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对使用维生素C来防治肿瘤存在着争论。进一步肯定维生素C的抗肿瘤作用,了解其作用机理,不仅为防治肿瘤开辟新途径,还有助于阐明肿瘤的本质及其发生的条件,从而更有效地控制肿瘤的发生与发展。一、维生素C缺乏与肿瘤的发生患坏血病的死者,体内组织和器官的病理改变与恶性肿瘤的浸润性生长的肉眼所见极为相似;癌症患者晚期有贫血、衰弱、出血、多处溃疡、易感染等恶病质表现以及体内维生素  相似文献   

2.
合理使用维生素C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富生 《生物学通报》2006,41(11):25-25
目前多数人把维生素C当成营养品大量服用。国内大中城市约27%的家庭常服用各种营养补品,维生素占63%,其中就包括维生素C。颇多人士认为维生素C可防感冒、强体质、延衰老、美化皮肤、甚至能预防肿瘤、让儿童更聪明等,所以常买各种维生素C药丸、果糖等。但多数人对维生素C并未全面了解,感觉维生素C功用  相似文献   

3.
维生素C抑制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修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不同浓度维生素 C 对 Cu2+诱导的低密度脂蛋白(LDL)氧化修饰的抑制作用,通过测定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质(TBARS),荧光物质(lipofusion)扫描及琼脂糖电泳,显示一定浓度的维生素 C 在24h 内对 LDL 的氧化修饰具有抑制作用,并呈现量效效应.提示维生素 C 作为体内存在的一种抗氧化物,可抑制 LDL的氧化修饰,从而在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4.
维生素C在化学中名为L-3氧代苏乙糖醛酸内酯。维生素C是维生素药物的重要产物,在医用和食品中都具有很强的作用。我国是生产维生素C的大国,生产量处于世界的首位。结晶是维生素C生产的重要工序,本文着重的就维生素C的晶体结构和和动力学及热力学外加冷却工艺等进行开发和研究。  相似文献   

5.
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与肿瘤发生、转移、耐药等息息相关,研究肿瘤微环境的调控机制能为肿瘤治疗提供新的线索。维生素D作为机体代谢性物质,广泛分布在细胞微环境中,能够参与肿瘤微环境的调控并发挥抑制肿瘤的功能。本文总结了维生素D的代谢以及作用机制,并综述了维生素D在肿瘤微环境中影响肿瘤细胞、肿瘤干细胞、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等研究进展,为维生素D及其类似物在肿瘤治疗中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研究等方面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北京市中小学生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血脂异常的相关性。 方法:数据来源于2015年北京市中小学生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于北京市3个城区、4个郊区每区选取小学、初中各4所学校共3 566名中小学生进行调查。抽取静脉血检测维生素D和血生化指标等,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血清维生素D不足和缺乏对血脂异常发生风险的影响。 结果:在3 566名中小学生中,血脂异常的有735人(20.6%),维生素D不足的有947人(26.6%),维生素D缺乏的有824人(23.1%)。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在调整了年龄、性别、地区、体型、尿酸和空腹血糖变量后,发现维生素D不足和维生素D缺乏对总血脂异常发生的风险没有影响;而与维生素D适宜者相比,维生素D不足降低了TC异常发生的风险,增加了TG异常发生的风险;与维生素D适宜者相比,维生素D缺乏降低了TC异常和LDL C异常发生的风险,增加了HDL C异常发生的风险。结论:北京市中小学生血脂异常、维生素D不足和缺乏的情况均较为严重,需引起重视;在该研究样本中,维生素D不足和缺乏对总血脂异常的发生风险没有影响;维生素D不足降低了TC异常发生的风险,增加了TG异常发生的风险;维生素D缺乏降低了TC异常和LDL C异常发生的风险,增加了HDL C异常发生的风险。维生素D与血脂异常的关系仍需进一步的研究加以证实。  相似文献   

7.
柯为 《生物工程学报》2007,23(2):331-331
叶黄素(Lutein)又名植物黄体素,分子式C40H50O2,易溶于氯仿、CO2,微溶于醇、醚,被认为是维生素的一个新品种。在复合维生素中加入一定比例的叶黄素对人体的保健起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在抗视力疲劳方面显现出一定的功效。在人的视网膜中除了特有的视紫红质(rhodopsin)之外,还含有叶黄素,一旦缺乏叶黄素必将引起视黄斑退化,损害视力,其致病机理和缺乏维生素A引起夜盲症类似。在美国,65岁以上的老人视黄斑退化占10%以上。除此之外,叶黄素在防病、抗癌和增强免疫力方面的作用也不可小视。它是人血液中主要类胡萝b素之一,对直肠癌、皮肤癌等多种癌症有抑制作用,例如它可保护皮肤不受紫外线照射的损伤,能大大减少皮肤癌的发生率,机体免疫力增强了。在膳食中摄入叶黄素不仅可以抑制肿瘤,还能预防肿瘤的发生。叶黄素还有利于预防心血管病的发生,延缓早期动脉硬化。这些充分显示了叶黄素对人体保健方面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维生素C是动物体内不可或缺的微量元素之一,对动物生长发育、代谢及维持正常生理机能具有重要作用。综述了近年来对动物维生素C合成能力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为人们了解动物维生素C营养需求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9.
维生素C(又名抗坏血酸)是一种基本的微量营养素,作为辅助因子参与多个酶促反应,同时还是一种自由基清除剂。维生素C内稳态主要由两种钠离子依赖的维生素C转运蛋白(sodium-dependent vitamin C transporter,SVCT)——SVCT1和SVCT2来保持。SVCT1在内皮系统表达,介导了维生素C的肠吸收和肾脏重吸收;而SVCT2表达广泛,表达于脑、骨骼和其他组织,保护这些组织免遭氧化损伤。SVCT的遗传多态性与癌症的发生密切相关。对SVCT介导的维生素C内稳态的保持机制的研究,可使维生素C更好地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0.
诺贝尔奖得主、化学家鲍林上世纪70年代出版《维生素 C 和感冒》一书,论述维生素 C 预防感冒的作用,致使目前很多人都在通过服用维生素 C 来预防感冒。然而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和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研究人员在《公共科学图书馆医学》上发表报告称,大部分人长期服用维生素  相似文献   

11.
维生素C(Vitamin C),又名抗坏血酸(Ascorbate acid,AsA),是生物体中具有多效功能的必需化合物。整理了植物果实中维生素C的生理功能以及其中参与维生素C合成的L-半乳糖途径、D-半乳糖醛酸途径、L-古洛糖途径、肌醇途径和维生素C循环途径,并分析了相关基因的功能和表达。对参与维生素C合成与循环的16个基因:PMI、PMM、GMP、GME、GGP、GPP、GalDH、GLDH、GalUR、MIOX、GuLDH、MDHAR、DHAR、AO、APX、GR,及其在维生素C代谢途径中的作用进行了综述。植物果实中维生素C合成代谢途径多样,关键基因的表达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其合成代谢,了解植物果实中维生素C合成代谢及相关基因的功能和表达,可为生产富含维生素C的转基因水果和蔬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四氧嘧啶致大鼠糖尿病与脂类过氧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氧嘧啶致SD大白鼠糖尿病的过程中,首先引起体内多种组织器官广泛发生脂类过氧化作用。脂类过氧化物分解产生一些醛类物质,故血清、胰腺、肝和肾组织中TBA反应物(主要成分为丙二醛)含量升高;生成的其它醛类物质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的水溶性荧光物质含量亦增多。抗氧化剂维生素E的抗脂类过氧化作用对机体起保护作用;而维生素C在大量氧化剂四氧嘧啶存在的条件下起氧化强化剂的作用,并使机体对维生素E的消耗增多。  相似文献   

13.
陈皮的药理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皮为芸香科植物橘的干燥成熟果皮 ,气香 ,味辛 ,微苦 ,性温。含挥发油 1.9~ 3.5 % ,橙皮甙 ,川皮酮 ,肌醇 ,维生素B1,C等 ,此外还有醛 ,其挥发油的主要成份为右旋柠檬烯。对消化系统的作用1 抗胃溃疡作用对大鼠结扎幽门形成胃溃疡模型 ,于实验前或实验中皮下注射甲基橙皮甙能明显抑制溃疡的发生 ,并能抗病理性胃液分泌增多 ,如合并维生素C及维生素K4 ,可使作用加强。2 对消化液分泌作用陈皮挥发油能促进大鼠正常胃液的分泌 ,有助于消化。陈皮水煎液体外实验证明 ,能使人唾液淀粉酶活性增高。3 利胆作用给麻醉大鼠皮下注射甲基橙皮甙…  相似文献   

14.
近来很多国家开展了辐射保藏食品的研究与应用工作。已经知道,维生素C不耐辐射,而人体自身不能合成维生素C,它所需的维生素C主要由水果和蔬菜提供,因此果蔬中的维生素C被辐照后的情况很值得研究。水果和蔬菜含有很多糖类,有机酸及醇类,研究它们对维生素C的稳定作用及其辐射效应,对食物的辐射保藏工作起指导作用。本工作就维生素C在不同条件下的稳定性及其辐照后的变化情况进行了实验和讨论。一、材料和方法试剂是分析纯,辐照的溶液用三蒸水配置。  相似文献   

15.
高等植物维生素C和维生素E代谢调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维生素C和维生素E是植物自身合成的抗氧化剂,对植物发育具有重要调控作用。本文对近年来高等植物维生素C和维生素E合成途径、代谢调控、关键酶基因的克隆和转化进行了论述,分析两种维生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对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槲皮素体内外抗氧化作用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测定槲皮素的体外总抗氧化力 ,进一步观察槲皮素灌胃后大鼠外周血总抗氧化力的变化 ,并与芦丁、维生素C、维生素E相比较。方法 :总抗氧化力采用Fe3 还原法 ,槲皮素、芦丁分析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及高效液相色谱法。结果 :相同浓度条件下槲皮素的体外总抗氧化力显著强于芦丁 ,与传统的抗氧化剂维生素C、维生素E相当。槲皮素 4 0mg/kg灌胃 1h后大鼠外周血总抗氧化力及槲皮素含量 (紫外分光光度法 )较灌胃前升高最为明显。维生素C也有显著提高外周血总抗氧化力的作用 ,芦丁与维生素E未表现出显著作用。血浆高效液相分析表明槲皮素灌胃后未出现明显的槲皮素吸收峰 ,而与其峰相邻的两个未知峰的面积增大。结论 :槲皮素的体外抗氧化作用强于芦丁 ,与传统的抗氧化剂维生素C、维生素E相当 ;槲皮素吸收后经代谢形成衍生物 ,提高血浆总抗氧化力的程度与维生素C相近  相似文献   

17.
槲皮素体内外抗氧化作用和比较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测定槲皮素的体外总抗氧化力,进一步观察槲皮素灌胃后大鼠外周血总抗氧化力的变化,并与芦丁、维生素C、维生素E相比较,方法:总抗氧化力采用Fe^3 还原法,槲皮素,芦丁分析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及高效液相色谱法,结果:相同浓度条件下槲皮素的体外总抗氧化力显著强于芦丁,与传统的抗氧化剂维生素C、维生素E相当。槲皮素40mg/kg灌胃1h后大鼠外周血总抗氧化及槲皮素含量(紫外分光光度法)较灌胃前升高最为明显,维生素C也有显著提高外周血总抗氧化力的作用,芦丁与维生素E未表现出显著作用。血浆高效液相分析表明槲皮灌胃后未出现明显的槲皮素收峰,而与其峰相邻的两个未知峰的面积增大。结论:槲皮素的体外抗氧化作用强于芦丁,与传统的抗氧化剂维生素C、维生素E相当,槲皮素吸收后经代谢形成衍生物,提高血浆总抗氧化力的程度与维生素C相近。  相似文献   

18.
C/EBPs增强子结合蛋白是核转录因子,其作用范围广泛,既参与正常的生理代谢过程,又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相关,其作用方式多样,对转录有正、负调控作用。C/EBPβ是其第二位成员主要通过对靶细胞基因转录的调节,参与细胞的增殖与分化、肿瘤的发生与凋亡等重要生命活动;其功能受到蛋白酶降解、磷酸化、蛋白质相互作用等多种途径的调控。本文就C/EBPs的调控机理及其与肿瘤的关系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维生素C葡萄糖苷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维生素C葡萄糖苷是卫生署公布认可的美白添加剂之一,利用糖基转移酶的特异性转糖基作用进行生物转化合成是目前维生素C葡萄糖苷的唯一生产途径。对维生素c葡萄糖苷的生产方法进行了讨论,着重阐述了其制备(生物转化合成法)、纯化及结晶三大生产工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指出国内实现维生素C葡萄糖苷工业化生产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维生素C为6碳多羟化合物,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依次生成半脱氧抗坏血酸和脱氧抗坏血酸。因此,维生素C可作为自由基清除剂,能迅速与超氧阴离子、氢化氧基、过氧化氢、羟自由基反应,生成抗坏血酸自由基。蓝光作为一种短波长,靠近紫外线频段的光,具有能量高的特点,是自然界中导致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损伤甚至凋亡的主要光线。本实验通过观察蓝光照射视网膜色素上皮,对其DNA的损伤产生光损伤作用,并比较加入维生素C后对这种光损伤的保护作用,以期探讨维生素C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