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海南“中白”品种的番木瓜果实为试材,研究了在常温25℃条件下,热处理和钙处理对番木瓜果实品质和生理效应的影响并对其保鲜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热处理和钙处理番木瓜均能有效减少失重率,显著遏制果实软化,抑制可溶性固形物(TSS)下降,增强SOD酶活性,抑制丙二醛(MDA)含量积累,其中以50℃热处理和2%钙处理最好,但50℃热处理的保鲜效果比2 %钙处理更显著。  相似文献   

2.
低温锻炼对冰温贮藏牡丹切花抗冷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满  施江  史国安 《西北植物学报》2017,37(10):1996-2002
以牡丹品种‘玉面桃花’、‘清香白’和‘凤丹’切花为试验材料,测定室温对照(15~18℃保湿贮藏3d,RTS)、低温锻炼[(4±1)℃保湿贮藏3d,CAS]、冰温贮藏[(4±1)℃保湿贮藏3d,然后转入(-4±1)℃保湿贮藏3d,ITS]3种处理的牡丹切花花枝不同器官(花瓣、花药、子房、萼片、叶柄、叶片、茎杆)的过冷点(SCP)和冰点温度(FP),以及花瓣和叶片束缚水与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变化,明确低温锻炼对其切花抗冷能力的影响,为牡丹切花储运及销售过程中冰温贮藏温度控制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经4℃低温锻炼3d的牡丹切花与室温对照相比,低温锻炼处理使3个牡丹切花不同组织的SCP和FP显著降低,但花瓣和叶片的束缚水、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均得到提高;冷锻炼后转入冰温贮藏处理进一步提高了牡丹切花花瓣和叶片的束缚水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研究发现,4℃低温锻炼显著提高了牡丹切花的抗冷性,使花枝能够更好地适应30~150d长期贮藏的-3~-4℃冰温环境。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1987-1988年春季和秋季采收的U.C.157绿芦笋嫩茎的贮藏保鲜效果、细胞透性、呼吸强度、还原糖含量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变化进行一系列探讨。试验表明,绿芦笋嫩茎采收后,以乙烯-醋酸乙烯酯薄膜袋包装,在3-4℃温度下贮藏保鲜效果最好,15-20天时间内商品率可达90%左右;嫩茎采收后没有明显呼吸高峰,不适于气调贮藏。初步认为,2℃可能是绿芦笋嫩茎贮藏的临界温度。  相似文献   

4.
对不同浓度丁香精油处理冬枣果实在0℃贮藏期间(60d)及藏后25℃货架期(5d)的果实腐烂率、诱导抗病相关酶活性和总酚含量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以探索丁香精油抑制冬枣果实腐烂与抗病性诱导的关系。结果表明:丁香精油处理能有效抑制冬枣贮藏期果实腐烂的发生,提高其苯丙氨酸解氨酶、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诱导总酚含量的增加。经丁香精油处理冬枣果实在贮藏60d后25℃货架期5d时的腐烂指数得到明显下降,同时保持了较高的苯丙氨酸解氨酶、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活性和总酚含量,并以0.50%丁香精油处理的效果最显著,其贮藏后货架期的果实腐烂指数较对照下降了45.5%。可见,丁香精油抑制贮藏冬枣果实的腐烂与抗病相关酶活性的升高密切相关,抗病性诱导是丁香精油处理抑制冬枣采后果实腐烂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甜柿采后生理特性及对1-MCP处理的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甜柿品种‘阳丰’为材料,在20℃和0℃贮藏条件下研究了1-MCP(1-甲基环丙烯)处理对不同成熟度甜柿果实采后乙烯释放速率、呼吸速率和品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MCP处理可延缓贮藏和货架期间甜柿果实的软化、抑制呼吸速率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SC)的变化,但对乙烯释放速率的作用不一致。1-MCP处理对成熟度I果实的效果优于成熟度Ⅱ。低温贮藏虽然能显著延缓果实硬度的下降,但在0℃贮藏30、60和90 d后7 d货架期结束时,对照果完全软化,而经1-MCP处理后果实果肉硬度仍保持“脆”性。因此,贮前0.50μL.L-11-MCP处理结合低温贮藏是延长‘阳丰’甜柿贮藏期的有效途径,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草莓贮藏保鲜最佳生态条件及其效果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探讨了常温下草莓贮藏保鲜的适宜环境条件及其贮藏过程中草莓的生理生化变化。结果表明,通过改善贮藏的环境因子,保持贮藏库内较稳定的空气湿度、温度(RH为80%左右,T℃为20℃左右)、库内消毒和小盒包装是常温贮藏草莓的关键一步,可使草莓贮藏时间延长到2d.草莓表面保鲜液膜处理使草莓的贮藏时间延长到5d左右,其中LF1和LF3处理的草莓在贮藏第5d时好果率为69.27%、69.94%.保鲜液膜能抑制草莓呼吸代谢,提高草莓SOD活性和ASA含量,延缓果实衰老,延长贮藏时间,增加好果率.  相似文献   

7.
以当年采收以及贮藏1年和2年的芍药种子为试验材料,对不同贮藏年份的芍药种子进行低温(-20℃、-40℃)及沙藏处理,同时测定处于不同生根阶段的芍药种子的生理生化指标,以明确芍药种子快速生根的途径,探讨芍药种子萌发生根的内在生理机制。结果表明:(1)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贮藏年份、处理温度以及处理天数均对芍药首粒种子生根时间、生根指数、生根率有极显著的主效应,三因素单独对各生根指标都有极显著的影响,其中贮藏年份对种子生根的影响力最大。(2)在同一贮藏年份下,沙藏生根前进行-40℃低温处理30d对芍药种子生根效果最好,生根率最高(88.33%);不同贮藏年份的芍药种子在沙藏生根前进行同一低温处理后,贮藏1年的芍药种子生根效果优于当年采收和贮藏2年的芍药种子。(3)不同贮藏年份的芍药种子在生根过程中生理生化指标变化趋势相似,表现为含水量持续升高,可溶性糖含量先增加后减少,淀粉含量持续减少,可溶性蛋白含量先减少后增加;过氧化物酶活性先升高后降低,过氧化氢酶活性先降低后持续升高。研究发现,-40℃低温处理30d能够有效打破芍药种子下胚轴休眠,促进芍药种子生根,且采收后贮藏1年的芍药种子生根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
刁春英  高秀瑞 《广西植物》2016,36(4):492-496
为研究茶多酚与壳聚糖复配溶液对香椿芽的保鲜效果,该研究以多年生香椿树嫩芽为材料,采用不同浓度茶多酚(TP)与壳聚糖复配溶液处理香椿芽,(4±1)℃条件下贮藏,测定贮藏期间香椿芽感官变化和生理生化指标以及腐烂率的变化。结果表明:一定浓度的茶多酚与壳聚糖复配溶液可维持香椿芽的感官品质、降低生理衰老程度并减少腐烂率。其中,0.3%茶多酚-0.5%壳聚糖复配液对香椿芽保鲜效果最显著。0.3%茶多酚-0.5%壳聚糖复配液处理的香椿芽在贮藏12 d时失重率仅为1.52%、维生素C保持率为63.08%、叶绿素损失率为20.67%,同时对降低香椿芽的腐烂率和脱叶率有明显效果,贮藏21 d香椿芽的完好率接近84%、脱叶率为8%。1%茶多酚会加剧香椿芽的腐败脱叶,掩盖了香椿芽原有的香味,并导致褐变现象。因此,0.3%茶多酚-0.5%壳聚糖复配液在香椿芽保鲜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提出基于冰温技术的新型陆军军用食品保鲜方法。首先,通过对陆军军用食品的研究,分析其中的人造营养食品、自行加热食品以及超高压食品的应用现状。其次,研究冰温技术对军用食品所含蛋白质、微生物的影响。然后,在这两种研究的基础上,将冰温技术应用于不同陆军军用食品保鲜中的冰温贮藏、食品加工、冻结点调节贮藏等过程中。最后,采用超冰温技术调节军用食品冷却速度,使温度处于冻结点以下的军用食品仍然可以维持过冷状态不冻结;从提高融霜补充盘管的自动化水平、降低融霜和添加空气处理机组实行四周环相送风和两侧送风模式、实现均匀送风两个方面,改进冰温贮藏过程中的关键技术,提高陆军军用食品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柑橘精油(0.25%、0.75%、1.5%)和壳聚糖(0.25%、0.75%、1.5%)复合处理对橄榄(Canarium album)果实采后生理和耐贮性的影响,以鲜食橄榄品种(系)‘檀香’、‘梅埔2号’为材料,对采后贮藏期间的腐烂率、褐变指数、相对电导率、呼吸强度、丙二醛含量、内源抗氧化物质谷胱甘肽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进行测定,筛选橄榄果实复合保鲜剂的最佳浓度组合。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所有柑橘精油和壳聚糖复合处理均可有效降低橄榄果实在贮藏期间腐烂率、褐变指数和丙二醛的积累,抑制呼吸作用,保持较高的内源抗氧化物质谷胱甘肽含量和POD、APX活性。因此柑橘精油及壳聚糖处理能够有效延长橄榄果实的保鲜时间,提高耐贮性,其中以1.5%柑橘精油和1.5%壳聚糖组合的保鲜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1.
12.
Treatment     
《BMJ (Clinical research ed.)》1963,2(5355):455-456
  相似文献   

13.
近视是最常见的眼病之一,近年来,由于近视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世界性医学问题,近视眼的治疗也成为研究重点。药物研究和手术治疗是近视的治疗目前的研究热点,并已经取得一定得成果。药物方面,阿托品,托品酰胺,哌仑西平,消旋山莨菪碱对近视的控制作用都有被证实,但由于应用上还有一定的副作用,远期效果也不明确,需要进一步研究。手术方面,近视眼手术主要分为角膜屈光手术和眼内屈光手术。LASIK手术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角膜屈光手术方法,SBK手术,飞秒激光手术等技术也日趋成熟。但是,角膜手术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应用范围也较为局限,需要进一步研究。眼内屈光手术主要为有晶体眼的人工晶体植入术(PIOL)和屈光性晶状体置换术,矫正的范围更加大,但是眼内手术并发症较多,也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改进。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