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们要研究生物体内的组织代谢和组织机能,首先就需要了解组成组织的原子、分子或化合物,在组织内的分布与转移。在未用示踪元素以前,组成组织的物质或代谢物质在组织内转移的情况,是很难认识的。等到示踪元素广泛地被应用到生命科学上以后,由于元素的放射性或稳定性同位素的百分超,才认识到生命物质是经常处于动态平衡的状态中。构成细  相似文献   

2.
氢和氧元素均有三种同位素,氘(H~2)、O~(17)、O~(18)为稳定性同位素,不具有放射性,特别适用于那些特殊实验对象,如人。但样品制备复杂,测量比较困难,费用昂贵。氚(H~3)是半衰期为12.3年的放射性同位素,释放射线为软β,软β穿透能力较弱,空气中最大射程不足1 mm,故 H~3为一种较安全的放射性同位素。其优点较多,分析测量和样品制备简便、精确、测量费用和同位素费用均很少。故常用的为 HH~3O~(18)双标法。所谓双标记水,就是将一定浓度的 HTO和 H_2O~(18)混合,然后注射到动物体内,通过扩散与体内总体水达到平衡,参与动物体的  相似文献   

3.
金志民  杨春文  刘铸 《四川动物》2007,26(4):963-967
微卫星DNA作为一种分子标记,以其诸多优点被认为是各类遗传标记中最有价值的一种。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鸟类的研究中。本文介绍了微卫星DNA标记的分布特点、突变机制和作为分子标记的特点,并综述了微卫星DNA标记在鸟类的亲权分析及种类鉴定、遗传图谱构建及基因定位、物种进化历史揭示和遗传多样性研究中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4.
雀形目鸟类一直以来都是动物学工作者研究的热点。目前,针对雀形目鸟类研究的标记主要有2部分:一部分是线粒体DNA中12SrRNA、细胞色素b序列、ND2基因和ZENK等基因序列;另一部分是基因组DNA中的c-myc、RAG-1、肌球素基因和核β-纤维蛋白厚基因等DNA序列以及微卫星DNA和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等。本文概述了这些分子遗传标记在雀形目鸟类中的应用和研究状况。  相似文献   

5.
迄今为止,分子生物学家研究人类DNA单拷贝基因组织的最灵敏方法是利用~(32)P-脱氧核苷三磷酸(~(32)P-dNTP)标记的分子探针,与转移到硝酸纤维素膜上的 DNA 杂交后观察放射自显影条带,进行限制性内切酶图谱分折。~(32)P-dNTP半衰期短,价格昂贵,使用不太方便;~(32)P-还含有一定的硬β射线,对实验者身体有害。最近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Leary等用生物素标记探针,并借用免疫学方法,创建了一种快速、灵敏的酶标反应显色技术,(见Leary J.J.et al:Proc.Nat.Acad.Sci.USA,80:4045,1983)有可能打破同位素在  相似文献   

6.
分子标记及其在鸟类分子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子生态学是一门相当新的分支学科,从前人的研究工作来看,分子标记在这个学科中应用非常广泛,本文描述了RFLP、RAPD、MinisatelliteDNA,MicrosatelliteDNA和AFLP这5个分子标记的优缺点及其在鸟类分子生态学中的应用和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7.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标记方法结合现代生物标记方法与SERS光谱技术,使吸附到金或银等贵金属表面的标记分子的拉曼信号显著增强,并将其作为标记示踪信号,具有生物兼容性好、灵敏度高、分子特征性强和快速简便等优点,已成为新颖的标记示踪技术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综述近年来SERS标记技术应用于基因分析、蛋白质检测、微生物检测、肿瘤靶向和小分子物质的最新进展,着重介绍蛋白质和小分子物质的检测,并展望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针对民航业、农业中的人鸟冲突问题,在保护鸟类的前提下,以鸟声驱赶设备为代表的无伤害驱鸟技术成为近年的研究热点.收集北京常见的鸟类--喜鹊Pica pica、灰喜鹊Cyanopica cyana的正常鸣声、受惊鸣声及其天敌苍鹰Accipiter gentilis的正常鸣声进行研究.利用声谱分析方法测量音节的持续时间(Ds)、主能峰频率(Fhp)、基频(Ff)、组成句子的音节个数(Ns.v)和句型等声学特征参数.发现北京地区所采集上述鸟种的鸣声句法结构简单,句型为相同音节的不断重复.在利用鸣声录音制作鸟声驱鸟设备时,此类鸟声便于编辑、修改和使用,并可通过变换多种方式提高使用效果,从而为缓解人鸟冲突提供更多无伤害方法建议,更好地保护鸟类.  相似文献   

9.
用双标记水示踪法测定人体自由活动时的能量消耗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用18O和2H双标记水测定人自由活动时能量消耗率的示踪方法及正常成人的初步测定结果。根据质谱测量精度将HO和2H2O测量定为1.0g/kg(丰度14.45%)和0.06g/kg(丰度99.9%),一次口服后在14d内间歇性收集尿样5次,然后从18O和2H时相曲线斜率的差别,并加入同位素分馏校正因子,算出整体CO2产生率,再根据食物组成估计呼吸商,求出能量消耗率。测得10例正常实验室工作人员的结果是:男性和女性平均为208.8±14.2和192.0±23,kJ·kg-1·d-1。3例住院康复人员平均为154.0kJ·kg-1·d-1。  相似文献   

10.
近年,上海一家儿童医院应用引进的一种“人类凝血因子探针”,对一例血友病B高危孕妇进行产前诊断获得成功,使孕妇中止妊娠,从而防止了一名目前尚无理想治疗方法的血友病B患儿出生。应用基因探针的核酸杂交技术,虽然问世才十年光景,却已被誉为“二十世纪生物学一项重要成就”和“继罗、科赫(R.Koch)之后  相似文献   

11.
荧光双标记法在神经通路研究领域的应用十分广泛。本实验是在电生理学方法记录到躯体与内脏信息在脊神经节上发生会聚的基础上 ,给予形态学的验证。材料和方法选 16只成年 Wistar大鼠 ,体重 2 30± 10 g,雌雄不拘 ,4%戊巴比妥钠液按 0 .1ml/ kg体重腹腔麻醉后 ,将 1% Fas+blue,FB溶液 ,按 5 μl/次 ,分 3次注入会阴部皮下。存活 5d后 ,再次麻醉。开腹暴露膀胱 ,将 1%核黄 (Nuclear Yellow,NY) ,按 5 μl/次 ,分 3次注入膀胱浆膜下层。缝合腹壁 ,存活12~ 2 4h。灌注固定 ,暴露脊髓 ,摘取两侧 L6 、S1 、S2 背根节。置入含 10 % Formali…  相似文献   

12.
卫星跟踪技术在鸟类迁徙研究中的应用及展望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综述了利用人造卫星跟踪技术进行鸟类迁徙研究的现状和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对鸟类栖息地环境进行分析研究的现状。指出了这两项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将这两项技术结合起来将有助于弄清候鸟迁徙定向、迁徙路径选择的机理,揭开候鸟迁徙策略之谜,有助于从景观生态学和保护生物学的角度研究并预测环境变化给候鸟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14.
放射自显影技术作为示踪研究的一种测定手段,已普遍应用于生物学的各个学科的研究工作中,特别是它具有灵敏度高、定位性强、可保存生物机体及组织细胞的完整,以及自显影标本可以长期保存等特点,更显得具有独到之处。成为研究生物机体和细胞结构与功能之间关系的重要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5.
16.
迁飞昆虫标记释放方法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远距离迁飞昆虫的研究工作,普遍引起重视。我国粘虫Leucaniaseparata Walker、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 Stal、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 Guenee的迁飞规律研究进展已众所周知,各省区的地方规律都在深入研究中。为了验证昆虫的迁飞特性和迁飞途径,研究中广泛开展了越冬调查、虫源性质分析、雌虫生殖系统解剖,以及飞机航捕。海面捕捉、高山网捕等项工作,研究结果相继有专题文章论述了。在探索昆虫迁飞的特性和迁飞途径过程中,都把标记释放回收有色昆虫作为迁飞定性的一个重要手段。 昆虫远距离迁飞特性是物种本身的一种适  相似文献   

17.
近几十年来,分子标记方法在生态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显示出重要的应用潜力,着重表现在:①目前分子标记方法主要应用在种群生态学中,在今后的研究中,它将在进化生态学,保护生态学,恢复生态学及生态系统生态学中显示出巨大的应用空间;②现有的一些分子标记方法还有更大的应用空间;③对同一研究问题,结合不同的分子标记方法可以取得更好的研究成果;④新的分子标记方法的产生,将有利于生态学的研究工作的深化和获得新的发展。同时,由于一些分子标记研究费用较高,获得的基础数据重复性较低,研究过程中涉及到一些放射性的安全性问题等都可能影响它在生态学领域的应用。因此,针对生态学不同的要求选择和优化分子标记手段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介绍一种利用膜片钳技术标记脑片神经元形态的方法.方法:利用振动切片机切好实验目标部位的脑片,用含有NeurobiotinTM Tracer的电极内液灌注玻璃微电极,并进行全细胞膜片钳记录;实验结束后将脑片先用4%多聚甲醛固定、漂洗,再用含有Streptavidin-Texas Red和Triton X-100的P...  相似文献   

19.
生命科学发展迅速,实验动物级别逐渐提高,在保证生物制品实验结果可靠性前提下,完善动物由低级别向高级别过渡显得十分必要,最终目的达到实验动物标准化和动物实验规范化。对实验动物质量控制中的遗传标记和免疫学方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0.
黄振远  王瑁  王文卿 《生态学报》2007,27(3):1206-1216
传统上认为红树林输出的有机质产生巨大的能流,支持了巨大的河口和近岸水域生态系统的次级生产。但能量标签技术的研究结果却显示红树林输出的有机质的作用并没有如此巨大。用红树碎屑难消化特性来解释此现象,此外数学模型模拟分析发现潮汐的稀释作用也可以解释这种现象。但这两者都不能解释,在其他初级生产者稀少时,红树材输出的有机质可以被大量利用的现象。在有红树林的河口和近海岸水域生态系统中,藻类等非红树初级生产者具有比红树植物更高的初级生产力,而且更容易被动物获得和消化。可以认为是藻类等巨大初级生产力的竞争作用导致红树初级生产在消费者组织中很难被发现,如此上面提到的难题就能得到很好的解决。此外能量标签技术检测出的是红树的初级生产在消费者组织中的相对比率,不是绝对数量值,从此角度看,能量标签技术的结果与传统观点不是矛盾而是互相补充的关系。由此推测红树的初级生产应该还是被消费者所利用,只是它们在消费者初级营养来源组成中占的比例并不大,但其绝对数量并不少。这与传统观点认为的红树的初级生产被大量利用,支撑了具有巨大的次级生产稍有不同。此外,能量标签技术在红树林生态系统中的适用性尚未检验;计算食物组成的数学工具不是很完善;实验设计上考虑的不够全面;对定量研究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