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分对番茄不同叶龄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番茄品种"金棚1号"为材料,采用盆栽方式,按照蒸腾蒸发量(ET)的50%、75%、100%和125%作为补充灌溉量研究了不同水分下番茄结果期叶片气体交换特性和光响应特征参数随叶龄的变化。结果表明:番茄叶片随着叶龄的增加,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逐渐降低,水分利用效率(WUE)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叶龄为18 d和29 d的叶片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随灌溉量的增加均先增加后降低,分别在75%ET和100%ET处理达到最大值。叶龄为38 d和47 d的叶片Pmax均以125%ET处理最大。表观量子效率(α)随叶龄的增大也先升高后下降,在叶龄为38 d时最大;番茄叶片的光饱和点(LSP)随叶龄的加大而减小。不同水分处理下不同叶龄叶片的光响应特征参数为:叶片在叶龄为18 d时,Pmax为20.64—26.73μmol.m-.2s-1,α为0.0518—0.0556;叶龄为29 d时,Pmax为11.00—24.24μmol.m-.2s-1,α为0.0522—0.0594;叶龄为38 d时,Pmax为11.77—18.18μmol.m-.2s-1,α为0.0619—0.0693;叶龄为47 d时,Pmax为9.09—18.17μmol.m-.2s-1,α为0.0538—0.0606。随叶龄加大,增加补充灌溉量有利于延缓叶片光合能力的降低。气孔限制是水分影响番茄叶片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气孔限制与非气孔限制因素是番茄叶片Pn随叶龄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以春性小麦(Triticum aestivum)品种宁麦6号为试验材料,试验前从不同密度田块选取不同蘖数的麦苗,在越冬期和分蘖末期进行各项指标测定,得到以下结果: 1.无论是在越冬期,还是在分蘖末期,分蘖数多的麦苗对NO_3~--N吸收多,转化快,多蘖株麦苗的氮素同化能力明显强于少蘖株麦苗。  相似文献   

3.
1973年开始,先后采用CO_2、He-Ne、N分子等五种激光器,照射了满仓金、牡丰一号等16个大豆品种,2,859粒种子。 1973年至1976年从照射的大豆品种中,选出一些矮秆、荚密在育种上有价值的材料,重点观察了同种激光器不同照射时间对植株出苗率和成活株数的影响,并对变异植株做了细胞学观察。细胞学观察方法是以卡诺氏液固定1—2小时,用1NHCI在60℃下水解6—10分钟,以醋酸洋红染色。制成涂片进行观察。试验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4.
在大小麦感病品种的胚芽鞘大约长1—1.5cm 时接种白粉菌的分生孢子,置17—20℃的室温下20小时左右后,放入1—4℃的冰箱中保存。整个保存期间不加光照。30—40天后,胚芽鞘上长出白粉菌丝和分生孢子。经无病小麦苗接种试验,在3—4℃下小麦白粉菌保存110天、1—3℃下保存150天以上,胚芽鞘上的白粉菌分生孢子仍具有与盆栽麦苗上保存的分生孢子相似的侵染力。用胚芽鞘保存白粉菌种不需附加光照,方法简便,易于保持菌种纯度,保存期长。  相似文献   

5.
二纹土潜Gonocephalum bilineatum(Walk.)是福建省东南沿海旱作地区的主要地下害虫之一,又称铁线虫或竹根虫。食性很杂,几乎遍及各种旱地作物,以大麦、小麦受害最重,花生、甘薯次之,麦苗根受害后枯萎死亡。1951年冬惠安县城关麦地曾造成断垅缺苗的损失。以往有关此虫的生活习性与防治方法的报导少见。1959—1960年我们在晋江地区对此虫进行初步观察,结果整理于下。  相似文献   

6.
肖瑜 《植物生态学报》1993,17(4):358-363
 根据森林和林木各器官生物量随时间的变化,林冠叶片(叶群体)生长和死亡规律及数学生态学的原理,得出了叶的生物量、年净生产量和平均叶龄之间的关系。一般表达式为P=│lnlx│·B/x(式中Pn为叶年净生产量,lx为特定叶龄的存留率,B为叶生物量,x为平均叶龄)。当林冠叶片达到平衡时,Pn=0.693·B/x;存留率为36.8%时,成为目前用平均叶龄计算叶年净初级生产量的形式。本文证明了后一种特殊形式之所以被人们广泛采用是因为混淆了平均叶龄与叶量周转时间这两个概念;这种方法估算的结果比正常值约高30%。 还用实例讨论了用0—1龄级平均叶龄估算叶净生产量所不可避免的偏大原因,用本文提出的公式对某些叶净生产量的计算数值进行了修正;结果表明,与实际情况比较吻合。  相似文献   

7.
草莓高效离体叶片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草莓'明宝(Meiho)'和'红颊(Benihope)'的叶片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基本培养基、暗培养时间、植物生长调节剂、叶龄、不同放置方式对其不定芽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品种叶片不定芽离体再生的最佳条件不同.'明宝'叶片的最佳不定芽再生培养基为MS+2.5 mg/L TDZ+0.1 mg/L IBA+0.1 mg/L 2,4-D,叶片再生的最佳叶龄为30~40 d,再生率可达82.8%;'红颊'叶片的最佳不定芽再生培养基为MS+2.0 mg/L TDZ+0.1 mg/L IBA+0.1 mg/L 2,4-D,叶片再生的最佳叶龄在10~20 d,再生率可达79.8%.2个品种叶片暗培养14 d可以提高不定芽再生率;叶片正放比反放再生效果好;添加8 mg/L AgNO3和1 000 mg/L活性炭可有效提高再生率.  相似文献   

8.
周瑜  黄娟  张亚勤  吴毓  李泽碧 《广西植物》2022,42(2):324-332
为明确高粱穗分化进程的简易叶龄诊断方法,该文以杂交种'晋渝糯3号'和常规种'国窖红1号'为供试材料,设置3个播期,观察幼穗分化进程及对应的叶龄,分析各分化阶段与叶龄及叶龄指数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1)高粱幼穗分化过程可划分为5个时期(营养生长期、生长锥伸长期、枝梗分化期、小穗小花分化期和雌雄蕊分化期),不育的有柄小穗...  相似文献   

9.
三年来,为观察选择适于盆栽的葡萄品种及不同品种之盆栽丰产技术,我们利用学校生物实验园地试种盆栽葡萄32个品种,共两千多盆。二年生苗在八寸盆中可结果3斤多,三年生苗木于一尺盆中可结果5—10斤,最多的单株(栽于大木桶中)可结果27.3斤。经筛选,适合盆栽的品种有:巨丰、玫瑰香、红香水、黑汉、吉香、京早晶、无核红、沙巴珍珠等。以前五种为佳。  相似文献   

10.
不同基因型玉米间作的群体质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天学  李潮海  付景  闫成辉 《生态学报》2009,29(11):6302-6309
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基因型玉米间作的群体质量特征.结果表明,HF9‖XD20间作,植株中部叶片平均叶龄延长,而对下部和上部叶片影响不大;ZD958‖LD981间作,ZD958植株下部叶片平均叶龄延长,而中、上部叶片则缩短,LD981植株下、中、上部叶片平均叶龄均有所延长.吐丝前,群体叶面积指数(LAI)单间作无明显差异,吐丝后,HF9和LD981的LAI分别大于和显著大于单作群体,而ZD958和XD20则分别小于和显著小于单作群体.紧凑型品种和半紧凑型品种间作增加了群体透光率,吐丝后10d,4个品种棒三叶叶色值(SPADR)均有所增加,并且除ZD958外,其余3个品种棒三叶净光合速率均有所增加,其中LD981增加显著.间作对吐丝以前的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影响不大,吐丝后,半紧凑型品种(HF9和LD981)的干物质积累量增加,其中LD981增加显著,而紧凑型品种(XD20和ZD958)的干物质积累量减少,其中ZD958显著减少;间作还提高了收获指数,并且两种间作群体的土地当量比(LER)均大于1.结果提示,紧凑型与半紧凑型玉米品种的间作可以提高群体质量,延长叶片功能期,提高光合效率,增加籽粒产量.  相似文献   

11.
不同镉水平下大麦幼苗生长和镉及养分吸收的品种间差异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8  
邬飞波  张国平 《应用生态学报》2002,13(12):1595-1599
利用水培试验研究了不同Cd水平下大麦幼苗的Cd和几种矿质元素吸收、积累、生长和生物学产量的品种间差异 .结果表明 ,1μmol·L-1Cd处理显著降低麦苗株高、绿叶数、叶绿素计读数、地上部和根系干重 ,显著抑制植株对Zn、Mn、Cu的吸收和累积 ;品种之间存在着显著差异 ,无芒六棱受抑制最为严重 ,米麦 114和浙农 1号表现出相对较强的抗性 .麦苗Cd含量和累积量品种之间也有显著差异 ,浙农 1号的Cd含量最高 ,米麦 114最低 .相关分析表明 ,麦苗生物学产量与地上部Cd含量、累积量及根系Cd含量呈显著负相关 ,其中与地上部Cd含量的相关性最强 ,与根系Cd累积量无显著相关 .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木豆(Cajanus cajan)叶片的氨基酸含量的变化,对19份种质资源和1~3叶龄的木豆叶片氨基酸含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种质资源和叶龄的木豆叶片中均含有17种氨基酸,必需氨基酸以苏氨酸、异亮氨酸和赖氨酸的含量最高,分别为0.67%、0.70%和0.48%,非必需氨基酸以丝氨酸、酪氨酸和组氨酸的含量最高,分别为0.69%、0.66%和0.44%。除赖氨酸和丙氨酸外,其余15种氨基酸含量在木豆叶片中总体上随着叶龄的增加呈现上升趋势。不同种质资源的木豆叶片中总氨基酸含量差异明显。聚类分析可将19个木豆种质资源划分为低氨基酸型(I)、中氨基酸型(II)、中高氨基酸型(III)、高氨基酸型(IV)等4大类型。这为高品质木豆叶茶的加工与高氨基酸木豆品种选育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银杏叶片三种酶活性变化与抗疫霉菌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敏敏  廖咏梅  周志权   《广西植物》2007,27(3):513-517,526
将疫霉菌离体接种于银杏叶片,发现不同龄期银杏叶片对疫霉菌的抗病性有差异,叶龄为100d的抗病性较强,叶龄为20d的抗病性较弱。不同银杏品种叶片对疫霉菌的抗性也有差异,潮田1号和大佛手2号较抗病,大佛手1号和桂G86-1较感病。不同龄期叶片接种后,其过氧化物酶(POD)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的酶活性变化与抗病性成正相关,而多酚氧化酶(PPOD)的酶活性变化与抗病性没有相关性;不同银杏品种叶片接种后,品种间的抗病性与PPOD酶活性变化成正相关,而POD和PAL的酶活性变化与品种间的抗病性没有相关性。可见,POD、PPOD和PAL的酶活性变化没有明显规律性,不能作为衡量银杏叶片抗病性的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14.
1956年我们进行連作晚稻移栽期试验时,发现不同移栽期,秧齡愈长,移栽愈晚,植株产生不同程度的分枝现象,这种分枝多半是从地上茎节葉腋间着生,由腋芽生长而成,这些分枝並且同样具有抽穗结实的能力。试验时我们所採用連作晚稻品种分秈、粳两组,秈型品种为“晚成”,粳型品种为“背晚”,均係当地选出的農家种;同在5月30日播种,在8/7、8/17、8/27三期分期移栽,秧齡日数为69—79—89天;根據观察,在各期生育过程中,8月7日移栽,僅分蘖节位较高(在9—8节间  相似文献   

15.
夏玉米植株及叶片生长发育热量需求的试验与模拟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通过比较国内多种积温计算方法造成的结果差异,推荐一种有较强生物学意义和普适性的职温计算方法,并以此计算了不同播期,不同品种,不同密度以及不同水肥管理条件下夏玉米各生育阶段,从出苗到各叶片完全展开以及各叶片生期的积温,讨论了影响植株及叶片生长发育期积温稳定性的主要因子,并模拟了单株出速度与出苗后温度累积及叶片生活期积温需求与叶龄的定量关系。  相似文献   

16.
树鹨(Anthus hodgsoni yunnanensis)是一种森林益鸟。本亚种分布很广。国内主要在东北区和蒙新区繁殖。 我们于1964—1965年4—9月和1979—1980年5—9月在长白山北坡不同林带的4个工作点对它的繁殖习性做了观察。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一、1951年陕西与平县农场进行不同小麦品种移植,在1952年发现经过移植的6028小麦出现有分枝穗。为了进一步探求移植对小麦分枝形成的作用及原因,我们于1952—1953和1953—1954年继续用6028小麦进行了移植试验。二、根据1952—1953年,1953—1954年两年结果证明采用移植方法,肯定能促成分枝穗的形成,同时看出分枝穗形成数目与移植时期有关,如下表所列:  相似文献   

18.
水稻叶片按形态差异可分为芽鞘(胚芽鞘或鞘叶)、不完全叶和完全叶三种。我们通常所说的稻叶指的是完全叶(计算叶龄一般从完全叶开始),它由叶鞘、叶片(叶身)、叶枕(叶环)三个主要部分组成;另外还有叶耳和叶舌。无叶耳和叶舌的品种称为筒稻。  相似文献   

19.
中国小麦地方品种内和品种间醇溶蛋白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揭示中国小麦地方品种内遗传异质性和品种间的遗传多样性,采用A-PAGE方法,对72份来自不同生态区的地方品种进行醇溶蛋白构成分析。结果发现,全部供试地方品种共观察到101条迁移率不同的务带,构成229种醇溶蛋白构型,每个品种醇溶蛋白条带数目为14—24。63份(87.5%)地方品种在品种内具有2种以上醇溶蛋白变异类型,其中,变异类型最多的品种二红皮小麦(ZM004659)30个子粒中有14种之多,多数品种具有2—3种变异类型。品种内醇溶蛋白构型一致的品种共有9个,占12.5%。这表明供试的大多数小麦地方品种内个体间在醇溶蛋白构成上具有遗传异质性。聚类分析表明,相同生态区的地方品种没有整齐地聚为一类。  相似文献   

20.
低温胁迫对水稻幼苗不同叶龄叶片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蜀恢162’(‘Shuhui 162’)、‘糯89-1’(‘Nuo 89-1’)、‘蜀恢162/糯89-1’(‘Shuhui 162/Nuo 89-1’)、‘奇妙香’(‘Qimiaoxiang’)和早黄矮(‘Zaohuang’ai’)5个水稻(Oryza sativa L.)品种(系)为研究对象,采用叶绿素荧光成像系统研究了低温(4℃)胁迫对水稻3叶期幼苗不同叶龄叶片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低温胁迫处理后,5个水稻品种(系)幼苗3个叶龄叶片的各叶绿素荧光参数变化有明显差异,其中第一叶的各项参数均降至0。经低温处理后5个水稻品种(系)幼苗3片叶片的PSⅡ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均明显小于对照(25℃),其中第一叶的降低幅度最大、第三叶最小。经低温胁迫处理后,5个水稻品种(系)幼苗第三叶的非光化学淬灭系数(qN)均显著大于对照,耐冷性品种‘糯89-1’幼苗第二叶的qN较对照显著增大,而其他水稻品种(系)幼苗第二叶的qN均显著小于对照;‘糯89-1’幼苗第二叶的光化学淬灭系数(qP)较对照略有增大,第三叶的qP显著大于对照;‘早黄矮’幼苗第三叶的qP也大于对照但差异不显著,而其余水稻品种(系)幼苗第二叶和第三叶的qP均显著小于对照。经低温胁迫后5个水稻品种(系)幼苗3片叶片的PSⅡ最大相对电子传递速率(rETRmax)和半饱和光强(Ik)均显著小于对照;除‘糯89-1’幼苗第三叶外,5个水稻品种(系)幼苗3片叶片的快速光响应曲线初始斜率(α)也均显著小于对照,总体上第一叶的rETRmax、Ik和α下降幅度最大、第三叶最小。研究结果揭示:受低温胁迫后,叶片自身生理差异是导致水稻幼苗不同叶龄叶片受伤害程度不同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