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锡林河湿地鸟类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5~2006年采用固定半径样点法和样线法对锡林河湿地4种生境的鸟类资源现状进行了调查。共记录到鸟类97种,隶属于12目33科。其中留鸟11种,占该地区鸟类总数的11.34%;夏候鸟68种,占70.10%;旅鸟15种,占15.46%;冬候鸟3种,占3.09%;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有3种,Ⅱ级重点保护动物有12种。繁殖鸟(包括夏候鸟和留鸟)79种,构成了该地区鸟类的主体。在繁殖鸟中,属于北方型的有68种,占86.08%,反映出明显的古北界特征。  相似文献   

2.
3.
锡林河河漫滩草甸群落的结构与生产力及其排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锡林河河漫滩主要草甸群落的植物组成、群落构成规律、地上植物量、群落间生态关系的研究表明:1)踏头草甸以中间型荸荠(Eleocharis intersita)、无脉苔草(Carex enervis)、巨序剪股颖(Agrostis gigantea)和湿中生杂类草共同建群,其地上植物量为445.64gDM·m-2,是该区草原群落的2—4倍;密花凤毛菊(Saussurea acuminata)杂类草草甸的地上植物量为3584.50gFM·m-2(鲜重);马蔺(Iris lactea)杂类草草甸的地上现存量为1444.02gFM·m-2(鲜重)。2)与该区草原群落相比,草甸群落或没有单种建群植物,或单种建群植物的作用不很突出。说明了草甸优越的生境可满足多种植物共同充分生长。3)河漫滩不同草甸群落的排序表明:在积水生境中沼泽植被的外围、较为湿润的地段上分布着以莎草科植物为主的莎草(苔草)草甸;中度湿润的地段分布着以禾本科植物为主的禾草草甸;而相对较干的地段分布着以双子叶植物为主的杂类草草甸。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支持下,利用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了锡林河流域植被多样性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得到了植被丰富度和Shannon-Wiener植被多样性指数的空间分布图;对以上两个指标以及年均降雨量和年均积温进行趋势面分析的结果表明:1)锡林河流域植被丰富度和Shannon-Wiener植被多样性指数呈明显的自东南往西北的减少趋势;2)水热因子是影响锡林河流域植被多样性空间分布格局的重要因子,其分布与年均降雨量在整个流域内存在较强的正效应关系,同年均积温的正效应关系局限在地势较平坦的西北部;3)锡林河流域水热因子的空间分布规律相似,皆呈现出从东南向西北减少的趋势,但二者对地形变化的反应不一样,温度比降水更为灵敏。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了阐明锡林河不同景观要素间疣微菌群的空间分布异质性及环境驱动力.[方法]本文基于生境及微地形差异选择水生的河床中心、河床边缘与牛轭湖床,湿生的低河漫滩与高河漫滩,旱生的低阶地与高阶地等景观要素,基于16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不同景观要素土壤疣微菌群的景观异质性,结合土壤湿度等环境变量研究其驱动力....  相似文献   

6.
内蒙古锡林河流域植被退化的格局及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草地退化是中国北方草原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该文以1984和2004年草原植被群落调查数据为主要依据, 以优势种、建群种和群落类型及其比例的变化作为主要指标, 并与20世纪80年代的植被类型图比较, 分析了内蒙古锡林河流域草地的退化趋势及其空间分布。根据流域内草地退化的实际情况, 将其分为未退化、轻度退化、中度退化、重度退化和极度退化5种退化类型。另外, 根据近20年前后草地植被变化的实际情况, 又划分了恢复和盐化两个类型。结果表明: 草地退化呈现明显的空间分布, 以锡林河为标志, 总体上从上游到下游退化程度逐渐加剧, 表现为浑善达克沙地进入锡林河的部分及沿河地区为重度退化, 锡林浩特市以北的区域, 尤其是流域的西北部, 已经达到了极度退化; 流域中部的白音锡勒牧场主要是中度退化; 轻度退化则均匀地分布于整个流域; 未退化类型多分布于锡林河的西部, 锡林河中下游地区由于农田退耕、草地围封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 锡林浩特市以北沿锡林河植被的盐化程度较重。不同的植被类型退化程度也不同, 沙地灌丛植被轻度退化比例较高, 占植被的43%; 羊茅(Festuca ovina)草原和榆树(Ulmus pumila)疏林沙地中度退化草地的比重较高, 超过50%; 贝加尔针茅(Stipa baicalensis)草原和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杂类草草甸的重度退化面积达50%以上; 极度退化比例较大的有克氏针茅(S. krylovii)草原和小叶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la)灌丛化草原。对于羊草(Leymus chinensis)草原, 以轻度和中度退化为主。导致不同区域和不同植被类型草地退化的原因也不尽相同, 从近20年的时间尺度来看, 过度放牧、不合理的居民点布局, 以及道路等是草地退化的主要人为驱动因子。研究结果还显示, 仅以生物量的变化来划分草地退化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因此, 该文以群落优势种和建群种来表征草地的退化类型更具有客观性和实际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河段尺度的上海苏州河河岸带综合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汪冬冬  杨凯  车越  吕永鹏 《生态学报》2010,30(13):3501-3510
基于河岸带结构初步构建河段尺度的苏州河河岸带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选取其干流43个河段为评价单元,结合遥感影像解译与实地调研,构建指标数据库,度量河岸带综合状况指数(Riparian Comprehensive Situation Index,RCSI);基于ANOVA分析方法阐释RCSI对河段区位及用地类型的响应,并提出河岸带规划设计及改进策略。结果表明:RCSI分布于3.79-25.03范围内,69.8%河段处于较差和非常差级别;②高于85%河段的滨水带及护岸带状况处于较差和非常差级别,滨水带宽度和护岸类型是其主要影响因素;大于50%河段的近岸带状况处于较差和非常差级别,不透水面积率和设施丰富度是其关键限制因子;③人类活动强度、城市化进程等原因导致RCSI以及多数指标在不同区位和不同用地类型中存在显著差异,而滨水带宽度、护岸坡度、侵蚀程度、α多样性指数和纵向连通性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8.
9.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的途径--流域管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促进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美国率先提出了流域管理 ,目前是水资源管理的主要模式 ,在世界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在描述流域管理的萌芽、发展历程、目标、基本思想的基础上 ,介绍了国内外先进的技术手段和国外流域管理的成功典范———美国流域保护规划和澳大利亚全流域管理方法。我国水资源质量现状表明 ,我国目前水资源缺乏有效管理 ,流域管理尚未贯彻到水资源管理的全过程中 ,存在较多问题。为了完善流域管理 ,加强非点源污染管理、流域评价、土地利用规划和完善相关法律是当前的主要任务。只有从我国流域管理现状出发 ,把流域管理作为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的主要途径 ,才能做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11.
锡林河流域灰尘自然沉降量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于 1990年 5月~ 1994年 12月对中国科学院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灰尘自然沉降量 (以下简称自然降尘量 )进行了监测及研究 ,结果表明 :锡林河流域自然降尘量在观测期内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同时具有季节规律性。 1994年降尘总量为 35 .198t· km- 2· m onth- 1 ,分别比 1991、1992、1993年增加了 2 70 %、92 %、10 6 % ,每年第二季度的降尘总量约占全年降尘量的 30 %~ 39%。通过对该流域包括自然降尘量在内的 16种自然现象进行主成分分析发现 ,与水分过程有关的自然天气现象与自然降尘量在该流域的研究中应得到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2.
李中魁 《生态学报》1998,18(3):241-247
根据黄土高原地区小流域及其治理的特点,提出了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以生产力,均衡性,稳定性和持续性4基参数共8个指标从整体上系统平估了小流域在不 原状态,以黄家二岔小流域为例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13.
河南省汝阳县浑椿河小流域是水利部淮委的“试点”小流域之一。本文通过介绍其在1986一1999年的治理经验与近几年的效益发挥情况,研究探讨了水土保持对减少水、土、肥流失及增加当地农、林、牧、副诸业所起的作用,并进行了近、远期效益综合分析。虽然其中对减少的土壤侵蚀及相应增加的作物经济效益估算是粗略的,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开展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在经济上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流域水质管理系统构建的理论、方法和实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工农业的发展及乡村都市化 ,淡水资源的短缺成为全球性的问题。淡水资源的短缺 ,一方面是对淡水需求量增加 ,供不应求。另一方面是水体水质恶化 ,水资源退化。保护淡水资源是一项持久性的艰巨任务 ,其中水资源管理工具评价预测各种管理措施对水资源的影响 ,是必不可缺少的。工业和生活废水对水体的点源污染问题 ,早在2 0世纪 2 0年代就被意识到 ,并开展了一些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研究工作。自 192 5第一个水质数学模型Streeter Phelps[1] 用于模拟水环境中BOD和DO的动态变化研究以来 ,出现了许多水质模型并用于河流、…  相似文献   

15.
草原区河流河漫滩草甸是生物多样性表现最充分和生物生产力最高的地段, 但由于过度放牧利用, 绝大部分草甸处于退化状态。该文以锡林河流域中游的河漫滩草甸为研究对象, 比较分析了围封保育湿地与放牧退化湿地的群落组成、地上生物量, 以及共有植物种的植株高度、节间长、叶长、叶宽, 土壤含水量、容重, 群落地下根量及根的分布,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的变化。结果表明: 1)放牧使得湿地植物群落优势种发生变化, 原有湿生植物逐渐向旱生化转变, 同时地上及地下生物量明显降低。2)退化湿地的植物呈现显著小型化现象。3)放牧退化湿地的土壤含水量较围封保育湿地低, 其垂直分布及地下根的垂直分布也发生变化。在低河漫滩, 土壤水分随土层的增加而增加, 根量也趋于深层化。但在高河漫滩湿地, 土壤含水量接近典型草原, 根未出现深层化分布趋势。4)放牧践踏引起土壤容重和土壤紧实度增加。5)放牧使得低河漫滩湿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增加, 而在过渡区及高河漫滩湿地, 放牧使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6.
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建立了青石山小流域农业生态信息系统(QWAEIS),该系统综合了土壤、土地利用、水资源及地形地貌等空间信息和气候、人口、农业生产等基本信息。该系统能对小流域农业生态信息进行有效地分析和管理,应用此系统,进行了小流域的土地适宜性评价,获得土地适宜性评价结果,为小流域规划提供了空间定位信息。  相似文献   

17.
Large river ecosystems worldwide are under increasing pressuresfrom environmentally degrading processes related to population increase,land use changes, climate change and the release of chemical substancesinto the environment. The large spatial scale and a lack of empiricaland theoretical understanding of the systems complicate environmentalassessment in these systems. Recently, the Northern River Basins Study(NRBS) undertook a 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 to assess environmentaland socio-economic impacts of development in three large river basins,the Peace, Athabasca and Slave river basins in northern Canada. Thispaper provides the background and context for the NRBS and describes therationale used in developing an assessment framework for the Study. Anindependent science advisory committee comprised of scientific expertsfrom academia, First Nations and government oversaw quality assurance interms of science planning, implementation and reporting. All technicalstudies were subject to both internal and external peer review prior toapproval by a multi-stakeholder Study Board. The NRBS produced over 150technical and 12 synthesis reports that detailed these findings andprovided scientific recommendations. The Study Board used thisinformation to prepare a final report and recommendations. The NRBSprovides a clear example of a participatory, stakeholder approach thatwas successfully implemented in the design and management of anintegrated watershed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program.  相似文献   

18.
用稳定性同位素技术,研究了锡林河流域不同群落和生境下羊草(Leymus chinensis ( Trin.) Tzvel.)和糙隐子草(Cleistogenes squarrosa (Trin.) Keng.)叶片δ13C值及其水分利用效率的变化.结果表明,在不同生境下,羊草和糙隐子草叶片δ13C 值随土壤水分含量的降低而增大,并与不同土层土壤水分含量均表现出极显著的线性负相关关系;而二者的叶片水分含量与土壤水分含量无显著的相关关系.这一结果说明,羊草和糙隐子草的水分利用效率均随土壤水分含量的降低而提高,而叶片水分含量保持相对稳定.这两种植物可能通过调节气孔导度、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和增强渗透调节能力等生理生态机制适应水分状况不同的生境,从而使它们能够在锡林河流域不同植物群落中广泛分布并成为建群种或优势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