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心房氏束顺序起搏时心脏电生理和血液动力学效应,为临床开展生理性心脏起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健康犬20只,全麻机械通气下,开胸暴露心脏,将特制希氏束(His Bundle,His B)标测/起搏电极进行His束电图标测,选择最佳His束起搏位点,并与右心房(right atria,RA)、右室尖部(right ventricular apex,RVA)心外膜起搏位点组合成不同的心脏起搏模式,比较RA-AAI、Sis B-VVI、RVA-VVI单腔按需型心脏起搏和RA-His BDDI、RA-RVADDI双腔按需型心脏起搏时的心脏电生理学和血液动力学参数变化特点。结果:His B起搏阈值接近于RVA起搏;RAAAI、His B-VVI和RA-His BDDI起搏时心输出量(CO)较起搏前均有不同程度提高,RA-His BDDI起搏CO提高最显著约29.64%(P<0.01),RA-RVADDI起搏提高约0.25%(P>0.05)、单RVA-VVI起搏则降低约5.41%(P>0.05),每搏量(SV)、左室每搏功(LVSW)和右室每搏功(RVSW)等参数明显优于RVAVVI和RA-RVADDI起搏。结论:His B-VVI和RA-His BDDI起搏由于将起搏位点从传统的右室尖改为His束,从而保持了近于正常生理性房激动顺序和心室收缩同步性,故可维持整个心脏协调有序的收缩和舒张,产生优于RVA-VVI、RA-RVADDI起搏的血液动力学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快速起搏右心室高效建立大动物慢性心衰模型的方法。方法随机选择雄性健康杂种犬5只,采用心室非同步起搏模式,起搏频率(260±10)次/分持续4周,通过观察起搏前、后犬的体征,以及超声心动图心功能参数、心脏形态学变化来评价快速起搏右心室建立犬慢性心衰模型的高效性和安全性。结果 5只犬经快速右心室起搏均出现呼吸困难、活动减少、体质量减轻、浆膜腔积液等慢性心衰的症状和体征,超声心动图证实左心室射血分数由61.50%±3.36%降至38.60%±2.88%。结论快速起搏右心室建立犬慢性心衰模型能更好地模拟人类慢性心衰的病理生理变化,造模所需时间短,动物死亡率低,是一种高效、安全的大动物慢性心衰模型建立方法,为研究慢性心衰的发病机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3.
本文探索了自制起搏电极在心脏电生理研究中的应用,通过选择适当的材料,分为三部分制作电极:极片部分、起搏器接口部分、焊封与绝缘。最后,将电极缝合于犬的心脏进行起搏。结论是自制起搏电极应用于动物实验进行心脏电生理的研究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心脏起搏器是治疗心率徐缓和严重心律失常的主要手段之一,疗效显著,目前世界各国已广泛使用,受到普遍重视。1958年第一个心脏起搏器入人体。心脏起搏技术是工程技术和心脏电生理相结合、生物医学工程在临床应用中最成功、但又在进一步发展的技术。特别是近20年来,从工程技术方面讲,由于微电子和微处理技术的进一步应用。软件代替某些软件传感某些生理参数异构成闭环电路,以及新能源、新材料、电极等应用,使心脏起搏技术更合乎生理要求,心脏起搏的适应症更扩大,除治疗心脏传导系统障碍引起的心动过缓外,还有心动过速、埋杆式自动除颤等更多类型起搏器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5.
起搏器的频率自适应功能可以弥补心脏变时性功能不全的问题。其实现原理是通过传感器感知与人体代谢水平相关的生理或非生理参数,并根据一定的算法计算出"传感器指示频率",以此提供与代谢水平相适应的起搏频率进而调整心输出量。频率自适应功能显著改善了患者的运动耐量,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已经成为众多起搏器必不可少的基本功能。  相似文献   

6.
在瑞金医院举办——2008上海心脏节律论坛之际,上海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脏起搏与电生理专业委员会于2008年于12月7日上午在瑞金医院科技楼召开学术会。来自全国及上海的电生理同行,包括上海起搏与电生理界的老前辈约200人出席本次学术会。  相似文献   

7.
由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主办的江苏省第二届心脏生理性起搏研讨会于6月7日在宁召开。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主任委员、全国心脏起搏专家张澍教授表示,我国心脏性猝死的年发生率为0.04%,每年死于心脏猝死的人数高达54.4万。由于发病突然、进展迅速,具有无法预测的特点,发生心脏骤停的患者经心肺复苏生存率不到5%。因此心脏性猝死的预防显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8.
回顾了心脏电生理方法学和器械进步的早期基石,并阐述了以导管和起搏技术为特点的心内电生理学若干标志性新方法、新领域、新进展。进而展望了心脏电生理方法学的若干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目的经颈静脉途径应用心室起搏的方法制备心脏记忆犬模型。方法 8只普通级成年健康Beagle犬经腹腔麻醉后,Seldinger’s法穿刺颈外静脉成功后送入心内膜起搏电极,将电极头端固定于右室心尖部,近端连接于脉冲发生器。起搏频率设置较犬窦性心律时的基础心率快15%,保证起搏器连续起搏。结果连续起搏1周后所有动物均成功制备为心脏记忆模型。建模后犬的心率、呼吸、体重与建模前比较,无明显改变;所有模型组犬起搏前心电图均为窦性心律,起搏1周后出现心脏T波记忆,在下壁导联以及胸前导联均出现T波倒置,停止起搏后,心脏T波记忆逐渐消失;模型组犬与正常组犬心肌病理相比,无明显改变。结论经颈静脉途径应用心室起搏法建立心脏记忆犬模型的方法,具有手术简单,创伤小,诱发方式与临床相似等优点,为深入展开心脏记忆的机制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一套研究机械电反馈的心室压力钳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Wei H  Huang HX  Wang W  Zhang ZF  Fu XS  Liu P  Niu WZ 《生理学报》2006,58(6):606-610
在心脏机械电反馈的研究中准确控制机械刺激是非常重要的。本研究室构建了一套适用于离体家兔心脏的心室压力钳系统。该系统通过计算机控制压力钳,不仅能模拟正常生理条件下左心室的压力波形,还能在心室活动周期的特定时相、以适当波形对心室施加机械刺激。该系统集心脏灌流与起搏、表面心电图记录、单相动作电位记录、心室压力钳制与测定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特别适用于器官水平上观察机械电反馈现象并探讨其机制。  相似文献   

11.
右心室心尖部起搏易引起非同步性的房室收缩与舒张,损害心脏功能,导致心力衰竭.而生理性起搏器与之相比,能够模拟生理传导,保持房室、双室同步起搏,满足患者不同情况下的生理性需要,成为近年来临床研究的重要成果之一,本文将就生理性起搏的历史和研究现状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2.
房室间期在双腔起搏器患者中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对心房收缩及心室充盈产生影响,且与右心室起搏比例有关联,给心脏血液动力学及心功能带来一系列影响,合适的房室间期,才能使双腔起搏器患者心脏血液动力学及心功能获益更多。  相似文献   

13.
当心脏中某一起搏点被高于其自身发放频率的刺激驱动时,当驱动一停止,随即出现该起搏点起搏活动的暂停和起搏活动恢复后的负性变时性效应,这一现象称为超速驱动阻抑。窦房结超速驱动阻抑发生的机制有迷走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硷、[Ca~(2 )]_i和/或[Na~ ]_i的增高及产电性钠-钾泵的主动转运增强等因素参与;而心室内自主起搏点的超速阻抑则主要由于[K~ ]。增高和产电性钠-钾泵的激活增强。在生理状况下,窦房结对辅助起搏点施加的超速驱动阻抑是其主导心脏节律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当心脏中某一起搏点被高于其自身发放频率的刺激驱动时,当驱动一停止,随即出现该起搏点起搏活动的暂停和起搏活动恢复后的负性变时性效应,这一现象称为超速驱动阻抑。窦房结超速驱动阻抑发生的机制有迷走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硷、[ca~(2+)]_i和/或[Na~+]_i的增高及产电性钠-钾泵的主动转运增强等因素参与;而心室内自主起搏点的超速阻抑则主要由于[K~+]_0增高和产电性钠-钾泵的激活增强。在生理状况下,窦房结对辅助起搏点施加的超速驱动阻抑是其主导心脏节律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犬双心室多点组合同步起搏的心肌力学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多点组合同步心室起搏对犬心肌收缩 /舒张力学效应和心脏作功的影响。方法 :12只犬 ,随机进行 5种组合模式的双心室同步起搏 ,并以自身窦性心律状态 (SNR )作为对照。记录各起搏状态下 :左室内压上升和下降最大数率 (±dp/dtmax)、左室松弛时间常数 (τ)、左 /右室游离壁室壁肌张力 (L/RV tensileforce ,L/RV TF)、每搏量 (SV )、左室每搏功 (LVSW )和右室每搏功 (RVSW )等心肌收缩 /舒张力学和心脏作功参数。结果 :双室cHisB LVPL起搏和RVA LVPL起搏的心肌收缩力学参数 +dp/dtmax和L/RV TF较右室双点cHisB RVA起搏增加 ,前两组的心肌舒张力学参数 dp/dtmax也较cHisB RVA起搏增加 ,而τ值较后者缩短。双室三点cHisB RVA LVPL起搏和cHisB RVA LVA起搏的上述各参数均优于双室cHisB LVPL起搏和RVA LVPL起搏。而cHisB RVA LVPL起搏的 +dp/dtmax和L/RV TF均较cHisB RVA LVA起搏增加。cHisB RVA LVPL起搏 dp/dtmax较cHisB RVA LVA起搏提高 6.0 % ,τ值缩短 3 .7%。cHisB LVPL起搏和RVA LVPL起搏的SV、LVSW和RVSW等心室作功参数均较cHisB RVA起搏增加 ,而HisB RVA LVPL起搏的上述心脏作功各参数 ,亦分别较cHisB RVA LVA起搏和cHisB LVPL起搏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结论 :双室三点cHisB RVA LVPL组合同  相似文献   

16.
本文考虑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利用张恒贵等人构建的兔子心脏窦房结-心房细胞体系的完整二维模型,将其改造为能模拟人体心脏起搏活动的在体模型,并通过计算机仿真模拟研究了环境噪声对心脏体系起搏活动的影响.模拟结果显示:一方面,利用该模型可以重现有生理缺陷的心脏体系异常搏动现象,例如老年化的心脏因细胞膜钠电流减少或部分心肌细胞死...  相似文献   

17.
张朝  李玉龙 《生理学报》1996,48(1):53-58
本文用细胞内微电极技术观察了ET-1对家兔窦房结起搏细胞电生理活动的影响。所得结果如下:(1)在以ET-1作表面灌流时,起搏细胞的4相自动去极化的速度(VDD)显著减慢,且呈浓度依赖性,结果导致起搏细胞的自发放电频率(RPF)降低。(2)由ET-1引起的VDD和RPF下降,可由事先投用ET_A^受体选择性阻断剂BQ-123(20,100μg/L)所阻断。这一结果有力提示,ET-1对起搏细胞的电生理效应是由ET_A受体亚型介导的。(3)事先投用K_(ATP)通道阻断剂格列苯脲(10μmol/L),可完全消除ET-1对起搏细胞的负性频率作用。根据上述结果,似可认为,ET-1与ET_A受体的结合可激活K_(ATP)通道,致使K ̄+电流增加和起搏细胞的VDD减慢。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21例双腔(DDD)及双腔频率应答式起搏器(DDDR)的按置和随地治疗适应症,起搏导按置方法及体外程摈调节等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Xu M  Wu YM  Li Q  Wang X  He RR 《生理学报》2008,60(2):175-180
本研究应用细胞内微电极技术,观察硫化氢(hydrogen sulfide,H2S)对家兔窦房结起搏细胞的电生理效应.结果表明:(1)NaHs(H2S供体)50、100、200 μmol/L浓度依赖地降低家兔窦房结起搏细胞4相去极化速率及起搏放电频率.(2)ATP敏感性钾(ATP-sensitive K ,KATP)通道阻断剂格列苯脲(glybenclamide,Gli,20 μmol/L)阻断NariS(100 μmol/L)的电生理效应.(3)预先应用起搏离子流(pacemaker currenL,If)通道阻断剂氯化铯(CsCl,2 mmol/L)对Naris(100μmol/L.)的电生理效应无影响.(4)胱硫醚-γ裂解酶(cystathionine γ-lyase,CSE)的不可逆抑制剂DL-propargylglycine (PPG,200 μmol/L)的家兔窦房结起搏细胞的动作电位参数无影响.以上结果提示,H2S对家兔窦房结起搏细胞有负性变时作用,这些效应可能与其开放KATP通道,增加K 外流有关,与If无关.本实验没有发现窦房结起搏细胞内有CSE催化产生的内源性H2S的合成.  相似文献   

20.
曾研制出我国第一个体内式心脏起搏器的上海复旦大学方祖祥教授,率领该校电子工程系的一个课题组,经过3年攻关,终于研制出一种新型起搏器机芯。它采用全CM-OS集成工艺的频率程控按需起搏电路,包含有能使心脏协调起搏的全部功能,只要配上电池和密封外壳,就构成一台完整的心脏起搏器。这种新型起搏器具有5个独特的优点:1.能利用一块普通的磁铁对已植入人体的起搏器进行频率调节(61次—101次/分),从而可以让患者自主地选择一个最合适的心率,以取得最佳的疗效;2.有一个备用起搏源,万一主体起搏源发生故障,可在数秒钟内自行启动以代替之;3.它功耗极低,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