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蝎毒的采集与加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蝎毒是由蝎尾部毒腺分泌的一种成份复杂的有毒蛋白质。近几年来,国内外对蝎毒进行大量研究结果表明,蝎毒中具有生物活性很高的蝎毒素,不但在生物学研究中有广泛的应用,而且具有许多重要的生理功能。我国中医历来认为,全蝎是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必不可少的良药,而其中起主要作用的就是蝎毒。可见,蝎毒是一种有着广阔应用前景的动物毒素。我国蝎资源极为丰富,仅东亚钳蝎一个种类就分布在长江以北到辽宁铁岭以南的宽广区域。提取蝎毒,能更有效地利用这一宝贵的生物资源,必将成为我国广大产蝎区农民的新的经济来源。提取蝎毒主要有三种方…  相似文献   

2.
本文用山东产马氏蝎(Buthus martensii kashi)粗毒为材料,经SephadexG-50和Sp-Sephadex C-25二次柱层析,分离纯化获得三个毒峰部分,毒性比粗毒分别提高40—100倍。 纯度鉴定表明三个毒峰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等电聚焦电泳均为一条带,等电点分别为8.7,9.1,9.1,分子量用SDS-不连续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定分别为6,600,5,000和8,500。对纯化蝎毒毒素的氨基酸组分也作了分析。 蝎毒毒素对人红细胞膜作用的初步探索结果表明:它使人红细胞膜的Na.K-ATP酶活性和膜脂流动性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3.
蝎尾蕉的引种栽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自20世纪80年代从国外引种蝎尾蕉科(Heliconiaceae)植物,至2002年已引种66次,共38个种类(包括种、品种和杂交种等),其中能正常开花的有31个种和品种。通过多年的栽培、繁殖试验和调查观察表明,冬季低温是限制蝎尾蕉引种成功的关键气候因子。不同的种类完成生长发育所需时间不同,最长时间的富红蝎尾蕉(Heliconia bourgaeana Petersen)从吸芽开始萌发至开花需要13—15个月,最短时间的火红蝎尾蕉(H.densiflora Verlot cv.Fire Flash)仅需3-4个月。不同种类的个体花期差异亦非常明显,假日蝎尾蕉(H.angusta Vellozo cv.Holiday)单株花期长达6个月,在所引种的蝎尾蕉中花期最长,其余花期大多为1-3个月。大多数种类具有较高的园林或经济价值,其中黄苞蝎尾蕉(H.1atispatha Benth.cv.Orange Gyro)、金咀蝎尾蕉(H.rostrata Ruiz&Pavon)、富红蝎尾蕉、翠鸟蝎尾蕉(H.hirsuta L.f.CV.Darrell)、扇形蝎尾蕉(H.librata Griggs)、假日蝎尾蕉和狭叶蝎尾蕉(H.aurantiaca Ghiesbr.ex Lem.)可直接应用于广州地区的园林建设上或露天栽培以生产切花。  相似文献   

4.
马氏钳蝎毒对大鼠神经和骨胳肌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工作在大鼠膈神经膈肌标本上观察马氏钳蝎(Buthus marensi Karsch)毒对神经、肌肉和神经肌肉接头传递的作用,结果如下:1.在蝎毒(3×10~(-5)g/ml)作用下,由吸附电极引导的膈神经单相动作电位的下降相逐渐延长,形成平台,3小时后电位时程可达100ms 以上。2.蝎毒(5×10~(-7)—6×10~(-5)g/ml)显著改变肌纤维动作电位的波形,降低肌细胞的静息膜电位。如用6×10~(-5)g/ml 浓度蝎毒处理膈肌,半小时内即可使肌纤维动作电位下降相大大延长,形成平台。一小时后膜电位由对照的78±4mV 降低至59±13mV,2小时后至55±8mV(平均值±S.D.)。3.河豚毒(3μM)可使被蝎毒降低了的肌细胞膜电位迅速复原,但随着时间的延续还可以再出现缓慢的轻度下降。4.在河豚毒(3μM)使肌细胞动作电位消失后,向溶液中加入蝎毒,半小时后将二者一并洗去,重新出现的动作电位亦带有明显的平台。5.在接头传递已被高 Mg~(++)或筒箭毒碱阻遏的标本上加蝎毒后,单个间接刺激可诱发出一串终板电位,甚至引起肌肉收缩。6.蝎毒(1×10~(-5)g/ml)明显增加小终板电位的发放频率,作用1小时后其频率可高达每秒100次以上。7.肌肉对间接刺激的收缩反应在加入蝎毒后首先增大,然后逐渐下降,在1×10~(-5)g/ml 浓度蝎毒作用下1.5—2小时传递阻遏,此时肌肉对直接刺激  相似文献   

5.
蝎毒的生化研究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蝎毒因具有重要生理功能而日益引起科学家们的重视。近年来,国外对蝎毒的研究进展极为迅速。1981年6月在法国马赛召开的欧洲动、植物、微生物毒素专题讨论会上的117篇论文中竟有22篇是关于蝎毒研究的。故作者在前文对蝎毒的一般性质及其生理效应综述的基础上,在此着重介绍蝎毒素的研究和我国蝎毒研究状况,以飨读者。一、蝎毒素的生化研究蝎毒是一类由20—80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按照作用机理,它可分为神经毒素和细胞毒素,按作用对象则可分为昆虫毒素(IsTx)和哺乳动物毒素、(MaTx)。毒素有很高的专一  相似文献   

6.
我国东亚钳蝎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亚钳蝎又称马氏钳蝎(Buthus martensi),是我国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蝎种。中药全蝎为名贵药材之一。全蝎的养殖和综合利用已列入国家星火计划。蝎子养殖专业户,正从综合利用方面谋求新路。本文作者根据文献资料和实验研究报告,简单介绍我国东亚钳蝎的研究概况。 (一)全蝎的加工与蝎毒的提取 中药全蝎是活蝎制成干品,以干蝎配伍人药,因此,全蝎的质量很大程度取决于加工方法和技术。要使干品得到符合《药典》的要求,首先除去蝎体上的泥沙,以每0.5公斤活蝎用盐量75克为宜,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蝎毒热溶解性和毒性实验,探索蝎毒蛋白稳定性与分子量间的关系。方法:对蝎毒粗毒煮沸后的可溶成分进行急性毒力实验和SDS-PAGE电泳分析。结果:蝎毒粗毒加热处理组的LD50为16.228mg/kg,粗毒对照组的LD50为3.66mg/kg,显示蝎毒经加热后毒力明显降低,但仍具有一定的毒性。SDS-PAGE结果显示,经加热处理的粗蝎毒之沉淀主要为大分子蛋白质,在可溶成分中含有小分子肽类。结论:蝎毒的大分子蛋白质热稳定性差,而小分子多肽部分耐热性强,而且蝎毒的小分子多肽组分具有相对稳定的毒性。  相似文献   

8.
彭岩  臧师竹  王亮  栾兰  李野  辛毅  张翠丽 《生物磁学》2011,(23):4447-4450
目的:探讨蝎毒粗粉及经初步纯化的蝎毒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和Hela细胞株的抑制作用。方法:以四甲基偶氮唑盐法(MTT),Western Blotting,免疫细胞化学以及荧光标记的方法,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和Hela细胞株的凋亡相关蛋白进行检测。结果:蝎毒粗毒及经初步纯化的蝎毒具有诱导SMMC7721和Hela凋亡的作用。结论:蝎毒粗毒及经初步纯化的蝎毒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及Hela细胞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蝎毒粗粉及经初步纯化的蝎毒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和Hela细胞株的抑制作用。方法:以四甲基偶氮唑盐法(MTT),Western Blotting,免疫细胞化学以及荧光标记的方法,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和Hela细胞株的凋亡相关蛋白进行检测。结果:蝎毒粗毒及经初步纯化的蝎毒具有诱导SMMC7721和Hela凋亡的作用。结论:蝎毒粗毒及经初步纯化的蝎毒对人肝癌细胞(SMMC 7721)及Hela细胞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钳蝎的生态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蝎是重要中药材,名曰“全蝎”。早在宋代“开宝本草”就有记载。最近国外报道蝎毒有抗肿瘤效果。已引起医药界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赵云龙  朱麟  李文鑫 《蛛形学报》2010,19(2):110-114
蝎目是蛛形动物中较早登陆且又比较原始的类群,在蛛形动物进化历程中占重要地位,是已知最古老的陆生节肢动物之一,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本文对海南岛蝎子的生态地理分布进行了研究,从理论上丰富了热带地区蝎目动物的地理分布和物种丰富度等方面的内容;在实践上,拓宽了应用的领域,有利于对不同蝎目动物的资源开发和利用,同时也为保护这类古老的动物提供了依据.经调查,共发现蝎目动物2科3属3种,均为海南已有记录种类,其中钳蝎科2种,分别为等蝎属的斑等蝎和狼蝎属的细尖狼蝎;瘦尾蝎科1种,系链尾蝎属的澳链尾蝎.  相似文献   

12.
蝎毒对癫痫大鼠海马内强啡肽原mRNA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和方法:本工作用红藻氨酸癫痫模型,通过对癫痫大鼠蝎毒处理后民内哟啡肽原mRNA(KPUYNmRNA)表达的原位杂交观察,对国产蝎粗毒抗癫痫反复发作的细胞分子机制进行初步探讨。结果:原位杂交的实验显示,三周KA后,实验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腹侧海马尤其是海马门区PDYNmRNA阳性数目明显减少(P〈0.01)。实验给药组大鼠8例,其中有6例腹侧海马门区PDYNmRNA阳性神经元数目未见减少且有  相似文献   

13.
通过调查细尖狼蝎Lychas mucronatus和澳链尾蝎Liocheles australasiae在海南岛的分布,获得了植被和土壤类型,部分土壤湿度,以及分布地的海拔高度等数据。对数据进行分析,可以看出,细尖狼蝎在全岛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澳链尾蝎集中分布于岛的东南部;两者基本分布于低海拔地区;澳链尾蝎可以生存的环境空间较广阔,而澳链尾蝎对环境条件的要求要高一些,需要在一定植被类型、土壤类型和湿度以及一定的海拔范围内才能生存。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蝎毒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机理,提取梁氏异蝎Heterometrus liangi蝎毒干预人食管癌细胞(KYSE-510细胞),运用流式细胞术、电镜技术、逆转录PCR和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检测蝎毒对KYSE-510细胞凋亡的影响以及对caspase-3基因表达。结果表明:经蝎毒处理的实验组KYSE-510活细胞数量显著减少,其原因是蝎毒引起细胞大量凋亡和坏死。经不同浓度(50μg·m L~(-1),100μg·m L~(-1),200μg·m L~(-1))蝎毒处理的KYSE-510细胞与对照组的caspase-3基因在mRNA水平表达相近,而在蛋白表达水平上,实验组细胞与对照组细胞相比,蝎毒促进了caspase-3的剪切活化,且以200μg·m L~(-1)蝎毒处理的KYSE-510细胞caspase-3的剪切活化最强,由此证明蝎毒导致KYSE-510细胞凋亡的机理之一可能是其促进了caspase-3的剪切活化。  相似文献   

15.
蝎毒中枢镇痛机制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BmK蝎毒是能过何种受体实现其中枢镇痛作用的;外侧隔核是否是BmK蝎毒产生中枢镇痛作用的重要部位之一。方法:用辐射热一甩尾法测定痛阈,用玻璃微电极记录束旁核的单位放电;通过不锈钢套管向侧脑室和外侧隔核内微量注射0.01%BmK蝎毒。结果:向大鼠侧脑室2μl0.01%蝎毒可明显升高痛阂。该效应可被侧脑室注射2μl0.25%纳洛酮完全翻转,向隔核内注射0.5μl0.01%BmK蝎毒,分别对束帝核中的71%(15/21)痛兴奋单位和83%(5/6)痛抑制单位对痛刺激的反应减北,而对痛无关单位的电活动夫明显影响。结论:BmK蝎毒的中枢镇痛作用可能主要是通过吗啡受体实现的;隔核是BmK蝎毒产生中枢镇痛作用的重要部位之一。  相似文献   

16.
Fuzzy聚类分析在蛋白质一级结构分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应用Fuzzy聚类分析方法,以计算机为工具,对从15种蝎毒中分离到的25种哺乳动物神经毒素的一级结构进行分类,结果表明:用这种方法对蛋白质一级结构不仅能将已知蛋白质按氨基酸顺序排列的同源性进行分类,建立出各组中相对标准序列,还可以统计出各组间相似性的百分数,组内相似性的百分数,而且分类速度快、精度高.用该法所得的分类结果与按蝎毒素与抗血清交叉免疫反应所得结果完全吻合.  相似文献   

17.
应激刺激对大鼠下丘脑血管升压素mRNA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陆利民  李海雁 《生理学报》1997,49(5):594-598
实验在给予慢性应激刺激的Sprague Dawlay雄性大鼠中进行,用核酸斑点杂交技术观察大鼠下丘脑组织中血管升压素(AVP)mRNA水平变化,用异羟基洋地黄毒甙(DIG)标记的26个碱基长寡聚核苷酸作为检测探针。结果观察到:在给予电击足底结合噪声的应激刺激之后,尾动脉收缩压逐渐升高,到刺激第5天,刺激组与对照组动物之间尾动脉收缩压差别有统计学显著意义;到刺激第9天,刺激组尾动脉收缩压达最高值;以  相似文献   

18.
蝎毒中的昆虫神经毒素的生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开展对蝎毒中昆虫神经毒素的研究是近几年国内外同行较关注的课题之一。本文扼要地介绍了蝎昆虫神经毒素在一般理化特性,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及作用的专一性和机理等基础理论研究方面上的一些进展概况。  相似文献   

19.
疼痛调控是多通道、多受体和多系统介导的复杂生命医学热点问题。诸多靶通道特异性工具药的普遍缺乏,致使其机制解析和临床诊疗转化任重道远。蝎毒是多种毒素多肽的集合体,用于捕食和防御天敌,蛰伤诱致长时程炎症和疼痛。通常认为,类α长链肽类蝎毒素作用于钠通道,延缓钠通道失活,产生致痛效应,而类β长链多肽蝎毒素则相反。短链肽类蝎毒素作用于钾通道、氯通道和钙通道,呈现疼痛相关的功能多样化。因此,开发应用极具潜力的靶向蝎毒素,是解析疼痛调制新机制的重要工具分子。现对蝎毒素与疼痛相关离子通道互作的工作做一综述,并探讨蝎毒素多肽致/抗痛的分子功能多样性。  相似文献   

20.
据调查统计,甘肃小陇山有毒被子植物共107种,其有毒化学成分主要为非蛋白质氨基酸、肽类、生物碱、酚类衍生物、萜类、甙类和无机及有机物等.对有毒植物的民间用毒、解毒方法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