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观察贝那普利和氨氯地平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压及肠道微生物的影响。方法 18只14周龄雄性SHR随机分为模型组(Mod组,n=6)、贝那普利组[Bph组,盐酸贝那普利灌服0.90 mg/(kg·d),n=6]、氨氯地平组[Aml组,苯磺酸氨氯地平灌服0.45 mg/(kg·d),n=6],另以Wistar-Kyoto(WKY)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NC组,n=6), NC组和Mod组每日给予蒸馏水灌胃,干预8周后测定各组大鼠血压,观察结束处死大鼠取空肠粪便,进行16S rDNA V4区扩增子信息采集与分析。结果贝那普利和氨氯地平对SHR具有明显的降压作用,用药后对SHR肠道微生物的门属组成、α多样性、β多样性有一定影响;根据关系热图分析菌群和环境因子血压的关系,拟杆菌属(Bacteroidetes)、厚壁菌属(Firmicutes)和粪球菌属(Coprococcus)与收缩压(SBP)相关,拟杆菌属与平均动脉压(MBP)相关。结论贝那普利和氨氯地平具有明确的降压作用,并对SHR肠道微生物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模拟失重对大鼠肠道菌群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研究模拟失重条件下大鼠肠道菌群变化情况。方法:选择性培养基分别对肠球菌、肠杆菌、类杆菌、乳杆菌以及双歧杆菌进行定量测定,扫描电镜观察大鼠盲肠上皮细胞的组织变化。结果:过路菌群中肠杆菌和肠球菌数量增加显著;原籍菌群中双歧杆菌减少十分明显,乳杆菌的数量也有不同程度的减少,而类杆菌的数量有增加的趋势。SD大鼠盲肠出现了肿胀细胞,上皮细胞颈毛排列紊乱、稀疏。结论:模拟失重条件下大鼠肠道微生态出现平衡失调。  相似文献   

3.
应激是机体受到各种因素刺激时所出现的全身非特异性反应,可对全身各个系统产生影响。肠道菌群是肠道微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持机体健康发挥重要作用。应激通过影响肠道黏膜屏障功能、肠道免疫功能、胃肠道运动功能等引起肠道菌群紊乱。本文就应激对肠道菌群的影响及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鱼油对断奶大鼠脏器指数及肠道菌群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鱼油对断奶大鼠脏器指数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取(21±3)d日龄断奶SD大鼠96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饲喂添加0.5%鱼油的饲料,对照组饲喂正常饲料。分别于第7、14、21、28天处死各组大鼠12只,分别测定大鼠肝脏指数、胸腺指数及脾脏指数;应用梯度稀释法和培养法测定大鼠4种肠道正常菌群,即肠杆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葡萄球菌。结果实验组第7天脾脏指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第28天肝脏指数和胸腺指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第7、14和21天肠道内肠杆菌数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第7天大鼠肠道内葡萄球菌数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第14天大鼠肠道内葡萄球菌数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实验组大鼠肠道内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数量与对照组相比虽有所增高,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鱼油可以明显提高断奶大鼠的脏器指数,并且可通过增加断奶大鼠肠道内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数量,降低肠道内肠杆菌和葡萄球菌数量,进而调节断奶大鼠的肠内菌群,改善肠道内环境。  相似文献   

5.
正一项新研究显示,面对高脂饮食时,肠道菌群会产生乙酸,从而影响肥胖、胰岛素抵抗和代谢综合征。这项在啮齿动物中进行的研究显示,乙酸短链脂肪酸有着激活副交感神经系统的能力。无论是乙酸生成增加,还是接下来的副交感神经系统激活,都可能为肥胖治疗提供新途径。过往研究显示,肠道菌群的变化与肥胖、胰岛素抵抗和代谢综合征有关,但肠道菌群是如何导致这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Neu-p11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压及血清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1(ET-1)含量的影响。方法:40只SHR大鼠随机分为4组(n=10):SHR模型组、Neu-p11低剂量组(5mg/kg)、Neu-p11中剂量组(15mg/kg)和Neu-p11高剂量组(50mg/kg)。另取10只WKY大鼠设为正常对照组。每日腹腔注射药物一次,连续5周,观察药物对大鼠收缩压、血清NO及ET-1含量的影响。结果:Neu-p11能有效降低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的收缩压,Neup11低剂量组、Neu-p11中剂量组和Neu-p11高剂量组与SHR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Neu-p11能升高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清NO含量,降低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清ET-1含量,与SHR组相比,各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Neu-p11具有抗高血压作用,其作用可能与促进血清中的NO合成与释放以及降低血清ET-1的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艾灸治疗大鼠实验性类风湿关节炎(RA)的效果及其肠道菌群变化。方法 将46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0只,正常艾灸组12只,RA模型组12只,RA艾灸组12只。RA艾灸组与RA模型组以牛Ⅱ型胶原诱导方法建立关节炎大鼠模型。正常艾灸组与RA艾灸组给予艾灸双侧肾俞、足三里,正常对照组与RA模型组不进行艾灸治疗。分别于造模成功后,艾灸干预第1、2、3周测量各组大鼠体质量、足趾容积、关节炎指数(AI)评分、杆菌/球菌、革兰阳性杆菌/细菌总数并比较差异。结果 大鼠造模后较正常对照组一般情况差、体质量低、足趾容积大、AI评分高、杆菌/球菌及革兰阳性杆菌/细菌总数比值低。艾灸干预后一般情况改善、体质量增加、足趾容积稳定增加、AI评分下降、杆菌/球菌及革兰阳性杆菌/细菌总数比值增加。RA临床表现和肠道菌群变化呈显著性相关,各时间段艾灸干预后RA模型组、RA艾灸组大鼠杆菌/球菌、革兰阳性杆菌/细菌总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艾灸能够有效治疗Ⅱ型胶原诱导关节炎大鼠关节炎症和调节肠道菌群紊乱状态。  相似文献   

8.
研究怀菊花总黄酮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的降压作用及其机制。将SHR随机分为模型组、怀菊花总黄酮高、中、低剂量组和依那普利阳性对照组。采用无创血压计测定血压及心率,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内皮素(ET)、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肾素活性(PRA)含量。结果表明怀菊花总黄酮能够降低SHR的血压(P0.01)、心率(P0.05)、血浆ET(P0.05)、AngⅡ(P0.01)、ALD(P0.01)、PRA(P0.01),其降压机制可能与改善内皮功能和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应用重组腺相关病毒作为基因导人的载体,将CYP450表氧化酶232基因导入到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体内,观察其对SHR血压的影响。方法15只雄性SHR随机分为3组,分别予以病毒悬浮缓冲液,rAAV—GFP和rAAV-2J2尾静脉注射(1×10^12 pfu/只)。用尾套法监测大鼠尾动脉血压,持续6月;实验结束前采用Millar导管检测心功能。采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目的基因在大鼠体内的表达。结果2J2组的血压从第2月开始下降,并保持相对较低的水平,而对照组则缓慢上升,两者间有显著性差异。2J2组心内最大收缩压,收缩末压,drp/dtmax和dr,/dtmin的绝对值与对照组相比较均显著下降。2J2组大鼠的心搏出量和心输出量与对照组相比较显著增加。结论CYP表氧化酶及其代谢产物EETs对心肌的负性肌力调节机制可能是其调节高血压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本实验旨在研究茶籽皂苷对高脂血症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60只雄性Wistar大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分为正常组(10只,C组)和造模组(50只)。C组饲喂基础饲料,造模组饲喂高脂饲料。造模成功后,将造模组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H组)、阳性对照组(P组)、茶籽皂苷高、中、低剂量组(TSH组、TSM组、TSL组),并进行灌胃。灌胃4周后,用16S rRNA测序技术检测茶籽皂苷对肠道菌群的影响。结果显示:与C组相比,H组大鼠肠道菌群的丰度和多样性显著降低,其群落结构从门到属均发生显著变化。灌胃茶籽皂苷后,肠道菌群的丰度以及从门到属的群落结构也均得到有效调节,有益菌群相对丰度提升,致病菌群得到抑制。结果表明茶籽皂苷对由高脂饲料诱发的高脂血症大鼠的肠道菌群起到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1.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浆高血压因子的升压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浆高血压因子的升压机制赵睿珊,胡晓东,王辅才,吴代英(河北省医学科学院实验医学研究所石家庄050021)本工作研究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的血浆中存在的一种具有独特性质的高血压因子(HF)的作用,从而探讨高血压发病的原因、机制和...  相似文献   

12.
抗生素对新生大鼠肠道菌群和肠道免疫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建立动物模型,探讨口服抗生素对新生大鼠肠道菌群的变化及肠道免疫发育的影响。方法选用30只7日龄新生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抗生素组(A)、益生菌干预组(B)及对照组(C),每组10只,A组给予头孢克洛灌胃,B组先给头孢克洛灌胃,2h后再灌长双歧杆菌,C组每天灌以等量的生理盐水,持续2周后处死大鼠,留取盲肠内容物按照张秀荣方法进行肠道菌群检测,免疫组化方法进行肠组织CD4、CD8的测定。结果A组与B、C组相比,革兰阳性杆菌占肠道总细菌数比例明显下降,革兰阴性杆菌及革兰阳性球菌占总细菌数比例明显升高,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A组肠组织中CD4、CD8表达程度受到抑制,与B、C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B、C两组所有的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抗生素的应用会抑制肠道菌群的正常定植,引起菌群紊乱,进而影响肠道免疫系统发育。  相似文献   

13.
14.
测定香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所饲养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的血压,以掌握其血压数据及变化情况,并确定它们是否保持其高血压特征。1 材料和方法42只清洁级大鼠,其中实验组(SHR)16只,对照组(WKY)10只,参考组SHR 10只,  相似文献   

15.
观察应激性高血压大鼠肠道菌群的变化,探索肠道菌群在应激性高血压发生中的作用。应激性高血压模型的制备:大鼠每天2次接受足底电刺激加噪声的应激,每次2 h,中间间隔4 h,共14 d。血压的测量:大鼠股动脉插管,Powerlab系统记录血压。伪无菌鼠的制备:在大鼠的饮用水中加入氨苄西林(1 g/L)、万古霉素(500 mg/L)、新霉素(1 g/L)和甲硝唑(1 g/L)4种抗生素,共持续4周。采用Illumina MiSeq测序技术,测定大鼠粪便中微生物16S rRNA V3-V4区序列,并对群落结构和多样性进行比较分析。慢性应激导致大鼠血压升高,心率加快,血清去甲肾上腺素浓度增加;α多样性分析显示应激大鼠肠道菌群丰富度和多样性下降,β多样性分析显示应激组大鼠肠道菌群物种组成变少,差异性变大;伪无菌鼠的肠道菌群物种单一,仅有少量的变形菌门。给予伪无菌鼠相同的慢性应激,不能引起大鼠血压升高、心率增快,血清去甲肾上腺素浓度未升高。应激引起大鼠肠道菌群紊乱,应激性高血压的发生可能依赖于肠道菌群的状态。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微量元素锶对幼年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SHR)血压升高的预防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107只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分为A组纯水对照组22只、B组锶水浓度3mg/L组22只、C组锶水浓度9mg/L组19只、D组锶水浓度18mg/L组22只,E组锶水浓度36mg/L组22只,普通饲料喂养12周。实验开始时测定基础血压,至结束时共测十次血压。实验开始及结束采血两次,检测肝、肾功能,Elisa法检测血清内皮素-1(endothelin-1,ET-1)、肾素(renin)、血管紧张素I(Iangiotensin-II)及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in,NA),免疫组化法检测主动脉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VCAM-1)、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ICAM-1)的表达。结果:(1)SHR成年后,E组与A组相比表现出血压下降趋势(P<0.05);第十、十一、十二周时D、E组血压均显著低于A组(P<0.01);B、C组较A组也有不同程度下降;随锶水浓度增高血压呈逐渐下降的大体趋势,B-E组血压值低于A组(P<0.05,P<0.01);(2)锶水喂养后各组肝、肾功能指标及ET-1、renin、Ang-II、NA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3)锶水喂养后,B-E组主动脉NF-κB、VCAM-1;ICAM-1的积分光密度值(IOD)均显著低于A组(P<0.01),且随锶水浓度增高,NF-κB、VCAM-1、ICAM-1的表达呈递减趋势(P<0.01)。结论:微量元素锶可延缓SHR血压升高,减小血压波动,其对高血压的预防作用机制可能是由于抑制NF-κB经典通路,减少VCAM-1、ICAM-1等炎症介质的产生而减轻血管壁损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6种常用品系小鼠和大鼠肠道菌群进行比较研究.方法 采集3家实验动物生产单位150只SPF级小鼠和大鼠的210份粪便或肠道内容物样本,依据细菌16S rDNA V3-V4区域通用引物对样本进行PCR扩增,并采用Illumina Hiseq 2500高通量测序平台进行测序.基于动物来源、品种品系、性别、年龄和肠道分...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富含燕麦麸皮饲料对正常大鼠的耐受性和安全性,及其对肠道功能、肠道菌群构成、血糖、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SD大鼠分为对照组(基础饲料喂养)和干预组(含燕麦麸皮21.7%饲料喂养),4w实验期间记录大鼠一般生活状况、进食量、体重、血糖、血脂水平、肠道转运时间等指标,第29d处死大鼠,记录盲肠总重、壁重及内容物重量,行肠球菌、肠杆菌、双歧杆菌及乳杆菌特异性培养及计数,测定盲肠内容物氨含量及pH值。结果:喂养4w后,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大鼠盲肠内容物双歧杆菌数量明显上升,盲肠内容物pH值水平明显下降,其他各项指标在2组间未见显著性差异。结论:正常大鼠对干预组剂量的燕麦麸皮安全耐受,燕麦麸皮增加正常大鼠肠道双歧杆菌数量,降低肠道内pH值水平,未观察到其对肠道转运时间、盲肠结构及糖脂代谢水平等指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黄芪复方制剂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降糖素口服液给大鼠灌胃20d后,可使四氧嘧啶所致糖尿病大鼠血糖显著下降,实验组大鼠血糖接近正常水平,菌群失调得到恢复,提示降糖素口服液可能在治疗糖尿病及调整菌群失调方面具有一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硒营养状态对大鼠肠道菌群结构及炎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硒营养状态对大鼠肠道菌群结构及炎症的影响。方法 2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低硒组、适硒组和补硒组,分别给予低硒饲料、适硒饲料和补硒饲料喂养,持续42 d。收集0、21和42 d时各组大鼠粪样与血样,对比各组不同时间血清硒水平;分析肠杆菌基因间重复共有序列‒聚合酶链反应(ERIC-PCR)指纹图谱,比较肠道菌群多样性指数(H')、ERIC-PCR指纹图谱条带数及图谱间相似系数(Cs);42 d后处死大鼠取十二指肠组织,对比白介素-6(IL-6)、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 21 d、42 d时血清硒水平、肠道菌群H'及ERIC-PCR指纹图谱条带数组间比较,补硒组最高、适硒组其次、低硒组最低,每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s<0.05)。组内比较,补硒组上述指标随时间的延长显著升高(P<0.05),低硒组显著降低(P<0.05),适硒组变化不显著(P>0.05);组间Cs累积分布曲线分析,小于0.6的Cs值在低硒组占80.00%,补硒组占65.42%;组内分析,21 d时小于0.6的Cs值在补硒组、适硒组、低硒组分别占总Cs个数的78.57%、54.27%和38.79%,42 d时小于0.6的Cs值在3组分别占总Cs个数的72.58%、53.47%和36.81%;低硒组IL-6、IL-1β和TNF-α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适硒组和补硒组(P<0.05),适硒组与补硒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硒日粮可降低血清硒水平,引起肠道菌群结构失调、降低其多样性,进而引起肠道炎症,适量补充硒可提高血清硒水平,改善肠道菌群结构、丰富其多样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