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 由中国植物学会真菌学会虫生真菌专业组主办的全国第二届虫生真菌学术讨论会于1989年11月15日至17日在广东珠海召开。会议共收到论文62篇,到会正式代表58人。自1987年首届学术讨论会以来,我国的虫生真菌研究和应用又有了长足的进步。应用白僵菌防治松毛虫的规模依然居世界前列,在生产工艺,多剂型研制、应用方法、防治对象等方面均有进展。卵孢白僵菌、金龟子绿僵菌、粉拟青霉及汤普生被毛孢等在生产中得到了较多的应用。虫生真菌资源调查在多个地区开展,对一些种类的流行学研究也有了较好的开端。今后仍需加强强毒菌株的选育及制剂的标  相似文献   

2.
利用真菌防治害虫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在微生物防治害虫工作中,虫生真菌的研究和应用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年来发展很快,现综述如下。 一、应用的进展 生产上研究和应用较多的虫生真菌大多属藻状菌纲和半知菌类,其中较为重要的种类有白僵菌、绿僵菌,虫生藻菌、雕蚀菌,轮枝菌和穗霉等。 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Bal.)Vuill是当今研  相似文献   

3.
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我国虫生真菌学科领域已从过去对少数种的观察研究(如冬虫夏草和白僵菌等)、益虫保护(如蚕僵病防治)、药用和害虫生物防治等,扩大到了对多类虫生真菌资源的系统研究和在国民经济不同领域中的开发应用。迄今,虫生真菌已不仅是昆虫病理学的组成部分及农林害虫防治中的一种途径和手段。作为菌物中的一个特殊生态系,就其现有研究内容来看,至少已发展成了如下几个各具特色的研究领域:以白僵菌为代表的昆虫病原真菌及其对农林害虫的生物防治;以蚊幼虫为主的卫生害虫的虫生真菌研究及利用;虫草及其无性型的综合研究;…  相似文献   

4.
琅琊山虫生真菌物种多样性和季节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皖东琅琊山自然保护区设置的20个样方中共采集672份虫生真菌标本,分属于4科8属20种.优势种依次为球孢白僵菌、粉拟青霉、环链拟青霉、布氏白僵菌和玫烟色拟青霉,其中球孢白僵菌占绝对优势,相对多度高达73.8%.选用物种多度、Shannon-Wiener指数H′和Pielou均匀度E对琅琊山虫生真菌物种多样性和季节分布进行研究发现,虫生真菌数量丰富但物种多样性指数较低;夏季虫生真菌菌株最为丰富,均匀度相对较低,随着气温及降雨量的下降,菌株数量急剧下降,均匀度相对较高;不同季节白僵菌属的数量波动大,但拟青霉属波动较小.  相似文献   

5.
马尾松纯林虫生真菌群落组成及优势种生态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麻姑山马尾松纯林的虫生真菌群落进行了调查研究,共发现了3科6属14种。该林区虫生真菌群落的主要成分是环链棒束孢、球孢白僵菌和粉棒束孢,虫生菌种类较少,较为单一。对3种优势虫生真菌环链棒束孢、球孢白僵菌和粉棒束孢的营养、时间及营养-时间二维生态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环链棒束孢与粉棒束孢的营养生态位重叠度最大,与球孢白僵菌时间生态重叠度最大。而球孢白僵菌的营养生态位宽度、时间生态位宽度和营养-时间二维生态位宽度都为最大。球孢白僵菌在自然界中发生时间长,分布范围广,寄主昆虫丰富,生存能力强的实际情况也支持这一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6.
虫生真菌在生活史各个阶段均面临多种环境因子的危害。为了避开这些不利的因素,虫生真菌进化出多种抗逆的机制。近年来,以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和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为代表的虫生真菌抗逆的生化分子基础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明确了某些生化成份和抗逆基因与菌株抗逆性能的相关性。就环境胁迫因子、虫生真菌抗逆的生化分子基础及其在改良菌株抗逆性能方面的应用进行综述,这将为环境适应性强的虫生真菌制剂的研发与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虫生真菌分子致病机理及基因工程改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虫生真菌侵染寄主昆虫的复杂过程可分为体表附着、体壁穿透及体内定殖和致死等不同阶段。近年来, 以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和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为代表的基因功能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从不同角度阐明了虫生真菌的分子致病机理; 同时, 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为昆虫病原真菌的遗传改良和选育高毒力杀虫菌株开辟了新的途径。对近年来昆虫病原真菌侵染寄主的分子对策及基因工程改造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并就进一步研究虫生真菌的毒力基因及功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虫生真菌分子致病机理及基因工程改造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虫生真菌侵染寄主昆虫的复杂过程可分为体表附着、体壁穿透及体内定殖和致死等不同阶段.近年来,以金龟子绿僵茵(Metarhizium anisopliae)和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为代表的基因功能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从不同角度阐明了虫生真菌的分子致病机理;同时,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为昆虫病原真菌的遗传改良和选育高毒力杀虫菌株开辟了新的途径.对近年来昆虫病原真菌侵染寄主的分子对策及基因工程改造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就进一步研究虫生真菌的毒力基因及功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白僵菌的调查和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 (Bals.)Vuill.]是一种重要的虫生真菌,我国广泛用于防治玉米螟和松毛虫等农、林害虫。但关于自然界昆虫白僵病的发生特点和寄主范围等在国内报道很少,对于白僵菌的分类也比较混乱,有人认为B.globulifera应区别于白僵菌(B.bassiana)作为一个独立的种存在,但有人则认为B.globulifera应是白僵菌(B.bassiana)的异名,不能作为一个独立的种。作者在虫生真菌的采集调查中,从1962年冬至1965年夏共分离到白僵菌属真菌55个菌株。根据对这些菌株的研究,同意后一种的看法。 现将调查和鉴定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白僵菌生物防治林中虫生真菌群落结构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白僵菌生物防治林中虫生真菌群落的结构研究表明,长期接种式释放白僵菌的马尾松林中虫生真菌共有属7种.球孢白僵菌的数量占绝对优势,为总数的63.22%;拟青霉次之,占25.86%;绿僵菌占9.20%;轮枝孢仅占1.72%.从寄主昆虫的多样性来看,球孢白僵菌和环链拟青霉的Brillouin多样性指数分别为3.56和2.315,均匀度分别为0.81和0.865;粉拟青霉和蜡蚧轮枝孢的多样性指数分别为1.71和0.862,均匀度为0.963和1.000而黄绿绿僵菌、金龟子绿僵菌和玫烟色拟青霉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标均较低.不同季节中被白僵菌侵染的寄主昆虫多样性指数呈现出春秋高、夏季低的趋势,反映了白僵菌种群的季节性变化.  相似文献   

11.
<正> 由中国植物学会真菌学会筹办的全国首届虫生真菌学术讨论会于1987年8月26—29日在吉林省公主岭市召开,来自全国17个省、市、自治区的科研、教学和有关业务部门的5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共收到论文51篇,有38人作大会发言,广泛讨论了各主要虫生真菌类群,内容涉及到真菌形态分类、生态、生理、遗传,昆虫病理,农林病虫害的生物防治及药用真菌等领域。我国虫生真菌的研究和应用自70年代以来有了较大的进展,在世界上有一定影响。虫生真菌作为农林生态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及生物防治的重要材料,对我国的农林业生产起了积极作用。在当前环境及生态问题日益突出的形势下,加强虫生真菌的研究,不仅对学科发展,而且对于生产建设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此外,虫草属的一些种还具有重要的药理作用。根据当前国内外虫生真菌研究动向及存在的问题,在利用真菌防治害虫方面,应扩大资源开发,加强流行病学、遗传育种、发酵工艺、剂型和应用途径以及同其它防治手段的相容性研究,使虫生真菌在有  相似文献   

12.
根足虫草琅琊山变种新变种及其无性型被毛孢新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采自安徽省滁州市琅琊山林场的一种虫草及其无性型,经鉴定为根足虫草琅琊山变种Cordycepsheteropodavar.langyashanensis新变种。多批次收集弹射的子囊孢子分离得到其无性型,经鉴定为一被毛孢新种,命名为根足被毛孢Hirsutellaheteropoda。模式标本及其无性型菌株干培养物保存在安徽农业大学虫生菌研究中心(RCEFAAU)。  相似文献   

13.
报道疣孢虫草Cordyceps phymatospora为新种;球孢虫草C. bassiana 及其无性型Beauveria bassiana, 长座虫草C. longissima 及其无性型 Hirsutella longissima, 台湾虫草C. formosana 及其无性型 Hirsutella sp., 拟细虫草C. gracilioides和丝虫草C. filiformis 等19种虫草及其部分相关真菌。模式标本保存在安徽农业大学虫生菌研究中心(RCEFAAU)。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道采自贵州的中国新记录属层束梗孢属Hymenostilbe一新种刺孢层束梗孢(Hymenostilbespiculatasp.nov.Huan,FanetLi)。该种寄生于蜘蛛,产孢细胞子实层状复被于孢梗束上,无瘤,多点芽菌产孢。分生孢子单生,光滑或具细刺,56~6.6×1.3~2.7μm。  相似文献   

15.
虫壳属一新种大别山虫壳(Torrubieladabieshanensis)及其同时在蛛体上并存的无性型大别山球束梗孢(Gibeluladabieshanensis)。子囊壳表生至浅埋生,孔口黄色,子囊孢子弹射后呈波浪形弯曲。次生子囊孢子长柱形,9.4~15.1×0.7~1.2μm。孢梗束单个或两个,白色,在其2/3处仍有分生孢子梗。分生孢子梗长27~44μm,光滑。分生孢子纺锤形,3.2~4.0×1.1~1.8μm。具糙梗孢式的共无性型方式,分生孢子线形,11.0~20.0×0.7~1.1μm。列出了该属已知种的检索表,并分别命以中名  相似文献   

16.
<正> 第三届全国食用菌学术讨论会于1987年11月9日至13日在上海市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举行。出席这次学术讨论会的代表、列席代表和特邀代表共250余人,来自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的184个科研、生产和教学单位,是我国食用菌工作者的一次空前盛会。会议由中国植物学会真菌学会、中国微生物学会联合主持。会议中还参观了食用菌研究所以及马陆、嘉西公社蘑菇种植厂。大会共收到论文300余篇,印发了《全国第三届食用菌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会议学术空气浓厚、安排紧凑,进行了大会与分组学术报告,开展了学术交流与讨论,内容包括研究综述、资源开发、遗传育种、制种技术、营养基质、栽培技术、生理生化、病虫防治、测试技术、贮藏加工、食菌保健等十一个方面。出席今年在西德召开的第十二届国际食用菌学术讨论会的六位代表也在会上介绍了情况,传递了食用菌科研成果的最新信息。为使我国早日跻身于世界食用菌强国之林,与会代表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在会上宣布成立真菌学会下的“食用菌专业组”,组长:杨新美;副组长:卯晓岚、黄年来;组员:方自若、刘日新、毕志树、罗信昌、赵震宇、贺学洋。下届全国食用菌学术讨论会将于1990年召开。  相似文献   

17.
从采自四川理县米亚洛的冬虫夏草(Cordyceps sinensis(Serk.)Sacc.)内菌核中分离得一金孢霉新种,中国金孢霉(Chrysosporium sinense Liang)。此菌与本属已知种的鉴别特征是:形成较多孢梗束,生长最适温低于20℃且大量形成壁光滑的间生分生孢子。本文还对虫草无性型的确定作了扼要地讨论。  相似文献   

18.
真菌是真核生物中除植物和动物的第三类生物,其中拥有肉眼可辨识的大型子实体的真菌被泛称为大型真菌,即人们所熟知的蕈菌、蘑菇。分类学上大多数物种来自担子菌门,少数来自子囊菌门。随着分子系统发育研究的开展,真菌分类学获得了巨大的进步,同时随着类群间进化关系认识的不断深入,近年来真菌分类系统经历了大量的调整,不断推陈出新,这让使用者难以把握。近期结合分子系统学研究的最新进展,担子菌门及子囊菌门的分类系统得以修订,为了方便广大研究者对大型真菌分类系统的需求,在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菌物标本馆、中国菌物学会、中国菌物标本馆联盟的支持下,结合相关研究成果,世界大型真菌分类系统及信息平台上线。该平台提供了完整的大型真菌分类系统及相关分类信息,并在广泛的国内外合作基础上,实现定期更新。这将满足不同领域的研究者对相关信息的需求,并为研究者提供学术交流平台,有力促进大型真菌分类系统的稳定性和前沿性。  相似文献   

19.
我国大陆寄生蚜虫的病原真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蚜虫的微生物防治日益成为新的研究热点。病原真菌作为一类重要的生防资源,在蚜虫的微生物治理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的微生物生防工作开始较晚,但近几十年发展迅速。文章综合已发表的文献,介绍了我国大陆寄生蚜虫的病原真菌的种类及分布,并对其流行概况作了简要的描述与分析。  相似文献   

20.
虫生真菌的多样性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梁宗琦 《生物多样性》1996,4(4):235-241
虫生真菌分属菌物界各分类阶元,它们除在物种上种类繁多外,在形态结构、生活史、繁殖方式、致病机理和次生代谢产物方面亦极具多样化。了解虫生真菌的多样性对正确鉴定它们的分类地位,探明疾病发生的侵染单元,以及多方位,多层次地利用虫生真菌的功能和次生代谢产物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