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核型似近系数的聚类分析方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根据近年来核型分析所积累的大量资料,以及谭远德(1991)提出的似近分析理论,提出了核型似近系数A聚类分析方法,确定了核型计算公式,井应用于lo种淡水鱼核型似近系数聚类分析,获得了与形态分类学非常一致的结果。此外,还提出了染色体带型计算公式,从而使核型公式和校型似近系数从核型的整体结构、染色体形态结构和染色体内部结构等三个层次上,较精确地刻画了物种核型特性和物种间校型的等同性或同源性。以此核型似近系数作为分类依据所获得的物种分类结果,能真实地和客观地反映物种的自然分类模式。  相似文献   

2.
芝麻(Sesamum indicum L.)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油料作物之一,在植物进化中具有重要地位。以8个二倍体栽培种、4个四倍体栽培种以及2个野生种S.radiatum Schum & Thonn和S.schinzianum Asch.为材料,比较分析了芝麻不同种的核型特征。结果表明:栽培种与野生种的核型及结构具有明显的差异,栽培种的着丝点类型有m、sm和st,臂比均值(AAR)为2.11–2.25,核型不对称系数(AKC)为66.05%–66.99%,核型分2B、3A和3B三类;野生种S.radiatum和S.schinzianum仅有M和m两种着丝点类型,AAR值分别为1.09和1.08,AKC为52.12%和51.68%,核型分1B和1A两类。核型聚类结果表明,野生种与栽培种的似近系数范围介于0.027–0.107之间,亲缘关系较远;与地理来源相比,种皮颜色能够显示不同种间的进化地位,推测芝麻进化方向为野生种→栽培种黑芝麻→栽培种白芝麻。  相似文献   

3.
核型似近系数和进化距离的估计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相似文献   

4.
九种蝗虫核型似近系数的聚类分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核型似近系数聚类分析方法,研究了小稻蝗Oxya hyla intricata、山稻蝗O.Agav-isa、上海稻蝗O.Shanghaiensis无齿稻蝗O.Adentata、中华稻蝗O.Chisensis、日本稻蝗O.Japonica、短额负蝗Atractomorpha sinensis、奇异负蝗A.Pergrina和日本蚱Tetrix japonica等9种蝗虫的亲缘关系。结果显示,9种蝗虫分为3类:稻蝗,负蝗和蚱。6种稻蝗之间的核型似近系数(λ)在0.961~0.5695之间,2种负蝗的λ=0.5867,日本蚱与这8种蝗虫的λ在0.5318~.0322。聚类图直观地反映出它们的亲缘关系与形态分类学的分类结果相一致。从9种蝗虫 的核型演化上看,日本蚱是较原始的类型,负蝗分化也较早,而稻蝗则是较进化的类型。  相似文献   

5.
为揭示淫羊藿属(Epimedium L.)植物染色体组遗传与进化,阐明该属植物系统亲缘关系和现代地理分布格局形成。该文对淫羊藿属植物51个分类群(43种、1亚种、6变种和1个栽培品种)和2种温哥华属(Vancouveria Morren et Decne.)植物的根尖进行了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核型分析,并运用核型似近系数聚类分析方法对这53个分类群植物的核型进行了聚类研究。结果表明:所有种类的染色体数均为12,二倍体(2n=2x=12),第1对同源染色体均为随体染色体,核型均为Stebbins的2A或1A型。可见,淫羊藿属植物染色体组在遗传进化中确实较为保守,种间核型非常相似。核型似近系数聚类分析为淫羊藿属植物系统进化研究提供了一些明显的线索。分析结果完全支持该属属下两个亚属(Subgen.Rhizophyllum和Subgen.Epimedium)的划分。亚属Epimedium的核型似近系数聚类结果显示,该类群物种间的系统亲缘关系与地理分布密切相关。核型似近系数分析结果还发现,来自东亚地区的淫羊藿属植物染色体组具有明显的变异,显示了更高的遗传多样性。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推断了淫羊藿属植物现代地理分布格局的形成过程。该研究结果可为淫羊藿属植物的资源利用、系统分类和遗传演化等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核型拟近系数的聚类分析方法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谭远德  吴昌谋 《遗传学报》1993,20(4):305-311
  相似文献   

7.
螺旋藻POD、CAT和SOD同工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毛乌素沙地碱湖的钝顶螺旋藻S3和鄂尔多斯螺旋藻S4与国外引进的钝顶螺旋藻S1和极大螺旋藻S2 的POD、CAT和SOD同工酶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4个样品的 3种酶同工酶带数目不同 ,依次是S4 >S3>S1>S2 ;S3和S4 酶带数多 ,对环境适应性强 ,进化程度较高。螺旋藻不同种间的酶谱相似系数为 0 5 3~ 0 80 ,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原产地不同的钝顶螺旋藻S1和S3间酶谱相似系数最高为 0 86,表明螺旋藻种内差异 <种间差异。  相似文献   

8.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毛乌素沙地碱湖的钝顶螺旋藻S3和鄂尔多斯螺旋藻S4与国外引进的钝顶螺旋藻S1和极大螺旋藻S2 的POD、CAT和SOD同工酶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4个样品的 3种酶同工酶带数目不同 ,依次是S4 >S3>S1>S2 ;S3和S4 酶带数多 ,对环境适应性强 ,进化程度较高。螺旋藻不同种间的酶谱相似系数  相似文献   

9.
对玉米Hz85(O2/O2)和 Hz85(o2/o2)以及S7913(O2/O2)和 S7913 (o2/o2)两种不同核背景下的近等基因系(NIL),采用cDNA芯片杂交技术研究玉米o2突变基因及赖氨酸形成和胚乳发生相关基因在RNA水平上的表达差异。在两套NILs中检测到共同的表达差异克隆87个,对其序列分析得到26个TUGs(tentative unique genes)、11个未命名蛋白和6个新序列。这些TUGs分别参与了生长发育、胁迫响应、物质运输、信号转导、电子传递链、细胞防御、代谢等细胞过程,以及作为细胞组分和贮存蛋白。基于O2/o2 NILs间胚乳发育中基因表达的差异,讨论了o2籽粒中的不透明粉质胚乳形成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10.
东亚似鮈类鱼类的起源和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分支扩散法和分支离散法两种生物地理学方法分析了似 类的起源和演化。结果说明似类于第三纪末起源于中国北方的原始类,逐步向南扩散。在其物种分化过程中可能存在南北两个分化中心。  相似文献   

11.
对在梅子垭及其毗邻地区若干重要水体所取的10个水样及其pH值、总氮、总磷、PO43-态磷和P2O5态磷进行了聚类和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表明10个水样可分为两大类,其中一类又明显分为两类。主成分分析表明磷对第一主成分的贡献最大;氮对第二主成分的贡献最大,其值为负表示存在负相关,排序时将会影响水样在第二主成分上的排列方向。    相似文献   

12.
内皮细胞-血小板血栓体外模型的建立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内皮细胞培养技术、荧光显微技术和计算机图象处理技术的基础上,建立了内皮细胞-血小板血栓体外动力学模型及其计算机定量分析系统。通过锥板血流模拟装置(Cone-PlateSystem)结合光-色素法在体外产生血小板血栓,并利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研究分析了不同剪切应力作用下,内皮细胞的形态变化及血小板吸附情况,定量分析血小板和内皮细胞之间相互作用。该实验模型及其定量分析系统的建立,为深入研究血栓形成和动脉粥样硬化提供了一套在细胞及分子层次作用机理的研究方法,并可进行微量、快速、动态的抗血栓药物的筛选  相似文献   

13.
谭远德(1991)在相似(相关)分析的基础上发展了一种称为似近分析方法。之后,谭远德和吴昌谋(1993)将这一方法成功地用于鱼类的核型分类;吴昌谋(1996)和姚世呜等(1996)亦将其运用于蝗虫的核型分类,获得较好的分类结果。王晓佳和谭远德(1994)对似近分析进行拓广,建立了多维似...  相似文献   

14.
苜蓿花叶病毒沉降系数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苜蓿花叶病毒是一种多组分病毒,提纯的病毒样品中有五种不同形态的颗粒。在白三叶草分离物中的苜猪花叶病毒的鉴别研究中,使用超速离心分析法进行了该病毒的理化特性分析。在分析测试中我们使用了Schlieren光路与紫外吸收光路对照,二次变速法,配合适当的样品浓度和离子强度。获得了较为理想的可供分析计算的五个样品组分的扫描记录图,并得到了该五种组分颗粒的沉降系数S值,分别为Szow=98s S2002=82s S2001=72s S20w<  相似文献   

15.
鼻咽癌及癌旁上皮细胞的AgNORs定量分析及其生物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鼻咽癌及癌旁上皮的细胞核仁组成区蛋白(NORs)图像定量分析,评价其反映细胞群体增生能力及分化程度等生物学意义。方法对70例鼻咽癌石蜡切片进行银染(AgNORs),应用CAS200图像分析仪分别测定29例癌旁正常腺上皮、19例增生/异型增生柱状上皮、10例增生/异型增生鳞状上皮、54例分化性非角化性癌和16例未分化癌的细胞群体AgNORs参数值并作比较分析;结果每核AgNOR计数、每核AgNOR面积和平均AgNOR面积/粒从正常腺上皮至增生/异型增生柱状上皮至分化性非角化性癌或未分化癌呈现显增加,平均核面积、每核AgNOR面积和平均AgNOR面积/粒从正常腺上皮至增生/异型增生鳞状上皮至未分化癌呈现显增加,差异均有显性,但增生/异型增生鳞状上皮与分化性非角化性癌的AgNOR数值差异没有显差异;与分化性非角化性癌比较,未分化癌的平均核面积、每核AgNOR面积和平均AgNOR面积/粒显增加。结论.AgNORs形态定量分析反映了鼻咽癌及癌旁不同类型鼻咽上皮的细胞增生活性和组织细胞分化程度,但不能反映细胞是否恶性转化;不同组织类型鼻咽癌细胞存在增殖能力的差异,其增生差异程度可能是影响病人对放射线治疗敏感性及其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6.
我国23个群体体质的聚类分析与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作者选取13项指标(头长、头宽、额最小宽、面宽、形态面高、鼻宽、鼻高、口裂宽、两眼内宽、身高、坐高、肩宽、骨盆宽)对我国23个群体体质特征进行了聚类分析与主成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23个群体可分为南方组、北方组(含两个小组)和中间类群组。南方组与北方组的体质区别主要为体部的长度、宽度的差异。北方组各群体之间头面部指标值差异较大,南方组各群体之间头面部指标值则较为接近。  相似文献   

17.
薛妙男  黄广  麦适秋   《广西植物》1985,(2):107-110
本文以沙田柚为材料,对其染色体组型及带型进行了观察分析。组型分析:染色体数目2n=18,根据染色体的相对长度分成大小染色体两种类型,前者包括1、2、3、4和5对,后者为6、7、8和9对,根据臂比,9对染色体能够被分成中部着丝点和近中着丝点染色体两种类型。即第5、7,9对为亚中部着丝点,其余为中部着丝点,第6对染色体上有随体;Giemsa带型:除第二对染色体只显中间带外,其余都显着丝点带,并在3、4、8对染色体短臂上和2、3、1对染色体长臂上均显端带,第2、3,6对同源染色体之间的C带显示杂合性。  相似文献   

18.
栝楼属种皮的扫描电镜观察及其分类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璐琦  郑俊华 《植物研究》1999,19(3):298-301
栝楼属31种和3变种皮的扫描电镜观察和比较显示了种皮表面特征的高度多样性,它们可分为长方网型,波浪型,蜂窝型和不规则型等,这些类型的划分能为方子组,柔毛亚组的建立及一些种的归属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