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8 毫秒
1.
酷想大晒台     
哎呀呀,这个世界乱套了!大人变成了小孩,小孩变成了大人。现在,终于轮到各位小酷想家来当家做主了,快来看看他们都有什么出色的表现吧!看到爸妈变成了小孩,我立马学着他们的样子,下达了第一道命令:写作业去!我想他们一定会哭的,因为老师留的作业实在是太多了。新浪YOYO  相似文献   

2.
叙述了生物信息学中途径的研究背景;综述了近几年来相关途径及生物化学数据库及其特点;介绍了有关的途径分析方法.同时对于途径研究应用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远程教育培训给生物教学带来新的生机。夯实了专业知识,梳理了生物知识,使我认识到应该如何把握生物课堂教学,提高了课堂教学设计能力,凝聚了生物教师的力量,使老师们学到了很多知识和教学技能,解决了平时教学中的一些难题,提升了生物的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4.
蔡崇达  CFP 《生命世界》2006,(6):22-27
中国全面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少生了3亿多人,节约了7万亿抚养费,也少了3亿可以负担养老的劳动力。由于老龄化加速,老年抚养比由1964年的6.4%上升为2002年的11.6%,离退休金平均实际递增18.9%。到2050年,中国的抚养比将可能达到70%。老龄化速度,法国用了115年,英国用了80年,美国用了60年,我国用了18年。  相似文献   

5.
综述了近年来乌龙茶品质的研究进展,介绍了乌龙茶的感官品质特征,阐述了乌龙茶的理化品质特征和相关药理作用,分析了影响乌龙茶品质的主要因素,概述了乌龙茶品质研究技术,提出乌龙茶品质下一步的研究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6.
亚热带丘陵茶园间作白三叶的土壤环境调控效果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在亚热带丘陵区1年生幼龄茶园通过连续4年间作白三叶大田试验,研究了其对茶园土壤环境及茶叶品质、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茶园间作白三叶降低了土壤容重,提高了土壤孔隙度、有机质、全氮、水解氮的含量及钾的活性,消耗了部分有效磷;增加了土壤关键层次(0~20cm)和关键时期(4~6月)的水分含量,延缓和缩短了夏季高温干旱与秋季持续干旱时间;获得了土壤降温时增温、保温与升温时降温的双向动态调控效果.增加了同一层次土壤温度的稳定性,延缓了高温和低温的出现时间,缩短了过度高温时间。从而促进了茶树生长,改善了茶叶品质,显著增加了茶叶产量。与清耕茶园相比,茶园间作白三叶后,春秋茶的酚氨比分别下降了17.10%和30.90%,产量提高了32.65%。  相似文献   

7.
具有分布时滞传染病模型的渐近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讨论了具有一般分布函数(核)的微分方程传染病模型,给出了平衡点,讨论了稳定性,得到了阈值定理.  相似文献   

8.
通过设计通用荧光PCR引物并结合DNA测序系统建立了小鼠的多重STR分型方案.实验针对小鼠基因组设计了两对不同的通用引物序列,标记了FAM荧光的通用序列和"加尾"的位点特异性引物共同用于小鼠的多重PCR的STR基因分型.本研究优化了通用引物和特异性引物间的比例,优化了多重STR-PCR的反应条件,并最终利用该技术方案实现了五重STR分型.实验验证了该方案在多重STR分型中的可行性.与传统的荧光检测PCR产物方案相比,应用通用方案完成多重PCR反应大大节省了实验时间与经费.  相似文献   

9.
一年又一年     
上了年纪的人都有相似的感觉,就是年纪越大,时间好像过得越快。小时候,过了元旦盼春节,过了春节盼五一、六一,过了六一盼国庆,过了国庆再盼元旦。时间总是那么漫长,盼望的假期似乎总是姗姗来迟。而如今,似乎一眨眼,一年就过去了。我给这个现象总结了一个理论,叫做相对  相似文献   

10.
随着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生命科学已经从现象描述发展到了精准定量的阶段,国际上蛋白质计量技术也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目前已经初步构建了蛋白质计量的框架体系,并建立了相应的量值传递方法,形成了基本固定的研究模式。综述了迄今为止蛋白质活性计量技术的研究进展以及取得的突破,重点介绍了酶催化活性浓度、蛋白质免疫亲和活性浓度计量技术及其应用。最后对蛋白质活性计量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相似文献   

11.
应用RMAPD分子标记技术研究兰属植物间的亲缘关系(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兰属是兰科兰族萼足兰亚族的一个属。全世界约有兰属植物70种,主要分布于亚洲热带与亚热带地区,向南到澳大利亚北部。根据Du Puv&Cribb分类系统,我国有49种兰属植物和一些变种,产于秦岭以南各省。我国兰花的市场交易额巨大。这是由于兰属植物不仅具较高的观赏价值。还具重要的药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报道了产自云南麻栗坡的兰科兰属一新杂种——麻栗坡长叶兰(Cymbidium×malipoense L.J.Chen,H.B.Zhou&Z.J.Liu),对该种的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该种可能是长叶兰(Cymbidium erythraeum Lindl.)与龙州兰(C.eburneum var.longzhouense Z.J.Liu et S.C.Chen)的天然杂交种。本种与长叶兰的区别是:本种的花葶自叶腋发出;萼片和花瓣浅黄绿色,具浅紫红色的纵条纹和斑点;唇盘具黄色褶片;蕊柱浅紫红色;中裂片卵状肾形。长叶兰的萼片和花瓣绿色,有红褐色脉纹和不规则斑点;中裂片心形到剑形;唇盘密被毛。本种与龙州兰的区别是:本种萼片和花瓣浅黄绿色,具浅紫红色的纵条纹和斑点;侧裂片有紫红色条纹;蕊柱浅紫红色。龙州兰萼片和花瓣白色,外表面略带粉红色;唇瓣白色,侧裂片和中裂片具有紫红色斑点。  相似文献   

13.
基于采自中国云南东南部的栽培植物。对兰科新种二叶兰(Cymbidium rhizomatosum)作了描述与绘图。此新种与兔耳兰(Cymbidium lancifoium)有亲缘关系。区别点在于本新种具2枚基生叶,叶在花凋谢后出现,有1条黄白色的地下根状茎,长7-10cm,直径6-15mm。  相似文献   

14.
对兰科新种夏凤兰Cymbidium aestivum Z.J.Liu et S.C.Chen作了描述与绘图。此新种与冬凤兰Cymbidium dayanum Rchb.f.相近,但花大,萼片长4.2~4.8cm;萼片与花瓣呈淡紫褐色;花苞片披针形,长1~1.5cm;唇瓣中裂片长度约为其全长的3/5,故甚易区别于冬凤兰。  相似文献   

15.
对新种丽花兰Cymbidium concinnum Z. J. Liu &; S. C. Chen和新变种龙州兰C. eburneum var. longzhouense Z. J. Liu &; S. C. Chen进行了描述和绘图; 丽花兰与大雪兰C. mastersii Griff. ex Lindl.有亲缘关系, 区别点在于新种叶片先端不分裂, 花序具18-22朵花, 唇瓣中裂片上有一个V型的紫红色斑块; 龙州兰(变种)与独占春(原变种)的主要区别在于唇瓣中裂片上和侧裂片顶部有较密的紫红色斑。对象牙白C. maguanense的分类问题进行了讨论, 并为其指定了新模式; 还为腋花组sect. Eburnea国产种类提供一个检索表。  相似文献   

16.
The genus Cymbidium (Orchidaceae) exhibits distinctive ecological diversification and occurs in terrestrial, epiphytic, and lithophytic life forms. One species, Cymbidium macrorhizon , lacks foliage leaves and has a strongly mycoparasitic existence. Correlation between habitat differentiation and anatomical characters was tested for 21 species of Cymbidium and its putative sister groups. Although hypostomaty characterizes the genus, C. canaliculatum shows amphistomaty. Ecological preference of this species indicates that amphistomaty is likely adapted to intensive insolation. Four types of subepidermal foliar sclerenchyma were found. Two forest floor species, C. goeringii and C. lancifolium as well as the mycoparasitic C. macrorhizon , do not have this sclerenchyma. In this genus, development of sclerenchyma is correlated with the degree of epiphytism. Palisade mesophyll evolved in Cymbidium section Cymbidium . As members of this section grow on isolated trees in tropical lowland forests or on rocks, the differentiation of palisade tissue is probably correlated with immigration to high light habitats. With the exception of C. macrorhizon , stegmata were found in leaves and stems of Cymbidium . Furthermore, a few epiphytic species have stegmata in their roots; this is a curious feature rarely found in vascular plants. Subterranean rhizomes characterize terrestrial species, while ageotropic roots are found in some epiphytic species. Cymbidium macrorhizon shows peculiar features such as degeneration of stomata, anomocytic stomata, and lack of stegmata and sclerenchyma. This set of character transformations is probably correlated with the evolution of mycoparasitic existence. © 2002 The Linnean Society of London, Botanical Journal of the Linnean Society , 2002, 138 , 383–419.  相似文献   

17.
基于nrDNAITS序列数据的兰属系统发育关系的初步分析(英)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现存的兰属分类系统是基于宏观形态学性状、尤其是花粉块的数目以及唇瓣与蕊柱的愈合程度而建立的。兰属因此而划分为 3个亚属 :兰亚属 (subgenusCymbidium) ,大花亚属 (subgenusCyperorchis)和建兰亚属 (subgenusJensoa)。本文运用PCR扩增和直接测序的方法分析兰属 (Cymbidium) 2 7种、3个栽培品种以及 3个外类群的核DNAITS区段序列。通过最简约性分析产生的ITS系统发育树表明 ,兰属的 3个亚属均可能为不自然的类群。大花亚属表现为一复系群 ,兰亚属的冬凤兰 (C .dayanum )隐藏于其中 ;建兰亚属为一并系群 ,它的成员之一兔耳兰(C .lancifolium)偏离出去而成为兰属一最基部的分支 ;兰亚属为一复系群 ,它分为几支而分别与另两个亚属组合在一起。由于兰属ITS序列位点变异率较低 ,最简约性分析产生的几支主要分支均得不到Bootstrap分析的高度支持 ,各亚属内组之间的关系也不明确。研究兰属的系统发育关系还需要新的数据。  相似文献   

18.
对产于中国云南昌宁的兰科新种昌宁兰(Cymbidiumchangningense)作了描述与绘图。  相似文献   

19.
现存的兰属分类系统是基于宏观形态学性状、尤其是花粉块的数目以及唇瓣与蕊柱的愈合程度而建立的.兰属因此而划分为3个亚属:兰亚属 (subgenus Cymbidium),大花亚属(subgenus Cyperorchis) 和建兰亚属 (subgenus Jensoa).本文运用PCR扩增和直接测序的方法分析兰属 (Cymbidium) 27种、3个栽培品种以及3个外类群的核DNA ITS 区段序列.通过最简约性分析产生的ITS系统发育树表明,兰属的3个亚属均可能为不自然的类群.大花亚属表现为一复系群,兰亚属的冬凤兰 (C.dayanum) 隐藏于其中;建兰亚属为一并系群,它的成员之一兔耳兰 (C.lancifolium) 偏离出去而成为兰属一最基部的分支;兰亚属为一复系群,它分为几支而分别与另两个亚属组合在一起.由于兰属ITS序列位点变异率较低,最简约性分析产生的几支主要分支均得不到Bootstrap分析的高度支持,各亚属内组之间的关系也不明确.研究兰属的系统发育关系还需要新的数据.  相似文献   

20.
兰属、兜兰属、石斛属植物叶片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兰科植物的兰属、兜兰属及石斛属16个种折叶片及其横断面进行了扫描电镜的观察。兰属各种叶片上表皮细胞均为矩形,上表皮细胞表面具小乳突或不明显突起。石斛属及兜兰属的各个种上下表皮细胞均为多边形,但石斛属表皮细胞表面无坦无纹饰,而兜兰属花叶类上表皮细胞表面明显呈乳突状,绿叶类呈龟背状隆起。兰属及石斛属叶片叶肉组织没有栅栏组织及海绵组织的分化,而兜兰属的绿叶类叶肉不分化;花叶类叶肉有分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