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原标题:《垃圾与废料可制成美食》作者:林志成来源:香港《明报》日期1984年11月12日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基础,随着人口的增长,对蛋白质食物的需求量已越来越大,由于各种含高蛋白质的食物受到气候、地域对其发展的限制,故一些欧美先进国家已兴起了一门新工业——单细胞蛋白工业,一种专门制造蛋白质食物的工业。  相似文献   

2.
刘海滨 《生物技术》1995,5(4):40-41
以麦芽根为原料发酵生产单细胞蛋白研究初报刘海滨(烟台大学生化系.烟台)单细胞蛋白(Single-cellproten,ScP)是近年来生物技术方面研究比较活跃的领域之一。与传统的蛋白质原料相比,单细胞蛋白具有蛋白质含量高、氨基酸组成齐全、富含维生素并...  相似文献   

3.
蛋白质是人类必需的营养品,也是畜禽饲用的必需食料,富含蛋白质的微生物蕴藏着巨大的潜在资源,是人类需要研究、开发的对象,它在代用粮食方面起着极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它是发展食用蛋白的新方向,世界各国都在密切注视蛋白质工程的发展。微生物蛋白或单细胞蛋白(SCP)是微生物生命活动的代谢产物,实现这种菌体蛋白的工业化生产,有其独特的优点。  相似文献   

4.
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多以及环境污染的不断加重,食物与环境问题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如何环节缓解食物危机、提高环境质量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在此背景下,饲料及食品工业越来越重视对单细胞蛋白的开发与生产,通常来讲,任何一种新型食品原料的面世都要经历一个被接受的过程,单细胞蛋白也是如此。本研究旨在对产朊假丝酵母培养基进行优化,以提高其产率,为单细胞蛋白的应用创造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5.
<正> 据联合国统计,到公元二○○○年世界人口将增加到七十亿,几乎为现在人口的二倍。因此如何满足由于人类迅速增长而对粮食、蛋白质的需要,尤其是对动物蛋白质的需要,是各国研究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单细胞蛋白是一种用工业方法生产的微生物产品,大部分产品用作饲料,部分供人类食用。在1967年第一次国际单细胞蛋白会议上,决定将微生物生产的蛋白统称为单细胞蛋白(Single cell protein)。由于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一般在30—50%左右)和多种维生素,因此它的营养价值高、饲用  相似文献   

6.
甲醇细菌是能以甲醇作为唯一碳源与能源的细菌,自本世纪六十年代以来,随着世界性蛋白质资源的缺乏,世界上有不少人致力于用甲醇细菌生产单细胞蛋白并获得了高产菌株。我们从1979年开始研究甲醇细菌,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鸡冠花种子蛋白质营养价值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模糊识别法和氨基酸比值系数法,分别以鸡蛋蛋白质(全蛋模式)为标准蛋白,以WHO/FAO氨基酸参考模式为评价标准,对鸡冠花2个栽培种种子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进行了全面评价,并与11种日常食物蛋白质进行对照比较.结果证明,鸡冠花种子蛋白质的营养价值高于一般豆类、薯类和粮谷类食物,是一种优良植物蛋白资源.  相似文献   

8.
<正> 当前,由于畜牧业的集约化,保证供给农畜必要数量的蛋白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据联合国粮农组织资料,1980年世界畜牧业所需蛋白质的数量为43,200万吨,到1990年将达到52,400万吨。在这种情况下,寻求一条新的途径和增加饲用蛋白生产的补充来源是十分紧迫的。作为蛋白质的潜在来源,由单细胞微生物(酵母、细菌、低等真菌)进行生物合成蛋白制品在农畜日粮中具有重大意义。单细胞蛋白的生产不同于动物和植物的蛋白质生产。微生物的生长速度比最高产的农作  相似文献   

9.
嗜甲醇酵母的培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蕴藏亩丰富的油、气和煤炭资源,皆可用于制造甲醇。而利用能以甲醇为唯一碳源的微生物来生产单细胞蛋白,是开发新的蛋白质资源的一条重要途径。目前,英国等已用细菌生产甲醇蛋白(Mcthaanol-SCP).1969年,日本学者Ogata,发现酵母也能同化甲醇。由于酵母个体比细菌大,易于回收,核酸含量也比细  相似文献   

10.
单细胞蛋白     
单细胞蛋白(SCP),最初称微生物蛋白。它是通过微生物连续发酵获得菌体制备的蛋白质。早在二十世纪初,人们就发现微生物不仅能利用碳水化合物,而且能以烃类为碳源。五十年代初,柏林的科学工作者就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工作。五十年代末,英国石油公司(BP)取得了单细胞蛋白的生产方法。六十年代中期,出现了石油蛋白。随后,日、美、苏、德等国也进行了工业生产的研究。一九八○年,世界上已有一些年产十万吨级的单细胞蛋白工厂正在没计、施工或运转投产。  相似文献   

11.
PH结构域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PH结构域是一种新发现的约由100 ̄12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功能性结构域,广泛分布于单细胞生物和无脊椎、脊椎动物及人的细胞骨架蛋白和信号分子等100多种蛋白中,能与脂类、G蛋白的βγ亚单位、PKC等配体相结合,推测其对蛋白质具有细胞和亚细胞水平的膜定位作用,并参与调节宿主蛋白 活性,从而介导信号转导过程中的蛋白南-脂类、蛋白质-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2.
蛋白质是人类最基本最重要的营养需求,研究蛋白质生产效率可为制定食物发展战略,建立合理的膳食结构提供参数与依据。食物蛋白质生产效率在国外研究较多,在国内报道还不多。作者从密云县整体系统水平对动植物蛋白生产力和蛋白质生产的能量、氮素效率进行了研究,并深入探讨了不同膳食结构的蛋白人口承载力。  相似文献   

13.
食物蛋白含量和限食对雌性东方田鼠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俊霞  王勇  张美文  李波  杨玉超 《生态学报》2011,31(24):7464-7470
为了研究食物蛋白含量和限食对雌性东方田鼠生理特性的影响,实验以成年雌性东方田鼠为对象,在控制其他因子一致的条件下,依据食物条件设置4个处理组:20%蛋白质+自由取食、20%蛋白质+70%限食、10%蛋白质+自由取食、10%蛋白质+70%限食.经过4周的食物驯化,测定了动物体重、动情周期、雌激素(雌二醇、孕酮、卵泡刺激素)和内脏器官(脾脏、肝脏、肾脏、子宫)湿重等指标.结果发现:(1)限食70%使东方田鼠体重减少,动情期缩短,脾脏、肝脏、肾脏及子宫湿重均显著减轻.(2)10%蛋白含量降低了脾脏湿重和肝脏湿重,但未显著影响体重、肾脏湿重和子宫湿重.(3)蛋白和限食均未影响雌二醇、孕酮、卵泡刺激素的含量及动情周期的长短.实验结果表明,在食物资源不理想的情况下,成年雌性东方田鼠通过降低体重来维持基本生存,内脏器官重量也相应地减轻,但是与繁殖相关的生理特性变化不显著.相对与食物蛋白含量,可获得的食物量的多少是引起东方田鼠生理变化的主要因素.实验结果反映出食物资源对成年雌性东方田鼠的生理特性产生了影响,但这些影响对其繁殖行为的调控强度及季节性的种群波动的作用还需结合其他相关方面做进一步探究.  相似文献   

14.
最近,北京市发酵工业研究所和法国Technip(以下简称TP)公司就单细胞蛋白的研制技术举行了座谈会。该公司能源部蛋白质研究室主任Geores Glikmans介绍了TP公司以液体石蜡和甲醇为碳源生产单细胞蛋白的研制情况。TP公司和法国石油研究所合作,从1963年开始进行此项研究工作,每年投资约一千万法郎。现有研究人员65名。目前该公司产品已经联合国蛋白质咨询委员会和法国政府批准,可在市场上出售。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世界人口的日益增长,新的蛋白质资源的开发成为当今国际上共同关注的热点。人们在微生物领域内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对于单细胞蛋白寄于厚望。由于它在单位时间内的增殖较动、植物要高出数万倍,因此被认为是解决今后世界蛋白质缺乏的途径。而其中又以光合细菌崭露头角,显示了其多功能的广阔前景。 光合细菌的研究,始于1838年Ehrenberg关于红色细菌(purple bacteria)的  相似文献   

16.
陈慧 《生物学通报》2011,46(3):12-12
胃蛋白是胃肠道中重要的蛋白水解酶,在蛋白质的消化中起重要的作用,而胃蛋白酶的化学本质也是蛋白质,为什么胃蛋白酶在水解食物蛋白质的同时不会将自身水解呢?对这个有趣的问题进行探讨与解释。  相似文献   

17.
从单细胞生物到高等动物,直至人体的各种细胞,表现出各种形式的细胞运动。尽管运动形式多种多样,但从分子角度看都是由两种蛋白质相互作用,引致由该种蛋白质构成的一定结构——丝或管——相对滑动的结果。本文分别介绍了非肌细胞肌动蛋白—肌球蛋白运动体系及微管蛋白—待宁(达因)蛋白运动体系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相似文献   

18.
蛋白核小球藻粉的蛋白质、氨基酸含量及营养价值评价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蛋白核小球藻粉主要营养成分的分析结果表明,其蛋白质含量为63.60%,18种氨基酸总量为55.95%,8种必需氨基酸含量为23.35%,氨基酸分(AAS)为64.3,蛋氨酸+胱氨酸为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小球藻粉营养成分全面,是优良的单细胞蛋白源。  相似文献   

19.
利用秸秆类物质进行微生物共发酵生产单细胞蛋白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本实验采用固液混合共发酵方式,对绿色木霉和饲料酵母在纤维素材料上共生发酵,生产单细胞蛋白质的条件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在木霉接种96h后再接种酵母,混合培养后,培养物中蛋白质含量提高到20-25%,并可获得30%的单细胞蛋白,产物中蛋白质含量在53%以上,且富含多种酶类、氨基酸及维生素等,从而提高了纤维素原料的营养价值,该法使纤维素转化率达51%。  相似文献   

20.
人的胃肠道组织与动物肉类组织一样,广义而言都是富含蛋白质的"肉类"。人类和哺乳动物的胃肠道能消化摄取食物的蛋白质,却不消化胃肠组织自身蛋白质。人体靠什么生理机制避免胃肠蛋白的自身消化?介绍人类避免消化胃与肠道自身蛋白的生理学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