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考察了纳豆菌接种量、料液比、发酵温度及发酵时间对纳豆菌发酵豆粕产生的纳豆多糖得率的影响,进行了响应面设计实验,得出最佳发酵工艺参数;探究了纳豆多糖的抗氧化活性,并与维生素C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接种量为0. 6%,料液比为1∶3,发酵温度40℃,发酵时间48 h,在此工艺条件下水溶性纳豆多糖得率最高为4. 371%。纳豆多糖浓度为1. 5 mg/mL时,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是50. 07%,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率达95. 79%,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为16. 35%。  相似文献   

2.
为开发具有特定生理活性的新型纳豆保健品,从发酵豆制品中分离筛选得到一株纳豆激酶高产菌株。利用该菌株以及市售的3种纳豆中的纳豆菌进行纳豆发酵,比较了4株纳豆菌发酵纳豆的特性,并对纳豆激酶活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5号菌株发酵生产纳豆周期短,颜色金黄,具有酱香味,拉丝长度最佳。同时,对产纳豆激酶的最佳发酵时间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发酵至17 h纳豆激酶活性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3.
纳豆激酶的发酵工艺研究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6  
以实验室选育的纳豆菌— 6号 (Bacillusnatto 6)为出发菌株 ,研究其固液两种发酵条件对纳豆激酶溶栓活力的影响。研究表明 ,纳豆菌适于固体发酵 ,37℃下 2 4h ,其活力可达 1 60 0IU/g以上。  相似文献   

4.
影响纳豆激酶酶促反应速度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分光光度法对由纳豆菌发酵产生的纳豆激酶 (NK)进行了动力学性质的研究。以双倒数作图法 (L -B作图法 )求取Km。采用单因素试验法和正交试验法研究了底物浓度、酶浓度、温度、pH值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纳豆激酶的Km值为 3.4 98× 1 0 -6g·mL-1 ,当水解时间为 1 0min时 ,最适底物浓度为 1 6mg·mL-1 ,最适温度为 6 0℃ ,最适 pH为 8.0。  相似文献   

5.
纳豆激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纳豆激酶是一种由纳豆菌产生的具有强烈纤溶作用的丝氨酸蛋白酶,与传统的一些溶栓剂相比,其具有安全性好、成本低、口服有效等优点。就纳豆激酶的理化性质、制备过程、生物学功能、酶活测定方法及分子生物学研究等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纳豆激酶(nattokinase, NK)是一种由纳豆芽孢杆菌发酵产生的丝氨酸蛋白酶,具有良好的纤溶活性。本研究从wako Nattokinase中分离纯化出高品质的纳豆芽孢杆菌,旨在探究最适宜该菌产纳豆激酶的发酵培养基氮源。研究人员选择了6种氮源对其进行发酵实验,通过连续测定发酵液的菌量、pH和纤溶活性以观察不同氮源对纳豆芽孢杆菌产纳豆激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最优氮源为乳清蛋白,在以此为氮源的培养基中发酵培养120 h后,纳豆激酶的纤溶活性高达1 757.79 U/mL。以乳清蛋白发酵培养基对纳豆芽孢杆菌进行发酵,不仅可以得到高活性的纳豆激酶,还可为纳豆激酶应用于食品、保健品领域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7.
纳豆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纳豆的研究与应用李宁(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110015)纳豆是一种简单易得的有营养的优质发酵食品。它是将接种过纳豆菌(Bacillusnatto)的蒸煮大豆在适当温度、湿度下发酵得到的。纳豆以其特殊的风味广受日本人的喜爱,它作为传统食物在日...  相似文献   

8.
纳豆激酶的研究与应用付利,杨志兴(黑龙江省科学院应用微生物研究所)纳豆为日本的传统发酵大豆食品,已食用了2000年以上。它是由枯草杆菌(BacillusSubtilis)或纳豆菌(Bacillusnatto)发酵大豆制造成的,日本民众十分喜欢食用。同时也被用作民间药品,以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性疾病。  相似文献   

9.
心脑血管疾病已经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各种疾病之首。纳豆激酶作为一种理想的预防和治疗血栓的天然功能食品被广泛关注,因此研究纳豆激酶的规模化生产对于推进溶栓类功能食品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在前期发酵豆乳工艺优化的基础上,对因素顺序及因素水平稍作调整,以全豆豆乳为发酵基质,以纳豆激酶为功能评价指标,发酵后出渣率及终点p H为参考指标,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发酵工艺。结果表明,发酵豆乳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发酵时间30 h,装液量5%,初始p H5.5,接菌量1.5%。在此发酵条件下,酶活可高达660 184.14 IU/mL,是优化前(79 434.68 IU/mL)的8.31倍,是前期最佳工艺下纳豆激酶表达量(429 869.34 IU/mL)的1.54倍。与前期全豆豆乳最佳工艺条件相比,通过调整初始pH和接菌量的先后顺序,可以在更低接菌量(前期研究,最佳接菌量为1.75%)的基础上,显著增加纳豆激酶表达量。通过本实验研究既节约了成本也提升了纳豆激酶的表达量,对纳豆激酶的规模化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液态发酵豆粕制备纳豆激酶方法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纳豆激酶是一种丝氨酸蛋白酶,具有很强的纤溶活性,由于具有安全性好、作用迅速持久、成本低等优点,适合用于开发新一代的溶栓剂或保健食品,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本研究探讨了以豆粕为原料液态发酵豆粕生产纳豆激酶的发酵方法。首先通过单因素实验发现影响产酶的主要因素有接菌量、发酵时间、培养基pH及豆粕含量,再由正交实验得到最优组合为接菌量1%,豆粕含量2%,pH为7.0,发酵时间48h,该条件下发酵酶活力最高达到4 429.6U/mL。本研究确定了以豆粕为原料制备纳豆激酶的最佳条件,为豆粕的合理使用和纳豆激酶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1.
从发酵的纳豆中提取具有抗氧化活性的多肽,通过分子筛层析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对纳豆上清液进行分离纯化,并采用电喷雾串联质谱进行结构鉴定.结果表明:纳豆发酵后的蛋白(多肽)混合物经Sephadex G-50凝胶色谱进行分离纯化后得到3个组分(F1、F2和F3),其中组分F3的抗氧化活性最强,总还原力达到(8.4±0.6)mm...  相似文献   

12.
枯草芽孢杆菌纳豆亚种是一种食用历史悠久的益生菌,其安全性和健康促进作用已在人群和临床应用上得到很好的证明。特殊的培养、灭活及膜过滤等技术可以利用枯草芽孢杆菌纳豆亚种发酵产生多种后生元成分,如菌体壁、胞外多糖、纳豆激酶、维生素K2和γ-多聚谷氨酸等,这些后生元成分可赋予枯草芽孢杆菌纳豆亚种益生菌潜力。枯草芽孢杆菌纳豆亚种后生元具有重要的健康促进功能,如整肠通便、促进消化、预防和溶解血栓、降血压、促进骨骼钙吸收、降尿酸及抑菌消炎等。本文从后生元的定义出发,探讨枯草芽孢杆菌纳豆亚种后生元的制备方法、功能成分及可能的健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方法:在对实验室分离的纳豆激酶产生菌进行菌株鉴定及其酶学性质研究的基础上,对影响菌株固态发酵产酶的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及培养基碳氮比、料水比、pH对纳豆激酶的产生都有较大影响,而接种量对纳豆激酶影响较小;在优化条件下,纳豆激酶固态发酵酶活可达到8 300U/g,为已知最高纳豆激酶单位酶活.  相似文献   

14.
纳豆激酶基因的克隆及其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纳豆激酶纳是从日本传统食品纳豆中发现的一类具有溶栓效果的蛋白酶,由于其具有安全,高效,作用时间长,易吸收,廉价等优点,现在正成为一个开发治疗血栓类疾病药物的研究热点。从本实验室保存的一株高溶栓的纳豆杆菌N07出发,提取总基因组DNA,利用PCR手段扩增获得了纳豆激酶长为825bp的成熟肽基因片段。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PICZaA-NK,经EcoR I、Xba I双酶切、PCR、测序验证得出重组表达质粒上的外源基因即为825bp的目的片段;将重组质粒pPICZaA-NK用内切酶Sac I线性化后电击导入毕赤酵母X33,通过含Zeocin的YPDS平板筛选获得重组酵母。重组酵母在BMMY培养基中发酵培养,用1%甲醇诱导目的蛋白表达。用纤维蛋白平板法检测发现发酵上清具有纤溶活性,经硫酸铵盐析、透析、Sephadex-G50过柱等步骤分离得到纳豆激酶蛋白,进行SDS-PAGE鉴定表明,表达的纳豆激酶蛋白分子量为27KD。以尿激酶为标准,实验所得纳豆激酶发酵上清液溶栓活性约为195U/mL。成功的将纳豆激酶成熟肽基因在毕赤酵母X33中表达,为纳豆激酶基因工程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纳豆激酶制剂--恩开胶囊的生产工艺中试研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刘宇峰  王金英  孙岸弢  王占斌  杨洪波 《生物技术》2000,10(2):48-48,F003,F002
纳豆激酶是经日本传统食品———纳豆中提取分离出的具有特异性降解血纤维蛋白的具有较高纤溶能力的丝氨酸蛋白酶〔1〕。属于第二代溶栓剂〔2〕。是一种非常有前途的溶血栓、抗血栓、抑制血小板聚集及血纤维蛋白原增高症〔3〕的理想药物。从 1 993年起我所科技人员就对该酶进行了系列性研究 ,对菌种选育、生理生化鉴定、酶的小试提纯、纳豆激酶的理化性质研究、体内体外溶检效果动物试验、急性毒性试验及治疗脑梗塞的初步临床试验等方面进行了大量试验工作。1 设备、材料与方法1 1 设备1 1 1 固态发酵装置 :自行设计 2 5m×1 0m×…  相似文献   

16.
利用PCR技术以纳豆杆菌染色体DNA为模板扩增纳豆激酶基因 ,将该基因克隆到温度诱导型表达载体pBV2 2 0上 ,转化E .coliHB1 0 1 ,获得转纳豆激酶基因重组菌。在确定了其最佳培养时间与诱导时间后 ,SDS PAGE分析结果表明基因表达产物为分泌型 ,蛋白表达量占菌体蛋白的12%左右 ,液体发酵后纳豆激酶产量可达 120U/mL菌液。对重组菌中重组质粒的稳定性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该质粒在宿主菌中具有良好的分离稳定性 ,而结构稳定性较差。  相似文献   

17.
以纳豆素中分离的纳豆芽孢杆菌进行纳豆激酶发酵试验,考察装液量、接种量、摇床转速等因素对生物量和纳豆激酶纤溶活性的影响,揭示产酶规律并确定最优产酶条件。发酵培养基配方为2%葡萄糖、2%蛋白胨、0.05%Mg SO4、0.01%Ca Cl2、0.6%Na2HPO4、0.4%Na H2PO4。最终确定的发酵条件为:p H 6.9,2%接种量,45 m L/250 m L的装液量,33.5℃,摇床转速为165 r/min,在此条件下发酵33~34 h为产酶高峰期,纳豆激酶的纤溶活性达到1 004 U/m L,结果也表明纳豆激酶是一种生长关联型代谢产物,纤溶活性与生物量变化趋势高度一致。  相似文献   

18.
纳豆激酶是一种由纳豆芽孢杆菌产生的具有强溶纤作用的碱性丝氨酸蛋白酶,具有安全性好、半衰期长、口服有效等优点.就纳豆激酶的结构、理化性质、功能、溶栓机制、酶活性测定、分离纯化以及纳豆激酶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9.
纳豆激酶是一种具有高效纤维蛋白溶解活性的丝氨酸蛋白酶,由枯草属菌株、假单胞菌属菌株和海洋生物合成。与常规的纤维蛋白溶解酶相比,纳豆激酶具有高效、无毒、半衰期长、可以口服、成本低廉等优点,在功能性食品添加剂和心血管疾病预防与治疗等方面极具应用潜力。对纳豆激酶及其生产菌株选育、发酵条件优化、重组表达、分子改造、分离纯化、功能研究和安全评估等方面进行了简单介绍,并归纳总结了纳豆激酶现有问题,同时就其生产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考察纳豆杆菌在7.5 L发酵罐中分批发酵产纳豆激酶的条件,纳豆激酶酶活采用四肽底物测定。结果表明:纳豆杆菌生长和产酶的适宜条件不一致。发酵过程中发酵罐搅拌转速控制为500 r/min不变,0~12 h时控制pH为8.0、温度为37℃;12~36 h调整pH为7.0、温度为30℃;16 h时补加外源C源,连续发酵36 h。该过程中发酵液中比酶活最高达到3 232 U/mL,与摇瓶发酵相比,比酶活提高了5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