鼠心功能明显降低;在灌流液中加入10μmol/L E 4031可以使心衰大鼠心脏左室发展压(LVDP)和左室收缩/舒张最大速率(±dp/dtmax)提高;与正常组和伪手术组相比,心衰大鼠心肌细胞内静息钙荧光强度明显升高,和10μmol/L E 4031共孵育后,心衰大鼠心肌细胞静息钙荧光强度呈现短期先升后降过程,然后在较低的水平保持稳定。结论:E 4031可以增强慢性心衰大鼠离体心功能,可能与其增强心肌细胞膜NCX活动,稳定细胞内Ca2+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6.
关莹  续惠云  瓮媛媛  商澎 《生物磁学》2014,(14):2601-2605
目的:PKD2(polycystin2,多囊肾病蛋白2)能够在细胞膜上形成无选择性的阳离子通道,在肾上皮细胞中PKD2与初级纤毛共定位,通过改变胞内的钙信号过程参与细胞对力学刺激的响应。本实验通过二维回转培养来模拟失重效应,旨在探讨二维回转培养对MLO-Y4骨样细胞PKD2表达定位,及胞内钙信号的影响。初步了解PKD2在小鼠骨样细胞MLO-Y4响应力学刺激过程中起的作用。方法:采用二维回转培养骨样细胞MLO-Y4,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PKD2的表达,用荧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细胞中PKD2与初级纤毛的定位及细胞内钙离子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在二维回转培养后,骨样细胞MLO-Y4的PKD2表达在mRNA和蛋白水平都有明显的下降,PKD2、PKD1(polycystin1,多囊肾病蛋白1)和乙酰化的α-tubulin共定位,同时二维回转培养降低了细胞内钙离子含量。结论:在二维回转培养下,PKD2可能通过调节自身表达来改变细胞膜上PKD通道的数目和开放情况来影响细胞内钙离子含量,参与骨细胞对细胞外应力的感受过程,其详细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实验研究。这将对探讨骨细胞响应力学刺激的具体机制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以蚕豆(Vicia faba L.)为材料,利用药理学实验,结合激光共聚焦显微技术和分光光度法.探讨Ca^2+和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在乙烯(ethylene,Eth)调控气孔运动信号转导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光下乙烯利(0.004%,0.04%,0.4%)可诱导蚕豆叶片气孔关闭,且具有时间和剂量效应:NO清除剂cPTIO、硝酸还原酶(nitrate reductase,NR)抑制剂NaN3及胞外Ca^2+螯合剂EGTA可部分逆转乙烯诱导的气孔关闭;乙烯能够明显增加气孔保卫细胞NO水平;提高蚕豆叶片NO含量和NR活性.并且NO的含量变化与NR活性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NR抑制剂NaN3可抑制乙烯诱导的气孔保卫细胞和叶片NO含量的增加;清除胞外Ca^2+可减弱乙烯对NO含量和NR活性的诱导效应。说明Ca^2+和NO均参与乙烯诱导的蚕豆气孔关闭,且NO(主要由NR途径合成)可能位于Ca^2+下游参与调控这一信号转导过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对大鼠低氧性肺动脉高压(HPH)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鉴定SD大鼠骨髓MSCs、绿色荧光蛋白腺病毒标记MSCs细胞。将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NC组)8只、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组(HPH组)8只,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同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MSCs组)24只,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同时携带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MSCs移植组(VEGF+MSCs组)24只。采用常压间歇低氧法建立大鼠肺动脉高压模型,干细胞转染并行干细胞移植。观察大鼠平均肺动脉压力(mPAP),计算右心室肥厚指数(RVHI),显微镜下观察各组大鼠肺小动脉形态结构改变,并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干细胞移植7d,14d,28d时腺病毒转染荧光标记的MSCs在肺小动脉分布及表现。结果:NC组28d时mPAP(mmHg)为15.5±1.5,而HPH组、MSCs组及MSCs+VEGF组分另q为26.1±1.9、21.6±2.7及20.1±2.9,均明显高于NC组(P〈0.01),但MSCs组及MSCs+VEGF组较HPH组明显下降(P〈0.01),MSCs组与MSCs+VEGF组无明显差别。NC组28d时RVHI为0.28±0.02,而HPH组、MSCs组及MSCs+VEGF组RVHI分别为0.43±0.07、0.34±0.03及0.35±0.01,均明显高于NC组(P〈0.01),但MSCs组及MSCs+VEGF组较HPH组明显下降(P〈0.05),MSCs组与MSCs+VEGF组无明显差别。HPH组28d时,肺小动脉管壁明显增厚,管腔明显狭窄、闭塞,内皮细胞不完整,而MSCs组血管壁较HPH组变薄,管腔通畅,内皮细胞完整性改善,MSC8组及MSCs+VEGF组的表现改变不明显。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可改善肺小动脉血管重塑,从而部分逆转HPH的进程;而将VEGF与MSCs联合移植并未提高单纯MSCs移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