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润身 《化石》1992,(3):10-13
类比是一种科学研究方法。就象近视眼的人戴眼镜一样,好的类比能使人看清楚原先模糊的东两。反之,错误的类比能使人上当受骗,对事物产生曲解,使科学家盲目徘徊在错误的道路上。同时,明显错误的类比不仅不能引导出简单的方法,反而能使人陷入曲折复杂的迷宫中。有关禽龙研究的例子可以说明这个问题。十九世纪时,研究古生物的科学家很难回避发现新的动物类型时所涉及到的一系列问题。原始材料一般是零碎的,这就增加了判断动  相似文献   

2.
《生命世界》2005,(3):33-33
随着科学的发展和研究技术的不断提高,生物学其他领域甚至数学、物理、化学、地理等其他学科的成果不断向古生物学渗透,使古生物学从一门定性描述为主的科学逐渐发展到定量研究的新阶段。下面让我们略览一下近些年在古生物学研究领域异军突起的新技术。显薇组织结构研究利用最新的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aser Scanning Confocal Microscope,LSCM),可以精确地将很微小的样品(几微米)进一步分层扫描出几十张连续图像,并通过计算机恢复其三维立体形象,以便进  相似文献   

3.
张锋  李萍 《古生物学报》2016,(4):518-531
几何形态测量学(Geometric morphometrics)是一种研究生物形状变异的测量学研究方法。形态测量学中较早出现了传统形态测量学,而后革命性演变出只针对形状差异的几何形态测量学。几何形态测量学因定量化和描述客观准确,在生物学上得到广泛应用,后被引入到了古生物学研究中,同样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并被不断发展。本文从几何形态测量学方法以及传统测量学方法在古生物中应用历史和应用方向两个角度对其在古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概况进行介绍,并对应用前景做展望。  相似文献   

4.
物种分布模型(Species distribution models,SDMs)是基于物种的生态位要求,通过将物种已知的分布数据和对应地区的环境数据联系起来,以预测该物种在不同时间和空间下的地理分布的一种数学工具。它为地史时期生物地理分布的重建、生物生态特征的分析及生物与地球环境协同演化研究等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此方法具有研究精度高、预测效果好及应用广泛等优点,尤其适合开展高精度的古生物地理、古生态及生物宏演化等相关研究。文章着重介绍物种分布模型的基本原理及建模流程,在此基础上以笔石种Tang yagraptus typicus Mu作为建模实例进一步说明物种分布建模的详细步骤,最后概述此方法在古生物研究中的适用性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黄冰 《古生物学报》2023,62(4):516-530
近半个世纪以来, 基于数据的古生物学研究日益占据重要位置。当下的科学研究进入大数据时代已得到公认, 虽然囿于总体上非实验性学科的特点, 古生物学数据产出速度有限, 目前尚难符合大数据的多数基本特征, 但大数据时代及相关理念显然对古生物学研究产生了积极效应, 比如近年来古生物学数据产出的多元化, 数学方法与模型的复杂化均与之密不可分。本文主要基于作者研究经验, 浅议了古生物学定量化研究历史三个阶段, 同时考虑古生物不同门类数据的相通性, 在大数据语境下将古生物学数据分为结构型、半结构型与非结构型, 并简介了基本研究方法。在讨论了定量古生物学与分析古生物学两大研究视角的异同后, 基于古生物学代表期刊最新论文的小样本抽样, 本文强调了分析古生物学的研究思路与统计模型较传统统计方法的优势。近年来古生物学展示了数据驱动型研究的特点, 未来可能需要同时重视模型驱动的研究视角, 将自上而下问题导向的模型设计与自下而上基于数据的收集分析相结合, 以保证古生物学数据研究的可持续发展。此外, 古生物学不是数据密集型科学, 未来将之与地学其他领域的数据有机整合, 会促成古生物学在学科交叉方向的深入。最后, 统计学领域最新的倡议同样需要古生物学者重视, 对统计模型的选择与对数据的解读需要考虑系统的复杂性与多解性, 统计显著性相关的因果规律识别尤其需要慎重。  相似文献   

6.
膝上承筒包括NASNA、CAT-CAM和SCAT-CAM等,本文回顾了坐骨包容承筒的重要特征,并首次揭示了这些特征遵循坐骨包容的要求,而且符合Radcliffe所提出制作四边行承筒的生物力学原则的规则。 内外径: 坐骨包容的承筒的内侧缘是一个斜坡表面在这上面坐骨占了狭小的位置,为了充分利用内侧骨骼支的承重潜力,位置的设计就象赛车坐位的承重。为了防止骨骼支向外侧和落入承筒,必须加大外侧的反作用力。这就需要缩小内外径特别是转子区稍远端的区  相似文献   

7.
采用扫描电镜方法对井冈山地区18种唇形科植物的果实形状与表面微形态特征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表明:18种唇形科植物果实形状多样,可分为矩圆形、圆形、卵形、三棱形、球形和椭圆形6类;外果皮表面细胞形状为4~6边形、不规则形和细胞形状不可见;依据外果皮表面凸起度可分为平滑型、凹陷型和凸起型3类;外果皮表面蜡质纹饰复杂多样,有平滑无纹饰、负网状纹饰、网状纹饰兼具疣状或瘤状凸起和网状纹饰兼具次级条纹4类;外果皮表面附属结构主要包括表皮毛和丝状结构,并具有或多或少的鳞片状或颗粒状分泌物。18种唇形科植物果实形状和外果皮表面微形态特征均表现出丰富的多样性,可为唇形科属间和种间亲缘关系研究提供重要的分类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20世纪的中国人类古生物学研究与展望   总被引:30,自引:8,他引:22  
吴新智 《人类学学报》1999,18(3):165-175
本文回顾中国人类古生物学在20世纪的主要研究进展。中国的化石曾经数度入围最早期的人类。目前中国已有60余处地点发现了人类化石, 其中最古老的暂时要推云南元谋上那蚌的两颗门齿。对中国人类化石的研究提出了连续进化附带杂交的模式, 支持现代人起源的多地区进化说。中国各时期的化石人类有较显著的地区差异。中国人类的发展可能比喻为既有分支间的杂交融合, 又有小分支的绝灭和局部替代的河网状。  相似文献   

9.
10.
张以春 《古生物学报》2019,58(3):293-295
专辑涉及近年来青藏高原及其邻区古生物学与地层学研究新进展,展现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在揭示深时动、植物多样性、古生物地理变迁、古环境演变等领域的新应用。  相似文献   

11.
王强 《化石》2010,(4):32-35
2010年6月28日至7月3日,第三届国际古生物学大会在英国伦敦顺利召开,共有来自全球古生物及相关领域的约八百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了本次大会。此次大会由英国古生物学协会、  相似文献   

12.
中国晚古生代古生物学与地层学研究历经几代人的努力已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廖卓庭研究员将他的毕生精力献给了中国的地层古生物事业。在他近60年的职业生涯中, 足迹遍及神州大地, 研究涉及古生物学、古生态学、古生物地理学、生物地层学、构造地层学、及古生物地层学在油气和矿产资源调查中的应用等领域。他主要从事石炭–二叠纪腕足动物的研究, 建立了22个新属和172个新种; 为华南乃至全国的石炭–二叠纪腕足动物生物地层格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也为二叠–三叠系界线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腕足动物化石材料。他长期工作在艰苦的新疆及周边地区, 范围涵盖阿尔泰山、天山和昆仑山脉以及准噶尔、三塘湖、吐哈和塔里木盆地, 和同事们一起建立了新疆石炭–二叠系综合地层框架, 为新疆的油气和其他沉积矿产资源的勘探奠定了坚实基础。 本专辑收录了代表中国泥盆纪至三叠纪古生物学和地层学方面最新研究成果的研究论文13篇, 以纪念廖卓庭研究员为中国地层古生物事业做出的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13.
吕宝忠 《古生物学报》2004,43(2):217-217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建立是2 0世纪自然科学三大成就之一,其重大意义及影响可见诸多种媒体。《分子古生物学原理与方法》(杨群主编,科学出版社,2 0 0 3)的第1章首先简要地回顾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建立及其后分子生物学的重大进展,接着介绍了分子生物学、分子进化和分子系统学的基本概念,最后对古DNA这个狭义分子化石做出明确界定(因为古DNA是分子古生物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难点)。而在该章附录中包含了从古DNA标本的采集到分子古生物实验室设置的颇为详细的介绍。第3章进一步描述了古DNA的研究方法和应用。由于DNA序列不稳定,容易降…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道了最近在开口膜泡研究方面的一些理论和实验进展,给出了开口膜泡的形状方程和边界条件及稳定开口膜泡的形状及其相图,并对该领域的研究存在的问题与研究趋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微体古生物学报》1994,11(4):375-377
李四光教授在蜓类研究中的贡献《微体古生物学报》编辑部今年是李四光教授诞辰一百零五年周年。我们缅怀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在类研究中的重要贡献,他精深的学术思想和他的许多学术观点至今仍继续指导着类的研究工作。他的道德文章象一面旗帜,永远是所有类工作者的楷模。-...  相似文献   

16.
空间分析方法在微生物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生物生态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对其研究也渐趋深入。然而由于微生物个体微小的特点及研究手段的限制,多数研究还停留在探索阶段,研究方法也在不断完善当中。近年来,较多的研究开始探讨空间因素在微生物多样性和分布中的影响,对空间分布的探讨有助于更好地认识生态过程,是一种有力的研究手段。微生物空间分析方法已经成为微生物生态学领域中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我国空间方法在微生物生态研究中的应用还没有得到普遍的重视。从不同研究角度出发,结合空间统计的作用,对空间统计方法在微生物生态研究中的应用的必要性及现状做了评述。介绍了空间自相关性的检验,方差图,Mantel检验,Kriging插值等方法在微生物生态研究中的应用,并论述了微生物研究中的尺度问题。这一梳理,对丰富微生物生态学研究中的新方法、新手段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7.
纪鹏  朱春阳  盛云燕 《生态学杂志》2017,28(10):3385-3392
2015年春、夏、秋季选择大庆市区5种不同形状特征的城市湿地及周边环境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小尺度定量测定的方法,分析城市湿地形状特征对周边环境温、湿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 不同形状特征的城市湿地均具有增湿降温效应.其中,夏季的增湿降温效应最强,春季其次,秋节最差.形状特征对湿地的降温增湿能力具有显著影响,不规则形状湿地>规则形状湿地(近圆形湿地、近矩形湿地)>长条形状湿地;增湿降温日变化受环境温度影响较大,即早晚弱、中午强,春、秋季增湿降温幅度最大的时段为12:00—14:00,夏季增湿降温幅度最大的时段为14:00—16:00.  相似文献   

18.
几何形态测量学在古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几何形态测量学(Geometric morphometrics)是一种研究生物形状变异的测量学研究方法。形态测量学中较早出现了传统形态测量学,而后革命性演变出只针对形状差异的几何形态测量学。几何形态测量学因定量化和描述客观准确,在生物学上得到广泛应用,后被引入到了古生物学研究中,同样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并被不断发展。本文从几何形态测量学方法以及传统测量学方法在古生物中应用历史和应用方向两个角度对其在古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概况进行介绍,并对应用前景做展望。  相似文献   

19.
生物及生化分析方法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镥  卢大用 《生物学杂志》1995,12(6):23-25,18
生物及生化分析方法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龚镥,卢大用,曹静懿(上海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上海201800)本文概述厂在食品分析中所涉及的生物及生化分析方法的原理、优缺点和应用,并对近年来国内外在这方面的工作进行了简要的评述,以期引起同行们的关注。1.生物及生...  相似文献   

20.
王骞  黄冰 《古生物学报》2020,59(3):380-392
网络分析作为一种新的数据可视化途径和定量方法,能简化复杂系统而发现元素间的关系模式。它在定量社会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机器学习等领域均有众多应用实例。近年来,在古生物学,特别是古生物地理学相关研究中逐渐受到关注。本文介绍了网络的基本构成、常见网络类型及其数据储存方式、以及网络分析中的重要参数及其定义,同时给出了两种实现网络分析的方法及相关工具,即Gephi软件与R语言平台。通过分析比较两种方法的步骤及结果,发现Gephi虽成图简洁美观,但算法功能有限,且无法完成成图前的数据处理以及成图后的多元分析,因而最终推荐使用R语言编程进行网络分析。本文以奥陶纪末大灭绝后复苏期全球腕足动物数据为例,详细展现了利用R语言及其应用包"igraph"编程进行网络分析的过程,并实现了古生物地理学数据资料的处理以及网络分析图件的绘制。希望对即将接触此类工具的古生物学科研人员在进行网络分析时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