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9 毫秒
1.
土壤是自然界钉螺孳生繁殖的重要场所,钉螺的分布与土壤环境因子密切相关。对山丘区9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环境对钉螺分布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耕地、荒草地、河滩地及灌溉沟渠存在钉螺分布,活螺框出现率的高低顺序为耕地>河滩地>灌溉沟渠>荒草地,活螺密度的大小顺序为河滩地>灌溉沟渠>耕地>荒草地;有螺土壤环境与无螺土壤环境的方差分析结果不显著,土壤全K含量与0.02~0.002mm的土壤颗粒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土壤环境因子对钉螺分布影响的灰色关联分析表明,0.02~0.002mm的土壤颗粒、土壤全P含量和土壤水分是影响钉螺的最重要的3个因子,且土壤环境因子对钉螺活螺框出现率及活螺密度影响的大小规律基本一致,不同之处在于土壤全K含量对活螺密度的影响更显著。研究结果可为我国山丘区改造钉螺孳生环境、控制血吸虫病流行及发展区域经济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山丘区土壤环境因子对钉螺 (Oncomelania Snail)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是自然界钉螺孳生繁殖的重要场所,钉螺的分布与土壤环境因子密切相关。对山丘区9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环境对钉螺分布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耕地、荒草地、河滩地及灌溉沟渠存在钉螺分布,活螺框出现率的高低顺序为耕地〉河滩地〉灌溉沟渠〉荒草地,活螺密度的大小顺序为河滩地〉灌溉沟渠〉耕地〉荒草地;有螺土壤环境与无螺土壤环境的方差分析结果不显著,土壤全K含量与0.02-0.002mm的土壤颗粒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土壤环境因子对钉螺分布影响的灰色关联分析表明,0.02-0.002mm的土壤颗粒、土壤全P含量和土壤水分是影响钉螺的最重要的3个因子,且土壤环境因子对钉螺活螺框出现率及活螺密度影响的大小规律基本一致,不同之处在于土壤全K含量对活螺密度的影响更显著。研究结果可为我国山丘区改造钉螺孳生环境、控制血吸虫病流行及发展区域经济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长江中、下游江滩及洞庭湖滨,芦滩面积很大,都有血吸虫病中间宿主——钉螺孳生。 关于芦滩钉螺生态,所见报告不多。为了进一步摸清芦滩钉螺分布规律,为加速消灭钉螺提供资料,我们于1973年10月至1974年10月选择监利县中洲芦滩进行了钉螺生态观察。现将观察结果,包括1971年以来在研究芦苇地区灭螺中调查的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湘江长沙段洲滩钉螺防治后的种群动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以系统抽样结合环境抽查的查螺方法,对湘江长沙段洲滩进行连续6年的螺情调查.2003-2008年跟踪调查了湘江长沙段24个洲滩,其中20个洲滩有钉螺分布,占洲滩总数的83.3%,4个洲滩从未查见钉螺.活螺洲滩数分别占当年调查洲滩的62.50%、66.67%、66.67%、70.83%、33.33%、37.50%;2008年与2003年相比,活螺洲滩数下降了40.00%,有螺框出现率、钉螺平均密度、活螺率分别下降了99.10%、99.74%、51.09%.经统计学处理,各洲滩有螺框出现率(Z=91.56,P<0.01)、活螺率(Z=65.13,P<0.01)不相同,但年度下降趋势明显.在20个有螺洲滩中,有感染性钉螺分布的洲滩5个,占有螺洲滩总数的25.00%;有感染性钉螺分布的洲滩逐年减少,平均密度和感染率逐年降低,2007-2008年所有洲滩均无感染性钉螺分布.湘江长沙段有螺洲滩采取的各种防治措施中,药物与环改灭螺相结合的效果远好于单纯的药物灭螺.各种环改灭螺措施中,又以抬洲降滩、翻耕垦种的灭螺效果更持久,更彻底.2007、2008年有螺洲滩数、钉螺总数急剧减少,有螺框出现率、活螺率大幅度下降还町能与水位和气候有关.湘江长沙段洲滩的螺情得到了较好的控制.  相似文献   

5.
林农复合系统灭螺机制及其持续灭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利用连续数年在试验基地观测和调查资料,结合五省其它试验点的研究结果,探讨了林农复合系统灭螺机制及其持续灭螺方法.结果显示,林农复合系统的小气候特征、土壤环境以及实施的耕翻间种措施等不利于系统内钉螺的孳生,使钉螺体内糖原含量明显减少,SDH、LDH活性下降,蛋白质总量和氨基酸含量降低,影响了钉螺的生存和繁殖.林农复合系统动态生长以及汛期外系统钉螺随水而来会影响灭螺.采用间伐、邻近草滩发展水产养殖以及在更大范围建立林农复合系统可以持续灭螺.  相似文献   

6.
钉螺分布与滩地环境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31,自引:3,他引:28  
长江中下游滩地钉螺的分布与滩地的地下水位关系显著,当地下水位为32cm左右时,钉螺密度和有螺框出现率分别达到其最大值。活螺密度(Y)与地下水位的回归方程为:Y=-1.9686+0.2512X-0.004013X^2;有螺框出现率(Y)与地下水位的关系为:Y=-55.9720+7.5689X=-0.1180X^2;5月份钉螺适宜在土壤含水率30%左右的土壤表层生活。当土壤含水率为28-30%时,滩面  相似文献   

7.
倒虹吸管过水钉螺能否扩散实验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观察倒虹吸管过水能否防止钉螺扩散,在倒虹吸管的上游渠中,采用投放染色螺依附载体,在倒虹吸管出口处设拦鱼网回收的方法,观察其随水漂流过闸情况。结果,在倒虹吸管出口处的拦鱼网中,载体和染色螺的回收率分别为17.5%(21/120个载体)和2.2%(201/9095只染色螺)。 实验证实倒虹吸管过水可导致钉螺扩散,而无完全防止钉螺扩散的作用。为防止灌溉导致钉螺扩散,还需继续寻找新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8.
用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新鲜根皮、茎皮、叶为材料,设置1%、0.5%、0.1%、0.05%4个不同浓度梯度的水浸液处理钉螺,以清水和1 mg/L浓度的氯硝柳胺溶液为对照,统计钉螺死亡率,并分析钉螺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及采用透射电镜分析亚显微结构损伤情况。结果表明:(1)樟树各部分的水浸液均有很好的灭螺效果。钉螺死亡率随处理浓度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呈上升趋势,0.5%—1.0%以上的樟树根皮、茎皮、叶水浸液均可达到100%的毒杀钉螺致死效果,与1 mg/L氯硝柳胺溶液的灭螺效果相当;灭螺效果顺序依次为:根皮茎皮叶。(2)在处理初期,钉螺体内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明显增强,但随处理时间延长,其活性急剧降低;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显示,处理24—48 h后钉螺酶活高于对照组,处理72—96 h后酶活最强,而处理120 h酶活则大大减弱。(3)钉螺肝细胞亚显微结构观察表明,随处理时间的延长,线粒体、内质网、细胞核等结构损伤越来越严重。这些结果表明樟树水浸液对钉螺肝脏造成过氧化伤害和细胞器结构损伤,具有很好的杀螺效果,可作为生态工程抑螺林树种。  相似文献   

9.
人工繁殖钉螺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血吸虫病的各项实验研究需要大量的血吸虫尾蚴,是依靠人工感染野外采集的钉螺而取得的。随着大规模防治运动的开展,采集钉螺愈来愈困难,因而我们从1972—1973年开始人工繁殖钉螺。从比较饲养环境及食料组成着手,从产卵数、孵出率、幼螺成长及感染血吸虫尾蚴等方面考核效果,通过小型到扩大试验,第一批于1973年中,共繁殖了三代4万余只钉螺,经以血吸虫毛蚴感染,证明能比野外钉螺获得更好效果,为今后在钉螺不易采集的情况下,继续供应尾蚴,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湖北钉螺是日本血吸虫的唯一中间宿主,生物杀螺具有环保、成本较低以及对钉螺定向特异的优点。从鄱阳湖草洲土壤及病螺体内分离出4株对钉螺具有高毒性作用的细菌。革兰氏染色和显微镜观察表明,一株为芽孢杆菌,其余3株均为革兰氏阴性杆菌。16srDNA扩增及序列比对鉴定其种属类型,结果显示分别为Enterobactersp.、B.cereus、S.putrefaciens和Aeromonassp.。杀螺研究结果表明,4株细菌的发酵液、发酵上清液和菌体对钉螺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毒杀作用,其中S.putrefaciens和Aeromonassp.的杀螺效果最好,72h发酵液和发酵上清液对钉螺的毒杀作用分别达100%和95%以上。各细菌发酵上清SDS-PAGE结果发现了丰富蛋白带,推测这些蛋白中存在对钉螺具有毒杀功效的组分。  相似文献   

11.
利用植物他感作用灭螺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56,自引:4,他引:56  
通过调查有螺滩地林下植被的演变和乌柏(Sapiumsebiperum)、枫杨(Pterocaryastenoptera)等滩地造林树种的灭螺效果发现,鸡矢藤(Paederiascandens)、水芹(Oenanthejavanica)的个体数量与钉螺的数量呈正相关关系,X2分别为12.8和11.2(a<0.02),而益母草(Leonurusartemisia)、问荆(Equisetumarvense)、酸模叶蓼(Rumexacetosa)、打碗花(Calystegiahederacea)、紫云英(Astragalussinicus)等与钉螺的数量呈负相关关系(a<0.02)经过一个汛期,枫杨、乌柏叶片使钉螺死亡率从草滩对照的2%升至43.3%和44.1%  相似文献   

12.
余干、波阳两县草滩钉螺分布的调查系根据当地防治的需要,在结合实际的基础上,与当地群众及血防人员共同进行的。 该两县草滩均在鄱阳湖东南部。波阳县的主要河流有昌江、乐安河,汇合成饶河注入鄱阳湖,湖泊除鄱阳湖以外,尚有珠湖、莲湖等。余干县有信河纵贯其中,该河分东西两大河流入鄱阳湖,尚有内湖如晚湖、林充湖和南湖等。余干县草滩按目前情况可大致分为河边滩地、河湖间滩地和湖中滩地三种类型,这些滩地并非都有钉螺,1970年约普查16万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山区的灭螺对策,于1982年6月至1983年5月在新华公社进行了钉螺生态观察。新华公社位于邛崃山脉与二郎山交汇处,钉螺分布在海拔700至1000米之间。在该社选择海拔800米处环山灌溉埝一条,长100米,宽、高各1米,泥质,杂草每平方市尺约10棵,土表钉螺每平方市尺50只以上,作为观察现场。每月中旬定时在现场随机分设10框捕捉土表钉螺,并分层(土内一层1—3公分,二层4—6公分)土淘取钉螺和螺卵。观测记录螺旋数,死亡数,雌雄数和感染螺数,选择泥皮完整的螺卵进行孵化,计算孵出数。每月解剖土表雌、雄成螺各10只,测量卵巢、睾丸大小。结果如下:一…  相似文献   

14.
夹竹桃强心总甙灭螺活性与机理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血吸虫病(Schistosomiasis)是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疾病.钉螺是血吸虫的唯一中间寄主,是血吸虫生活周期中最脆弱环节,灭螺能有效控制血吸虫病,保护湿地和水资源.按强心总甙提取方法,用有机溶剂提取,从118.1940g(相当于100g干材料)夹竹桃新鲜叶中得到0.9815g夹竹桃强心总甙.将强心总甙按5、10、15、20、25、30mg/L配制成6个不同浓度梯度的处理溶液处理钉螺.取活钉螺100只为1组,每20个装入一个尼龙网袋中,分别将各组(5袋/组;网孔2mm)钉螺浸入盛有2000g不同浓度的夹竹桃强心总甙灭螺剂水溶液的玻璃缸中,设1mg/L氯硝柳胺水溶液和无氯清水对照.分别于处理1、2、3、4、5d后,将各处理中的钉螺随机取出1袋,用无氯水冲洗数次,再放入清水中静置1d,然后作存活检查:在解剖镜下针刺无反应的证实死亡.结果显示夹竹桃强心总甙具有很好的毒杀钉螺活性,用20mg/L的夹竹桃强心总甙的水溶液处理3~4d的效果与1mg/L氯硝柳胺溶液处理2~3d的灭螺效果相当;经统计分析:用其水溶液灭螺的.LD50和LD90浓度分别是4.0500mg/L和22.2500mg/L.用LD50浓度的夹竹桃强心总甙溶液处理50个钉螺之后,取活螺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进行测试,在处理6h时,显示各处理样品的酶活高于对照组,表现为酶带颜色加深,有新的酶带出现;而在处理12h和24h后,各处理的样品酶带浅于对照组,酶带颜色逐渐变浅,直到消失.采用蒽酮显色法测定经夹竹桃强心总甙处理后钉螺软体的糖原含量糖原含量显著下降,减少幅度从9.9%到32.6%;钉螺经夹竹桃强心总甙处理后蛋白质含量的变化不明显.分析了强化感作用植物夹竹桃植物新鲜叶中强心总甙的灭螺活性,并在微观领域探究其化感作用导致钉螺的形态病理以及糖代谢、蛋白质代谢等生理变化等方面所表现出的杀伤钉螺的机理,由此获得强化感作用植物夹竹桃灭螺的化学生态学证据,为研制新的具中国特色的植物成份灭螺剂打下了基础,并为合成仿生灭螺剂以及最终构建生态工程中强化感作用植物群落灭螺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王根法  邱云 《动物学报》1989,35(3):313-317
应用氧电极技术测定了正常钉螺和受药物作用钉螺的耗氧量。结果表明不同地区、不同温度环境、不同性别、野外收集、人工饲养及感染毛蚴的钉螺的耗氧都不同;已知九种有效杀螺药都有抑制钉螺耗氧的作用而十三种无杀螺效果的化合物则不影响钉螺的耗氧;氯化镉有抑制钉螺呼吸的作用,亦呈现杀死钉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枫杨,乌桕对钉螺毒性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在自然条件下,研究了枫杨、乌桕叶对钉螺生理生化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草滩生态系统相比,枫杨和乌桕生态系统中钉螺糖原含量、总蛋白含量分别下降36.3、55.7和27.5、54.5%,谷草转氨酸(GOT)和谷丙转氨酶(GPT)比活增高2.7和2.6倍,死亡率升高62和41%。本文对抑螺化合物结构与作用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益母草不同组分的抑螺效果及对钉螺酯酶同工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水浸液灭螺实验,对益母草的根、茎、叶水浸液及益母草水苏碱水溶液的杀灭钉螺作用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各处理均有较好的灭螺效果,但毒效较氯硝柳胺略慢,益母草各部分灭螺效果的顺序为叶>茎>根;采用同工酶电泳技术检测了益母草水浸液处理钉螺时对钉螺酯酶同工酶的影响,处理1~2 d后样品的酶活高于对照组,处理3~4 d后的酶活则大大减弱,在这一过程中,有时出现新的酶带,有时又有酶带消失,酶带的变化主要在正极区,与正常的病理反应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18.
钉螺的基础组分及φ溴乙酰胺对它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安徽省贵池地区钉螺软体的生化组成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探讨杀螺药溴乙酰胺对钉螺的作用。溴乙酰胺浸泡钉螺不同时间后,钉螺组织内糖原含量随作用时间不同而异。杀螺药氯乙酰胺与氯硝柳胺同样也可减少钉螺体内的糖原含量。  相似文献   

19.
浙江省宁海县卫生防疫站于1983年8月在进行肺吸虫病调查时,发现一种小螺,经鉴定为拟钉螺属一新种,现描述如下: 宁海拟钉螺,新种Tricula ninghaiensis,sp.nov.(图1—3) 贝壳小型,外形呈尖圆锥形。有6个螺层,各螺层缓慢均匀增长;壳顶钝圆,壳顶及其  相似文献   

20.
夹竹桃对钉螺酯酶同工酶作用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夹竹桃 (Nerium indicum)为夹竹桃科 (Apocynaceae)常绿大灌木 ,被广泛栽培用于观赏、绿化〔1〕。因其资源广泛 ,取材方便 ,叶含强心苷、欧夹竹桃苷等有效成分 ,可杀虫 〔2 ,3〕,故被我们用作杀钉螺 (Oncomelania hupensis)试验材料。从试验结果发现其有较强的杀螺作用 ,但其杀螺的机理尚不明。因此 ,为探讨其杀螺的生理生化机制 ,笔者从钉螺对外界环境反应强烈 〔4〕且具有解毒作用的酯酶 〔5,6〕着手 ,报道夹竹桃对钉螺酯酶同工酶的作用。1  材料和方法1 .1 材料夹竹桃于 1 998年 4月采自湖北大学校内 ,取其当年萌生枝上部叶 ,洗净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