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1 毫秒
1.
棉蚜在木槿上的扩散迁飞动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木槿和棉株上棉蚜自然种群消长动态、扩散及迁飞动态研究表明,木槿上棉蚜两种水平空间格局4月20 日~5 月6 日一直都是聚集格局,东向方位数量偏多,以株为单位第4 、第10 株偏多,5 月6 日后扩散引起了格局变化;天敌中大草蛉与棉蚜数量之间相关,棉蚜与各种天敌总量极相关,天敌对棉蚜种群数量影响程度的顺序关联度显示为龟纹瓢虫> 食蚜蝇> 大草蛉;4 月18 日~5 月16 日木槿上棉蚜种群增长模型为线性模型;气象因子中前一天的大气相对湿度与木槿上棉蚜成若蚜总有翅率相关显著;大田棉蚜成蚜有翅率与提前2天木槿上棉蚜成蚜有翅率之间极相关.  相似文献   

2.
<正> 近几年来,在上海郊区已普遍开展了保护和利用棉蚜天敌的工作。但对天敌的作用还是不很清楚的。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天敌防治害虫,我们从1975年开始对棉蚜的捕食性天敌种类进行了调查,并对主要捕食性天敌的一些生物学特性及对棉蚜的控制作用进行了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通过系统研究得出 ,棉花植株中油酸、缬氨酸和脯氨酸对棉蚜种群消长有影响 ,油酸、天门冬氨酸和丝氨酸对棉蚜成蚜有翅率有影响 ;外源保幼激素类似物对棉蚜种群消长和成蚜有翅率均有重要影响 .  相似文献   

4.
棉田蚜茧蜂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蚜茧蜂是蚜虫的主要寄生性天敌,国内有些地区已开始应用于防治烟蚜和菜蚜等。为探索蚜茧蜂对棉蚜的控制作用,1977—1979年我们先后在江苏省扬州、高邮、大丰、东台、南通等地对棉田蚜茧蜂种类,发生消长和寄生情况作了初步观察。 一、种类 江苏棉田蚜虫以棉蚜Aphis gossypii Glover为主,但粮、棉夹种地区,棉苗(5月至6月初)上的蚜虫尚有桃蚜Myzus persiae(Sulzer)、苜  相似文献   

5.
棉田动物群落动态及天敌与害虫种群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棉田动物群落动态及天敌与害虫种群之间关系的系统研究,得出:l)棉田生物多样性指数越大,群落稳定性越高;2)龟纹瓢虫与棉蚜种群数量之间极相关,草间小黑株与棉蚜种群之间有相关关系,棉蚜及龟纹瓢虫种群增长为指数增长;3)棉蚜及其多种天敌在水平分布上均为聚集格局;4)棉蚜、龟纹瓢虫及草间小黑蛛在垂直分布上均为聚集格局,龟纹瓢虫对棉蚜聚集场所具有追随跟踪攻击作用.  相似文献   

6.
棉蚜及其捕食性天敌时空生态位研究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研究结果表明,棉蚜的时间生态位宽度较小而空间生态位宽度较大,说明棉蚜种群的发生有高峰期明显和全株为害的特点.棉蚜的时动空间生态位宽度与种群密度无相关性,说明棉蚜的为害较复杂.捕食性天敌中草间小黑蛛和龟纹瓢虫的时空生态位宽度较大,说明它们发生期较长、分布范围较广.八斑球腹蛛和龟纹瓢虫与棉蚜的时间生态位重叠度较大,八斑球腹蛛和草间小黑蛛与棉蚜的空间生态位重量度较大.与棉蚜的时间×空间生态位重叠度,八斑球腹蛛>龟纹瓢虫>草间小黑蛛>其它天敌合计>三色长蝽>三突花蛛>小花蝽,这一结果同棉蚜与捕食性天敌数量的关联度大小排序相一致,表明捕食性天敌与棉蚜的时间同步和空间同线性与天敌的捕食作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有机农业棉田中棉蚜及其捕食性天敌的种群动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定期目测棉叶上的棉蚜数量,用扫网法同步估测天敌种群数量,对有机农业棉田和常规棉田(对照)中棉蚜及其捕食性天敌的种群动态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有机棉田和常规棉田中棉蚜及其主要捕食性天敌种群动态差异显著。在2005年6~8月,有机棉田中棉蚜数量是常规棉田的4.17倍(P<0.05)。瓢虫成虫和幼虫的数量分别是常规棉田的3.22倍(P<0.01)和3.70倍(P>0.05);草蛉成虫和幼虫的数量分别是常规棉田的1.33倍(P>0.05)和3.00倍(P<0.05);食蚜蝇的数量是常规棉田的2.89倍(P>0.05),蜘蛛的数量是常规棉田的3.47倍(P<0.05)。因此,建议在有机农业棉花生产中,采用一些植物源杀虫剂辅助控制棉蚜。  相似文献   

8.
影响棉蚜种群数量的优势种天敌的灰色系统分析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对1983、1984、1986、1988、1994和1995年6年棉花铃期以前棉蚜种群数量与其天敌种群数量以及各种天敌的捕食量,利用灰色系统理论和方法,研究天敌的日捕食总量和棉蚜种群数量的追随关系,并分析各种天敌与理想优势种天敌之间的联系程度,结果表明,龟纹瓢虫是棉蚜的主要天敌,其次是大草蛉,第三是八斑球腹蛛和草间小黑蛛.  相似文献   

9.
化学杀虫剂对不同类型棉田害虫、天敌种群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苏丽  戈峰  刘向辉 《生态学报》2003,23(12):2631-2641
研究了化学杀虫剂对6种不同类型棉田的害虫、天敌种群数量及其相互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化学防治使棉花苗期棉蚜数量下降,但不能抑制中后期棉蚜数量;除豆间棉田外,其他类型棉田化防区棉红蜘蛛和棉铃虫数量低于未防区。化学防治使各类型棉田天敌数量减少,以单作棉田天敌数量减少最明显,间套作棉田天敌数量下降幅度较小;此外,棉田不同天敌种群所受的影响存在一定差异,化学防治对瓢虫、捕食蝽类的影响显著,数量下降剧烈,但蜘蛛类群下降幅度比前两者小。化学防治对棉田害虫与天敌的相互关系的影响随棉田类型或害虫、天敌种类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七星瓢虫成虫对棉蚜的自然控制能力,本文通过密度-天敌双因素控制试验分析了不同棉蚜初始密度(200头/株、400头/株、800头/株)和不同七星瓢虫数量(0头、1头、2头、4头)组合处理下棉蚜的种群动态;使用棉蚜种群增长率、益害比、控制效果等指标评估了天敌的控制能力,并建立简单的模型来明确天敌有效控制棉蚜的益害比.结果表明,七星瓢虫和棉蚜初始密度显著影响着棉蚜的种群数量,且两者存在交互作用;益害比与控制效果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种群增长率与控制效果又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性.投放七星瓢虫5 d后,当益害比达到1∶720以下时,七星瓢虫可有效控制棉蚜(种群增长率r≤0),此时控制效果达44%以上;此外,当益害比为1∶671时,七星瓢虫对棉蚜种群的控制效果达50%,益害比低于1∶360以下时,七星瓢虫对棉蚜种群的控制效果可达80%以上.因此,本文通过控制试验建立了七星瓢虫成虫控制棉蚜的防治指标,可以依据该阈值来指导田间棉蚜的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11.
<正> 棉田蚜虫Aphis gosspii Glver被天敌控制是常见的现象。蚜虫数量消长伴随天敌数量消长,蚜虫是多种天敌的基本饲料,而繁殖起来的天敌又能捕食其它多种害虫(见图)。这一蚜  相似文献   

12.
各种天敌对棉蚜种群数量影响程度的研究   总被引:24,自引:5,他引:19  
通过对1983、1984、1986、1988、1994和1995年6年棉花铃期以前棉蚜种群数量及其天敌种群数量的系统调查,并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研究各种天敌对棉蚜种群数量影响程度,得出龟纹瓢虫对棉蚜种群数量影响最大,其次是瓢虫类,第三是蜘蛛类.  相似文献   

13.
棉田十一星瓢虫种群动态及空间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系统调查,对棉田十一星瓢虫CoccinellaundecimpanctataL.种群动态及空间分布方面进行研究,探明捕食性天敌十一星瓢虫各虫态在南疆棉区的种群消长趋势,分析表明该虫4种虫态在棉田中均为聚集分布,成虫、幼虫和蛹的聚集原因主要是由棉蚜密度等引起,而其卵的聚集主要是由于其习性及环境因素引起。  相似文献   

14.
王伟  姚举  张瑜  刘海洋 《昆虫知识》2012,49(4):951-956
2008—2011年在新疆莎车县调查研究了杏树对棉田主要害虫及自然天敌种群发生的影响。研究表明杏棉间作田主要害虫及天敌种类与棉单作田一致。杏树间作种植模式对棉田牧草盲蝽Lygus pratensis、棉蓟马Thripstabaci和棉长管蚜Acyrthosiphon gossyfii的种群发生有一定影响,不利于其在田间发生;对棉蚜Aphis gossyfii、棉叶螨Tetrangchus urticae影响不大。棉田瓢虫和食虫蝽天敌受间作和棉蚜发生量的双重影响。间作有利于蜘蛛数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15.
BT基因棉与常规棉主要害虫及天敌生态位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研究了BT基因棉与常规棉主要害虫及天敌的生态位。结果表明:主要害虫及天敌的种类一致,但棉铃虫幼虫的数量差异显;33B棉田各昆虫种群的生态位宽度指数偏高;棉铃虫、棉蚜对主要天敌的生态位重叠指数偏高。应用生态位概念分析了造成区别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无视异绒螨—棉蚜的生态位及其空间格局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无视异绒螨(Allothrombium ignotum Willman)是棉蚜的一种寄生性天敌。研究结果表明:该种天敌发生时间早,数量大,与棉蚜的种群波动呈明显的同步关系;加之它与棉蚜的时间一空间生态位重叠度高,二者的空间格局一致,所以对抑制早期棉蚜基数的增长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八十年代初,氰戊菊酯对棉花蚜虫有极优异的防效。但由于抗药性的产生和发展,氰戊菊醣100和200ppm对一般棉蚜药后2天仅有40%的药效。药后5天蚜量已增加。对伏蚜无效.但药后10天棉田主要天敌仍比药前步30%.对棉叶螨的药效好于棉蚜.并刺激棉蚜的繁殖.所以在棉田单独使用氰戊菊酯后。使棉蚜基本处在既无竞争又无捕食的良好的生态环境中。使其大量增殖,引起再增猖獗.丰收菊酯是复配农药.对棉蚜,棉叶螨和棉田主要天敌有较均匀的药效和毒力.不刺激繁殖。使用后可将生态环境中的棉蚜、棉叶螨和棉田主要天敌控制在原比例的最低密度状态。  相似文献   

18.
石榴园棉蚜及其天敌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灰色系统分析方法,分析了对主要害虫棉蚜及其天敌日捕食总量之间关联度,结果表明,棉蚜群落中与其关联度较高的天敌种类依次为肖蛸蛛(0.8607)、中华草蛉(0.8058)、八斑球腹蛛(0.7989)、异色瓢虫(0.7881)和大草蛉(0.7758),与理想天敌日捕食总量间关联度较高的天敌种类为草间小黑蛛(0.8975)、智利小绥螨(0.8132)、龟纹瓢虫(0.7806)和大草蛉(0.7669);与天敌数量间关联度较高的天敌依次为草间小黑蛛(0.8482)、中华草蛉(0.7533)、肖蛸蛛(0.7532)、八斑球腹蛛(0.7411)和大草蛉(0.7116),与理想天敌数量间关联度较高的为草间小黑蛛(0.8461)、智利小绥螨(0.7325)、龟纹瓢虫(0.6983)、大草蛉(0.6815)和中华草蛉(0.6757).棉蚜垂直生态位和水平生态位的重迭值均>0.9567的天敌有草间小黑蛛、大草蛉和肖蛸蛛;时间生态位重迭值>0.4020的天敌有草间小黑蛛、大草蛉和肖蛸蛛,表明草间小黑蛛、大草蛉、肖蛸蛛等为棉蚜主要天敌优势种。  相似文献   

19.
龟纹瓢虫对棉蚜的捕食行为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戈峰  丁岩钦 《昆虫学报》1995,38(4):436-441
为探讨天敌对害虫的捕食作用机制,充分发挥生物防治的作用,本文从捕食能学角度,系统地观测了龟纹瓢虫Propylea japonica (Thunberg)对棉蚜Aphis gossypii Glover的捕食行为及影响的因素。结果表明:龟纹瓢虫对棉蚜的捕食行为依棉蚜的密度变化而逐渐转变;它在棉蚜密度高时,搜索活动下降;而在棉蚜密度低时,则搜索活动增加。产生这种行为是由于肠胃量与棉蚜遭遇率变化的综合作用结果。因此,将瓢蚜比调控在一定水平上,可以更有效地发挥以瓢治蚜的生物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棉蚜Aphis gossypii是新疆棉田的主要害虫,近来的研究多集中于南疆棉区,较少关注北疆棉田在新种植模式下的天敌种群数量发生规律。本文研究了北疆棉田棉蚜的优势种捕食性昆虫数量发生规律。【方法】对五家渠地区棉田中棉蚜及其4种主要捕食性天敌昆虫(2种瓢虫和2种草蛉)的种群数量进行了持续2年的跟踪调查。【结果】不同种捕食性天敌昆虫对棉蚜种群数量变化具有不同的响应,具体表现为:七星瓢虫Cocinella septempunctata数量随蚜虫数量增大而显著增大,多异瓢虫Hippodamia verigata和普通草蛉Chrysopa carnea随蚜虫数量增大而逐渐增大,而大草蛉Ch.septempunctata种群数量与棉蚜数量无关;连续2年的大田调查均发现,这4种捕食性昆虫种群数量在7月底有一高峰,而且七星瓢虫和大草蛉数量大于多异瓢虫和普通草蛉。【结论】七星瓢虫和大草龄是北疆五家渠地区棉田棉蚜的优势天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