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流行的主要是羊、牛、猪3种布氏杆菌,其中以羊布氏杆菌病最为多见.人类与病畜接触或饮用病畜肉、乳与乳制品及经呼吸道吸入被病菌污染的环境空气可引起感染,表现为反复波浪式热型,逐渐转为慢性.2011年1-7月在住院患者中共检出16例疑似布氏杆菌病例,笔者对此做以下分析.  相似文献   

2.
布氏杆菌病疫苗的应用和研究现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布氏杆菌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病。布氏杆菌具有宿主广泛、传染性强以及感染后根治困难等特点,对畜牧业和人类健康均构成严重威胁,疫苗免疫是预防和控制布氏杆菌病的主要措施。迄今国内外已有多个弱毒活疫苗在使用,但均存在一定的缺陷,因此研究更理想的疫苗一直是控制布氏杆菌病的重点。目前除了常规诱变筛选新的弱毒株外,人们正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构建重组弱毒疫苗、DNA疫苗以及亚单位疫苗。本文简述了布氏杆菌病疫苗的应用及新型疫苗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3.
上海地区散发布氏杆菌感染的细菌学及分子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本研究对我院的1例散发布氏杆菌病患者进行细菌学及分子生物学的分析,并在国内首次尝试了用数目可变串联重复单元(VNTR)分子指纹分析法对其进行了基因分型并和国际流行株进行了分子流行病学比较分析。方法 对临床疑似布氏杆菌病病例作血液细菌培养与生化鉴定,进一步作布氏杆菌特异性基因片段的序列分析鉴定以及利用布氏杆菌基因组中的8个位点构建VNTR指纹图谱,参照国际布氏杆菌VNTR数据库,构建布氏杆菌基因系统树。结果 用细菌学方法确定散发疑似布氏杆菌病病例体内分离到的为布氏杆菌,通过基因序列分析进一步得到证实,但不能鉴定到生物种和生物型。对分离株作VNTR指纹分析提示该散发布氏杆菌病为猪2型布氏杆菌感染所致。结论 通过传统细菌培养方法与布氏杆菌VNTR指纹分析可用于我国布氏杆菌病分子流行病学的系统调查。  相似文献   

4.
黄鑫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2,24(12):1118-1119
目的 分析布氏杆菌病的临床特点,以便于及时诊断与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大连市第六人民医院自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12例布氏杆菌病病例.结果 布氏杆菌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多发生于春、夏、秋季,传播途径复杂,有明显的职业特点.临床表现不典型,病程初期易误诊.利福平联合多西环素治疗有效,症状重者加用喹诺酮药物疗效肯定.结论 掌握布氏杆菌临床特点及流行病学特征,可提高诊断率,合理规范抗菌治疗.  相似文献   

5.
无法区分免疫接种和自然感染是限制布氏杆菌疫苗应用的主要原因。本研究通过基因同源重组技术,用氯霉素抗性基因(Cmr)替代布氏杆菌弱毒S2株的WbkC基因,筛选获得重组布氏杆菌rS2-WbkC株。试验发现,重组菌rS2-WbkC由原先的光滑型转变成粗糙型。rS2-WbkC在TSA培养基上传25代后仍能稳定表达氯霉素抗性蛋白。小鼠动物试验模型表明,rS2-WbkC与S2有相似的保护性,但rS2比S2具有更高的安全性。rS2-WbkC免疫小鼠后,其抗血清可通过平板凝集试验与S2免疫的血清相区分。本研究为布氏杆菌标记疫苗的研制提供了技术平台。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实验室检测,发现布氏杆菌感染者,掌握疫情动态,为预测布氏杆菌病流行趋势、制订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布氏杆菌病实验室诊断标准,利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和试管凝集试验(SAT)相结合的试验方法,对布氏杆菌病疑似病例和有接触史等的人员进行布氏杆菌抗体检测。结果在470例监测对象中,布氏杆菌抗体阳性病例204例,阳性率43.4%。在阳性病例中,男女性别比为1.62∶1;40~69岁年龄组占75.49%;畜牧养殖人员占40.69%,屠宰作业者占32.35%。结论应加强对养殖业和畜牧业人员的预防控制工作,提高其自我防护意识。  相似文献   

7.
本文调查大巴山区人、畜、禽感染酵米面黄杆菌抗体水平,这种抗体的产生与所吃粮食的新鲜程度有密切的关系,同时该抗体对酵米面黄杆菌不具有保护作用。引起人,畜、禽致病的直接因素是——毒黄素,影响该毒素产生的因素主要是菌株、基质、温度、时间和血清型别有关,这恰与流行病学调查吃熟食品发生食物中毒是完全相吻合的。  相似文献   

8.
多杀性巴氏杆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是畜、禽、野生动物及人类的一种共患性病原,可以在同种和不同种的动物间传播,并引起多种畜禽巴氏杆菌病,本文就多杀性巴氏杆菌的抗原成分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9.
<正>布氏菌病是由革兰氏阴性布氏菌属细菌引起的一种分布广泛、人畜共患的疾病,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这种病使人和动物的健康受到严重威胁。布氏菌感染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病程长且反复发作,在其众多的致病因素中,免疫调节蛋白如prp A发挥重要作用,使其表现为慢性病的发病特征。Prp A是编码脯氨酸消旋酶蛋白A或羟脯氨酸-2-差向异构酶蛋白的基因。我们发现,在体内,流产布氏菌prp A可  相似文献   

10.
利用短小芽孢杆菌的抑菌作用对布氏杆菌属进行分型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79年发现这株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蒙字1号对布氏杆菌属(Brucczk)有抑菌作用后,又用104株牛、羊、猪三型布氏杆菌作了进一步抑菌试验。结果发现,对猪型布氏杆菌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对部分牛型布氏杆菌也有抑菌作用,但弱于前者;对羊型布氏杆菌无明显抑菌作用,这就提供了应用微生物抑菌作用对布氏杆菌属进行分型鉴定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正>布鲁杆菌病(又称布鲁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菌感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疾病,是我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患病的羊、牛等疫畜是布病的主要传染源,布鲁菌可以通过破损的皮肤黏膜、消化道和呼吸道等途径传播。急性期病例以发热、乏力、多汗、肌肉、关节疼痛和肝、脾、淋巴结肿大为主要表现,慢性期病例多表现为关节损害等[1-2],由于该病病情复杂,临床表现多样化,症状不典型[3],因此很难诊断,容易被临床医生忽视  相似文献   

12.
口蹄疫与口蹄疫病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修默 《生物学通报》1993,28(8):20-20,43
口蹄疫(FMD)是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发病以春、夏两季为多。主要症状是口腔粘膜、蹄部皮肤发生水疱及糜烂。通常先流行于猪、牛、羊等偶蹄目动物,再由病畜传染于人。1514年,H.Fracastorius 描述了意大利牛群中相继发生的一种疾病,是对牛口蹄疫最早记  相似文献   

13.
人兽共患真菌病的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兽共患真菌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人和动物的感染性疾病。近年来的研究发现一些原本被认为是非致病或条件致病性的真菌,如曲霉、隐球菌、组织胞浆菌、马尔尼菲青霉等引起的人兽共患病不断增加,严重地威胁着人和动物的健康。本文主要介绍了皮肤、皮下组织及深部感染3类人兽共患真菌病的病原学及流行病学特征,以阐明预防、控制人兽共患病发生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实验犬及相关生物制品布氏杆菌的多重PCR检测与分型鉴定方法。方法选择布氏杆菌Omp2基因同源性较高的区域设计引物对布氏杆菌进行多重PCR扩增,扩增结果一致的样本进行酶切以区分不同型,同时进行序列测定,以确定该方法的准确性;然后验证该方法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结果成功扩增得到目的条带,并通过酶切区分五种布氏杆菌;PCR产物与布氏杆菌DNA序列同源性达到99%,并验证了该方法的检测结果。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特异性较好,灵敏性为1.8×10^-7μg/mL。结论成功建立布氏杆菌多重PCR检测与分型鉴定方法,所建立的方法特异性好,灵敏度高。本研究对保证实验犬群的质量,保护饲养人员、实验人员的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用三氯醋酸和硫酸铵从布氏菌菌液中提取了纯化的布氏菌蛋白衍生物,对动物及布氏菌病病人、布氏菌隐性感染者、布氏菌苗免疫者、肺结核和其他病人及健康人群做皮内变态反应试验。结果证明,该制品具有良好的皮肤变态反应原性,其特异性和敏感性与国际相关标准品完全一致;其显著特点是安全性好,无副作用,非特异性反应也大大低于现行菌素;同时提出了临床判定的阳性参考标准。  相似文献   

16.
纯化布氏菌素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三氯醋酸和硫酸铵从布氏菌菌液中提取了纯化的布氏菌蛋白衍生物,对动物及布氏菌病病人、布氏菌隐性感染者、布氏菌苗免疫者、肺结核和其他病人及健康人群做皮内变态反应试验。结果证明,该制品具有良好的皮肤变态反应原性,其特异性和敏感性与国际相关标准品完全一致;其显著特点是安全性好,无副作用,非特异性反应也大大低于现行菌素;同时提出了临床判定的阳性参考标准。  相似文献   

17.
在孟加拉,常用的实验动物有兔,豚鼠,大鼠和小鼠。兔的常见感染性疾病有巴斯德菌病,感染性粘液瘤,肺炎,泰泽氏病,鼻卡他,结膜炎(泪眼)和脓疡。在它们之中,后三种在孟加拉的动物房是最为常见的。肠毒血病,主要是由梭菌属产生的乙酰水杨酸苯脂引起的一种兔的腹泻性疾病,发生于4-8周龄兔,临床表现有疲惫、皮毛粗糙、肛周被褐绿色排泄物覆盖并且在48小时或更短时间内死亡。由于迅速死亡所以少有治疗手段介入,然而,饲以干草和秸杆是有好处的。诊断依靠的是临床表征,身体损伤和ι-毒素的检出。成年雄兔和幼年兔经常发生由金黄葡萄球菌或巴斯德杆菌…  相似文献   

18.
<正> 腊样芽胞杆菌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特别是土壤的腐生菌。据知,污染食物并使之腐败的主要也是这种细菌,但是,只在近年来,腊样穿胞杆菌作为食物中毒的病原菌才被引起注意。腊样芽胞杆菌引起食物中毒最早由Hauge(1950-1955)发现,首次完正记载的是瑞典600多人的四起暴发性食物中毒。1960-1968年期间,腊样杆菌食物中毒在匈牙利占细菌性中毒的第三位,占报导暴发次数的8.6%,占发生例数的14.8%。有关的广泛食品包括肉食品,菜汤,熟肉和鸡类,熟菜,餐剩食品,偶而有鱼肉,冰淇淋和牛乳。在英国则主要是炒米饭引起的类似葡萄球菌食物中毒的,以呕吐为主要症状的腊样杆菌食物中毒。因而有人将前者称为腹泻型,后者称为为呕吐型,统称为腊样芽胞杆菌食物中毒以与其它食物中毒相区别。  相似文献   

19.
刘月兆 《生物磁学》2005,5(4):31-32
目的:探讨先天性唇腭裂病的病因,寻找预防办法。方法:对先天性400例唇腭裂手术患者的父母在怀孕前后居住生活、饮食卫生、嗜好、心情精神状态及患病情况做统计分析。结果:400例患者父母怀孕前后居住面积在30m^2以下占75%,饮酒吸烟者人数627人中78.3%,女性饮酒167人占41.07%。患普通感冒730人。怀孕在1月内患感冒283人,心情不愉快精神毋张受到不良刺激362人。结论:通过对400例患者父母怀孕前后生活居住患病嗜好精神等因素情况得出结论与外界环境关系密切,尤其怀孕早期患病饮酒吸烟心情不愉快对该病发生起一定作用,但该病是多种原因综合因素所致的一种先天性疾病,具有一定遗传性,但也有可以预防的一方面,在谊病发生的过程中有一个主要因素起主导作用,有待今后继续研讨。  相似文献   

20.
殷红梅  葛艳 《生物磁学》2011,(12):2381-2383,2388
人粒细胞无形体病是由嗜吞噬细胞无形体引起的一种经蜱传播的人畜共患病。近年来,在美国、欧洲、非洲等地均有相关病例报道,我国也有病例发现。该病主要引起发热,血小板减少,严重可引起多脏器损害,甚至死亡。因此日益受到研究者们的关注与重视。本文分别从HGA的发现,临床特点,治疗,预防等方面介绍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