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2.
3.
兰科植物对生境的要求较高,温带地区分布的兰科植物非常有限。利用实地定点观察,样方设置等方法对长白山区进行杓兰属植物的物种、生境及物候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长白山区天桥岭长2 km,宽1 km,海拔300~500 m的山沟内集中分布着4种杓兰属植物,其中杓兰组物种均具有较高的花色多样性,杓兰属植物的开花期集中在6月4~13日。 相似文献
4.
三江并流区域野生青刺果植物资源及合理开发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青刺果的植物学特性及分布范围、理化指标和营养价值进行详细的分析,从多个角度探讨了它的的开发、利用价值,并结合三江并流区域内野生青刺果植物资源的分布、利用情况,提出了开发与保护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6.
对云南东南部兰科新种麻栗坡杓兰(Cypripodium,malipoense)和新变种大围山杓兰(Cypripedium lichiangense var.datveishanense)作了描述。麻栗坡杓兰与文山杓兰(C.lentiginosum)相近,区别点在于新种叶淡黄色而有紫斑,色泽与花瓣及唇瓣极为相似;花瓣明显较短,仅稍长于唇瓣。新变种大围山杓兰与原变种的不同在于中萼片黄绿色,疏生紫红色斑点;花瓣仅稍长于唇瓣;唇瓣囊口有一黑色圈。 相似文献
7.
作为被子植物中最进化的类群,兰科植物的开花和结实动态对制定其保护策略具有重要意义。利用20032007年的数据,对分布于四川黄龙寺自然保护区的5种杓兰的种群开花和结实动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所研究的所有杓兰种类均是自交亲和物种,但在自然条件下都必须依赖传粉媒介才能成功结实。尽管不同种类的杓兰植物具有不同的开花时间,但统计分析表明杓兰属植物的开花早晚与其结实率之间相关性并不显著,这可能因为不同的杓兰具有不同的传粉系统而导致的。而杓兰属植物的花期长短与结实率之间却呈显著的负相关,这可能是与杓兰属植物具有典型的欺骗性传粉系统相关的。另外,除绿花杓兰外,其他4种杓兰2003年的结实率明显高于20042007年间的结实率。而2003年一个突出的事件即是发生了SARS导致游客人数显著减少,暗示了人为活动对杓兰属植物成功结实具有比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9.
兰科杓兰属(Cypripedium)植物主要分布于东亚、北美等温带地区和亚热带山地。杓兰不仅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而且其经济价值和科研价值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近年来对杓兰属植物人工繁殖的相关研究不断深入,主要集中于种子的非共生萌发等方面。本文对濒危兰科杓兰属植物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就其种子非共生萌发研究从种子成熟度、预处理和有机添加物的作用、培养基的配置等方面进行综述,为目标杓兰种类的非共生萌发试验方案的制定奠定基础,将有助于温带/高山兰科植物保育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珍稀植物扇脉杓兰营养器官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鑫;李全健;连静静;王彩霞;田敏 《植物研究》2013,33(5):540-545
采用石蜡切片技术对扇脉杓兰营养器官的解剖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根状茎的薄壁细胞中含丰富的淀粉粒,维管柱中分布着排列紧凑的周木维管束;根的皮层发达,有的皮层细胞中存在真菌菌丝团,木质部与韧皮部呈辐射状相间排列,根和根状茎的内皮层细胞都形成马蹄形加厚结构。茎的表面分布气孔,皮层面积较小,皮层内部的基本组织发达,外韧维管束散生分布其中,茎和叶上都附有非腺性毛;叶为等面叶,叶肉细胞排列疏松,气孔主要分布于远轴面,略外凸,保卫细胞中含有叶绿体,叶缘处的叶肉组织中含有气腔结构。扇脉杓兰营养器官的这些特征与其荫蔽湿润的生境是相适应的。 相似文献
11.
张福平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6,25(3):29-31
报道了粤东地区壳斗科野生果树资源的调查结果,记录到该地区壳斗科野生果树资源有4属、17种,分别占全国野生壳斗科果树4属、48种的100%、35.4%,同时分析了部分壳斗科果树的利用价值,并提出开发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粤东地区野果植物资源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本文报道了粤东地区野生水果植物资源的调查结果,记录到该地区野生水果植物有57科、101属、205种(含变种),分别占全国野生果树73科、173属、1157种(变种)的78.1%、58.4%、17.7%,含15种以上的科有蔷薇科、壳斗科、芸香科、桑科4个科,为该地区野生水果的优势科,这说明粤东地区的野生水果植物资源极为丰富. 相似文献
13.
Pollination biology studies of the endangered orchid Cypripedium japonicum were conducted in its natural habitat using pollinator observation and hand‐pollination experiments. The observed fruit set was as follows: artificial outcross‐pollinated, 100%; artificial self‐pollinated, 100%; pollinator‐excluded, 0%; and emasculated flowers, 0%. These results show that this species, although self‐compatible, is neither autogamous nor agamospermous. The fruit set for open‐pollinated flowers was 14.9%, which suggests that the study population was subject to pollinator limitation. The nectarless flowers of C. japonicum were exclusively visited and pollinated by the queens of two bumblebee species (Bombus ardens and B. diversus diversus). It is probable that the nectarless flowers of C. japonicum attract pollinators through a generalized food deceptive system. 相似文献
14.
五种野生观赏报春花引种驯化初报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报道了采自云南西北部的5种野生报春(灰岩皱叶报春Primula forrestii Franck,海仙花P,poissonii Franck,橘红灯台报春P.bulleyanan Forr.,偏花报春P.secundiflora Franch和钟花报春P.sikkimensis Hook)的引种驯化研究。将采自不同地方,不同气候以及不同生态环境下的种子,通过在不同控制条件下包括基质、温度、光照等“从种子到种子”整个过程的实验观察,得出结果如下:(1)虽然每个种的种子在不同的基质中萌发率参差不齐,但所有种子在昆明栽培条件下都有高的萌发适应性。(2)虽然它们的开花时间不同(海仙花和偏花报春除外),但所有从播种获得的植株要10—16个月才能开花,与野生报春相比栽培的报春花花期提前2—3个月,灰岩皱叶报春还出现了重瓣花。(3)苗圃的报春花结实率比在野生状态下的低,人工授粉后座果率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5.
东北三省野生北细辛资源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东北三省野生北细辛资源的地理分布、生态环境、群落类型、单位面积蕴藏量等进行调查研究,为野生北细辛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粤东地区野生葡萄植物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福平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4,23(3):11-13
本文记录了粤东地区野生葡萄资源的调查结果,同时分析了野生葡萄的利用价值,并提出开发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以三江源区不同建植期人工草地中典型杂草甘肃马先蒿为研究对象,以建植前为对照,比较建植期为5年、10年的垂穗披碱草人工草地中马先蒿形态特征、器官生物量和资源投资状况.结果表明:(1)甘肃马先蒿在不同建植期人工草地中个体形态特征如株高、花柱高、花数目存在显著差异,而根系长、分枝数、叶片数差异不显著;不同阶段各器官生物量发生改变,根系生物量、茎叶生物量、繁殖器官生物量变化差异显著,而总生物量无显著差异.(2)综合建植前与建植后5、10年这3个时期样地中甘肃马先蒿在形态特征与资源投资状况的变化特征发现:总生物量、茎叶生物量、繁殖器官生物量、花数都呈现先下降再上升的V"字形变化趋势,根系生物量、株高逐渐增大,而花序长度则持续下降;资源相对投资比例也随建植期的不同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相对投资随时间的增加而上升,繁殖投资则表现出逐年降低的趋势.(3)以总生物量为个体大小参数,在同一时期内甘肃马先蒿各器官的绝对生物量具有明显的大小依赖性,随着个体大小的增加,茎叶生物量、根系生物量和花生物量均显著增加.但不同建植期人工草地中各器官生物量的个体大小依赖性响应程度不同,其中茎叶生物量和根系生物量的大小依赖程度随建植年限的增加而增加,而花生物量的个体大小依赖性却随建植期的延长而减弱. 相似文献
18.
山东蒙山野生蔬菜资源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候元同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2,21(3):26-30
食用野菜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种时尚 ,野菜已越来越多地登上了大雅之堂。为此 ,我们在对蒙山全面野外考察、采集植物标本的基础上 ,对蒙山野菜的种类组成、区系成分、生活型、食用部位、采集时间和食用方法等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 ,以期为蒙山野菜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可靠、详实的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