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胎盘发生过程中的细胞凋亡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Gao F  Fu GQ  Ding F  Liu YX 《生理学报》2001,53(6):409-413
细胞凋亡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在胚泡着床过程中,伴随有大量细胞凋亡。研究表明,胎盘发生过程中的细胞凋亡,对调控子宫内膜基质细胞的蜕膜化和滋养层细胞的浸润以形成胎盘具有重要意义;另外,由Fas/FasL系统介导的细胞凋亡可能与母体对胎儿的免疫耐受性有关。本文主要评述细胞凋亡的一般通路以及胎盘发生过程中细胞凋亡的调控。  相似文献   

2.
许祺欣  苏仁伟 《生理学报》2020,72(1):91-104
哺乳动物的胚胎着床是胚胎与子宫内膜建立紧密联系的过程,是妊娠的起始和关键步骤,胚胎着床的失败直接导致妊娠失败和不孕。近年来,随着技术的进步,胚胎着床的研究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本文旨在对近10年取得的和胚胎着床有关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重点关注包括腔上皮和腺上皮的子宫内膜上皮在着床过程中的变化、作用及分子机制,以及上皮细胞与胚胎滋养层细胞和子宫基质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3.
nm23家族除与肿瘤转移抑制有关,它还参与调节正常细胞的发育、增殖、分化及凋亡等过程。运用RT-PCR、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分析小鼠胚泡黏附时子宫内膜着床点和着床旁组织nm23-M1/NDPK A的表达,以未交配鼠作对照,为进一步阐明胚泡着床的机制提供有意义的实验依据。RT-pCR结果显示,小鼠胚泡黏附时子宫内膜nm23-M1/NDPK A mRNA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着床点明显高于着床旁,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nm23-M1/NDPK A蛋白表达,也得到一致的结果。提示nm23-M1/NDPK A参与胚泡着床这一重要生命活动过程。  相似文献   

4.
nm23家族除与肿瘤转移抑制有关,它还参与调节正常细胞的发育、增殖、分化及凋亡等过程。运用RT-PCR、Western blot 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分析小鼠胚泡黏附时子宫内膜着床点和着床旁组织nm23-M1/NDPK A 的表达,以未交配鼠作对照,为进一步阐明胚泡着床的机制提供有意义的实验依据。RT-PCR 结果显示,小鼠胚泡黏附时子宫内膜nm23-M1/NDPK A mRNA 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着床点明显高于着床旁,Western blot 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nm23-M1/NDPK A 蛋白表达,也得到一致的结果。提示nm23-M1/NDPK A 参与胚泡着床这一重要生命活动过程。  相似文献   

5.
子宫内膜向蜕膜的转化是正常着床和妊娠的一个重要特征,对于胚泡着床是必不可少的。在蜕膜化过程中,子宫内膜基质细胞在形态和生理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蜕膜化过程受多种因素的调节,包括cAMP、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IGFBP-1)、自然杀伤细胞、同源盒基因-10(HOXA10)、激活素等。但对蜕膜化的机制及调节等仍不清楚。  相似文献   

6.
胚胎着床是处于活化状态的胚泡与处于接受态的子宫相互作用,最后导致胚胎滋养层与子宫内膜建立紧密联系的过程。已证实白血病抑制因子(LIF)在哺乳动物胚胎着床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调节作用。LIF通过其受体及信号传递亚单位gp130发挥其生物学功能。LIF对胚胎发育到胚泡阶段及以后内细胞团和滋养层细胞的生长和分化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在小鼠中,LIF及其受体和gp130在着床期小鼠子宫内表达量最高,因此LIF可能在小鼠胚胎着床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在人中,LIF在子宫内膜中的表达与人胚胎着床的时间一致,提示LIF可能与人的胚胎着床紧密相关。此外,LIF在猪、羊、水貂、兔和臭鼬等动物胚泡着床前和着床期的子宫中也都有表达,并在着床期出现峰值。因此,LIF也可能在这些动物的胚胎发育和着床过程中有重要作用。LIF受体基因敲除小鼠表现为胎盘发育不全,这说明LIF对小鼠胎盘形成和胎盘的功能维持起重要作用。 小鼠子宫中LIF的表达可能受雌激素而上调。美洲长尾猴(绒)及兔子宫中LIF的表达则呈孕酮依赖性。然而孕酮可抑制人着床期子宫内膜腺上皮和蜕膜组织内LIF的表达。在不同种类的动物中,LIF在子宫中的表达有不同的调节机制。 胚泡在LIF基因敲除的雌鼠子宫内不能着床的原因并不是由于胚泡发育异常,而是由于雌鼠不能表  相似文献   

7.
在胚泡着床过程中,胚泡可以产生hCG样物质,它对于着床过程可能有某种调节作用。本实验结果表明:大鼠胚泡着床前(交配后第四天)的子宫内膜存在hCG特异性结合部位。对子宫内膜及睾丸组织~(125)I-hCG结合性质测定的平行实验中,证明子宫内膜hCG的结合部位与睾丸组织hOG受体有很相似的特性,其亲和常数(Ka)值分别为9.0×10~9M~(_1)和7.7×10~9M~(_1)。子宫内膜存在hCG结合部位可能与着床过程中胚泡与子宫内膜的同步化调节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8.
受精卵与子宫内膜发育的同步化是卵子着床的重要条件,这一原理已得到证实与公认。前文表明,复方孕素1号避孕药可引起人体子宫内膜提早转化:正常妇女子宫内膜一般于月经周期第16天由增生期转化为分泌早期,第21天发育到分泌晚期,第26天发育到行经前期;而服药对象内膜则早在周期第12、17和20天便发育到相应各期,较正常提早数日转化。作者推测,药物引起的子宫内膜提早转化,很可能干扰了内膜与卵龄的同步化,从而造成胚泡不能着床。并认为这可能是该药抗着床机制中的重要一环。为了探讨孕素1号的抗着床原理,验证上述设想,在家兔上建立了孕素1号抗着床模型。本工作即按照模型采用的给药时间与剂量,研究药物对假孕家兔引起的子宫内膜组织学变化,观察孕素1号是否同样可引起家兔内膜早熟?同时,利用卵子移植实验,观察早熟的内膜是否对移植卵的着床有影响,从而对孕素1号的抗着床原理提供一定的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9.
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原位杂交法、免疫组化(SP法)和Western印迹法分别检测未孕、假孕及孕d3、d4、d5、d6、d7小鼠子宫内膜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 get of rapamycin,mTOR)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研究mTOR基因在早孕小鼠子宫内膜的表达规律.结果显示妊娠子宫内膜组织mTOR的表达较未妊娠的子宫内膜组织显著增加(P<0.05);着床窗期表达最高(d4,d5),且与其他妊娠各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分析显示mTOR mRNA和蛋白质表达主要在子宫内膜基质细胞,与上皮细胞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表明mTOR在子宫内膜基质细胞的规律性表达所调控的细胞生长、增殖和分化可能是胚胎正常着床的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本实验观察了人正常子宫内膜中层粘连蛋白(Laminin;LM)在月经周期中的变化,以此进一步探讨着床窗口(Implantationwindow)。实验使用手术搞出的人子宫标本40例。根据患者主述与子宫标本的HE染色的结果,将子宫标本分成8个期,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进行子宫内膜各期LM的染色。结果表明:LM主要分布在表面上皮、晚上皮和血管基底膜等部位。表面上皮和血管内皮基底膜中的LM在分泌初期开始增加。细胞外基质中的LM在分泌中期增加。LM是在细胞增殖、移动、分化等等方面起作用的生物活性物质现已被公认。与着床有密切关系的子宫表面上皮和血管内皮基底膜;细胞外基质中的LM的分泌期开始明显增加,这一结果说明LM量的变化是与着床有某种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