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在四川西北的古城松潘县境内,岷山山脉的主峰雪宝顶高入雪线,海拔5588米。雪峰北坡,从海拔3578米直下2200米,一条长7.5公里的古冰川“U”型坳谷中,布满了由乳黄、褐黄色碳酸钙质淀积而成的钙华体,犹如一条黄龙从雪山上腾飞而下。由于这条“黄龙”的顶头、中腰和尾部各建有三座寺庙,统称黄龙寺,这条钙华体藉以得名。关于钙华形成的最普遍解释是含有大量二氧化碳的地下水,在适当温度下通过淋溶作用而获得大量的钙,形成重碳酸钙,特別在石灰岩分布区,当富含重碳酸钙的泉水上升到地表吋,随着水分蒸发和二氧化碳大量散逸,在泉口周围逐渐形成碳酸钙沉淀物的堆积。其实影响钙华形成的条件很复杂,就非生物因素来说,碳酸钙的溶解  相似文献   

2.
施肥方式和园龄对洛川苹果园土壤钙素退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黄土高原苹果产区施肥方式和园龄对土壤钙素含量和钙素贮量的影响,本研究以位于世界苹果优生区的陕西省洛川县苹果园为研究对象,分别研究不同施肥方式和不同园龄苹果园0~100 cm土层土壤碳酸钙、水溶性钙和交换性钙含量及其贮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 洛川县苹果园土壤钙素递减式退化现象严重,长期大量单施化肥苹果园土壤钙素退化现象明显大于化肥与农家有机肥配施苹果园,单施化肥苹果园比化肥与农家有机肥配施苹果园0~100 cm土层土壤碳酸钙、水溶性钙和交换性钙平均含量分别减少38.8%、25.4%和5.6%,3种形态土壤钙素贮量依次减少36.4%、26.0%和4.3%;苹果园土壤钙素退化程度随园龄增加不断加剧,园龄>25年苹果园比园龄≤10年苹果园0~100 cm土层土壤碳酸钙、水溶性钙和交换性钙平均含量分别减少48.8%、69.4%和39.5%,3种形态土壤钙素贮量分别减少40.8%、64.1%和33.0%.长期大量单施化肥和长期种植苹果树均对土壤碳酸钙、水溶性钙、交换性钙有明显的耗竭作用,钙素递减式退化特征明显,化肥与农家有机肥配施能够有效减缓土壤钙素退化,对于园龄>25年的高龄苹果园应加强土壤钙素管理.施肥方式是苹果园土壤钙素递减的驱动因素,钙素递减呈现出明显的时(园龄)空(土层深度)效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α(ERα)基因过表达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小鼠骨代谢及钙磷代谢的影响,为靶向基因治疗骨质疏松症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择SPF级雌性小鼠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ERα过表达组,每组10只.采用双侧卵巢切除法制备绝经后骨质疏松小鼠模型,模型建立完成后,ERα过表达组通过椎体髓腔注射的方法转染携带小...  相似文献   

4.
山东费县是平邑盆地的东南部分,白垩纪末的马斯特里赫特期干旱气候背景下,源于蒙山和尼山2个隆起区的物源碎屑供给量偏少,湖水长期维持高清澈度,也同时造成湖水碳酸钙超饱和状态而沉积内碎屑和生屑灰岩。卞桥组一段下亚段湖相灰岩从平邑到费县分布稳定,沉积序列显示后生动物大化石的生物多样性和丰度很低,钙藻和钙质微生物粘结作用形成的核形石是碳酸钙颗粒的主要贡献者,高碳酸钙的湖水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后生动物的大量栖居。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氨基酸螯合钙的增加骨密度作用,实验设低、中、高三个剂量组,另设一个低钙对照组和一个碳酸钙对照组,以200、400、1200mg/kg·bw(相当于人体推荐剂量5、10、30倍)剂量的氨基酸螯合钙给大鼠灌胃13wk,饮用去离子水和摄食低钙饲料,测定大鼠身长、股骨重量、股骨钙含量及骨密度钙表观吸收率等相关指标.结果实...  相似文献   

6.
骨质疏松以及动脉钙化均是危害极大的临床常见病变,骨保护素(OPG)可能是联系两者的分子之一.构建替换型载体pXpPNT-OPG,利用同源重组,将编码前3个蛋白质结构域的小鼠Opg基因组第二外显子序列剔除掉.通过胚胎干细胞(ES)基因打靶获得了正确重组的ES细胞克隆,ES细胞显微注射后获得嵌合体小鼠,交配传代获得杂合子和纯合子小鼠.RT-PCR和蛋白质印迹实验结果显示,纯合子小鼠没有Opg基因的表达.纯合子小鼠骨量丢失明显,骨生物力学指标明显下降,发生严重的骨质疏松,此外,还有50%以上的纯合子小鼠在早期出现动脉中层钙化.小鼠破骨功能亢进,与此同时,成熟成骨细胞数量增加,矿化功能强于野生型.Opg基因缺失小鼠骨中钙和磷大量流失,而血清中水平没有变化,这提示钙磷代谢异常不是OPG缺失导致动脉钙化的原因.对建立的Opg基因敲除小鼠模型进一步深入的研究,将有助于说明动脉钙化和骨质疏松症相互联系的分子机制,为防治骨质疏松症和动脉钙化的并发提供理论基础支持.  相似文献   

7.
髋部骨折往往与高发病率、死亡率以及沉重的经济负担相联系,也是再次骨折的一个主要危险因素。因此加强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抗骨质疏松治疗及预防再次骨折成为提高该类人群生活质量的必要和关键,其中均衡的营养、补充钙和维生素D是基础,及早进行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是关键,而消除骨质疏松的继发原因、治疗并存疾病、适当的锻炼及防止跌倒则是重要的补充。总之,加强老年骨质疏松的多学科综合管理能够获得很好的临床效果。本文就抗骨质疏松药物在老年髋部患者和那些具有跌倒高风险人群中的疗效予以综述,以期为老年骨质疏松的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钙与慢性病     
钙在机体有着非常重要的生理功能,许多疾病的发生与机体钙平衡紊乱导致的生理功能异常有关。现就钙与某些常见的慢性病,包括心血管疾病(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肿瘤、骨质疏松和骨质增生等的关系以及钙的最适摄入量和高钙膳食的副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膳食钙摄入情况,并分析膳食来源,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入组标准,选取中日友好医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的骨质疏松专病门诊患者,收集患者基本资料,包括年龄、身高、体重、伴有基础疾病等情况,采用食物频率法(FFQ)调查患者过去1个月的膳食情况,应用NCCW2009营养软件统计钙每日摄入量。按照钙的来源将食物进行分类,分析绝经后妇女膳食钙来源的特点。结果:总共完成调查108例,绝经后女性膳食日均钙摄入的总量为4766±1775mg/d,个体膳食结构差别大导致方差较大,总达标率为46%,随着年龄的增加,膳食钙摄入有所增加,但无明显差异(年龄组间P=0。25)。膳食钙摄入量虽然高于人群平均水平,但是仍远远低于每日推荐量,达标率极低,需要额外钙补充剂以达到适宜摄入水平(1 000mg/d)。钙的食物来源主要有奶类和蔬菜类,占比大致为40%和20%,且高龄组的摄入高于低龄组,但年龄组内个体差异较大,年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膳食钙的其次来源为主食类和豆类,各自占比约10%。结论: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的膳食钙摄入普遍不足,且绝经5~10年内的妇女膳食钙摄入低于老年人组,改进膳食结构和补充含钙制剂以达到适宜的摄入量是必要的和急切的。  相似文献   

10.
骨质疏松以及动脉钙化均是危害极大的临床常见病变,骨保护素 (OPG) 可能是联系两者的分子之一. 构建替换型载体pXpPNT-OPG,利用同源重组,将编码前3个蛋白质结构域的小鼠Opg基因组第二外显子序列剔除掉. 通过胚胎干细胞 (ES) 基因打靶获得了正确重组的ES细胞克隆,ES细胞显微注射后获得嵌合体小鼠,交配传代获得杂合子和纯合子小鼠. RT-PCR和蛋白质印迹实验结果显示,纯合子小鼠没有Opg基因的表达. 纯合子小鼠骨量丢失明显,骨生物力学指标明显下降,发生严重的骨质疏松,此外,还有50%以上的纯合子小鼠在早期出现动脉中层钙化. 小鼠破骨功能亢进,与此同时,成熟成骨细胞数量增加,矿化功能强于野生型. Opg基因缺失小鼠骨中钙和磷大量流失,而血清中水平没有变化,这提示钙磷代谢异常不是OPG缺失导致动脉钙化的原因. 对建立的Opg基因敲除小鼠模型进一步深入的研究,将有助于说明动脉钙化和骨质疏松症相互联系的分子机制,为防治骨质疏松症和动脉钙化的并发提供理论基础支持.  相似文献   

11.
植物钙包括游离态的Ca2+和结合态易溶、微溶和难溶于水的钙盐,而难溶于水的钙盐常会形成钙晶体.为了解盐渍化生境中不同生长型植物体内的钙状况,本文对天津市54种植物进行了钙晶体的镜检和钙组分的测定.结果表明: 在盐渍化生境中的54种植物体内,有38种植物体内镜检到较多的钙晶体,其中37种植物体内为以簇晶和方晶为主的草酸钙晶体,只在桑科的无花果叶片中观察到内含碳酸钙晶体的钟乳体.按生长型统计,落叶乔、灌木体内的草酸钙晶体较多,藤本植物体内的草酸钙晶体较少,而草本植物和常绿乔木体内未镜检到草酸钙晶体.同时,从乔木、灌木、藤本到草本,植物体内盐酸溶性钙含量逐渐减少而水溶性钙含量逐渐增多,且草本植物体内的水溶性钙含量显著高于乔木和灌木.在盐渍化生境中,植物体内的钙晶体和钙组分因生长型不同而有所差异,草酸钙在落叶乔、灌木抵御盐分胁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蛇骨粉中活性钙在动物体内吸收和利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可  舒普荣 《蛇志》2001,13(1):20-21
目的 探讨蛇骨粉中活性钙在动物体内的吸收和利用情况。方法 以蛇骨粉为钙源饲料喂养大鼠,以低钙、碳酸钙、全脂奶粉喂养大鼠作为对照;喂养大鼠28天,动物单笼饲养,自由饮水,自由进食,逐日记录饲料摄取量,每4天称重1次。实验结束前4天做代谢实验,收集粪尿。实验结束时断头取血,测血清钙、磷及碱性磷酸酶,同时采双侧股骨,剔净肌腱,测股骨中Ca、P含量,计算钙存留。结果 蛇骨粉组股骨钙的存留率、活性钙在体内的吸收率和存留率与碳酸钙和全脂奶粉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以蛇骨作为活性钙来源在动物体内的吸收利用较好,能有效地补充钙质。  相似文献   

13.
<正>衰老相关的骨质流失及骨质疏松是常见的慢性疾病,而慢性炎症在其发病过程中也发挥重要作用。前期研究表明,在慢性炎症过程中转录因子NF-κB大量激活,抑制NF-κB防止骨质流失及骨质疏松的发生,然而目前尚未找到抑制NF-κB的理想靶点或试剂。Wnt家族蛋白是体内一类重要的调节蛋白,参与机体生长发育、干细胞自我更新及肿瘤发展过程,同时在维持骨稳态中也起到重要作用,但此前对后者的研究尚不充分。来自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研究团队近期发现,非经典Wnt信号通路蛋  相似文献   

14.
钙是怎样在骨质中存留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世界人口向老龄化趋势发展 ,骨质疏松的患者也逐渐增多。骨质疏松患者容易发生骨折。根据WHO 1 994年的报告 ,亚洲人中发生骨折的人数在世界各地中居首位。骨折将影响老年人的生活与行动 ,所以预防骨质疏松对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因此补钙的措施成为人所共知的验方 ,各种钙剂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然而各种钙剂的效果并不能都象所宣传的那样令人满意 ,这是什么缘故呢 ?因为人们普遍地忽视了骨质中其它成分的作用 ,所以需要进一步认识钙在骨质中的存留情况。钙是骨质中重要的无机成分。钙与磷在骨质中形成薄片状结晶体 ,…  相似文献   

15.
变温X-射线衍射方法对珍珠相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X-射线高温衍射附件对珍珠结构及其相变进行了测定,发观珍珠由霰石型碳酸钙向方解石型碳酸钙的转变经历一个温度区间,并非在某一温度下产生突变;探讨了这种转变过程中钙离子和碳酸根离子在晶体中位置变化的模型,影响珍珠形成霰石型结构的因素。并且联系在研究鸡胚发育过程中发现有球霰石结构的碳酸钙这一事实,对生物体存贮钙的方式进行一些讨论。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唑来膦酸联合钙尔奇D治疗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60例予唑来膦酸联合钙尔奇D治疗,对照组60例予钙尔奇D治疗。连续治疗12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骨密度、疼痛评分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2个月后,实验组患者的股骨颈、股骨粗隆和腰椎正位的骨密度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AS疼痛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无严重的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唑来膦酸联合钙尔奇D治疗糖尿病性骨质疏松临床效果优于钙尔奇D单药治疗。  相似文献   

17.
张树珍  樊卫国 《西北植物学报》2022,42(10):1728-1738
为了探究喀斯特地区野生毛葡萄(Vitis quinquangularis Rehd.)器官的钙含量、组分及其分布特征,揭示野生毛葡萄的需钙特性及其对高钙土壤的适应机制。该研究以贵州喀斯特地区野生毛葡萄为材料,取样测定了40个样地的野生毛葡萄立地土壤的pH值、交换性钙含量及其根、茎、叶中钙和镁及其钙组分含量,分析土壤交换性钙含量与不同钙组分间的关系,并观察野生毛葡萄叶片表面及根、茎、叶中的钙晶体。结果表明:(1)喀斯特地区野生毛葡萄总钙含量在器官中的分布表现为叶>根>茎,其分布特征与喜钙植物类似。(2)野生毛葡萄根、茎、叶中主要钙组分含量由高到低依次基本为草酸钙、果胶酸钙、水溶性钙、磷酸钙+碳酸钙、硝酸钙+氯化钙、硅酸钙(茎中稍有不同),根、茎、叶中草酸钙占所有钙组分总量和总钙含量的比例均最高,其次是果胶酸钙。(3)各样地野生毛葡萄叶片中Ca+Mg的含量范围在1.30%~4.07%之间,绝大多数在3.0%~4.0%范围内,表现出喜钙植物叶中高Ca+Mg含量的特性。(4)在喀斯特地区的野生毛葡萄体内,多种钙组分含量与土壤中的钙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5)扫描电镜观察发现,野生毛葡萄叶片和根中储存有大量的草酸钙晶体,叶片中的草酸钙可通过气孔排出体外。研究发现,喀斯特地区野生毛葡萄属于喜钙植物,对喀斯特高钙环境的适应性强,叶片中钙的富集量大,有大量的草酸钙和果胶酸钙储存于体内,这种储钙特性和气孔的排钙行为对野生毛葡萄适应高钙环境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利用光学相干层析术OCT对泼尼松龙诱导的斑马鱼骨质疏松模型进行活体成像,并结合电镜能谱技术定量分析斑马鱼模型骨质的钙磷元素含量及分布情况,共同探讨OCT方法在基于斑马鱼模型开展的骨质疏松研究中的使用价值。选取40条3月龄野生型斑马鱼暴露于50μmol/L泼尼松龙溶液和含0. 5%DMSO的溶液中(对照组),28. 5℃下培养,分别于第5、10、20天取出浸药组和对照组进行OCT活体成像,比较两者光散射特征。在每个时间点的成像之后,将浸药组的5条斑马鱼处死,然后取颅骨进行元素含量电镜扫描能谱分析。本研究利用50μmol/L泼尼松龙溶液培养斑马鱼至第20天,成功构建了斑马鱼骨质疏松模型。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活体OCT成像显示骨组织光散射减弱,光子量明显减少,呈不均匀分布。能谱元素检查结果说明颅骨内所含钙、磷比例明显下降,证实骨质疏松发生,骨量减少。OCT成像方法在对斑马鱼骨质疏松模型进行活体、实时、无创等研究方面具有重要价值,本试验也为骨质疏松疾病的研究和药物筛选等方面提供了新的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采用吹扫捕集-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PT-TD-GC-MS)法,比较分析了竹醋原液及竹醋蒸馏液的化学组分,在离体和活体条件下评价竹醋蒸馏液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竹醋原液中检出挥发性成分的数量为24种,竹醋蒸馏液中检出挥发性成分的数量为26种。2种竹醋液中相对含量≥2%的共有成分为:乙酸甲酯、乙酸、糠醛、苯酚、愈创木酚。离体抑菌结果表明,竹醋原液和竹醋蒸馏液均具有明显的抑制真菌效果,竹醋蒸馏液对番茄灰霉菌、苹果炭疽菌、小麦赤霉菌和梨黑星菌的半抑制浓度(IC_(50))值(处理48 h后)分别为:18. 01、16. 04、15. 70和11. 24 mL/L。活体抑菌结果表明,接种了苹果炭疽菌和梨黑星菌的苹果和梨,经竹醋蒸馏液浸渍处理后表现出了明显的抑菌效果,防治效果分别为72. 18%(苹果)和79. 76%(梨)。本研究旨在为竹醋蒸馏液在果蔬防腐剂产品的研发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20.
醋豆与大豆中脂肪酸含量的比较及营养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比较醋浸泡后大豆中的脂肪酸(FA)含量的变化,为大豆开发提供实验数据.方法:用石油醚提取总脂肪,甲基化后用气相色谱分析脂肪酸的含量分布.结果:醋浸泡28d后,醋豆总脂肪的相对含量趋于稳定,其中醋豆和大豆相比,软脂酸下降了1.21%,硬脂酸下降了0.58%,油酸下降了3.01%,亚油酸增加了1.32%,亚麻酸增加了6.32%.结论:饱和脂肪酸(SFA)和单不饱和脂肪酸的相对含量下降,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相对含量显著升高.醋大豆及大豆的多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的比值分别为4.11和3.2.上述变化的从营养学或生理学的角度,更符合人体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